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理论基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球投資新焦點 1 謝金河 財信傳媒集團 董事長 104/5/30. 2 中國國務院總理  李克強 中華民國總統  馬英九.
Advertisements

進入金融市場 林佳法. 課程目標 瞭解何謂投資 瞭解為何要熟悉金融市場 選定自己的工具 學會長期投資 (20%) 學會短期操作 (50%~200%) 閱讀市場本身而不是他人的意見.
国泰君安 ---- 永安熠生定增拾壹号证券 投资基金 优质蓝筹篇. 第一章定增市场投资机会 第二章基金方案 第三章基金管理人 壹 贰 叁 肆 第四章 收益预期与分配 备投项目第五章 伍.
主要内容 IPO 审核规则体系介绍 审核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2007 年以来被否决企业的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 IPO 发行审核的规则体系 ● 法律:证券法 ● 行政规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管理办法 ● 规范性文件:招股说明书准则、备忘录、 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
輔導處八月份主管會報 報告人 : 洪自強. 輔導組本月工作 【行政文書】 建置 100 學年度工作資料夾 擬訂 100 學年度第一學期行事曆 【認輔工作】 匯整 100 學年度續接個案資料 輔導教師持續關心責任班級高關懷個案 統整國小轉銜個案資料 (3 位 ) 【通報案件】 通報性騷擾案件 1 件.
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 以社会工作为切入点 珠勒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年 6 月 27 日.
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监管政策解读 2010 年 8 月. 2 第一部分 并购重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 并购重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并购重组监管制度 第二部分 并购重组监管制度 第三部分 并购方案关注要点 第三部分 并购方案关注要点.
国信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核心观点 公司是深圳市国资委实际控制下的综合券商,业务布局完整。 公司业务结构较为均衡。 H ,经纪业务占比 40% ,投资 21% ,投行 21% 。经纪业务份额 3.76% ,经纪业务份额仅此于广发。 投行业务是公司的强项。 2014 年上半年,收入 43.
1 第十章 利润分配管理 主讲人:贾震奇 2 诱人的蛋糕,犹 豫的餐刀,如何分配, 能使效用最大,能把 蛋糕做得更大?
第七章 获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获利能力分析概述 获利能力的内涵 获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评价方法: ①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 ②利润与资产之间的比率.
乌云散尽彩虹来-2011年可转债投资策略 2010年12月 孟卓群
慧聪网河北产业带电商化项目介绍 演讲人:郭春利.
股指期货的风险及防范.
广发中小盘研究小组 谢军(执业资格: S ) 2013年12月
Lee, Meng-Yu (李孟育) Department of Finance,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张芊丽 2008年1月.
財務報表分析 蕭世斌 Dec 13, 2010.
北京九亿网新农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与网络介绍.
第五十章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文学 回目录.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2008年7月26日周末股市沙龙 安信证券青岛营业部 杨振海 TEL:
会计学本科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期末复习
文题: (1)请以“从此,我(他/她)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以“做人从_____开始”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请以“你还会____吗”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财务预算与分析 会计学院 第十五章 特殊分析.
第6章 企业集团的资金运筹 课 程:高级财务管理 主讲教师:龙文滨.
青岛国金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推荐机构会员、交易商会员,会员号:1063)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新三板每周资讯 战略投资部 第十期.
产学研项目财务管理若干问题 鲁春艳
新三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 业务介绍 二零零九年七月 内部资料,未经批准,请勿传阅.
目 录 第一部分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 新疆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部分 企业改制上市要点和操作流程 第四部分
珠海市夏湾中学 曾雪静 引言: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有12位皇帝。他们各有个的故事,有的开创了“盛世”有的则把清朝推向灭亡。下面,请看清朝列位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史.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經理人職涯講座 主講人:林文奇 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短歌行.
天府欧城“星光儿童乐园” ---项目计划书 此为机密文件。 天府欧城.
投资学作业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行业 杜玉新 范丽婷 刘一雄 宋迎.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上海证监局提醒您:
国际主要并购方式与并购衍生工具运用介绍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 张晓凌 2008年10月
第四章 农用化学品 Chapter 4 Chemicals for Agriculture
收益分配篇(10.2) 财务管理 退出 学习目标 新课内容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经典案例 网上资讯.
---中国第一支产权市场交易基金 ---为国内产权交易提供专业融资服务
低头族现象的负面影响研究报告 六(3)班 杜 易 承.
4.1《电磁波的发现》.
公司簡介 / 公司歷程 誠 精神 勤 創新 樸 慎 捐資興建花博流行館 2000 創辦人辭世 1991 奉准發行第一次海外公司債 1967 股票奉准上課 創立遠東針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 公司歷程 2011 捐資興建花博流行館 創辦人辭世 1991 奉准發行第一次海外公司債.
植物之繁殖方法.
关注品德与生活课的 探究性学习和微课程的发展
揭秘 庄家 股市中的 为什么你的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为什么出了利好,股价反而下跌? 为什么有的股票一直涨停?
北京中兴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介.
主讲: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傅文清 联系电话: 教学模式与课程教学设计 主讲: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傅文清 联系电话:
《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利润表
22 第 课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题探索中成长 东风东路小学 王洁华 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 广东省一级学校
关注女职工劳动保护,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解读
汇聚财智 共享成长 在更广阔的市场中成长 证券行业2011年投资策略.
图解监管转型简政放权 上市公司篇.
9/9/2017 減塑生活從你我做起 即日起告別塑膠袋 李成華 請按滑鼠換頁.
商業概論 第八章 財務管理 第四節 融資.
乳猪断奶后拉稀,掉膘与教槽料.
课程及其教学标准 主讲:傅文清
養生恪守九不過 世界上最美最聰明的女人 “跳頻 ”技術之母 ─海蒂 ‧拉瑪 按鍵換頁.
第七章 財務報表分析.
关注资源优势与规模优势 造纸印刷行业2006年中期投资策略
第三章 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介紹與分析 杜邦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應如何比較分析 比率分析的限制條件.
國立豐原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家長代表大會 主持人:張健家會長 時間:104年10月3日(星期六)上午10時0分 地點:行政樓二樓會議室.
试乘试驾团购执行方案(模板) 单 位:经销商名称 时 间:
3C 通 路 行 銷 策 略 以A公司為例 黃榮仁 2019/4/20.
水利绿色发展问题与建议 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新疆财政干部培训中心 徐开萱 2007年6月 《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新疆财政干部培训中心 徐开萱 2007年6月.
99學年度第1學期夥伴學習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家政科「第五期家政教材資源研發推廣研習」
韩永 CFA (021) 不求最大,但求更强 —07年煤炭投资策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理论基础

