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君 黃宗羲
教學大綱 詞義彙整: 文體探「原」 自稱詞、情、曾、息、稽 闡釋文旨 筆法深究 孟子的民本思想與革命觀 明夷待訪錄 作者概述與大事紀 名家評論 問題與討論 附錄:鎖具 文體探「原」 闡釋文旨 筆法深究 明夷待訪錄 作者概述與大事紀 文本剖析 結構表 重點整理 課結束
文體探「原」 體裁:論說文體之一 釋名:推究事物本原之義 詞意:本於《周易》「原始要終」一語 名篇之始:《淮南子.原道訓》 演變:至韓愈作「五原」,始為論辯文體 五原:〈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
闡釋文旨 釋題:推究設立君主制度之本義,人君的職分在為民興利除害。 地位:《明夷待訪錄》之首篇,全書綱旨所在。 思想:抨擊君主專制,以民為本,贊成湯、武革命。 影響:促成清末民主革命思想之形成。
釋 題 本文選自《明夷待訪錄》,此書是黃宗羲闡述其政治思想的著作。全書探討明亡的原因,並深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田賦、兵制、教育等各方面的利弊得失。 明夷為易經卦名,卦象為「 」, 象徵太陽隱沒於大地中,比喻賢才不得施展;「明夷」又與「明遺」同音,故書名的涵義是明朝遺賢在昏暗時代撰述經世治國之作,等待明主來訪求。
「原」是推究事物的本源,為論說文體之一,「原君」即推究為君之道。文中闡明古代立君的本意在為天下人興利除害,而後世君主卻視天下為私產,因而成為天下的大害。作者認為要解除人民的痛苦,恢復政治的清明,就應明瞭「天下為主,君為客」的立君原意。 全文思辨清晰,邏輯周密,表現出鮮明的民本思想,是中國政治思想史上極重要的文獻。
明夷待訪錄 明夷:《周易》第36卦之卦名,卦象為離下坤上,離代表日,坤代表地,象徵日在地中,太陽之光明受損。 →藉以比喻昏君在上,賢人身處困境且遭迫害。 待訪:作者以殷商箕子自況,著作此書以待後世明君訪賢。 書旨:本書旨在批判君主專制,呼籲民主政體,具有啟蒙性質,是黃氏著名的政治思想論文集。
明夷:《周易》第36卦之卦名,卦象為離下坤上,離代表日,坤代表地,象徵日在地中,太陽之光明受損→藉以比喻昏君在上,賢人身處困境且遭迫害。 八卦符号: 乾:乾三连 坤:坤六断 震:震仰盂 艮:艮覆碗 ▅▅▅▅▅ ▅▅ ▅▅ ▅▅ ▅▅ ▅▅▅▅▅ ▅▅▅▅▅ ▅▅ ▅▅ ▅▅ ▅▅ ▅▅ ▅▅ ▅▅▅▅▅ ▅▅ ▅▅ ▅▅▅▅▅ ▅▅ ▅▅ 离:离中虚 坎:坎中满 兑:兑上缺 巽:巽下断 ▅▅▅▅▅ ▅▅ ▅▅ ▅▅ ▅▅ ▅▅▅▅▅ ▅▅ ▅▅ ▅▅▅▅▅ ▅▅▅▅▅ ▅▅▅▅▅ ▅▅▅▅▅ ▅▅ ▅▅ ▅▅▅▅▅ ▅▅ ▅▅
《周易》以陰陽的範疇為基礎,說明天地變化及各種現象:「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繫辭上》)。意思是:宇宙的的本原是「太極」(物質的原始狀態),太極生出天地(陰陽),天地生出四時(春、夏、秋、冬),再生出「八卦」(天、地、山、澤、水、火、風、雷)。 八 卦 太 極
「待」之深意 清朝末年,黃宗羲所待之「時」,終於來到。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回憶說:「《明夷待訪錄》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早而最深。」 又說:「《明夷待訪錄》真極大膽之創論也,於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
《明夷待訪錄》篇目 全書分為二十一篇,其中〈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學校〉、〈建都〉、〈方鎮〉、〈胥吏〉各一篇,〈取士〉、 〈閹宦〉各分上下兩篇, 〈田制〉、〈兵制〉、 〈財計〉皆分為三篇。 〈原君〉一文置於全書首篇,有提綱挈領,揭示全書主題的作用。
作者概述 字號: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私諡文孝。 時代:明末清初。 籍地:浙江餘姚。 家世:其父黃尊素是東林名士,遭閹黨迫害,死於獄中。
作者概述 師承:習劉宗周誠意、慎獨之說。 學派:浙東學派。 學說:以悍衛陽明心學自任。 重史:黃氏極重史學之鑽研。 後學: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等。
