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萍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http://mllab.bnu.edu.cn 2014年4月 英特尔和微软 教育产业用户发展战略分析 李葆萍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http://mllab.bnu.edu.cn 2014年4月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介绍 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介绍 教育产业用户发展战略分析及启示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激励创新,成就未来
项目背景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建立在1998年及1999年 英特尔成功的ACE(Applying Computers in Education 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项目基础上。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教师专业 发展而设计的一个全球范围公益性培训项目。它将 帮助教育工作者学习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和资源 融入到他们的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 动,从而培养学生适应21世纪发展的素养与技能。 目前已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开展培训工作,培训了 1000多万名教师,惠及全球超过3亿名学生,成为同 类项目中规模最大且最为成功的项目之一。
英特尔教育计划 每年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超过1亿美元 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等领域。 未来教育项目 求知计划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求知计划 高等教育项目
http:// www. intel. cn/content/www/cn/zh/education/intel-in-ducation http:// www.intel.cn/content/www/cn/zh/education/intel-in-ducation.html http://www.teachfuture.com/
发展历程
大事记 2000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在中国启 动英特尔® 未来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2006年,与中国教育部共同启动“共创未来教育计 划” 2010年,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2011-2015年深化教 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项目主旨 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 重点围绕学生和教师如何利用技术,通过研究和交 流以及运用卓有成效的策略与工具来增强学习。 强调“动手”的学习方式,参照国家和地方的课程 标准来自行创建教学单元计划与评估工具。 为学生们更多的掌握和使用技术的机会。 鼓励教师进行团队合作,结对评审他们的教学单元 并共同解决问题。
项目实施 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 发展与提高,强调了信息 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贯穿 了自主、交互、探究、体 验式的学习方式,并充分 利用了网络环境交流学习 和实践经验。 项目课程的培训主要采取 面授学习形式,并利用网 络平台开展研讨、互动交 流。 项目网络核心课程的培训 采取以网络学习与研讨为 主、面授学习为辅的混合 式学习形式。 自主、交互、探究、体验 网络平台学习研讨 面授
项目特色 项目特色 课程教材特色 培训特色 实施特色 应用特色
课程教材特色http://www.teachfuture.com/
课程特色 核心课程 指导学科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发基于项目学习的单元计划,并采用 多元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使教师掌握将技术整合于现有课程的能 力,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基础课程 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入门课程,通过介绍21世纪教学法、指导创建高效 率的教学工具,以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个教学单元等活动,帮助教 师培养基本的技术素养,体验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体会技术如何 促进和影响课堂教学,进而掌握设计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成功技能课程 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设计,旨在让教师体验21世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 堂教学模式,并通过以项目为主的学习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 养和提升合作能力、数字能力和思辨能力等21世纪必备技能,使其为未来 的成功做好准备。
课程特色 基于项目的学习 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教师共同探索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特征和益处,讨论 如何使用技术支持基于项目的学习,并通过观察一位没有太多项目学习经 验的教师与其指导教师的策略讨论,来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方案。 21世纪课堂评价 互动的在线学习课程,通过为教师提供行动计划,帮助教师深入了解符合 21世纪教与学的评价,掌握评价策略如何促进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并 通过观看三位教师以及这三位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评价,掌握如何策划、 开发及管理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法。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互动学习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本课程了解合作学习是如何帮助学生发展21 世纪思维技能,深化对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做好准备应对全球化的世界。 教师将学习如何设计和管理整合了在线合作学习工具的合作学习活动。在 本课程中,学员们将跟随两位课程中的教师角色,观察他们在课堂上是如 何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教师们还有机会在行动计划的练习中应用合作学 习的理念。
