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与支部书记的责任和素养应对 王玉云 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教授、博士
内容提要 一、在两新组织里设立党组织的意义何在 二、两新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 三、其他相关问题
一、在两新组织里设立党组织的意义 (一)支部在党的整个组织架构中地位和作用 (二)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政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 (三)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靠什么实现?
党的组织架构 层次 主要形态或者分布区域 中央组织 中央委员会 地方组织 省、市、县的委员会 基层组织 乡镇、机关、社区、农村、企业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连队
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情况 类别 产生办法 人数参考 基层委员会 100人以上 总支部委员会 50~100人 支部委员会 3~50人 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00人以上 总支部委员会 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50~100人 支部委员会 3~50人
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参天大树的“根”和“本”——联系群众的“桥梁” 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 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政党治理的基础性工程 ★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基层组织之外。
党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党的建设(construction),就是政治组织的管理或者治理(governance)。 这种治理是一个相当系统的工程。从组织层级上说,有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治理;就目标指向而论,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领域。 此外还有诸如成员的招募和规训、干部的选择、使用和监管等环节。
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比较 基层组织 发挥作用的提法 街道、乡、镇基层党委, 村、社区党组织 领导作用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党组织 政治核心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 ①引导监督作用(对企业) ②领导作用(对群众组织) ③团结凝聚作用(对职工群众) 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党组织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党组织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党组织 协助监督作用
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在国有企业里设立党的组织(党委和支部)有什么意义或者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说,保证党的理论以及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有通道达到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以实现党的领导(政治核心作用) 从微观层面上说,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的职工群众,从而提升整个组织队伍的战斗力。(先锋模范作用)
《党章》节选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创先争优通知》什么提法?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和各项业务工作设计载体,可通过开展立足岗位比奉献等活动发挥党员作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
二、两新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 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一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周边非党员群众的“标杆效应”,使其产生“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靠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及非党员职工群众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周边群众产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1.从“支部建在连上”说起 2.对职工群众尤其是党员群众的政治倾向性和价值观的引导 3.两新组织党员先进性的内涵和标准
“支部建在连上”的精妙之处: 党代表在士兵中影响力和辐射力 党支部是由若干代表党组织意志的个人组成,而这些个人(党代表)分散在军队的各个角落。他们以其自身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优秀的军事技能为普通战士树立了一个标杆和榜样,从而提高整个战士队伍的战斗力。 这样一来,共产党便能深深地融入军队之中,成为军队的“主心骨”。因此,共产党对军队的控制和领导,靠的是“影响力”。
非公企业党员在实际工作中 的先锋模范作用 良好的政治素质(德)。如何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具体化? 精良的专业本领(才)。过硬的职业操守的培育。 二者缺一不可(有经验亦有教训)
党员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 1、明白自身在职工队列里的位置,从而塑造自己的政治倾向性 2、与自身地位匹配的岗位政治素养,过硬的职业操守
组织成员位置不同,诉求不用, 素质和要求也有不同 组织成员人性深处的三大诉求 1、现实利益(基层员工的关注的焦点) 2、行动理念(中层员工应有的素质) 3、愿景及价值观(高层关注的问题)
现实利益:基层员工注意力的聚焦点 现实利益和人的基本需求如生理、生活需求直接相关,是一切诉求的基础。 基层员工更看重现实利益。 【思考】任何一个企业要得到良性治理的前提,就是对员工的现实利益(包括物质福利和精神上的尊重)的关注一定要不折不扣。
员工的现实利益有哪些? 员工的物质福利 员工的劳动、人格是否受到尊重? 员工的建设性意见或者建议是否能够得到认同或采纳? 员工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 员工是否有升迁的机会?在公司获得发展的机会如何?