资源的任何配置都是特定决策的结果.而人们做出任何决策都是基于给定的信息。因此,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是如何最好地利用分散在整个社会中的不同信息.因为资硕配置的优劣取决于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完全性与准确性。

股市三原则 公开 公正 公平

公开原则 公开原则的核心是信息公开和透明。证券是以信息为内容的特殊载体。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披露与证券发行、交易、证券价格有关的各种重要信息,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得虚假陈述、重大误导和遗漏。 信息披露义务人非常广泛,证券发行人及其高管人员、证券交易服务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

信息披露制度包括:发行披露制度;上市披露制度;定期披露制度;临时披露制度;预披露制度等 信息披露的责任:赔偿责任 信息披露的渠道:报刊、网络(章程、上市公告书)

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要求证券监管者和裁判者公允的作出是非裁判。 市场操纵、虚假陈述、欺诈客户、内幕交易等都是违反公正原则的行为。 证券监管者和司法裁判者都应当是市场利益的代表者,承担着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公正的任务。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在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中,证券市场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 证券法应当在兼顾各方参与者的利益的前提下,加强对证券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原因有三: 1、证券投资是专业性的投资活动; 2、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3、证券交易规则的特殊性; 4、中小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 如, 证券市场中,证券发行人和专业服务机构具有信息优势,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优势。 “证券立法的核心目的是保护那些对市场不太熟悉的人免于受到非常熟悉的人的欺压。”——《美国证券法》

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1、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使拥有较多信息的投资者有动机“积极”交易, 2、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出现两种情况: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公司管理层比外部投资者掌握了更多公司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息。公司管理层可能通过其信息优势来损害投资者的收益。例:通过扭曲财务报表信息来误导投资者的买卖决策。

道德风险 涉及到公司管理层的努力工作问题,它的产生来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观察到管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或者说这样的监督行为成本太高),于是公司管理层就有可能偷懒,或将公司状况的恶化结为他们不可控制的因素。

