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失眠 報告者:陳佑羽 報告日期:99/01/2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失眠 報告者:陳佑羽 報告日期:99/01/2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失眠 報告者:陳佑羽 報告日期:99/01/22

2 壹、現代醫學觀點

3 睡眠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睡眠上 恢復精神、 重獲體力 增強免疫力 大腦認知能力 促進生長發育 新陳代謝功能
睡眠不足易有負面的情緒,像是不安、沒耐性、消極、易累、感到 有壓力 增強免疫力 大腦認知能力 判斷力、穩固記憶(程序性與空間性的記憶) 促進生長發育 兒童於睡眠時(尤pm10:00-am2:00)所釋出的生長激素較非睡眠時期高 新陳代謝功能 血糖耐受性、肥胖[可能與leptin(瘦體素,主能量利用) 降低、 ghrelin(饑餓荷爾蒙,刺激食慾)增加有關] 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長期追蹤的死亡率至少上升15%

4 正常睡眠生理

5

6 流行病學 全球失眠盛行率約26.8% 美國失眠的盛行率32%
台灣地區失眠盛行率是28%,亦即平均 約每三人就有一人有睡眠的問題,盛行 率高居亞太第一名。

7 “失眠”的定義 每週有三天或三天以上的失眠,且程度足 以造成主觀的疲累、焦慮或客觀的工作效 率下降、角色功能損傷等困擾且影響到功 能,其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以上,可分為 入睡困難型、醒來再入睡困難型、早起無 法再入睡型。 難以入睡、睡眠期間維持困難及早醒。 一般來說,失眠是指持續相當長時間對睡 眠的質和量不滿意的狀況。

8 “失眠”的原因 生活習慣改變 睡眠時間的生理需求改變 感受到不舒服
環境因素會改變睡眠,睡眠習慣不規律且白天睡 太多、服用太多咖啡因的刺激性飲料、服用太多 酒精性飲料、抽煙容易使得中樞神經興奮,產生 無法入睡的情境。 睡眠時間的生理需求改變 老年人睡眠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且女性睡眠普 遍較男性差。 日夜節律。 感受到不舒服 有較差的身體健康。 心理方面,焦慮及憂鬱是失眠常見的因素。

9 貳、中醫觀點

10 “失眠”的定義 失眠: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 一種病證,由於外感或內傷等病因,致 使心、肝、膽、脾、胃、腎等臟腑功能 失調,心神不安而成。 古籍中稱為「不得眠」、「目不瞑」、 「不得臥」、「不寐」。

11 中醫生理學 《靈樞‧口問》:陽氣盡,陰氣盛,則目 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靈樞‧營衛生會》:營衛之行,不失其 常,故晝精而夜瞑。
《靈樞‧營衛生會》:夜半而大會,萬民 皆臥,命曰合陰。 《靈樞‧寒熱病》:足太陽有通項入于腦 者…..入腦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 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陽氣盛則 瞋目,陰氣盛則瞑目。

12 文獻記載 《靈樞‧大惑論》: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 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 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暝矣。
《靈樞‧邪客篇》:補其不足,瀉其有餘, 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 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 《靈樞‧營衛生會篇》:老者之氣血衰,其 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 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

13 文獻記載 《難經‧四十六難》:和《內經》相似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 連阿膠湯主之。
少陰病熱化傷陰後的陰虛火旺證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 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虛勞病虛熱煩躁的不寐證

14 文獻記載 《諸病源候論‧大病後不得眠候》:大病之後, 臟腑尚虛,營衛不和,固生於冷熱。陰氣虛, 衛氣獨行於陽,不入於陰,故不得眠。若心 煩不得眠者,膽熱也。若但虛煩而不得眠者, 膽冷也。 孫思邈《千金翼方‧卷一》中記載了丹砂、琥 珀等一些重鎮安神藥,以及在半夏秫米湯基 礎上,擬選溫膽湯等治療“大病後虛煩不眠”

15 文獻記載 王燾《外台秘要‧傷寒不得眠方四首》:雖復 病後仍不得眠者,陰氣未復於本故也。
宋 許叔微《普濟本事方‧卷一》:平人肝不受 邪,故臥則魂歸於肝,神靜而得寐。今肝有 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揚若離體也。 肝經血虛,魂不守舍,影響心神不安而發生不寐 創製真珠圓以育陰潛陽 服藥方法上,提出「日午夜臥服」的觀點