大事紀 入京訟冤,錐刺閹黨:明末以反對閹黨著名。 組織義軍,浙東抗清:清入關時南下,積極投身反清復明活動。 講學浙東,著述弘富:南明滅亡,遂隱居著述;堅持不應試、不入仕。康熙屢召以博學鴻儒、薦修明史,皆力辭不就。一生以亡國遺民自居。
黃宗羲二三事 崇禎帝即位時,十九歲的黃宗羲,身藏鐵錐,帶著奏疏,上京為父親訟冤。當他到達北京時,閹黨首魁魏忠賢已被罷斥,並自縊,他父親的冤案也已經平反昭雪;但閹黨餘孽尚存。 他謝恩之後,即上疏請求誅殺魏閹餘黨曹欽程、李實等人。當刑部會審許顯純、崔應元與黃宗羲對簿公堂,突然取出袖藏的鐵錐,猛刺許顯純,使這個魏閹走狗,遍身血汙;他還上前毆打崔應元胸部,並拔取崔應元的鬍鬚,以歸祭亡父之靈。
姚江黃孝子 後來李實暗中送三千兩銀子給黃宗羲,請求不再追究。黃宗羲拒不受賄,並上疏揭發李實罪行,在刑部會審堂上,又用鐵錐刺李實。審判結束後,黃宗羲偕同死難諸臣的子弟,在當年諸大臣遇害的監獄門前,設祭追悼先人,哭聲如雷,聞於宮廷。 崇禎皇帝不得不嘆息說:「忠臣孤子,甚惻朕懷!」從此,黃宗羲聲名傳遍朝野上下,四方名士莫不知有「姚江黃孝子」。
拒絕詔徵「博學鴻儒」 康熙十七年舉行博學鴻儒科特考,以徵求不參加正科考試的名流學者。這是清廷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的主要手段之一,作法是先由大臣舉薦,再經皇帝考試。 黃宗羲和其弟子萬斯同,雖都在舉薦名單之內,但拒絕應試。
不棺而葬 黃宗羲七十九歲,自知不久於人世,便在化安山他父親的墓旁,為自己造了一個墓穴,裡面安放了一個石床。他死前多次囑咐家人:「吾死後,即以次日抬至壙中,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槨。」 黃宗羲死後,兒子百家不敢違抗遺命,只得將他「不棺而葬」。這符合黃宗羲的想法─意即他始終沒有忘記亡國之痛,最後抱著亡國之痛,悽然離開人世。
文學主張 主張言之有物,反對那些「徒欲激昂於篇章字句之間」而空無一物的作品。 反對復古派,專求「詩準盛唐,流於剽竊」的作法。 以性情論詩文,尤其是把遺民之思與民族感情引入了詩論,從而使性情論有著全新的時代色彩。
文學成就 身為史學大家,對明代歷史典故極為熟悉,且多身歷見聞,又善於敘事,其傳狀、碑誌文寫來都逼真傳神。其中尤著力表彰忠臣義士的堅定節操和壯烈行為。 詩直抒胸臆,且多故國之悲、懷舊之感。不僅開創了中國詩史上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詩歌流派─浙派,影響清代詩史上的宗宋之風。
黃宗羲 史學成就 梁啟超曾說:「清代經學之祖推炎武,其史學之祖當推宗羲。」。 黃宗羲注重研究現代史,他抱著「國可滅,史不可滅」的宗旨,努力搜求明代的史料,尤其是南明歷史資料的搜求與整理。 黃宗羲撰寫的散文,如碑志、傳狀、書序等,也多是有關明朝歷史和重要人物的文章,可以作為史料來讀。
清初三先生-經世致用之學 明末清初,我國思想界出現了三位重要的學者: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 他們學問淵博,是具有民族氣節的反清愛國志士。明朝滅亡以後,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參加了各地風起雲湧的反清活動,但不幸都失敗了。於是,懷著滿腔憂恨,轉而從事著述,寫下了數量相當多的著作。他們輝煌的學術成就,對後世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清代中葉考據學大盛;清代後期的改革求變。
清初三大家特色 1.三人鑽研學問均以亡國遺民的心境,憑此以寄託故國之思,樹立出一種崇高的民族氣節的學者典型。 2.在治學的態度上,皆崇尚樸實之風,反對虛衍理義,力矯宋明理學之弊。 3.在經學與歷史問題的研究與討論上,均力求與現實結合,評古論今,追求理想的政治社會制度,以達經世致用的目的。
《明儒學案》 卷數:共六十二卷 內容:全書依學派分類,對明朝儒學各個流派的思想主旨及傳衍變化,作了提綱挈領的評述 評論:梁啟超說:「中國之有學術史,自此始也。」 地位:黃宗羲史學的代表作 貢獻:它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完整的學術史著作,中國史書也因而誕生了「學案」體
篇章主旨 釋題:推究設立君主制度之本義,人君的職分在為民興利除害。 地位:《明夷待訪錄》之首篇,全書綱旨所在。 思想:抨擊君主專制,以民為本,贊成湯、武革命。 影響:促成清末民主革命思想之形成。
文本剖析 首段言古代君王之興,乃為天下興利釋害 史例:許由、務光、堯、舜、禹 次段言後世人君但知逐利,混淆公私界線 史例:劉邦 三段言後世君王反客為主,實為天下大害
