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 课程标准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内容解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dvertisement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1 )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 2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 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局面的历史意义。 ( 3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 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三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Welcome ! DREAM.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关于汇率计算.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历史组 洪国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 【江苏考试说明】 1.俄国十月革命:①二月革命;②《四月提纲》;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 3.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②勃列日涅夫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讲义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自主创业.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猜猜我是谁?.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有这样一个国家…… 她就是——苏联 她曾经是我们的师长和朋友,给过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亲切的称之为:老大哥!
参赛老师:曾灵源 参赛单位:浈江区犁市大为中学
8.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玉林高中 覃岸松.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钢铁般的人是指谁?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党史部:张宏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复旦大学 高晓林 教授
世界现代史(1917年——)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917、11、7 列 宁.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宝洁的品牌战略.
第二章 俄国十月革命和欧洲革命风暴.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十单元 第23讲 第23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 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6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和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9年4月7日星期日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2006/04.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情景探究: 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 课程标准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内容解读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 课程标准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内容解读   列宁在苏俄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探索。

知识点一 “一切为了前线” 1.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1)目的:争取 环境,巩固政权,发展社会主义革命成果。 (2)概况: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 》,为新生的政权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时机。 和平 布列斯特和约

2.反对外来干涉和国内反动叛乱 (1)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①外部: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②内部:国内的 展开新一轮的反扑。 (2)措施 ①成立苏维埃 ,领导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战争。 ②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国家经济的管理转入战时轨道,实行 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1919年又实行 征集制。 反动势力 国防委员会 劳动 余粮

(3)结果及影响: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被粉碎,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保住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

知识点二 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背景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 ①在农村,余粮收集制的推行,引发了农民的不满。②在城市,严重影响了 的工作热情和劳动效率。 (2)布尔什维克党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建设 成为摆在领导人面前的严峻问题。 (3)列宁开始新的探索:提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加强 ,恢复农业生产。 工人 社会主义 工农联盟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 。 3.内容 (1)实行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 (2)帮助私人 、小商品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采取 ,容许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 4.作用: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5.实质(特点): 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十大 粮食税 小工业 租让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政治经济形势十分困难 国际环境好转,经济形势严峻 ,政治危机 内容 农业 无代价的征收农民的粮食(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商品 禁止商品贸易 从产品交换到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 评价 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不满 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思考: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列宁思想的改变给你哪些启示? 1、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列宁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品质 4、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知识点三 伟人的告别 1.主要贡献 (1)发表了《 》、《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一批信件和文章。 (2)加强集体领导,更好地实行 。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①提出无产阶级和农民结成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 ②要大力发展 工业和电力工业。 ③主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 ,通过合作社等劳动组合形式把农民吸引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致代表大会的信 民主集中制 大机器 改造

(4)关于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提出防止文牍主义、拖拉作风、滥用职权、 ,反对官僚主义。 2.历史意义 这些思想是对俄国社会主义 和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对共产主义运动具有指导意义。 3.列宁逝世: 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 贪污腐化 革命 192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内容: 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拓展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内容: 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影响: ①积极: 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 ②消极: 损害农民利益,导致农民极大不满;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

拓展2 苏俄(联)建立之初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比较: 面临的任务相同:①巩固政权 ②恢复国民经济 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采取的措施类似:①没收地主、皇室土地分给农民(中国土改) ②农业集体化(中国农业合作化) ③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中国一五计划) 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恢复经济 (中国合理调整工商业) 结果相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拓展3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克服国内外困难向社会主义过渡。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宁为了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先后设计了两种方案,实行了两种政策。这两种政策分别是什么?这两种政策都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第一种方案是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 取消原因: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种方案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 取消原因: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要求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拓展4 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 (1)根据材料,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 (2)该政策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实行的?

答案 (1)新经济政策。 (2)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情况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实施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角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 提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实行的一种军事性的临时的非常措施,对于保障粮食、军需品,击败国内外反动势力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请回答: “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是指什么?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源: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角度1】结合具体措施,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提示 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等。这是苏维埃政权为保证政权不被颠覆而采取的一项特别措施,能有效地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以保证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它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原则,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角度2】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 ①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②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 ——列宁 请回答: (1)“和平组织‘文化’工作”指的是什么政策? (2)这种政策的实施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新经济政策。 (2)说明社会主义也需要多种经济成份,需要市场经济;说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说明了列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自我测评】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 ,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来。” ——《苏联兴亡史》   思考:据材料一,“冲击的办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列宁说它“已经失败了?” 答(1)“冲击的办法”指的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失败”是因为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思考:据材料二: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答:(1)特点: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调节和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2)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