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变化与对策 南京师大姚锦祥 向曹县历史老师问好! 2012.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Advertisements

数据结构的引入.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依照2011年课标处理教材 ——七年级(下).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梁爰如 2011课标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梁爰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目标解读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姚锦祥.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阅读领航 便民生活 绿色科技 追风小队.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修订说明 任世江 (天津师大教授,课标修订组成员).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知识要点: 学习重点及制作思路 学习目的: 邀请函的制作步骤: 1.掌握邮件合并功能 2.掌握比较并合并文档方法 3.掌握页面插入背景图 4.熟练使用文本框 知识要点: 1.邮件合并功能 2.文档中插入域内容 3.文本框的使用 技能要点: 1.域、文档部件操作.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植物和我们.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关于本门课程.
简介IB和AP.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教材分析(1-14课) 东堤头中学 季霞.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主讲人:贾国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姓名XXX.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用计算器开方.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位似.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Sssss.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变化与对策 南京师大姚锦祥 向曹县历史老师问好! 2012.8

课程内容的变化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 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 变了什么 教学目标重新评估? 教学重点重新安排? 教学策略重新设计? 怎么应对

课程内容的变化:比较一下实验稿和修订稿在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3. 秦汉时期 ●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知道这样变有什么好处?教学中怎样处理? 内容的增删: 内容学习的视角和要求的变化: 内容组织方式的变化:

比较一下:实验稿和修订稿在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6.宋元时期 ●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内容的增删: 内容学习的视角和要求的变化: 内容组织方式的变化:

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这部分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改变对历史学习有哪些好处? (八)科学技术  (1)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3)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4)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5)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九)思想文化  (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3)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5)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6)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这部分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改变对历史学习有哪些好处?

(一)增补必要的历史朝代常识 想一想: 增补这些知识点有何作用?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知道隋朝的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想一想: 增补这些知识点有何作用?

(二)明确学习内容的意义 1.将历史事实的纯记忆要求整合成从历史事实的学习中引出历史认识的要求。 孝文帝改革 实验稿:“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修订稿:“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明确旧课标学习要点中较为含糊的认识要求。 闭关锁国 实验稿:“简述‘闭关锁国’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修订稿:“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3对增设的知识要点提出新的学习价值。 “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减少知识点的标准 ①课程内容整合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例如,考虑到在讲述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时会向前追溯到《九章算术》,而且在数学课中也会涉及这个知识点,因此就不再将《九章算术》列在《标准(2011)》之中了。又如,考虑到地理课中也会讲到《水经注》,物理课中也会讲到阿基米德,故在《标准》中就不再列入。 ②从学段角度出发,考虑知识点的难度,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不在初中讲述,而是放到高中课程中再讲,使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有机衔接。如《资治通鉴》、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1954年宪法、宪章运动、伏尔泰、绥靖政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中东战争等。

知识点的减少 ③从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出发,删减一些不影响初中学生理解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点。如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计算机网络技术、“863计划”、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布匿战争、查理马特改革、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生物工程技术等等内容。 ④《标准(2011)》未列入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可以自我获得的知识。如马可·波罗、《荷马史诗》、巴黎圣母院、德莱赛、毕加索、爵士乐、好莱坞等内容。

六个学习板块的主要增减内容 学习板块 增加的内容 减少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 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宋朝重文轻武、清朝前期的兴盛 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九章算术》、《水经注》、《资治通鉴》 中国近代史 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解放区土改、齐白石 左宗棠收复新疆、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 中国现代史 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西藏和平解放、1954年宪法、国企改革、《民法通则》、《刑法》、“亚太经合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863计划”、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 世界古代史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布匿战争、查理马特改革、马可·波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等古典文学、阿基米德、巴黎圣母院 世界近代史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克莱武在印度掠夺、宪章运动、伏尔泰、爱因斯坦 世界现代史 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 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绥靖政策、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生物工程技术、德莱赛、毕加索、爵士乐、好莱坞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内容标准】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 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 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三)改变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 实验稿;《中国古代史》板块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八)科学技术 (九)思想文化 修订稿:《中国古代史》板块 1.史前时期 2.夏商周时期 3. 秦汉时期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5.隋唐时期 6.宋元时期 7.明清时期 “板块——点线式”取代了“板块主题式” 1.关注历史发展的时序; 2.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四)学习目标与价值取向的变化 课程目标的变化 比较实验稿与修订稿的区别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修订稿 实验稿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5.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实验稿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修订稿中的新表述 增加了重证据意识的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5.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增加了重证据意识的目标