文本剖析 四段宣揚民本思想,贊成湯武革命 史例:湯武革命、孟子之言、夷齊之事、朱元璋 五段引亡國君王之悲為證,明示因私廢公終難長久 末段呼籲後世帝王當明君之職分,便可避免宮廷悲劇不斷上演 史例:宋順帝、明毅宗
許由 時代:相傳為堯時高士。 事蹟:堯要把君位禪讓給他,他逃至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又請他做九州長官,他到穎水邊洗耳,表示名祿之言污了他的耳。 思想:和老子相似。 地位:許由是隱士思想的開山鼻祖。 據考證許由為許姓的起源。 成語:箕山之志。
務光 時代:夏朝人。 事蹟:湯伐桀後,想讓位給務光,務光認為他不能得到這個利益而推辭,並且覺得這件事很羞恥,負石而自沈於廬水。
堯 地位:五帝之一: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禪讓:摯因自覺不如堯,將帝位禪讓予堯。帝堯晚年,又將帝位傳給賢孝的虞舜。 政績:設諫鼓,讓庶人能對國事發表意見。 樹謗木,鼓勵百姓批評君王的過失。 名言:如果有人挨餓,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人受凍,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人獲罪,就是我害了他。 其他:道教以堯為天官大帝,與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帝(禹),合稱三官大帝。
舜 性格:賢孝之人。 相貌:重曈子。 家庭:父親瞽叟,為黃帝後裔;後母;異母弟象。 事蹟:曾至歷山耕種,使當地人都互相禮讓田界;曾至雷澤捕魚,使當地人都互讓捕魚之地;曾至河濱製陶,使當地陶器質精遠近馳名。 妻室:帝堯之二女娥皇、女英。 禪讓:堯禪讓與舜,舜禪讓與禹。
大禹 家世:顓頊之曾孫,鯀之子。 地位:夏朝之開國君王。 政績:三過家門不入,歷時13年疏導黃河水患。 事蹟:下車泣囚,禹惡旨酒。 評價: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恤,禹吾無間然矣。
劉邦 稱號:稱帝前稱沛公、漢中王;諡號為漢高祖。 家世:出身農戶,曾被父斥為無賴,不知治生。 經歷:初為泗水亭長,一時知名。見始皇出遊,曰:大丈夫生當如此也。與呂公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後擔任沛縣亭長。 抗秦:因氣候因素,延誤押解犯人之期,懼秦苛法,決定「斬白蛇起義」。
劉邦 入關:劉邦先投項梁,擁立楚懷王。懷王令項羽北上與秦軍主力對抗,又命劉邦向西略地。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秦軍受到項羽牽制,劉邦輕鬆入關,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治秦:劉邦入關後,與秦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使咸陽很快恢復社會秩序。 楚漢相爭
劉邦 稱帝:於氾水之陽即帝位,定都洛陽(旋遷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 政績:分封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解放奴婢,寬減徭役等。 外交:與匈奴和親。 誅殺:「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得天下後,劉邦為了避免異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亂的罪名,先後誅滅了韓信、彭越等,開後世殺功臣之首例。
劉邦 名作:劉邦晚年曾返回故鄉沛縣,與父老子弟飲酒,席間作〈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湯武革命 亡國昏君:夏桀、商紂均因荒政、失民,寵幸美人(妺喜、妲己)而形成「女禍」。 開國賢王:商湯、周武則因施行仁政,並獲賢人(伊尹、姜尚)之輔佐而興國。 革命性質:均為大舉變革「天命」旗幟的貴族革命。 歷史定位:後世史家咸以為天子無道失民就是「自絕於天」,如〈泰誓〉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孟子更有「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之言。
