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常见问题 及解决对策
大学是什么? 它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 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 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 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 我们前途有着一切,我们前途什么也没有; 我们正在直升天堂,我们也正在直坠地狱。
美国一位资深心理医师曾经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事实亦证明,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已切实地感到,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已愈来愈突出。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三、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一、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三、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应对
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
近年来政府与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 1994年中共中央《加强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德育大纲》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8月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 2001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002年5月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 2002年8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卢会醒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2、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3、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1948,WHO)。 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分析: ▓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有没有主观不适感 ▓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健康的标志(WHO,1948)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 感到过分疲劳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心健康的七大标准: 1、快食:吃饭不挑食、不偏食,津津有味 2、快眠:较快入睡,睡眠质量好,精神饱满 3、快便:快速通畅地排泄,感觉轻松自如 4、快语:说话流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5、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动作流畅 6、良好的个性:性格柔和、适应环境,为人处事好 7、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自然融洽,朋友多 --《北京晨报》2002年11月8日25版
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勒博士: 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
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也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个标志: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v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能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1、 判断心理健康应兼顾内外两方面 外:行为符合规范、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 内:心理机能健全、正当手段满足需要 2、 心理健康有不同层次 积极的:高层次、有追求、有价值目标 消极的:适应和平衡,内心没冲突
3、 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 非静态(没有压力和冲突), 是动态(在平衡和不平衡、冲突中追求发展) 4、 心理健康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生态度 非超控制(神经症)、非失控制(反社会性)、开放,乐于吸取新经验,积极眼光看问题,放弃做完人和超人底目标。
总的一点就是: 对自己,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对别人,友好、宽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 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统计学标准、自身行为标准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1、什么是心理问题 2、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 3、心理问题的类型 4、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 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心理问题的程度 (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 (3) 精神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 学业压力 经济压力 人际压力 情感压力 前途压力 STRESS
1.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2.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5. 求职择业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困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领域 根据1999年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有16.51% 的学生存在着中度以上的心理症状。 1.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2.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5. 求职择业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困扰 6. 个性及情绪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类 ▓神经症: 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症 ▓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冲动型人格、偏执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焦虑型人格 ▓性心理障碍: 同性恋、易性癖、恋物癖、异装癖、窥阴癖、暴露癖 ▓重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燥狂抑郁症 ▓PTSD (创伤性心理障碍:战争、灾害、交通事故、犯罪被害)
神经衰弱是指在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脑机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使神经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如由于学业负担过重,有些学生长期用脑过度,就容易导致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有:情感控制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睡眠困难、心悸、多汗、易疲劳等。
重性精神病: 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病的种类很多,大学生常见的主要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等。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心理问题主要源自各种心理冲突,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原因,也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突发性事件所致。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社会环境影响:政治、经济、社会风气 ◆大众传播影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 ◆学校教育影响:教师、学风、校园文化 ◆家庭父母影响:家长、养育、亲子关系 ◆同伴群体影响:朋友、异性、交往方式 ◆个人条件限制:生理、心理、自我期望
