經典經方與睡眠障礙的診治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中醫藥學部 蘇 晶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爲“世界睡眠日”。2002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睡出健康來”。 因此,提高睡眠質量,防治睡眠障礙已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也是二十一世紀醫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睡眠与健康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人一生中平均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这个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
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 由于体温、血压下降,心率减低、呼吸及部分内分泌活动的减少,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体力得以恢复; 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所以睡眠可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睡眠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
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 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因为睡眠期血浆生长激素可以连续数小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近年的研究还表明,睡眠有利于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充足的睡眠有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 失眠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增强,各种矛盾的增多及家庭、个人生活的不稳定性,使人们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这种焦虑、紧张状态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的一项研究表明,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或轻或重的失眠症。
长期失眠对人体的 生命活动的危害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失眠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介导机体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使免疫功能降低,已证明失眠可改变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活性,不仅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变化及预后有不良的影响。长期失眠患者80%有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由于抗病能力的减低,多易经常感冒。
长期失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危害 (2)对记忆力的影响。 现已证明REM(快动眼睡眠)睡眠成分的减少与智力降低有关,失眠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力减退。在工业损伤和车祸中,50%事件的发生,失眠为其危险因素之一。
(3)对衰老的影响。长期失眠,不仅加速老年人外貌老化,即老年环、老年斑的增多,而且使机体自由基增多,并引起相关的老年病,加速衰老。 长期失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危害 (3)对衰老的影响。长期失眠,不仅加速老年人外貌老化,即老年环、老年斑的增多,而且使机体自由基增多,并引起相关的老年病,加速衰老。
失眠的原因 从引起睡眠紊乱的病因来看,不良的情志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产生不良情志的因素也随着增多,特别是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的适应困难,如:亲友病故、失学、失业、破产、失恋、离婚等生活事件改变;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预期不良的灰色心理等都可以使人体产生不良的情志变化,而导致失眠,轻者入睡困难,重者通宵难眠。
失眠的患病人群特点 知识阶层、管理人士、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一般群体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此类病人由于接受良好的教育,形成了独立的人格特征,具有克己性,对外界的各种压力内化,不向外发泄内化的性格。 在中年人易导致情绪焦虑、烦躁、精神紧张、神经过敏、强迫思维等。 在老年人则表现为失望、绝望的情绪,最终导致失眠。
睡 眠 与 环 境 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概括起来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一指自然环境,主要有光照、空气流通情况、温度、湿度、电磁波等因素。 一指社会环境,指社会、心理、情绪、文化等