16 文獻記載 明 張介賓《景岳全書‧不寐》:不寐證雖病有不 一,然唯知邪正二字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 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實 證,無邪者皆虛證。 「飲濃茶則不寐……,而濃茶以陰寒之性,大制元 陽,陽為陰抑,則神索不安,是以不寐也。」 治療方面,根據不同證候,治則和方藥分別不同

17 文獻記載 明 李中梓《醫宗必讀‧不得臥》:愚按《內經》及 前哲諸論,詳考之而知不寐之故,大約有五:
氣虛,六君子湯加酸棗仁、黃耆; 陰虛,血少心煩,酸棗仁一兩,生地黃五錢,米二合,煮 粥食之; 痰滯,溫膽湯加南星、酸棗仁、雄黃末; 水停,輕者六君子湯加菖蒲、遠志、蒼朮,重者控涎丹; 胃不和,橘紅、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 類。 大端雖五,虛實寒熱,互有不齊,神而明之,存乎 其人耳。

18 文獻記載 明 戴元禮《證治要訣‧虛損門》:年高人 陽衰不寐
清《馮氏錦囊卷十二‧雜證‧方脈不寐合 參》:壯人腎陰強盛則睡沉熟而長,老 年人陰氣衰弱,則睡輕微易知。 青年人及老年人睡眠狀態不同 不寐與腎陰盛衰有關

19 病因病機 思慮勞倦太過,傷及心脾 陽不交陰,心腎不交 陰虛火旺,肝陽擾動 心虛膽怯,心神不安 胃氣不和,夜臥不安

20 (1)思慮勞倦太過 思慮勞倦太過,損傷心脾 久病血虛、產後失血、年邁血少,易令心 血不足,心失所養,以致心神不安則不寐
心傷則陰血暗耗,神不守舍 脾傷則無以生化精微,營血虧虛,不能奉養於心 《景岳全書‧不寐》:無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之 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 守舍。 《類證治裁‧不寐》: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經 年不寐。 久病血虛、產後失血、年邁血少,易令心 血不足,心失所養,以致心神不安則不寐

21 (2)陽不交陰,心腎不交 稟賦不足、房勞過度或久病之人,腎陰耗傷, 不能上奉於心,水不濟火,心陽獨亢
或五志過極,心火內熾不能下交於腎,心腎 失交,心火亢盛,熱擾神明 或肝腎陰虛,肝陽偏盛,相火上亢,心火盛 則神動,腎陰虛則志傷,心腎失交而神志不 寧,因此不寐 《景岳全書‧不寐》:真陰精血不足,陰陽不交, 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22 (3)陰虛火旺,肝陽擾動 情志不遂,肝氣鬱結,鬱而化火,邪火 擾動心神,神不得安而致不寐 陰虛陽亢擾動心神,神不安寧

23 (4)心虛膽怯,心神不安 心虛膽怯,決斷無權,遇事易驚,神魂不 安,善驚易恐,以致夜不能寐或夜寐不酣
《雜病源流犀灼‧不寐多寐源流》:有心膽俱 怯,觸事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寐者。 暴受驚駭,情緒緊張,終日惕惕,漸至心 虛膽怯 《類證治裁‧不寐》:驚恐傷神,心虛不安。

24 (5)胃氣不和 飲食不節,脾胃受傷,或宿食停滯,積 為痰熱,壅遏於中,胃氣失和,陽氣浮 越於外而臥寐不安
《張氏醫通‧不得臥》:脈滑數有力不得眠者, 中有宿食痰火,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也

25 辨證要點 辨受病臟腑之不同 由兼證抓住臟腑病變的特點 辨臨床表現之不同 與其病因、病情輕重、久暫有關

26 治療原則 注意調整臟腑氣血陰陽 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施以安神鎮靜 注重精神治療的作用 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
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 神、鎮肝安神、安神定志 注重精神治療的作用

27 辨證論治 – 實證 心火熾盛 主症:心煩不寐,躁擾不安,口乾舌燥, 小便短赤。 兼症: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
病機:心火素盛,或因外邪內擾心神。 治則:清瀉心火,安神寧心。 方劑:硃砂安神丸。

28 肝鬱化火 主症:急躁易怒不寐,頭暈頭脹,口 苦。 兼症:多夢,目赤耳鳴,便秘溲赤, 脈弦數。 病機:情志不遂,肝鬱化火,上擾心 神。
治則:清肝瀉火,鎮心安神。 方劑:龍膽瀉肝湯。

29 痰熱內擾 主症:胸悶心煩不寐,泛惡,噯氣。 兼症:頭重目眩,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痰食中阻,氣機不暢,痰熱擾 心。
治則:化痰清熱,和中安神。 方劑:溫膽湯。