成长氛围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争斗; 虐待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伤害别人; 支配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依赖; 干涉中长大的孩子,被动和胆怯; 娇宠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任性; 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僻; 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民主中长大的孩子,领导能力强;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信; 公平中长大的孩子,抱有正义感;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耐心; 赞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喜欢自己; 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会爱人如己。
三、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1、行为观察法 2、面谈诊断法 3、心理测验法 4、心理健康普查 5、简易临床诊断方法
心理测验法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心理问题诊断测验 心理健康评估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包括187个项目,每个题目后有3个答案,让被试者选择其中的一个。答题时间需要45-60分钟,适合年龄在16岁以上的人群使用。全部题目完成后,可以得到16个分数,每个分数代表在一个特定的因素上的位置。
心理健康普查法: 新生UPI测查 心理档案建立 教育部最新研究量表
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 1、有明显的外部精神刺激事件的人 2、情绪低落、悲观抑郁、自卑者 3、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交流者 4、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如家庭破裂、缺 乏温暖关爱者 5、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看问题消极者 6、谈论自杀,有自杀暗示者
四、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4、创设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学生个人应对策略 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心理调适方法。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社会阅历,从而不断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3、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发现有心理困扰时,主动、积极、及时地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由受过咨询心理学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针对求询者的各种适应与发展问题,通过与求询者协商、交谈、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帮助求询者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助人自助
心理咨询的作用: 可以开发心理潜能促进成长 可以排忧解难增进身心健康 可以减轻症状防治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具有一定的区别。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心理障碍者,如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等,帮助求询者消除精神症状、改变病态行为并重整人格。大学心理咨询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人格健全的学生,着重处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成才、恋爱交友、成长择业等方面的适应与发展问题。
大学生常见心理咨询的内容 1、适应与发展咨询 2、学业与发展咨询 3、择业与发展咨询 4、心理健康与发展咨询 5、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的方式 (1)个别咨询 (2)团体咨询 (3)电话咨询 (4)书信咨询 (5)网络咨询
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咨询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心理咨询员如果把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仅局限于个别咨询的话,他也就限制了自己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Gladding,1996)
清华大学团体心理咨询研究 一、发展性团体咨询 1、新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1999 2、学生领导才能心理营1999 3、大学生个人成长小组2000 4、生涯规划与发展2003 5、成功心理训练2001 6、人际交往团体对人格完善的研究999 7、贫困生自强团体咨询2003 8、团体辅导对民办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研究2004 二、治疗性团体咨询 1、森田疗法团体治疗神经症1998 2、新生神经症倾向团体治疗1997 3、身心灵团体治疗有挫折经历的学生2002 4、团体治疗网络依赖者2004 5、SARS危机团体辅导2003
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的团体辅导: 1、个人成长课程与辅导(家庭影响、生命模式分析等) 2、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压力处理、男女相处等) 3、领袖才能训练(社交、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 4、朋辈辅导训练(自我认识、信任建立、助人技巧等) 5、就业技能训练(自我探索、表达练习、求职技巧等) 6、学习技能培训(学习方法探索、考试技巧练习等)
ӌ新团体形成(如新生入学、跨班、年级活动) ӌ课堂教学渗透(如品德课、专业课、心理健 ӌ班级活动(如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 学校团体心理咨询应用实例: ӌ新团体形成(如新生入学、跨班、年级活动) ӌ课堂教学渗透(如品德课、专业课、心理健 康课) ӌ班级活动(如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 ӌ学生工作(贫困生的工作、其他特殊群体) ӌ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如学业困难生、 单亲家庭生、问题行为生)
团队合作班级辅导应用举例 1、活动目标 培养班级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以及学生合作负责精神 (1) 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1) 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2) 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3) 强化成员的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 (4) 促进成员的互动状况 (5) 强调成员间互助合作的精神 (6) 通过活动激发成员的思考力与创造力。
2、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2)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证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之间彼此有了互信,团体的凝聚力会更强,也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团体的效能。 (3)人际关系理论表明,要信任他人必须要先学习开放自己、接纳他人、坦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感觉和意见,愿意和别人分享资源和观念;要能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自己应先令人觉得可信、值得信赖、靠得住。
实施方法 (1)参加对象:大中学生全班30-40人 (2)团体指导者:班主任1人,助手1人(实习辅导员) (3)活动场所: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团体咨询室或教室 (4)活动时间:新学年开始时,共4次,每周五下午4:00-5:30班会 (5)活动方式:分成5个8人组进行,小组内交流与派代表全班分享结合
活动程序(陈小华 设计,2014,1) 1 2 3 4 次数 单元名称 单元目标 活动内容 所需材料 知你知我 互相认识 引发兴趣 无家可归 滚雪球 建立团体规范 海报纸 水彩笔 2 同舟共济 培养团体意识 鼓励互相信任 信任之旅 突围闯关 手帕或纱巾每人1条 3 众志成城 认识合作的重要 增进团体的气氛 建高塔 汪洋中的一条船 画报纸、胶带、剪刀、报纸 4 相亲相爱 学习接纳他人 互相欣赏 学习合作共事 独特的我 优点轰炸 图画接力赛 海报纸、图画纸、油画棒、图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