富士康事件给我们的教训 1、生产体制:规训与惩罚的劳动集中营 2、森严的工厂制度:“工厂像监狱” 3、沟通机制缺失:“人训话管理”,而非 “人性化管理” 4、严重缺少人文关怀:“把人当机器, 活着没意思”
行动理念:中层成员注意力的聚焦点 何为行动理念?就是对公司决策和执行决策的方法论的认同。人们在执行他们认为正确的决策或政策时会充满激情和创造力,会发挥出超常的潜力;反之则不然。 中共干部队伍强大的执行力源自对既定政治路线的认同。毛泽东:“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愿景和价值观:高级成员关注的重点 高层的职责就是实现组织重大任务的完成、使命的履行和组织能力的缔造。他们更为关注的是组织的愿景以及全体成员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所践行的价值观。 行动理念的认同已经不成问题,因为他们亲自参与决策。
思考 在一个组织里,有“兵”、“将”、“帅”,他们各自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兵”:基层员工 “将”:中层管理人员 “帅”:高层管理者或决策者
【思考】 “帅”:应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及科学的用人理念; “将”:应有忠诚和维护的品格,有对领导意图的解码能力,并富有感染力和指挥能力; “兵”:应养成“不讲价钱、不折不扣、不问原因并十分注重细节”的工作品格,还应具有不厌其烦、不畏艰险、保持情绪,把工作做到最好的能力。
★现实的思考 作为企业党员,在自己支部所在单位人员的序列中,自己身居何处?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政治素质? 如何成为职工群众影响力的“中心”? ★事实上,党组织建在基层的主要用意,就是想利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和辐射周边群众,从而提升整个队伍的战斗力,起到引导甚至领导的作用。
《蒋介石日记》摘要 1927年5月 “共产党之阴谋固可诛,然共产党之组织则有可采者。” 【思考】足见共产党动员民众的能力。何以有这能力?党组织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使然。
企业党建实践中“双向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政治的进步(德:政治素质)与事业进步(才:业务本领)的高度统一 1.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 2.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 3.组织发展与优秀青年的物色和培养
考虑“影响力”:组织发展的思路变化 计划经济时代党员主要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党员主要来源 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解放军指战员 干部 除了上述五类,还有: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3、个体户;4、私营企业主;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6、自由职业者。
具体怎么办? 1、市场输血 招聘员工时,党员优先,注意多多招聘党员员工。 2、组织造血 组织部门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要有计划和适度的任务。
(三)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1.经常性的教育和修炼(严格的组织生活。“三会一课”) 2.党员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经常性教育和修炼 对党员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符合于党员要求的价值观的形成,并长期指导自己的言行,使党员的言行能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保证 什么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它在企业党员身上如何具体化? 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它如何指导党员的言行?
关于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的看法。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观就是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的一种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观念和见解。
积极进取与消极无为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庄子的消极无为思想。
正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要有自己认定并致力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2、这种目标理想要合情合理合法(与现实能力或者潜在能力基本匹配) 换言之,既要积极作为,又要有“度”。
【案例分析】看看这些想法是不是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呢? 1、一个才能平庸的人,一直追求富翁般的生活。 2、一个公务员,老想着自己要有别墅和高档轿车,过上富翁般的生活。
欲望与现实的冲突 冲突无处不在:过强的物欲和对生活标准脱离实际的盲目追求和向往;期望的生活标准与现实状况的差距。 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偷之盗之?盗贼之为也。(最易发生在百姓群体里) 利用手里的公权力换取私利,正好能满足这种差距和解决这种冲突(领导干部最易面临这种诱惑)
如何看待这种冲突? 有适当的冲突,才能催人奋进 但是这种冲突一定要适度,否则就是虚妄,一旦用正规手段解决不了这种冲突,就会用非常手段,铤而走险,其结果就呈现出“百姓偷盗,官员贪腐”的乱象。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在企业党员身上的具体化 1、热爱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并能力争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出出色成绩。反对碌碌无为,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职工群众,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主张进取,但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妄想,更反对不以实际业绩为基础的想法,正确看待岗位变动和职务升迁。
关于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支配一个人行为取向的理念 就具体生活与工作实践而言,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原则。 在人类思想史上,曾经有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也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共产党人倾向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义”、“利”之辨 利者,个人私利也。 义者,集体大利也。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孟子:“生,吾之所欲也,义,吾之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古代四民之分(士、农、工、商)也与主流价值观走向有关。
党章如何阐述党员的价值观 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要求追求和奋斗目标) 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价值观要正确) 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的个人利益和职权外,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反对以权谋私和特权)
正确价值观与企业党员的行为取向 1、党员作为企业的骨干分子,在职工队伍起着“支撑和骨架”的作用,遇有重、难、险、急的任务,党员是否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 2、我们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在公司里乐于奉献而又保持充分的工作热情,而不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呢?