历史证据的概念 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 历史知识建立的核心就在于”如何将史料化成历史证据”。 在运用史料来重建过去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工作: 一是史料的鉴别,二则是史事的说明和诠释。 能区分遗物与记录的差别。 史料提供证据,但史料本身不能等同于证据。 史料本身是否真如实重现过去?历史事件参与者的言行就是历史吗?答案是可疑的。这都是因简化而扭曲了史料与历史的关系。 学生“可以”学习“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 但这绝对不同于”就是”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

历史知识的类型 (1)“史实”指“历史事实”,是具体而特殊的单称判断式的史实,包括人、时、空等基本要素。 (2)“历史叙事”,是历史学家对“史事的理解”的结果。历史学家对一系列确认的单个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通过解释、体验和移情等方式,由点成线,展示历史事实发展、演变的过程,形成历史叙事。

(3)“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对一系列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和概括的结果。前者表现为历史原因,后者表现为历史规律。 历史原因侧重联系性和全面性。历史学家在揭示历史事物间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这些联系,归纳出导致某一(或某些)历史事物的诸多原因,并根据它们的联系状态,确定出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 历史规律则侧重历史学家的视野和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整合历史事实,则能概括出不同的历史规律。 (4)“历史评价”,可分为道德与发展、“历史价值的认知”与“历史的价值评价”两个维度。其中,“道德”主要涉及人类共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发展”则主要涉及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历史价值的认识”则涉及“历史意见”和“过去的价值”,“历史的价值评价”则涉及“时代意见”和“现实价值”。(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 历史评价强调的是评价维度和评价标准,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标准,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评价也不同。

历史教育的目的 历史教学的动机并非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在改变学生;改变学生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历史是一种思考方式,探触世界的方式。学习历史的价值是在它拓宽人对各种结果的可能性的视野。 —Peter Lee 历史可以使我们人性化,在学校课程中少有其它科目具备此种潜力。 —Sam Wineburg

这一单元历史内容的学习视角有何不同? 课程内容 主要区别:是否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1.史前时期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标准】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活动建议】  (1)利用板报建立“历史学习园地”。  (2)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史前时期 ●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 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 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主要区别:是否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教学举例 例一:北京人 例二:中华民族的祖先

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讲了什么问题? 哪些是有关历史事实的叙述? 哪些是编者的叙述? 有关北京人的历史知识编者是怎样建构的? 例一:北京人的教学 北师大教材的表述 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讲了什么问题? 哪些是有关历史事实的叙述? 哪些是编者的叙述? 有关北京人的历史知识编者是怎样建构的?

在这部分教材中, 哪些是历史事实的叙述? 哪些是历史认识的叙述? 哪些是历史评价的叙述?

课程内容的解读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北京人) 基本的学习内容 : 学习内容的程度: 内容的学习要求: 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和生存、生活能力; 2.体验从北京人的遗存推断北京人特点的过程,初步掌握化石作为人类起源历史证据的方法; 3. 初步认识北京人的发现对人类历史起源的意义。

教学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2.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3.教学内容怎样处理?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北京人制造工具和使用天然火 2.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化石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意义 3.教学内容怎样处理? “北京人体貌特征”的处理方式: ”北京人制造工具”和“用火”的处理方式

示例1:有关北京人体貌特征及其意义的教学设想 利用教科书上有关古猿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像以及现代人的头像,要求学生对三者进行比较,并通过“想一想三者有怎样的区别?”和“说明了什么?”等问题的分析,感知由猿到人的发展进程。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虽然我很丑, 可必须承认 我是你们的 祖先。 达尔文 “人猿同祖”