课程特色 运用数据培养高级思维 本课程通过探索实用的教学技能和策略,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周围信 息,同时还引导师生共同设计合适的项目和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在收 集和分析数据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21世纪信息化领导力 本课程旨在帮助21世纪的学校领导者通过研究益于合作的工具、了解教 育技术发展趋势,来理解和提升领导力。课程通过问题探讨和依托于英 特尔教育资源开展的互动活动和技术工具使用,让学校领导者和同伴一 起研究技术整合策略,学习和掌握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支持教师团队专业 化发展,思考教育技术发展将如何影响学校教学。 创新思维技能 本课程以项目学习及高级思维技能为主线,围绕英特尔® 创新思维工具 的学习与应用,重点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 量,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认知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及决策能力。
教学平台http://www.teachfuture.com/community/community_index.aspx
教学平台http://www.teachfuture.com/community/forumindex.aspx
教学资源 和工具http://www.inelearning.com/elecasus/elecasus.aspx
教学资源 和工具http://www.teachfuture.com/
工作忙 时间紧 求实效 培训特色 培训设计遵循成人学习规律 培训支持保障教学高水准传递 每个国家 第一批国家级骨干教师由课程开 发的专家团队进行面对面培训 在每个省第一次开展培训的时候,国家级 教学支持专家能到现场指导示范,或者组 织主讲教师采用远程方式开展备课活动。 各课程教学支持团队建立了课程教学支持 网站,提供可下载的最新培训教学资源包。 成立主讲教师社区或QQ群,通过交流讨论, 帮助主讲教师加深对课程理念与培训执行 路线关联性的认识,辅助骨干教师处理好 新的教学理念所带来的冲击,协调与其它 类似教改项目观念的同化。培训产生的教 师/学生作品、教学视频实录、优秀的案例 资源等均放在项目网站上,供参加项目的 教师通过网站共享培训资源。 做中学 小组合作 工作忙 时间紧 求实效 重复出现、螺旋上升 任务驱动 框架问题设计 小步子学习 单元计划
实施特色 政企合作形成项目专业化管理:总项目组、省级项目组 和地市级项目组三级项目管理体系。 专业评估促进项目持续发展: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 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管理者管理的评价;评价形式 包括培训过程性评价,培训终结性评价,及培训后6个月的效果 评价三类;评价方法有各省自评、专家实地现场评估、网上问 卷调查、听课、访谈;评价主体既有项目评估专家,还有第三 方专业机构。
应用特色 多方配合促进学以致用: 收集优秀教学成果案例,纳入教材的典型案例中,或成为主讲教师培 训过程中生动的教学资源,这也成为了对参训教师的一种引导和激励。 一部分参加项目的地区,在主讲教师培训结束后,继续跟踪受培训教 师到教学第一线,共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帮助和指导他们将 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创新的成果。 在全国范围组织一系列促进培训成果实际应用的活动。如举办全国培 训成果应用展示和评奖活动、全国培训成果应用研究论坛,对各地推 选的优秀应用案例和教学研究论文进行交流、评选和表彰,并结集成 册陆续出版。 开设网站论坛、电子杂志、博客圈,成为广大受培训教师群体交流和 研讨应用成果和心得的窗口与平台。 推动学校整体应用:为教师创设应用与创新的环境,促进 培训成果应用在学校层面全面开展,开设“校长领导力论坛”短 期课程;举办“创新之旅营地”选拔了一批有志于在信息化环境 中开展教育创新的项目培训优秀学校
未来教育 求知计划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项目效益 遍及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培训中小学教师196万名,占全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 覆盖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全国逾46万名青少年完成了培训,占全球接受培训青少年数量的29%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365名中国学生的228个项目入选,赢得219个奖项 美国以外第一个设立“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 (英特尔网站http://www.intel.cn/content/www/cn/zh/education/k12/overview.html,截止2012年)
项目效益 教师而言 绝大多数受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及教学行为等方面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学生而言 通过受训教师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社会效益 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学改革和发展 推进我国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普及和提高产生了重大影响。 调查显示*,83%的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受训教师在培训后更加认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近80%的受训教师认为,在采用了英特尔课程培训倡导的理念和方法实施教学后,学生能力发生了积极的改变;90%的校长认为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给学校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 数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对英特尔® 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十年来在中国大陆的实施状况评估报告《创造一个有效教与学的环境: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评估(2000-2010)》。