党员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为先进党员的提拔任用提供通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持久。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只有重用那些真正有本事和有影响力(优秀共产党员)的员工,才会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用人导向。 ★因此,只要在企业里干得好,就不愁没有出路。
(三)强化党员意识, 打造过硬的职业操守 1、勤学苦练,勇挑大梁,努力成为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表率; 2、遵纪守法,努力成为倡导企业健康文化的表率; 3、凝聚员工,建言献策,努力成为维护企业各方利益的代表。
1、勤学苦练,勇挑大梁,努力成为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表率 1、过硬的职业操守(对个人在组织中地位的自觉与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团队精神与成就分享) 2、敬业才有事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核心是以人为本”,怎么看待? 1、在满足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发展的目标; 2、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双赢” 3、关怀员工,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员工帮助计划EAP) 4、适度紧张催人奋进,但适度控制工作压力也是“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
2、坚定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努力成为倡导企业健康文化的表率 1、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在目前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 2、树立守法崇德的形象 3、在塑造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做表率
行业规律与职业操守 1、企业组织的导向性问题(以服务为导向)和商业信念问题 2、党员在理解行业规律与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商业信念从根本上可以总结为三大类 “一类信念”认为财富产生于价值的创造;(经营产品或者服务为主的企业) “二类信念”认为财富产生于交易价格的落差;(证券或货币市场上的短期投资行为,形形色色的专业贸易企业) “三类信念”认为财富的产生无所谓逻辑或原理,他们只对财富本身感兴趣。
党员在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面前,如何切实担当责任? 1.明白行业规律(三类不同的“商业信念”,我们应该秉持哪种?) 2.行业规律决定了我们的商业道德。 3、党员如何带头?党员如何有所作为?
(三)凝聚员工,建言献策,努力成为维护企业各方利益的代表 1、团结凝聚员工 2、积极建言献策 3、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统筹兼顾,塑造优秀的团队,培育和谐的工作氛围 1.就道德的一般意义而言,与人为善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和底线,因此,包容、妥协、退让是现代公民的美德之一,也是职场中人应有的素质之一。 2、人与人和谐相处 3.职业化素养是培育团队精神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团队精神 现代公民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的素质: 一是对自己权利的自觉和维护; 二是懂得妥协、包容和退让。
【案例】老人不小心挂破女孩牛仔裤,因拿不出50元下跪十次! 北京大街上,老人骑三轮车拐弯,将年轻女子的裤子剐了一个小口。女子的母亲要求老人赔她50元。老人手里捏着仅有的八块四毛毛票,面对“巨额”赔偿,“扑通”一声跪下,不想对方丝毫没有反应,老人连续下跪十次。 众人围观劝说,母女俩依然不依不饶,还报警叫来了警察,坚定地索赔。后来,众人一元、两元、十元……最后凑够了50元。中年女子拿到钱后,拉着女儿一声不吭离开了。
【相关案例链接】 近日,江苏某小伙子驾着几万块钱的车与价值1200万元的劳思莱斯豪车相撞,无法赔偿巨额修理费。最后,豪车主放弃索赔。
相关案例链接 银行客户不满VIP插队优先办理业务,将钱化整为零,分上百次办理业务,占据窗口达几个小时。 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问题讨论】 1.“损坏东西要赔偿”,这一市场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 2.包容是不是应该列入现代合格公民的素质之一? 3.包容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有何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员工、 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思想:是指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方法和深度,是组织行为中的“认识论”问题。 政治:归根结底是一门处理利益关系的艺术。就是对不同利益关系之间的协调、调整和安排,是组织行为中的“动机”问题。
换言之 “思想工作”就是通过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来改善其行动的能力; 而“政治工作”则是通过解决人们的利益关系来调整人们的立场、动机和态度,从而使成员由消极变得积极、由马虎了事变得执着专注。
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 思想工作:提高认识,提高成员对组织决策的认同度和认同感;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宿感,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人”的工作) 政治工作:就是通过措施(言和行),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始终和谐相处,达到“共赢”的状态。(做“事”的工作) 二者之间辩证关系。