二、信息不对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在资本市场上,不确定性和风险是影响证券价格和构成证券特征的重要因素。信息的获取可以改变对证券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评价,因此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均衡也就具有直接作用和决定性意义。因此。从本质上看,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市场的运作过程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正是信息在指引着社会资金流向各实体部门,从而实现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市场效率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对称性。

遗憾的是,资本市场上各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拥有较少信息的投资者为了避免与信息较多者的交易而产生的损失而选择“买人一持有.的消极投资策略,这将使得市场交易萎缩;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难以获知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他们只能根据全体公司的平均经营情况来确定愿意接受的股价,这导致了实际经营情况高于平均水平的公司便会因为股价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从而进一步降低全体公司的平均经曹褚况及投资者的平均估价,这样的恶性循环将不断持续,直到只列下业绩最差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崩溃在所难免.

案例研究。 尝试扮演以下角色: (1)准备投资购买某公司股票的潜在投资者或已购买了某公司股票的投资者 (2)依据财务信息作出投资决策的高级管理人员 (3)银行信贷人员等。

报表使用者 1、股东、投资者及证券分析师 2、贷款提供者 3、客户及供应商 4、经营者 5、政府机构 6、员工

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1)业绩考核动机 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瞥收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咨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人、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百情况的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到厂长经理的提升、奖金福利等。

(2)信贷资金获取动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属于新兴市场,其深度和广度不能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提并论,因此,企业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超过70%的负债率,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也超过50%,均凸显出信贷资金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耍,一般不愿盒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因此,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就有可能对其财务报表粉饰。

案例分析:“审计风暴”下的南海华光骗贷案 为了获取信资资金而不惜粉饰财务报表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南海华光编货案。2004年审计总署李金华总审计长掀起的“审计风暴”,揭露了南海华光集团通过粉饰财务报表编取中国工商银行74亿元货款的恶性案件。

(3)股票发行动机和上市资格维持动机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SEO)如配股或增发。在IPO情况下,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此外,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因为,P= EPS x PE(即发行价格=预侧的每股税后利润x发行市盈率)。为了顺利通过发行审核,尽可能多募集资金,降低募集资金的成本,拟上市公司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此外,为了使IPO顺利进行,拟上市公司发行前一年的净资产比率不得低于30%,故主要依靠举债经营的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往往通过隐瞒负债等手段粉饰财务状况。

在配股情况下.根据1999年之前证监会的规定,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每年必须在10%以上。因此,10%的ROE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统计数据表面,1997年755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10%至1l%的高达211家,约占28%. 1999年证监会修改了配股条件,共中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改为3年平均不低于10%,但每年不低于6%,结果,1998年度上市公司公布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比比皆是,但低于6%的却屈指可数。可见,为了配股而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并不亚于IPO。

2001年起,中国证监会开始实行“退市制度”,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将暂停交易。在暂停交易的第一个半年内,如果仍无法实现盈利,则其股票将敖摘牌,在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新政策的出台,给绩差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濒临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其报表粉饰的动机也特别强烈,少数上市公司因此铤而走险 *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S*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还没有完成股改。 S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还没有完成股改。 S----还没有完成股改

(4)纳税筹划动机 然而,税收策划动机有时受制于其他报表粉饰动机。税收策划动机与财务报表粉饰的其他动机如业绩考核动机、信贷资金获取动机、股票发行动机、上市资格维护动机经常相互抵触。因此,企业最终是否选择最低限度地降低税收现值的会计政策或做法,取决于对其他报表粉饰动机的权衡和抉择。 税收策划动机可能还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其他经营效应有关。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拟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压力的上市公司,基于税收策划目的而粉饰其报表的可能性较小。相反地,这类企业很有可能选择多交税或提早交税的会计政策或做法,以证明其经营业绩的“真实性”。

(5)政治利益动机 (6)责任推卸动机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 (一)、经营业绩粉饰 1、利润最大化 公司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采用这种类型的报表粉饰尤其明显。 典型的做法是:提前确认收人、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关联交易。 2、利润最小化 当公司达不到经哲目标或可能出现连续三年亏损,面临被摘牌时。 典型的做法是:推迟确认收人、提前结转成本,转移价格。

例:假设ABC公司管理层的奖金等于税后利润的10%,且只有在税后利润达到2000万元时才可享受奖金计划,税后利润超过1亿元后,超过部分不再发放奖金。在这一奖金计划下,假设ABC公司当年的实际税后利润为1980万元,管理层将无缘分享奖金,此时,管理层可能采用利润最小化的报表粉饰,通过预提费用、预计负债或者加大研究开发和广告促伪等斟酌性支出。,据以为下一年获得奖金创造机会。