项目效益-教师 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 了转变:树立以学生发 展为本的理念、构建平 等、民主、和谐的师生 观
项目效益-教师 教师的教学行为、教 学能力发生了变化: 养成了在课堂教学中合 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 习惯、教学中注重调动 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掌握了各种 助学技巧,完成了从理 念到实践的转变
项目效益-教师 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学会科学评价方法
项目效益-学生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积极 的变化:学生学习主动性增 强了,主动探究学习,课堂行 为比较活跃;多数学生有了问 题意识,敢于提出问题、回答 问题、交流问题,绝大多数同 学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多数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出 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教师和学 生想象;大多数学生有合作意 识,能够与同学一起研究学习 问题,相互帮助、相互指导、 相互评价;学生在各种活动中 表现得比以前更加自信了,参 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比以前明 显提高了。
项目效益-学生 学生思维能力、自信 心和学习兴趣得到显 著提升
项目效益-学生 提升认识、注入活力、有力促进了学校发展
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 http://www.mspil.cn/
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
项目内容
创新学校 创新学生 创新教师 项目实施 搭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1000间创新教室 组织国际高峰论坛 开展战略创新研究 学生博客竞赛 探究学习竞赛 电子海报竞赛 创新教师 扩大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规模 实施百县学科教师培训工程 支持开发优质资源 探索新师资培养模式 组织教师创新论坛
创新学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为了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教育 部依据各试点省份的教育实际和教育需求,利用微 软先进的技术、软件、管理手段,为中小学师生提 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各试点省份建设教育公 共服务平台。
创新学校-创新教室 从2009年开始, 微软(中国)将为 教育部指定的 1000间创新教室 提供总价值为贰 仟万元人民币的 支持,供学校开 展创新活动,提 高中小学信息技 术应用水平。目 前已完成创新教 室多媒体解决方 案400个。
创新学校-国际高峰论坛 教育部和微软(中国)将定期组织具有一定前瞻性 的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教育界同仁及知名学者出 席,广泛交流,沟通,以吸收各国先进经验,促进 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 "创新学校"、"创 新教师"、"创新学生"三个子项目成果也将作为一个 整体在论坛上展现。具体事项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 交流司的指导。
创新学校-战略创新研究 从2009年6月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组织专家根据教育 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围绕基础教育信息化并结 合微软先进的平台、技术和服务,开展应用及战略创新等 方面的年度主题研究,这些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紧扣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个核心,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 距,促进教育公平。 截止到2011年3月,教育部与微软已共同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战略研究"项目,为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战略参考和决策支持。
创新教师 扩大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规模: 实施百县学科教师培训工程: 支持开发优质资源: 探索新师资培养模式: 组织创新教师论坛: 覆盖至全国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预计培训人数为5万名 实施百县学科教师培训工程: 选择全国100个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作为支撑 基于计算机远程网络平台,混合培训模式 组织对百县10万名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培训。 支持开发优质资源: 配合教育部"教师教育能力建设标准"和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 支持相关项目内容、资源以及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探索新师资培养模式: 与部分师范院校合作,开展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组织创新教师论坛: 与全球国际先进项目相结合,拓展教师国际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促进新技术在教学中