社会 公众 新闻媒体 政府政策 客 户 员工 股东 企业的“生态系统结构图”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解决 1、组织成员的注意力 2、组织的团结协作力 3、企业的经验成本问题
“生命线”的提法过分不过分?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做“人”的工作,更主要就是做“事”的工作,通过做“事”达到影响甚至改变人的态度、动机、立场的目的。 “生命线”,关乎企业组织活力,关乎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革命党与执政党主要运作理念之比较 革命党 发现社会上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设法利用之,以阶级斗争的极端方式,推翻执政党,取而代之。 发现矛盾和冲突,及时采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控制、化解甚至消弭之,使社会处于平衡之中,各个利益群体各得其所,各得实惠,共同进步。
三、其他相关问题 (一)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问题 (二)可否简化入党的程序问题 (三)组织生活的开展与党员发挥 作用的问题 (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循序渐进
灵活创新设置两新基层党组织 1、组建方式的灵活(挂靠、联建、独建、产业链上建立) 2、不要过分拘泥于党员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是否设立支部、总支或者基层党委,只要方便党员组织生活的开展,对党员教育到位及时即可。(传统的做法就是:3~50名党员设支部,50~100人设总支,100人以上设党委)
借鉴和启示 十七届三中全会:“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加强农民工中党的工作。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能否考虑形成相关产业的国企与非公企业党建的互动。
2、可否简化入党程序的问题 考虑到两新组织党员的流动性大这个特点 严密的政治组织有其严格规范的入党程序和相对较长的周期 ★可否考虑简化程序,缩短周期。(可能需要中央组织部门的文件认可,但是总得有基层组织先行先试)
3、党组织生活的开展 与党员发挥作用的问题 时间保证 经费保障 党支部书记自身的理论素养问题 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职业化问题(选派党建指导员) 提升组织生活的质量(载体、内容等创新) 支部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制度、规程、流程等清晰规范,即使换人即可熟练操作)
【理论思考】 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 成员被组织招募进来之后,如何保证其在组织中持久地发挥作用,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党的建设整个工程中,以什么内容、采用何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使党员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要靠规范、有效的党的组织生活来保障。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的必要形式,也是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可靠保证。
4、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的循序渐进问题 “认同——影响——领导”: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发展轨迹给我们的启示。 共产党在根据地创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当地的反动力量,使广大农民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共产党是人民眼中的“好汉”、“大侠” ——“认同”阶段
随着革命的深入和群众基础的巩固,扩大宣传,以进步思想影响普通百姓,并将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工作骨干;共产党是人民心目中的“好人”、“朋友”和“贴心人” ——“影响”阶段
当条件成熟,民众普遍接受和支持革命、反动势力基本肃清、基层党组织基本健全,就建立革命政权,全力领导当地人民的革命和生产活动;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法规,成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准则;共产党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领导”阶段
结语:共识与双赢两新党建工作的灵魂和支撑 党员在职工队伍中是“骨架和支撑”,在政治素养和业务本领两个方面引领和带头,对周边职工群众产生“影响力”和“辐射力”,从而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否则,基层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存在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既然党建工作对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做出了贡献,企业主就没有理由不支持党建工作。
两新组织党建的三个着力点 1、占领制高点,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和把握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 2、找准结合点,根据非公企业的内在需求推进党建工作。 3、强化立足点,逐步建立和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运作管理体制。
个人简介 王玉云,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13544406400;83121521(办) 电子邮箱:dache010@163.com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