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 國二甲 98420026 黃孟婷 指導老師:胡瀚平老師
大綱 一、作者簡介 二、主旨 三、題旨 四、課文原文 五、結構表 六、賞析 七、評論 八、名句摘要 九、模擬寫作 十、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 明江蘇崑山人。 少好讀書,九歲能文,二十歲博通經史,但卻失意於科舉。三十五歲舉鄉試第二,上京會試八次不第。 反對當時文壇「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模擬風氣。 善於描寫生活瑣事,風韻清新淡遠。
主旨 以項脊軒的興廢變遷為線索,抒發對祖母、母親及妻子的深刻懷念,並寄託深沉的身世之感與不凡的襟懷志節
題旨 1.此篇為記敘兼抒情的散文,全篇分正文和後記兩大部分。正文寫於作者十八歲時,後兩段為後記,於十六、七年後補敘。 2.透過家庭瑣事的敘述,表達出物在人亡的感慨。借屋懷人,以軒明志之意,躍然紙上,情韻悠然不盡。
課文原文 項脊軒,舊南閤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滲透),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ㄕㄨㄣˇ)〔欄杆〕,亦遂增勝。借晝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駁,珊珊可愛。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ㄘㄨㄢˋ,炊飯),內外多 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 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探望)余曰:「吾兒,久不見若(你)影,何竟日(整天)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等到)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 則可待乎!」頃之(不久),持一象笏(ㄏㄨˋ) 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忍)。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ㄐㄩㄥ) 牖(ㄧㄡˇ,窗戶)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埳(ㄎㄢˇ)井之蛙何異?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結構表 破敗 原因 修補項脊軒 經過 昏暗 項脊軒志 修補 增勝 可喜之事 原因 可悲之事 景況
母親 追憶往事 祖母 神護 自我期許 舉例 自白 自況 妻生 補記 妻亡
賞析 本文記敘的是家庭瑣事,但平淡的文章卻能深深打動讀者。本文的特色為: 1.全文圍繞項脊軒,貫穿全文:雖然記事紛雜,人物繁多,但都以項脊軒為中心 2.善於捕捉生活中細微的情節,寥寥數筆就勾勒出整個事件的形象。 3.語言質樸清新、凝練優美:字句平易且言簡意賅,表達出真摯深刻的情意。
評論 1.黃宗羲:「予讀震川文之為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涕。蓋古今來事無鉅細,唯此可歌可泣精神,常留天壤。」 2.王世貞《歸太僕贊》:「風行水上,渙為文章,當其風止,與水相望……千載有公,繼韓、歐陽。余豈異趨,久而自傷。」
名句摘要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駁,珊珊可愛。 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 則可待乎!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 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埳(ㄎㄢˇ)井之蛙何異?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模擬寫作 每當佳節到來之時,我總會想起幼時在外婆家那美好的時光。外婆家只是普通的四層樓透天厝,屋齡已屆三十年。雖然屋子不算新穎,但是外公外婆將屋子整理得很整潔,並種植一些美麗的植物。每到春天,各式花朵爭奇鬥艷,爭相傳遞春天到來的訊息。我站在露臺上,感受著風中夾帶的花香,春風拂在臉上溫和的氣息。不時自枝椏間傳來的清脆鳥叫聲,揭開了一天的序幕。
然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寧靜的小佛堂。依稀記得外婆在小佛堂焚香祝禱的神情,那虔誠而又寧靜的神情似乎希望能將祈願上達天聽。我喜歡在靜無一人的佛堂裡發呆、沉思,享受一個人的寧靜時光。我也喜歡到廚房去跟前跟後,品嚐外婆買來的飯糰,或是她包的美味粽子。在外婆已過世的現在,她包的粽子已變成了我最懷念的美味。最記得有一年中秋節,大家齊聚一堂在屋前烤肉,屋內屋外充滿了溫馨而愉快的氣氛。我們小孩子沿著樓梯跑上跑下玩遊戲,而大人們則是一邊聊天,一邊烤肉,室內室外充滿了活潑的笑聲和四散的香味。現在回想起來,這些回憶就像水晶珠一樣透明、美好,也是易碎的。
自從外婆過世之後,整間屋子就變得冷冷清清的,無論哪個角落都嗅不到熟悉的味道,有的只是冰冷的氣息。親戚見面的次數變得更少了,彼此之間彷彿有一道看不見的鴻溝一樣,一年難得見幾次面,只能從外公的口中得知近況。隨著我們這些小毛頭逐漸長大,各自忙於自己的事,已經不復兒時那一同玩耍時毫無煩惱的愉快回憶。如今,偌大的屋中只剩外公一人獨居,看起來真有幾分寂寥。
時光不停的流轉,那些美麗的回憶也只能收藏在腦海中慢慢的回味。我多想再待在那寧靜的小佛堂裡,什麼事也不做,只要望著外婆在露臺澆花的身影和她在菩薩前喃喃焚香祝禱,祈求我們這些晚輩健康平安的背影。然而,再也回不到那些美好的時光了。景物依舊,人事已非,不知何時笑聲才能重回這間屋子?
參考資料 翰林版高中國文課本第2冊 翰林版無敵高中國文 中國文學發展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