创新教师-教师创新大赛 阶 段 实施方法 设计和启动大赛 拟定大赛标准 确立活动范围及组织机构 编写参赛相关文件 组织评审专家组 培训者培训 拟定大赛标准 确立活动范围及组织机构 编写参赛相关文件 组织评审专家组 培训者培训 参赛方案培训 作品选题指导 全国竞赛 收集作品 组织专家评选 获奖作品交流分享 参加全球竞赛 组织代表队 组织参赛作品辅导
创新学生 "创新学生"项目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项目通过开展创新学生活动、建设 创新学生网络、组织创新学生论坛,并与国内外权 威教育机构和大学合作,促进中国基础教育全面创 新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国际竞争力。
创新学生-博客竞赛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求 得分 博客内容质量和价值(45分) 教育价值(10) 博客选题能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广度,能引起学生共鸣,能使学生参与到博客写作和评论的活动中来。 目标人群(10) 博客的标题、内容、形式适合同龄学生的兴趣,读者可以从博客中获得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和启迪。 主题相关(5) 内容能很好地表达主题,且引人入胜。 主题阐释(10) 以清晰的方式透彻地阐释主题,读者易于理解。 书写内容(5) 书写内容中没有语法错误或排版错误。 资料引用(5) 清晰地列出各种资料的来源,作品里面用到的所有资源,都得到了合法授权。 博客网页设计(35分) 整体效果(15) 栏目设计丰富多彩,色彩使用悦目,布局合理,一致性好,呈现的信息易于阅读。(10') 内容丰富性(10) 栏目中学习资源和展示个人特点资源内容丰富,能及时更新,且用多种媒体展示 结构导航(10) 网页有清晰的导航,每个网页都组织得很好,利用链接可以方便地找到信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 交流与讨论(20分) 博客更新频率(10) 每周至少有一次博客更新 互动指数=回帖与留言数/博客数(10) 10篇自评推选的优秀博客的平均互动指数在5及以上 (不包括无实质内容的回帖和留言),其中博客群团队人员回帖和留言在2篇及以上,回帖和留言对讨论的问题有拓展和深化
创新学生-探究学习竞赛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求 探究主题与任务 (24分) 趣味与创新 (6) 探究主题与任务 (24分) 趣味与创新 (6) 探究选题能够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关注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新意和创造性; 探究问题具有挑战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科结合(6) 探究主题能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 探究任务 (6) 学习任务描述清晰,要探究的问题或项目难度要适中,任务的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 任务的完成需要整合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对现有数据进行归纳或者创造出作品。 学习计划 (6) 计划由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制定,制订完善的探究计划 探究过程与方法 (30分) 探究性 (6) 探究方法能够完成既定探究目标,探究方法的运用科学、严谨、恰当。 探究方法具有可行性、吸引力。学生能够完成探究任务,并对探究充满兴趣。 自主性 (6) 学习者自己提出探究问题; 学习者自己确定什么可作为证据并进行收集; 学习者总结事实证据之后做出解释; 学习者独立地考察其他事实来源,建立事实与已有解释的联系; 学习者用合理的、合乎逻辑的论据表达自己的解释。 丰富性 (6) 学生具有合理的角色分配、任务分配,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个问题; 探究过程能够跳出学校环境,深入到各种相关的真实环境中开展探究活动。 协作交流 (6) 探究过程中能够建立有效的沟通,学生能够分担责任保证成任务的完成。 技术运用 (6) 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分析处理根工具、数据表现工具帮助探究任务的完成。如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幻灯片工具PowerPoint,图片制作处理工具Paint以及各种其他数据处理软件。 探究成果 (22分) 成果多样性(10)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多样性的作品,如研究报告、数据分析、小制作等。 成果质量(12) 探究学习成果能够解决探究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PPT作品整体效果 (24分) 视觉效果 (6) 各种图形、图形、文字运用合理,有助于概念、想法和各种关系的理解,不同文字格式和颜色的运用能够体现出规律性。 播放效果 (6) PPT各个页面之间衔接流畅,逻辑性好,有组织性; 图片、Flash、声音等多媒体播放流畅。 内容表述 (6)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表述准确。能够展现整个探究活动过程、学习体会。 技术运用 (6) 能够运用图表、表格、数据分析图和对象等进行阐释和说明。
创新学生-电子海报竞赛 指标项目 具体要求 得分 主体性(29分) 作品图文并茂,简单易读,构思独特(7) 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8) 内容切合作者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7) 能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7) 创新性(29分) 主题表达形式新颖,图形、文字、色彩搭配合理(8) 构图新颖,内容、结构设计独到,具有视觉冲击力(7) 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7) 素材获取渠道正常,后期加工属本人创作(7) 艺术性(28分) 图文搭配合理,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7)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7) 版面设计合理,色彩运用得当(7) 图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读(7) 技术性(14分) 充分使用publisher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7) 制作技术和运用方法准确、恰当、简明(7)
学习平台http://bbs.mspil.cn/index.aspx