千百年前,未有便利的夜间照明(电灯),人的作息时间可说是随大自然(太阳的起落)而定。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光照是形成了人类固有的生命活动节律(睡眠—觉醒节律)的直接因素
研究表明,光照会增加机体内褪黑激素的生成,褪黑激素有助于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长期缺乏日照,或昼夜颠倒(如:倒班工作、跨时区远距离飞行)等均可引起睡眠紊乱或失眠。 因此,采用适当强度的光照、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规律,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治都市疾病的有效方法。
睡 眠 与 自 然 环 境 由于人体在睡眠中大脑仍需要大量的氧气维持其生理活动,所以,开窗使卧室内外空气流通,空气新鲜,以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方便、简洁的方法之一。
睡眠时人体的方向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磁力线由北指向南,这样就与人体生物钟电流方向相互垂直,地球磁场的磁力就成为人体生物钟电流的一种阻力,要恢复到正常运行,必须消耗大量的热量,使睡眠时的温度升高,产生心烦,甚至难以入睡等症。所以睡眠时人体的方向应该以“头北脚南”为宜。
辐射微波电磁 辐射微波电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有人对此进行研究,证明每天使用移动电话的时间、次数与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记忆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烦躁、脱发等症状有关,有专家提示,适当减少手提电话的使用频度,防止电脑辐射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卧室环境 卧室环境的温度、湿度直接影响睡眠的时间和睡眠的深度,最易睡眠的温度冬天以16—20度为宜,其他季节20度左右,被窝温度30—34度,被窝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温度、湿度太高,会导致人体睡眠中代谢增高,大量汗出,多梦,甚至睡中易醒;温度过低,将影响到机体的血液循环,间接影响睡眠。
失眠的类型 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失眠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 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
诊断 ① 轻者入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三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② 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心神不宁、多梦等。 ③ 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內經》有關睡眠的三大學說 1 陰陽學說 睡眠和覺醒的生理活動,是人體的陰陽在與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的相互協調和適應中産生的,是人類長期進化的結果。 天地陰陽的盛衰消長,使一天有晝夜晨昏的節律變化,人與自然相應,故人體的陽氣亦隨之有消長出入的日節律運動
《素問•金匱真言論》指出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
2 衛氣運行學說 由於衛氣的晝夜運行規律,使人體出現了寤與寐的不同生理活動。 衛氣晝行于陽,人體陽氣盛于外,溫煦周身,衛外而爲固,人寤而活動; 夜間衛氣行于陰經及五臟,人臥寐休息。 衛氣並通過陰陽蹺脈,來主司目的開合
《靈樞•營衛生會》雲 “人受氣于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其清者爲營,濁者爲衛;營行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複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衛氣行于陰二十五度,行于陽二十五度,分爲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起即醒寤,止即臥寐,
3 神主學說 睡眠和覺醒由神的活動來主宰。中醫的神即指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又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神分爲神、魂、魄、意、志五種,分藏於五臟,主宰於心。 《靈樞•邪客》所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神的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隨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而變化。 晝屬陽,陽主動,故神營運於外,人寤而活動; 夜屬陰,陰主靜,神歸其舍,內藏於五臟,人臥寐而休息。
《內經》有關失眠的治療 《靈樞·邪客》篇雲 “今厥氣客于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行于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瞑。…… 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