3、利润均衡化 4、利润清洗 企业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评定,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 典型的做法是: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持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调节利润。制造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4、利润清洗 利润清洗俗称“洗大澡” (Big-beth Charges),亦称巨额冲销, 其做法是: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以便卸掉包袱,轻装前进、为未来会计期间实现盈利拓展空间。

(二)、财务状况粉饰 1、高估资产 2、低估负债和或有负债 对外投资和股份制改组时.企业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以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典型的做法是: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业务交易和利润 2、低估负债和或有负债 企业贷款或发行债券时,为了证明其财务风险较低,通常有低估负值及或有负债的欲望。 典型的做法是:账外账,将负债和或有负债隐匿在关联企业

(三)、现金流量粉饰 1、突击制造现金流纽 为了使对外报告的利润表显得真实,企业可能在粉饰利润表的同时,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粉饰。 典型做法是突击制造不可持续的现金流量。如在会计期间即将结束前,突击收回关联企业结欠的账款,降价处置存货,低价抛售有价证券,高额融入资金,在会计期间结束前形成现金流入的“高峰” 2、混淆现金流且的类别 不同类别的现金流量发出的信号也存在差别。其他条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经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人净额越大,意味着企业的利润质量越高。反之,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投资活动或融资活动,则其利润的质量较低。为此,企业为了改变投资者对利润表的“印象”,可能蓄意混淆现金流量表的类别, 将投资活动或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最划分为经背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四)、财务报表粉饰动机与类型的关系 一般而言,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胶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和或有负债、虚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形式出现。 基 于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址小化和利润清洗(巨额冲销)、低估资产,高估负债和或有负债、虚减经背活动现金流量等形式出现。

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 虚假财务报表的常见表现形式有很多,我们债权人、潜在投资者较为关注是虚增资产、利润、净资产等,或隐瞒成本费用、负债,即粉饰报表这种情况。粉饰报表,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人为直接编造财务报表数据 人为直接编造的财务报表,往往是根据所报送对象的要求,人为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形成报表。这种形式手段较为低级,或虚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虚增费用,或虚减、虚增利润等,但往往报表不平衡(子项之和不等于总数)、帐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勾稽关系不符、前后期报表数据不衔接等。 二是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调整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 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形成的虚假财务报表,手段较为隐蔽,技术更为高级,更难以识别。

传统的财务报表粉饰手法 一、操纵收入确认时间或确认虚假收入 利用收人确认粉饰报表的典型手法是提前或推后确认收人、或者确认虚似的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正确确认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本条件。对于收入的确认,何时确认,确认多少收入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

上市公司操纵收人确认的手法,可归纳为9种: (1)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 (2)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 (3)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 (4)张冠李戴,弯曲分部收入; (5)借鸡生蛋,夸大收入规模; (6)瞒天过海,虚构经营收入; (7)里应外合,相互抬高收入; (8)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收入; (9)随心所欲,篡改收入分配。

(1)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 稳步增长的主哲业务收入是上市公司良好经营业绩的表征,也是其股价攀升的有力依托。许多上市公司均深谙此理,因此,曹造一条收人稳定增长的曲线成了许多财务主管的第一要务。寅吃卯粮,提前确认收入.是他们完成这一要务的惯用伎俩。寅吃卯粮这一收入操纵手法,固然可以在短期内使销瞥收入大幅提升,但其实质是透支未来会计期间的收入.很容易产生两个负面效应:以牺性销售毛利为代价,且置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于不顾。

(一)利用补充协议,隐瞒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的事实 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是确认收入的前提条件。譬如,收入确认准则规定,附有退货条款的企业,如果无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退货比例,在退货期届满前,不得确认销售收入。为了规避收入确认准则在这一方面的规定,一些企业在与客户签订的正式销售合同中,只字不提退货条款等可能意味着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等事项,而是将这些重大事项写进补充协议,并向注册会计师隐瞒补充协议,以达到其提前确认收入的目的。