30 胃氣失和 主症:胸悶噯氣,脘腹不適不寐。 兼症:脘腹脹滿,大便不爽,苔膩脈 滑。 病機:胃氣不和,氣機不暢,心神被 擾。 治則:和胃健脾。
方劑:半夏秫米湯。

31 辨證論治 – 虛證 陰虛火旺 主症:心悸心煩不寐,腰痠足軟。 兼症:頭暈,耳鳴,健忘,遺精,脈沉細。 病機:肝腎陰虛,心肝火旺,擾動心神。
治則: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方劑:六味地黃丸合黃連阿膠湯。

32 心脾兩虛 主症: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 少。 兼症:面色少華,四肢倦怠,舌淡,脈 細。 病機:心脾兩虛,心失所養。
治則:補益心脾,養心安神。 方劑:歸脾湯。

33 心膽氣虛 主症:多夢易驚,膽怯心悸。 兼症:倦怠乏力,脈弦細。 病機:心膽虛怯,心神失養。 治則: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方劑: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34 参、期刊專題

35 失眠中醫證型和方藥分析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2007年第2卷第9期 司富春 文章編號: (2007)

36 摘要 【目的】對1987年6月至2007年6月中國 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收錄的中醫診治 失眠文獻,通過頻度分析總結證型和方 藥特點,以探討失眠中醫辨證論治規律 。 【方法】對所選文獻進行證型、方劑統 計及藥物整理分析,並總結歸類,觀察各 藥物、證型引用頻次及所占比例。

37 證型統計 證型名稱 頻次 比例( %) 證型名稱 頻次 比例( %) 痰火擾神 43 11. 37 心脾氣血虛 43 11. 37
證型名稱 頻次 比例( %) 證型名稱 頻次 比例( %) 痰火擾神 心脾氣血虛 肝鬱氣滯 陰虛火旺 肝火熾盛 心腎不交 肝血虛 食滯胃腸 氣滯血瘀 心膽氣虛 心火亢盛 肝鬱脾虛 肝陽上亢 腎陰虛 血瘀證 膽鬱痰擾 心血虛 心陽虛 腎陽虛 血虛證 脾氣虛 其他 痰火擾神、心脾氣血虛、肝鬱氣滯、陰虛火旺、肝火熾盛、心腎不交總計占 %。

38 證候要素分析 病位 頻次 比例( %) 心  150    肝  109   脾   57    胃   大腸 虛證  頻次 比例( %) 實證  頻次 比例( %) 血虛  72   17. 35 氣虛  66   陰虛  57   陽虛  13   津虧   痰濁  83   氣滯  54   13. 00 火熱  35   血瘀  22    食滯  12   病位在心和肝居多,占65. 4 %;虛實比例相似。

39 方劑分析~失眠使用成方頻度 方劑 頻次 比例( %) 方劑 頻次 比例( %) 溫膽湯 29 10. 6 歸脾湯 27 9. 9
方劑   頻次 比例( %) 方劑   頻次 比例( %) 溫膽湯   歸脾湯  酸棗仁湯 血府逐瘀湯 黃連阿膠湯 龍膽瀉肝湯 丹梔逍遙散 逍遙散 黃連溫膽湯 甘麥大棗湯 保和丸 天王補心丹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交泰丸 半夏秫米湯 百合地黃湯 六味地黃丸 平胃散 二仙湯 一貫煎 六味地黃湯 朱砂安神丸 四逆散 梔子豉湯 柴胡疏肝散 天麻鉤藤飲 安神定志丸 黃芪建中湯 竹葉石膏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金匱腎氣丸 其他

40 方劑分析 補益劑、安神劑、清熱劑、和解劑、祛痰劑和 理血劑占80. 3 % 。 成方中補益劑、安神劑和清熱劑占70. 6 %,
自擬方除多用安神和補益方劑外,更多為和解 劑的疏肝解郁方和理血劑的活血祛瘀方。 這些用方與統計出的失眠常見證型相合,提示 對失眠施治在運用補益、安神和清熱的同時, 特別要重視疏肝解鬱和活血祛瘀方的選用。

41 藥物分析~前30味藥 酸棗仁204 甘草 186 茯苓 159 白芍 128 柴胡 127 當歸 128 首烏藤123 遠志 122
甘草 186 茯苓 159 白芍 128 柴胡 127 當歸 128 首烏藤123 遠志 122 生地 111 半夏 101 黃連 100 牡蠣  94 龍骨  91 梔子 合歡皮 86 白朮 77 陳皮 77 黃耆 74 茯神 73 川芎 71 柏子仁70 麥冬 70 黨參 61 黃芩 61 知母 61 丹參 59 石菖蒲59 竹茹 59 五味子54 郁金 54