《傷寒論》睡眠障礙的八大證治 《傷寒論》稱失眠爲:“不得臥”、“不得眠”。病因與外感病及其失治、誤治有關。 嗜睡在《傷寒論》中稱作“多眠睡”、“嗜臥”,其特點是不論晝夜,時時欲睡,喚之能醒,醒後複睡,或睡眠時間明顯增多。
1 熱擾胸膈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此所言的“不得眠”,是經攻邪三法後,表裏實邪已去,唯餘熱未盡,留擾於胸膈,心神爲餘熱所擾而致,
此與一般火熱證如肝火、心火、肺熱等不同。 爲火鬱不伸,其輕者,心中鬱悶煩熱,不得眠;重者,心中煩鬱至甚,反復顛倒,莫可名狀。 治療時宜“火鬱發之”,以梔子豉湯清宣鬱熱。鬱熱得宣得散,心神自寧,失眠自除。
2 津虧有熱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此爲太陽病發汗過多而引起的一種變證。 表證汗出過多,“如水流漓”,表證雖解,卻損傷了津液,導致胃中津液不足,陽明燥熱,上擾心神,故不得眠,即《素問》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
對於本證,仲景雖未提出方藥治療,但指出了飲水自救之法,少少與飲之,令胃氣調和, 也可根據病情酌以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治之。
3 心腎不交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邪入少陰,熱化傷陰,腎水不能上濟於心,致心火亢盛,心腎不交,則不能安寐。 黃連阿膠湯爲治療心腎不交的始祖方,以黃連、黃芩清心火;芍藥、阿膠、鶏子黃滋陰血,心腎得交,水火既濟,則心中煩、不得臥自愈。
4 陰盛陽脫 “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少陰病本應“但欲寐”,此反見“煩躁不得臥寐”,乃少陰陽氣大衰,陰寒盛極,以致陰盛陽脫,神明失養,魂亂不收,不能安睡。 可急投通脈四逆湯回陽救陰,通達上下內外,收斂浮陽。
5 虛火上炎、水熱互結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病入少陰,下利六七日後傷津耗液,正氣大傷,陰液不足,虛火上炎,與水互結,上擾心神; 或陰液不足,虛火擾動,陽不入陰,使人不得眠。 治當育陰清熱利水,以豬苓湯育陰清熱,利水斂陽,使陽入于陰,不得眠自可愈。
6 熱盛神昏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風溫爲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 風溫爲病,邪熱熾盛,擾亂神明,出現整日昏睡。此爲誤治引起的邪熱亢盛,致睡眠障礙的一組證候。 《傷寒論》中雖未提出具體的治療方法及方藥,但在風溫多次誤治的描述中,體現出溫病治療中清熱保津這一法則。
如“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三陽合病,邪熱亢盛,熱邪蒙蔽神明,則見神識模糊,但欲眠睡。 雖爲三陽合病,但病情偏重于陽明,治宜清熱保津,可用白虎湯進行治療。 後世溫病學派大倡涼開之法,創曠世涼開三寶救命活人,可見仲景學說對後世溫病學形成的影響。
7 陰盛陽虛 “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寐也”; “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少陰主裏屬腎,腎陽爲人身陽氣之本,陰盛陽虛,則神明失養,精神不支而欲寐。
8 表邪已解,正氣未複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太陽病外邪已解,但正氣有損而一時未複,則常使人有疲乏嗜臥之感,因此需要休養,通過睡眠來恢復正氣,促進疾病的向愈。 若有餘邪,可用小柴胡湯促解。若表邪未解,仍發熱者,用麻黃湯發汗解表。
《傷寒論》所涉及的睡眠障礙是外感病過程中以及失治誤治後所導致的證候,它不僅爲現代外感病兼有失眠的診治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有些方藥已成爲臟腑功能失常引起睡眠障礙的經典方藥,對於睡眠疾病的診治大有裨益。
睡眠障礙機理的啓示 (1)睡眠障礙是外感病正邪交爭階段在神志方面的特殊反應。 外感病初級階段以發熱爲主要症狀,機體處於亢奮狀態,表現出神志不安,甚則煩躁不眠,與現代醫學外感性疾病初期感染源作爲致熱源,引起發燒,使機體代謝增強,影響大腦神經細胞的功能,産生睡眠障礙的理論相一致。
(2)睡眠障礙常是醫生失治誤治的病理反應。 仲景在《傷寒論》中多次提出由於汗吐下不得法而導致機體陰陽一時性失調,出現邪熱內陷,擾動神明,或致陰陽氣血俱虛,神明失養,引發壞病及睡眠障礙。 現代醫學抗感染性藥物多有鎮靜、鎮痛、退燒的作用,常易引起醫源性、藥源性睡眠障礙,此類睡眠障礙在現代臨床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3)睡眠障礙是不同體質的病人在外感 病過程中的一種狀態反應。 外感病的變證、寒化證、熱化證都與個體體質有關,治療中應考慮體質因素,實行個體治療。 如痰飲、瘀血、年老體弱、產後等,隨著機體狀態的糾正,睡眠障礙可以改善,而不要一律鎮靜安神。
性反應。 (4)睡眠障礙是機體病後自救的保護 外感病邪熱已退,正氣已虛,陰虛則虛火內生,擾動神明多不寐;陽虛則神明不精,清竅困蒙多嗜臥眠睡,睡眠障礙是機體病後虛弱狀態的特殊標誌,提示醫者予以重視,幷據此進行綜合調理,以期使機體儘快向愈。 現代醫學認爲外感病多爲消耗性疾病,病後需修養或給予支援療法,多眠睡被視爲恢復體力的保護性反應。
治療思路的啓示 (1)外感病睡眠障礙多與邪擾有關,故以祛邪爲先,仲景祛邪重在清熱。如瀉胸膈邪熱,清瀉肺熱,清三焦鬱熱,清胃腸陽明之熱等。 (2)滋陰勿忘回陽:睡眠障礙多與陰血不足有關,仲景在創黃連阿膠湯、豬苓湯、百合地黃湯、百合鶏雞子湯養陰血安神方的同時,發《內經》之微,“陽氣者,精則養神”,立回陽救陰法,以求陰陽互生,陰平陽秘。如茯苓四逆湯,通脈四逆湯。
(3)調理臟腑,重視臟腑氣機、陰陽氣血的協調,對雜病睡眠障礙有指導意義。 (4)逐瘀行水,通利清竅以安神。 蓄血證、水熱互結證,多伴睡眠及神志紊亂,仲景重視對痰水、瘀血等病理産物的清除,創桃核承氣湯,豬苓湯等,與現代醫學排毒安神法治療睡眠障礙的思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