(二)填塞分销渠道,刺激经销商提前购货 填塞分销渠道是一种向未来期间预支收人的恶性促销手段。卖方通过向买方(通常是经销商)提供优厚的商业刺激,诱使买方提前购货,从而在短期内实现销咨收入的大幅增长,以达到美化其财务业绩的目的。 (三)借助开票持有协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2)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 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的操纵手法与寅吃卯粮的手法完全相反。这种手法往往以稳健主义为幌子,通过递延收入或指使被收购企业在收购日之前推迟确认收入等手法,将本应在当期确认的收入推迟至以后期间确认.并将当期储备的收入在经营陷入困境的年份予以释放,以达到以丰补歉、平滑收入和利润的目的

(3)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 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收益项目虽然也与销售收入一样能够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但由于这些项目属于非经营性收益,且难以预测,华尔街的财务分析师在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否达到他们的预期时,一般将它们剔除。此外,财务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预期,不仅包括利润指标,还包括销售收入指标。因此,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华尔街的经营业绩预期,不惜采用鱼目棍珠的方法,将非经常性收益包装成主营业务收入。尽管这种收入操纵手法并不会改变利润总额,但它却歪曲了利润结构,夸大了企业创造经营收入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能力,特别容易误导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和现金流量的判断。

(4)张冠李戴,弯曲分部收入; 为了降低系统性的经曹风险,很多上市公司实施了多元化战略。为了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同时也为了便于他们进行跨行业的比率分析,许多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均要求上市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的菇础上,以报表附注的形式,提供分部报告。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掩盖某些经营分部经营收人的下降趋势,不惜诉诸于张冠李戴的操纵伎俩,将其他分部的收人挪借给收人不足的经营分部

(5)借鸡生蛋,夸大收入规模; 根据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代理代销业务分为买断式和非买断式两种,二者的差别在于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对于买断式的代理代销业务,由于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代理方或受托方,可视同销售。按代理代销总额确认收入。对于非买断式的代理代销业务,由于风险和报酬仍然保留在被代理方或委托方,代理方或受托方应当按代理代销可望收取的净额(如代理佣金》确认收入。显而易见,总顿法与净额法对利润表所体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将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夸大收入,对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置若阁闻,通过借鸡生蛋的伎俩,将本应采用净额法反映的业务,改按总额法反映。

(6)瞒天过海,虚构经营收入; 20世纪90年代“非理性繁荣”的氛围使人们形成一种盲目乐观的思维定势,误以为“金融万有引力定律”(指股票价格的上涨应有良好的业绩作基础)已失效,股票只涨不跌。网络科技股特别是“.Com”股票被过度炒作,". Com”公司只“烧钱”(指利用风险资本大肆进行资本性支出和广告宣传),不赚钱,衡量其股票价格高低的指标不再是市盈率,而是点击率。然而,物极必反。经过近10年的狂躁,投资者又趋于理性,“.Com”股票开始出现价值回归。进人21世纪,“金融万有引力定律”再次发威,“.Com”公司泡沫破裂,纷纷破产倒闭。为了在破产倒闭风潮中争得一线生机,很多门户网站公司与软件公司挺而走险,使出瞒天过海的招数,策划了一系列不合乎商业逻辑的交易,虚构经营收入。

(7)里应外合,相互抬高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借助循环交易虚构收入规模蔚然成风,网络公司、电信公司和能源公司更是乐此不疲,它们里应外合,纷纷卷入这场数字游戏。循环交易又称“套换交易”和“背靠背交易”,是指卖方在向买方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又按与售价完全一致或十分接近的价格向买方购入资产。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立即确认为收入,而向对方买入的资产一般则作为资本性支出,列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从而达到加速确认收入和利润的目标。

(8)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收入 在充分竞争且已经告别短缺经济的经营环境下,从重要的或许不再是企业能够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劳务,而是其产品或劳务费的市场实现程度。市场实现包括两个方面:产品或劳务费是否适销对路,产品或劳务的交易价格是否足以弥补成本。市场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与独立当事人的交易,二是与关联方的交易。与独立当事人的交易一般遵循供求关系并通过价格机制决定是否成交和成交价格,以这种方式达成的交易最有价值,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且其价格是经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独立当事人讨价还价达成的,最为公允和真实。相反地,与关联方发生的交易,很可能扭曲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掩盖企业产品或劳务的市场实现缺乏竟争力的事实。