微软教育云平台 微软教育云整体解决思路 使用先进的64位弹性架构,构建教育云基础平台 (PAAS); 在教育云基础平台之上,构建协同教育应用系统 (SAAS); 构建动态资源池,实现服务器等硬件资源的动态管 理(IAAS)。 通过完整的云平台(PAAS,SAAS,IAAS)架构,彻 底解决当前教育城域网存在的问题,创新教育应用 模式。
微软教育云平台
微软教育云整体逻辑框架图
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的优势 标准性优势 微软公司在教育云基础平台上构建了系统的、功能强大的的XML, Webservices标准接口,为数据整合、持续扩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优势 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是一个中间件平台,构建于操作系统之一,通 过开发工具来对其进行扩展和完善。需要与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之间 深度集成。微软的操作系统(WINDOWS),基础软件(OFFICE、 IE、 UC、邮件),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等拥有世界上最为广 泛的用户群体。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将这些优势产品集成在一起,使 应用和开发扩展自然过渡。使用者能用最短的时间能学会应用,开发 者能用最短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扩展和开发新的应用系统。 技术优势 采用了新的64位弹性架构 自动标准数据存储和自助服务生成
教育产业用户发展战略分析 用户发展战略之CSR分析 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企业 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则是为了促进整个生态链的发 展,让整个行业、整个社会都能从中获益。 英特尔,微软: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用户发展战略之CSR分析 英特尔通过系统性的全面布局,发挥引领和催化的作用,推动社会创新。 未来教育:培养在职教师,改变现行教育的理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求知计划:青少年掌握数字技能,提高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计划:重点大学和顶级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和联合科研的协作,培养并鼓励学生学习前沿技术和科研创新。 赞助大学生技术创业计划,鼓励并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技术型企业家。 英特尔通过系统性的全面布局,发挥引领和催化的作用,推动社会创新。
用户发展战略之CSR分析 微软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多方面积极合作,帮助缩小数字鸿沟, 激发人们的潜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缩小数字鸿沟 携手助学 潜力无限-社区技能培训项目 信息大篷车 点亮梦想计划
用户发展战略之教育生态链分析 整合教育生态链:惠及 教师和学生,覆盖从小 学到高校,提供学生从 学习到创业支持。 通过教育生态链服务更 多教育用户 促进创新人才 共建教育创新生态系统 推动教与学的变革
用户发展战略之教育生态链分析 “我们用产业链的思路,生态链的思路,将教育的 生态链做大做强。”英特尔杨钟仁 面授和网授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更灵活的课程,为全球各地的教师提供卓越的培训。 创建了全球Intel Engage在线教师社区以及多个本地语言在线教师社区,为教师提供实时交流、学习及分享体会的平台。 未来将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青少年课外教育科学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科学专题研究等方面,继续扩大和中国的合作
用户发展战略之云端教育解决方案分析 提供云技术与教育融合整体解决方案 为教育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用户发展战略之云端教育解决方案分析 英特尔依托其先进技术和行业协同支持的模式,完善端到端解 决方案,涵盖硬件、软件和数字资源、教育云平台顶层设计和 技术咨询,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 英特尔已与7家硬件厂商、20家软件及资源提供商、25家方案 集成商进行合作,构建了完整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生态系统。 英特尔®教育云架构以服务为导向,帮助教育机构部署可管理、 可拓展的、基于虚拟化的数据中心,通过CDN加速学校内容推 送,确保校内教育云服务的质量。 其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确保学生上网及内容的安全,基于 OPS标准的电子白板确保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
用户发展战略之云端教育解决方案分析 教育部与微软的战略合作将在校园中广泛采用微软 教育公有云服务Office 365; 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技术,为教师提供培 训服务; 指导教师增强“21世纪学习设计”技能,全力推进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以 及教学内容改革计划。
用户发展战略之云端教育解决方案分析 基于Office 365的微软教育公有云服务。 基于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应用的教师培训。 提供学校、教师、学生资源分享便利,促进各小团队的协作和互动参与课程; 强大的云存储为共享学习资料提供空间;即时沟通工具,使得师生、学生之间交流顺畅通达; 所有数据都有安全保护,统一的免费邮件账号,将构建集协作与沟通为一体的安全云教学环境。 21世纪学习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 针对符合21世纪技能设计的21个教学改革步骤,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改革案例、设计教与学、引领变革、管理实施、审核评估等五阶段技能培训。 整合课件开发上下游等教育生态系统,向师生提供全新的应用教学模式和体验。 指导专家将提供如何实施一对一教学,如何管理部署,以及在教学改革和课堂学习上如何进行应用,达到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变革的目的。 基于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应用的教师培训。 微软将为学校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微软为教师定制的系列培训,如TWT(Teaching with Technology)课程 提高教师在现代教学环境下的科技技能,与以“互动、触控、体验”为主导的21世纪的教学模式平滑对接。