42 藥物分析 藥物總類別 頻次 比例(%) 補虛藥 1161 25. 4 安神藥 810 17. 7 清熱藥 634 13. 9
補虛藥 安神藥 清熱藥 利水滲濕藥 活血化瘀藥 解表藥 理氣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平肝熄風藥 收澀藥 消食藥 開竅藥 溫裡藥 化濕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止血藥

43 藥物分析 補虛藥為第一位,占25. 4 %,主要是補 氣、補血和補陰藥。說明氣血虛弱、 陰血不足致使神失所養是失眠的主要 病機,補氣、養血、滋陰以扶正養神 是虛性失眠的基本治法。 安神藥是第二位,在安神藥中使用頻 次較高的如酸棗仁、首烏藤、遠志、 龍骨、合歡皮、柏子仁。

44 藥物分析 排第三位的是清熱藥,顯然火熱是引起 失眠的常見病因。所用的清熱藥主要是 清實熱的清熱涼血、清熱燥濕和清熱瀉 火藥,而清虛熱藥僅用了數次,用藥頻 次在20 次以上藥物如生地、黃連、梔子 、黃芩、知母、牡丹皮、赤芍、龍膽草 和玄參皆為清實熱藥。說明失眠多見實 熱證,清實熱是失眠常用治法。

45 利水消腫藥茯苓、茯神 活血藥丹參、紅花、桃仁、牛膝、川芎、郁金 疏肝解鬱藥柴胡 理氣藥陳皮、枳實、枳殼、香附、木香 化痰藥半夏、竹茹、膽南星、桔梗 平肝熄風藥牡蠣、珍珠母、鉤藤、天麻、石決明 收澀藥五味子 消食藥山楂、麥芽、萊菔子、神曲。 這些藥物恰好與失眠的痰阻、氣滯、血瘀、食滯等 實性病機相合,通過化痰、行氣、活血、消食、清 熱等瀉實之法,以達到祛邪安神的效果。 

46 單用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症總結與分析 上海針灸雜誌2007年4月第26卷第4期 王翔宇 霍永芳
文章編號: (2007)

47 摘要 從文獻的基本情況、取穴及治療方法、 療效標準及治療效果、機理探討等方面 總結了近10年來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症的 概況,說明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症療效確 切,但治療方案及研究方法需進一步規 範以提高療效,便於推廣。

48 取穴 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的常用處方以心、神 門、皮質下等為主穴; 以肝、膽、脾、胃、腎等為配穴。

49 治療方法 多用王不留行籽貼壓耳穴。 每天按壓2~3次或5~6次,每次1~10 分鐘不等,並強調睡前按壓,以耳部發 紅並感覺熱脹酸痛為宜。
多兩耳交替貼壓,更換週期為1天到1星 期不等。

50 機理探討 調節經絡功能:耳與經絡關係密切。 《靈樞·口問》篇:“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十二經脈上結於耳”。
在經脈循行中,六陽經均循行分佈到耳中、耳 周圍。六陰經脈循行雖不直接入耳,但其經別 循行合于陽經而間接聯繫於耳。 刺激耳穴可調節相關經絡的功能,起到運行氣 血,調理陰陽臟腑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失眠 的目的。

51 調節神經功能:耳的神經分佈豐富,有來 自脊神經頸叢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有來 自腦神經的耳顳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 迷走神經的分支,以及隨頸外動脈而來的交 感神經。因此,刺激耳穴,可通過相關的神 經核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使病理 性的睡眠狀態恢復正常。 調節血管功能:刺激耳穴可明顯增加椎動 脈及基底動脈的血流速度,改善大腦的血供 ,從而改善失眠的各種症狀。

52 全息醫學理論:全息醫學認為人體的各個部 分都可以表達為人體的整體,故整體的疾病亦 可以反映到人體的某一局部。
耳作為一個局部器官,它相當於一個倒置的人 體,耳內的陽性反應點(耳穴)可以反映和治療 體內的某些疾病。 因此,刺激與睡眠相關的耳穴可調節睡眠狀態 趨向正常。

53 資料來源 孫嘉玲 失眠之概念分析 護理雜誌55 卷5 期 ‧中華民國97 年10 月 中醫內科證治學 弘祥出版社 中醫內科學 知音出版社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54


Download ppt "失眠 報告者:陳佑羽 報告日期:99/01/2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