(9)随心所欲,篡改收入分配 在一些特殊行业里,尤其是设备租货和系统软件,企业在出售产品的同时,还向客户提供融资和鲁后服务。在这些行业里,允许客户分期付款,向客户提供维护和技术更新服务,往往是取得销售收入的前置条件。因此,在这些行业里,企业与客户签订一揽子协议,进行捆绑销售的现象司空见惯。以捆绑销瞥的方式进行交易时,每份销售合同通常包含三个要素:产品销售、资金融通、咨后服务,且往往只有一个总价。涉及的主要会计问题是这三个要素在何时确认收入的实现、确认多少。根据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对于捆绑销售的产品销售要索,同时符合四个标准(已签订不可撤销的销鲁合同、产品已交付客户使用、合同后续执行成本以及货款的可回收性能够合理确定)的,可以立即确认收入的实现,而对于捆绑销售的资金融通和鲁后服务要索,则必须在融资和维护期限内分期确认。至于收入的确认金额,公认会计原则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将合同总价在三个要素之间进行分配。在捆绑销害中。收入确认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将合同总价分配至各个要素。其他条件保持相同,资金融通和瞥后服务要素分配的金额越少,企业能够立即确认的产品销售收入就越多。为此,一些上市公司随意改变收入分配所运用的假设,低估融资收入和服务收入,夸大产品销售收入,以达到盈利预期。

(二)、收入操纵的识别 1、改革收入确认的概念基础,夯实收益确定根据 2、甄别预警信号,改进审计方法 (1)、收入操纵的预警信号 A、应收账款的增幅高于销售收入的增幅 a)、上市公司放宽信用条件以刺激销售 b)、上市公司利用“开票持有”或“填塞分销渠道”等方式,提前确认收入。

c)、上市公司通过补充协议或口头协议隐瞒退货条件,提前确认收入 B、计提巨额的坏账准备 C、收购日前后毛利率发生大幅波动 D、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比例失调 E、发生大量退货 F、与客户发生套换交易 G、收入主要来自关联销售 H、销售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相背离

(2)、改进审计方法 A、牢记“现金为王”,甄别单证真伪 B、提防“询证陷阱”,倡导眼见为实 C、关注“物流信息”,避免“重账轻物” D、扩大审计范围,赋予注册会计师更大的外调权限 E、完善审计聘任机制

二、利用虚拟资产高估利润 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上市公司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资产科目。广义的虚拟资产,还包括资产潜亏,如潜在的坏账损失、潜在的存货跌价损失、潜在的长期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减损。利用虚拟资产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是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虚盈实亏的常用手法。

三、期间费用资本化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支出必须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如购置周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支出。收益性支出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根据这一要求,上市公司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专项长期借款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可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广告促销支出和研究开发支出。从理论上说属于资本性支出,然而,由于广告促销和研究开发支出所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和准则均要求将其当作期间费用,不得资本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利息资本化的规定,或将广告促销和研究开发支出计入资本化项目.蓄意调节利润。

四、借助股权转让“炮制”利润 由于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很不发达,对股权投资的会计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不少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除了借助资产重组之机,利用关联交易将不良股权投资以天价与关联公司置换股权获取“暴利”外,还有少数上市公司利用利润转投资掩盖虚假投资收益和投资项目合作分成等手段蓄意粉饰会计报表。

此外。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迫于利润压力,经常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之际,与关联公司签定股权转让协议,按权益法或通过合并会计报表,将被收购公司全年的利润纳入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值得庆幸的是,财政部1998年5月已发布了通知,明确规定股权转让时,收购企业只能从收购之日起以权益法或合并报表的方法确认被收购企业的利润,收购之日前被收购企业实现的利润只能作为收购成本,收购企业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收益。这一规定,无疑将抑制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

五、高估存货少计销售成本 经营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由于其存货品种紧多,构成复杂,存放地点分散,盘点工作量大,应收账款数量多,难以函证,很容易利用存货和应收殊款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典型做法包括:(1)利用存货难以直接盘点或计量误差,夸大期末存货或存货盘盈,少转主营业务成本;(2)向关联方高价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夸大主营业务收人,提高销售毛利率;(3)多提存货跌价准备,为未来会计期间拓展盈利空间;(4)空挂应收账款,虚构销售收人;(5)随意改变应收账款账龄结果或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调节利润;(6)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在收回期问确认为当期收益。

六、利用其他应收款应付款隐瞒亏损或藏匿利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映除应收处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款项。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然而,许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显示,“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巨大。往往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其所以出现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事实上,老练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已经将这两个科目戏称为“垃圾捅”和“聚宝盆飞”

