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
小考 1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性质是 a 行政单位 b 事业单位 c 企业单位 d 以上皆不是
小考 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级别一般是 a 省部级 b 厅局级 c 处级 d 科级
核心内容 管理机构的设置 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的划分
日常管理机构 专门的管理机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最基层的组织
机构性质 《条例》:未明确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事业单位
级别 无法可依 依据建立单位(或托管单位)的级别确定
职责和权限 《办法》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管理环境与资源、宣教、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可持续经营 可以设立公安机构 《条例》 制定规章制度;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资源;组织或协调开展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参观、旅游活动。 保护区内居民和单位必须接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人员编制 《条例》和《办法》规定的标准不清,可操作性不强 主要由建立保护区的人民政府(或相当的单位)确定
保护区的命名 双名制 三名制 简洁有特色 省名+地名+级别 四川+卧龙+国家级保护区 省名+主要保护对象+级别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名制 省名+地名+主要保护对象+级别 陕西+镇坪+华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简洁有特色
机构命名 一般来说 国家级——xxx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省(部)级——xxx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地市级——xxx自然保护区管理所
管理机构级别及归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级) 地方级保护区(处级——股级) 归属形式: 相应级别的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主管部门委托下一级部门管理 主管部门委托地方政府管理,其做业务指导
机构设置 二级或三级管理 根据面积确定 局,站,所(站) 局机关内设机构 资源保护 行政 科研 经营 公安派出所
日常管理机构现状 机构设置不健全 机构形式不统一 机构性质不统一 机构级别不规范 机构责权不对等 机构人员编制和配备不合理
机构设置不健全(1) 部分自然保护区无机构 三无保护区 159 广西55 林业1699 无管理机构7.5% 有管理机构,无固定人员编制和职能机构36.5% 广西55 28有专门管理机构 17林场或派出所代管 8乡镇林业站代管 2 无机构 林业1699 1042,61.92%
机构设置不健全(2) 机构建设不均衡 不同级别 不同地区 不同主管部门
机构设置不健全(3) 机构内部部门设置不完善
机构形式不统一 独立管理机构 共建管理机构 与其他机构重叠 政区合一 林场转型 行政部门代管
机构性质不统一 行政 事业 企业化管理 企业 林业1035 行政20 事业887 企业128
机构性质不明的不良影响 难以保障行政级别 难以保障资金投入 不利于工作的协调
管理机构级别不规范 广东 国家级——正处级 省级——副处级或科级 地市级——副处级、科级(含副科) 县级——副科级或股级 王朗 向海
机构级别过低的影响 管理部门过多 经费来源无法保障 没有人事权 受当地经济开发威胁大 行政执法受约束 工作外琐事多 对外交流处于劣势
机构职权不对等 未得到明确的法律授权 行政执法权 行政处罚权
保护区人员编制 根据保护区面积、保护性质和管理强度确定 行政管理人员30% 专业技术人员60% 后勤人员10% 党群、工会组织不设专人,兼职
管理人员组成(1) 级别差异明显 部门差异明显
管理人员组成(2) 两极分化,专职人员比例不高 各工种比例差异大,部分工种人员严重不足 林业系统:46.1%;9.6% 项目开发、对外交流、技术信息、巡护监测、执法、公众教育 财务、人事、社会经济调查
人员编制严重不足 《办法》:1人/380公顷
人员编制不足的影响 资源管护压力大,新业务无法开展 保护经费短缺,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制约了自然保护区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引进
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 陕西太白山 大熊猫保护区调查 330,30%(高中以下) 项目申请、对外交流、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科学研究
原因 认识有问题 重建立轻建设,重报批轻管理 管理机构性质不明确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本章小结 保护区机构存在严重的行政与业务分离现象,管理能力缺乏成为必然 “跳板”与“养老院” 自然保护区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编制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此外,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较偏和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等客观因素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其的选择?
作业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