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直立行走

前额低平,眉骨粗壮,颧骨突起,嘴部前伸,没有下巴,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要求学生对北京人的头盖骨与头部复原图进行比较,并通过“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的问题分析,引发学生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作用的兴趣。

示例2:有关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及其意义的教学设想 利用北京人遗址中用火的遗迹照片和相关的想象画,要求学生思考: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用火可以干什么?在学生回答“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和“防寒”以后,再和学生归纳: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通过追问学生“我们怎么知道北京人能够使用天然火”之类的问题,促进他们对北京人用火遗迹的关注,以此加强对证据意识的重视。

使用天然火 作用: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

示例3:有关北京人制造打制石器及其意义的教学设想 利用教科书中(或用PPT呈现)北京人打制的各种形状的石器照片,让学生猜测其各种不同的用途,进而说明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可以布置课后的作业,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寻找废弃的石块动手打制成各种用途的石器工具。并在下次课上展示他们的作品,说明其制作过程及用途,以体验北京人生存的艰难,更深刻地理解从猿到人转化中经历了漫长、坎坷、劳苦的过程。 要求学生将北京人用过的石器和他们自己制作的石器进行比较,通过“有什么不同和说明了什么问题”的分析解答,使学生明白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工具,体现了那一时代生产技术的水平。

石器 石片 打制石器 会不会制造工具 是动物和人的本质区别

北京人是猿还是人? 直立行走 手部劳动 脑的发展 使用和制造 石器工具 使用 天然火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北京人的发现的意义: 正是凭借这些遗物和遗迹,我们才知道了几十万年前的古人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也是根据这一点,认识到在古猿和智人之间还存在着直立人的发展过程。 这也说明了“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的道理。 有关人种学和考古学等名词尽量浅显易懂,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的意义也尽可能地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开。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和生存时间等有想象的成分,是不确定的历史事实,教学中不必提出记忆的要求。

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

例二:中华民族的祖先 实验稿: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修订稿: ● 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想一想: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材料,本课的教学目标怎样确定?

书中的这部分内容说到了怎样的问题?

概括一下书中有哪些传说与故事?你信吗?为什么?

教材中布置了哪些作业?其目标是什么?你会怎样使用?

1.要知道传说的由来 传说经过口耳相传,表现为神意与人事的结合; 它通过神化英雄人物来表达和传承族群共同的记忆、认同和敬意,将智慧和美德集中于某位英雄一身,真实与虚构共同造就了传说; 传说与史实的差异:传说中有虚构成分,而史实是有根据的。

2.要知道传说不是史实 由于先民认识有限、年代久远、口述易讹,历史记忆往往失真。 传说中有想象和附会的成分。 涿鹿之战 :“应龙蓄水,蚩尤与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令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本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炎帝、黄帝等的发明故事,知道这些故事的历史意义,体验传说与史实的主要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 2.了解传说与史料(包括考古成果)的关系,初步接触认识史实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3.初步体会“炎黄子孙”的由来。

讲传说故事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1.承认传说存在的可能性; 2.考证传说内容的真实性; 引导学生推断传说的真实性时,要坚持“有据可依”的原则,渗透证据意识; 3.推断传说的合理性; 将传说置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背景下考察,帮助学生理解传说; 4.剔除传说的神话性。 对传说中神话成分,要提示学生认识为什么不是史实。

考证传说的方法 文物遗迹可以印证传说的合理性; 古文献记载是了解传说的重要途径; 民俗民风是考证传说合理性的依据 使学生初步了解传说与史实区别。

教学活动(一) 指导学生在各种儿童读物中收集有关古史传说的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编写资料说明。 设计依据和目的 操作过程 学业评价

教学活动(二) 开展“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主题活动。 目的: 活动方法: 让学生从网上寻找证据说明主题。 学业评价:

(附)各单元课程内容的变化 1.先秦时期 实验稿的表述 修订稿的表述 早期人类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减少学习内容:元谋人 改变学习要求:从了解文化遗存到知道人类化石的证据作用 原始农业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内容选择视角的变化:从半坡、河姆渡的遗址到其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 学习要求视角的变化:从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到考古发现的作用 神话传说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减少学习内容:尧、舜、禹的传说 改变学习要求:从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到了解传说的历史信息

夏商周时期的变化 2. 实验稿的表述 修订稿的表述 夏商西周政治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减少学习内容:删去了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学习要求视角的变化:从简述夏朝建立史实到知道夏朝建立意义;从说出西周分封制内容到了解分封制作用 商朝文化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减少学习内容:删去了司母戊鼎和金文、小篆、隶书等 内容选择视角的变化:从知道汉字的演变到知道甲骨文发现的价值 春秋战国政治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西周制度的逐渐瓦解。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减少学习内容:从知道春秋战国史实到知道诸侯之间的战争 增加学习内容:分封制的瓦解 改变学习要求:从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变革到通过商鞅变法认识变革的作用。 春秋战国文化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增加学习内容:老子 改变学习要求:从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到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 夏商周时期的变化

3.秦汉时期的变化 实验稿的表述 修订稿的表述 秦朝灭亡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增加学习内容:“秦的暴政”“秦的灭亡”“西汉的建立” 西汉政治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增加学习内容:“文景之治” 改变学习要求:删去对汉武帝评价,降低学习要求 东汉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增加学习内容:“东汉的建立”“东汉外戚宦官专权”,使历史发展脉络完整。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变化 实验稿的表述 修订稿的表述 三国鼎立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增加学习内容:赤壁之战 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和经济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增加学习内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学习要求视角的变化:从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到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两晋南北朝文化 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减少学习内容:删去了《九章算术》、古代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增加学习内容: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学习要求视角的变化:从列举古代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到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变化

5.隋唐时期的变化 实验稿的表述 修订稿的表述 隋朝政治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大运河。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减少学习内容:唐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增加学习内容:隋朝的建立以及隋朝灭亡的原因 盛唐社会气象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唐朝繁荣局面学习视角的变化:从单个的多样的的繁荣现象整合为盛唐社会的整体形象。 唐末政治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6.宋元时期的变化 实验稿的表述 修订稿的表述 北宋 政治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辽夏宋金对峙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增加学习内容: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蒙古政权和宣政院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增加学习内容: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宋元 经济 和 社会 生活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宋词。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增加学习内容:元曲的流行 内容选择视角的变化:从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到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从列举宋代南方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到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

7.明清时期的变化 实验稿的表述 修订稿的表述 明清专制统治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增加学习内容:明朝的建立 改变学习要求:从了解专制统治的措施到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和清代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提高了学习的能级要求。 李自成起义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清朝前期兴盛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事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清代文学艺术 明清小说 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增加学习内容:京剧 改变学习要求:从了解明清小说到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闭关锁国”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增加学习内容;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 改变学习要求:从分析闭关锁国的历史影响到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修订后的课标增加或强化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内容 实验稿提法 修订稿提法 变化 “百家争鸣”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同时增加教学活动建议:收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一说其中的含义。 老子是新增加的内容;还增加教学活动建议:收集《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说一说其中的含义。 “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 角度变化:不仅要了解,还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想象并体会商旅的艰辛。 汉武帝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角度变化:通过“文景之治”的盛世,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东汉 无 了解东汉的建立 东汉是新增加的内容。东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不能缺少。 中医 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搜集具体事例,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 增加学生的感受: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加深对祖国医学宝库的理解和热爱。

内容 实验稿提法 修订稿提法 变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把“融合”改为“交融”,更符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的历史实际,更突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北方农业技术和农历 无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这些是增加的内容,明确提出加强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认识。 隋朝 仅涉及隋朝的科举制度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增加隋朝的一些内容。隋朝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郑和下西洋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简图,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角度变化:不仅要了解史实,还要理解这一航海壮举的意义。

作业: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证据意识的培养 ——以史前时期的内容为例 2.从史前内容的教学设计谈证据意识培养的方法 3.说明“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主要证据”的教学方法 4.理解“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教学设计 5.从“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谈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