刁投而言,“其他应收款”主要用于隐藏潜亏,高估利润,而‘. 其他应付款 刁投而言,“其他应收款”主要用于隐藏潜亏,高估利润,而‘.其他应付款.主要用于隐瞒收入,低估利润。为此,通过分析这两个科目的明细构成项目和相应的账龄,便可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 一般而言,其他应收款余倾特别巨大可能愈味着:(1)关联股东占用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卜(2)变相的资金拆借;(3)隐性投资;(4)费用挂账;(5)或有损失(将贷款担保发生的损失挂账): (6)误用会计科目

现代的财务粉饰手法 一、以资产重组为名.行会计造假之实 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然而,资产重组现己被广为滥用,以至提起资产重组,人们立即联想到做假账。近年来,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被广泛用于粉饰财务报表。

这类资产重组的目的,实际上是转移利润,即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将利润转移至上市公司,以达到配股、增发或避免被摘牌的厄运。其典型做法包括:(1)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2)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低价出售给上市公司;(3)将亏损子公司高价出售给关联股东;(4)将不良债权和股权出售给关联股东;(5)互购资产,哄抬利润和资产价值:(6)剥离资产和负债。

二、通过关联交易。不当输送利益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过去在实行行政审批制下,股票发行额度十分稀缺,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的方式设立。股份制改组后。上市公司与改组前的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不当输送利益己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

利用关联交易不当输送利益,其主要方式包括:(1)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拾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2)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或资产置换;(3)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虚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4)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5)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6)隐瞒关联关系,为关联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三、滥用“八项准备” 上演“洗大澡”闹剧 坏帐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委托收款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三、滥用“八项准备” 上演“洗大澡”闹剧 坏帐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委托收款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四、随意追溯调整.逃避监管规定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包括自愿变更和强制变更)或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时,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或重大会计差错的影响数在以前年度进行反映。而对于会计估计变更,则采用未来适用法,将变更的影响数在当期及以后各期反映。财政部颁布的这一准则,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区分界限有时并不是十分清楚,给一些上市公司滥用这个准则的规定以粉饰其报表提供了机会。典型做法是,故意混淆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或者将会计估计变更解释为重大会计差错,滥用追溯调整。

五、借助补贴收入,编造经营业绩 出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财政补贴数额巨大,有的补贴投有正当理由,往往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2004年度20家上市公司的补贴收人及其占利润总额比例的统计资料,这些统计资料足以彰显出名目繁多的政府补贴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程度。

六、利用收购兼并,进行数字游戏 收购兼并不仅在美国如火如茶,在我国也日趋普遍。在我国,利用收购兼并进行数字游戏常见的手法包括:(1)规避购买法.选用权益结合法;(2)操纵收入和费用确认时间,将被并购公司购买日前的利润转移到购买日后的会计期间叭(3)在购买日前滥用“八项准备”,为购买日后业绩提升埋下伏;(4)在购买日前计提大量或有负债,在购买日后冲回或冲减经营费用。

甄别预警信号 从会计角度看,财务报表舞弊和粉饰的作茧自缚用对象包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负债和费用、资产和披露等5种形式

甄别预警信号 一、高现金陷阱 二、预付账款及存货陷阱 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资本公积陷阱 四、应收账款及收入陷阱 五、高应缴税费 六、关联交易及资产重组 七、隐瞒负债 八、少提资产减值 九、折旧少提、摊销资产少摊 十、其他

一、高现金陷阱 如果一家公司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现金流也比较大,特别是现金余额在高位盘旋的时候(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15%),就值得怀疑了。 按常理来讲,把钱放在银行做存款,利息很低的,而向银行借款的利息是很高的。为什么上市公司愿意把几亿、几十亿的钱放在银行睡觉,而不是经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笔钱很可能是虚构的或是受限的。 一般是虚构收入、现金流量,或者隐瞒其他应收款—关联方等形成的。