伯夷叔齊 家世:殷末孤竹國君王之二子。 讓位:叔齊、伯夷互讓君位,先後遠遊。 西遊:聞西伯善待賢士耆老,往訪之。 諫阻:至鎬京,西伯病故,適逢武王舉兵伐商,二人「叩馬而諫」。 說辭:伯夷「父親死了,你不厚葬,反而大動干戈,這是不孝;周本商的臣民,『以臣弒君』為不仁。你這樣出兵,何以讓天下臣服?」
伯夷叔齊 結局:武王滅商後,夷、齊恥食周粟,不飲周水,隱居首陽山,採薇為食,並作歌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終飢餒而死。 評價: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朱元璋 廟號:明太祖。 家世:農戶出身,曾放牛及為遊方僧。 起義:至正12年加入紅巾軍抗元,旋升為元帥,並娶馬氏為妻(即馬皇后)。 稱帝:至正28年,於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 酷刑:1.嚴懲貪吏:貪污60兩白銀即處死。 2.大殺功臣:株連人數達45000餘人。 善政:輕徭薄役,救濟災民,恢復社會生產力,使人口大量增長。 分封:目的為加強宗室力量,卻也直接導致了靖難之變。 傳說:朱元璋曾為明教門徒,故以「明」為國號。
明毅宗 企圖心:殷殷求治,事必躬親,朝政改觀。 大環境:1.內憂:饑饉疫疾四起,民變不斷。 2.外患:北方皇太極不斷騷擾入侵。 三失策:剛愎自用,後期重用宦官,冤殺袁崇煥。 自歎詞:朕非亡國之君,事事皆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見於地下。朕願督師,親決一戰,身死沙場無所恨,但死不瞑目耳。
明毅宗 死前事:手刃袁妃、樂安公主、昭仁公主後,於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 絕命書: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一) 託古→君為天下興利除害 *史例:1.許由、務光 2.堯、舜 3.禹 探討君主制度 (二) 論今→君逐私利,視天下為莫大產業 結構表 探討君主制度 (一) 託古→君為天下興利除害 *史例:1.許由、務光 2.堯、舜 3.禹 (二) 論今→君逐私利,視天下為莫大產業 *史例:劉邦 (三) 託古→天下為主,君為客 (三) 論今→君為主,天下為客 (四) 託古→天下人愛戴其君 (四) 論今→天下人怨惡其君 *史例:小儒妄傳、夷齊之事 (五) 論今→引史例證明帝業難以永固 君民互動關係
結構表 君 之 職 分 (六)託古→明白君之職分,人人能讓 (六)論今→不明君之職分,人人可欲 (六)結論→以俄頃淫樂,不易無窮之悲
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保民而王。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孟子的民本思想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 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的革命觀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的革命觀 孟子曰:「規矩,方員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詩》云:『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此之謂也。」
名家評論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像這類的話,的確含有民主主義的精神--雖然很幼稚--對於三千年專制政治思想為極大膽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們當學生的時代,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 平慧善《黃宗羲詩文選譯》:在黃宗羲之前,中國沒有一個思想家敢於向君主權力本身提出質問。所以這篇文章對清末改良派和民主革命的先驅者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狄百瑞《中國的自由傳統》:黃宗羲代表儒家對帝制批評的高峰,他向朝代制度本身以及它的擅權提出了挑戰。
黃宗羲書法 圖片出處:http://www.epochtimes.com/b5/3/6/4/c13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