微软公有云(Azure)在教育中的应用 SharePoint Server Students/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Students LOB Applications & Reporting Live ID Citizen’s SLG Portal SharePoint Server Community Kit CSP Podcasting Students Teachers Stimulus Perf Pt. Dashboard www site Admin Citizen request queue
用户发展战略之跨界合作平台搭建分析 跨界合作平台——软件厂商,硬件厂商,终端厂商, 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等多方力量创新教育。
用户发展战略之跨界合作平台搭建分析 由联想、英特尔、微软共同发起的SMILE(Strategic Microsoft Intel Lenovo Education) 战略合作项目倡导高 效的学习。将着重助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 度融合,不断为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和中小 学师生提供全面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利用 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手段实现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和交 互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教与学的“双重革命”。 SMILE战略合作的三方也会通过共同举办市场活动,开展 教师和学生的培训班,推广教育软件,推行项目试点等举 措来全面拓展用户。
用户发展战略之跨界合作平台搭建分析 通过全线产品为其提供稳定高效的底层架构和技术保障; 英特尔 通过全线产品为其提供稳定高效的底层架构和技术保障; 通过英特尔教育解决方案和主动管理技术等解决方案从技术层面实现高效管理; 与本土独立软件供应商、出版商携手开发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 通过培训、试点及市场活动,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为其提供形式多样、广泛而深入的支持。 联想 把性能强劲的英特尔处理器和微软的云计算平台,部署于联想的服务器、存储等企业级产品和PC、移动互联设备等终端产品中,打造一系列创新、可靠、智能的教育云计算解决方案。 未来三方还将陆续发布SMILE混合云解决方案、SMILE大数据解决方案等更为全面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以支持我国的“三通两平台”建设。 微软 云计算解决方案、广受好评的Office 365教育版以及简便易用的Windows 8操作系统都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获得更快速、高效的学习体验。
用户发展战略之跨界合作平台搭建分析 英特尔举办各类活动推动教育创新
用户发展战略之跨界合作平台搭建分析 微软始终与各地教育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2012年11月,利用微软全球领先的云技术和Windows 8平板设备,上海虹口区的‘数字化教与学’试点项目正式落地,虹口区“电子书包试点项目”成为创新科技进入课堂并带动教学改革的典范; 2013年9月,全国超过300个大学全面采用Surface RT电脑作为新一代教学设备,教学应用和互动教学推动电子化教学; 微软将于2014年6月在中国举办“创新杯”(Imagine Cup)全球学生大赛总决赛,该比赛已经成为全球顶尖的学生科技竞技,目前已有20多万名中国学生参与。
将教育业务作为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对中移动教育布局启示 薄弱校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教育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配置等方面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资助学校建设无缝学习环境,以开展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等创新学习活动等,促进创新性学校的培育,创新型教师和学生培养,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对中移动教育布局启示 发挥技术优势设计教育项目 利用网络,智能终端等搭建智慧学习环境,为中小学、大学设计和建设未来教室、智慧学习体验中心,为社区建设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等; 设计可以促进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协同教学设计能力的教育项目推动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社或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 设计利用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为终端的1对1数字化学习项目,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 开展基于公有云平台的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学生学习分析,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管理决策等
对中移动教育布局启示 加强合作成立智库 加强和国内顶尖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利用高校等机构对教育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对教育问题的敏锐性,结合中国移动技术优势,共同设计教育项目,实现社会、企业、合作机构、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共赢、互惠的教育产业效益。
Thank You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http://mllab.bnu.edu.cn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