二、预付账款及存货陷阱(1) 预付账款通常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有关协议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单位或劳务提供者的定金或货款,通常情况下,企业都会有一定数量的预付账款存在,但也有一些企业的预付账款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并远远高于同类企业的水平,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需多一份警惕,提防其利用预付账款虚增资产或转移资金等问题。 在现在市场普遍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巨额预付账款且持续高居不下,难以理解,尤其是高于同行业水平的预付账款需警惕。 由于所处行业性质的不同,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预付账款金额通常会有非常大的差距,其中如房地产企业、钢铁企业、贸易类企业、工程施工类企业等上市公司的预付账款通常整体偏高,但若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在营业收入及成本并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预付账款明显偏高的公司需多警惕。 预付账款余额高,一般有以下几种造假可能: (1)虚构交易、虚增资产形成 (2)少转成本、虚增利润形成 (2)关联企业占用资金形成

二、预付账款及存货陷阱(2) 在同时符合以下特征的企业存货,需要引起警惕,表明其少转存货销售成本,虚增存货资产的可能性较大: 一是企业存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 二是存货占资产总额增长幅度较大; 三是销售毛利率迅速增长。 此外,存货的增长速度超过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且毛利率未提高或下降,表明其积压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引起关注。

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资本公积陷阱(1) 这里讲的问题与资产计价方法有关,即资产评估价值能否作为资产入账价值,尤其是调账的依据。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照历史成本记账的会计原则,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调账。 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易行为的增多,资产评估事项也越来越多,企业在进行公司制改制、购买股权、企业兼并、资产置换、以非现金资产抵债、以非现金资产投资、债转股、企业清算、增资扩股、将资产抵押、质押或担保、公司制企业变更、法人股拍卖等往往都需要进行资产评估,但国家规定的可以调整账面价值的事项仅限于下列两种情况: 一是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规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规定,应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企业相应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二是企业兼并,也就是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股权时,如果被购买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则被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被购买企业丧失法人资格,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被购买企业各项资产评估后的价值入账。 这两种情况之所以可以调账是因为改组后的企业和被兼并但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均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相当于一个新企业的开始;而整体兼并不再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相当于兼并企业买进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应当按被兼并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如果企业办公用房评估一次,调一次账,那同理公司其他资产,如土地使用权也可以评估,也可以调账,其他企业也可以不断地对自己的资产评估,调账,再评估,再调账,这样,会不断膨化公司的资产和权益,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资本公积陷阱(2) 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 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体现。 然而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在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租赁、抵押时,通过资产评估,将坏帐、滞销和毁损存货、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以及递延资产等潜亏确认为评估减值,冲抵“资本公积”,从而达到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目的。

四、应收账款及收入陷阱 一般来讲,应收账款余额高居不下,且增长较快(快于收入增长),同时企业的销售毛利率较高,需要引起警惕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虚构交易,虚增收入挂账 (2)提前确认收入挂账,少转成本(商品未发出) 案例:我们审计人员在审计某企业2007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该企业2007年报表收入、毛利率、应收账款均比2006年有大幅度提高,引起我们的怀疑。经查阅其账目发现,2007年12月份“商品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账户较以往各期发生额大,经查阅明细帐,发现“应收账款”明细账中未作登记。审计人员根据账簿记录调阅有关记账凭证,发现有五张凭证内容全部相同,均为: 借:应收账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经查,上述五张凭证均未附任何原始凭证,虚列收入1200万余元,相应只结转成了500万元的成本,销售毛利率比其他月份高出4倍之多。五笔业务在“库存商品”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均未作登记,我们追查至2008年1月账目,该企业在2008年1月将上述分录作销货退回处理。该企业虚增当期利润,并采用挂往来账的手段造假一目了然。

五、高应缴税费 高应缴税费,尤其是企业所得税,近几年只提不交,或者提多交少,余额逐年累积,应引起关注。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虚增利润,或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隐瞒利润(两套报表)造成的。 测算方法:在利润表中计提的所得税多,而在资产负债表中挂账的数额加上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合计数少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年计提所得税挂账,次年将计提的所得税(应交税金)转入净资产项目中,如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通过报表勾稽关系测试可以发现。

六、关联交易及资产重组 利用关联交易及资产重组调节企业利润在上市公司中运用的比较多。 (1)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主要方式有: A、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目标公司业务和效益; B、利用远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 C、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抬高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 D、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目标公司财务费用。 E、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目标利润。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最大特点是亏损大户可在一夜之间变成盈利大户,且关联交易的利润大都体现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2)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现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但目前资产重组被利用来做假帐,典型做法有: A、借助关联交易,由关联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目标公司的劣质资产; B、由关联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目标公司; C、由目标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关联企业。 这些做法的特点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资产买卖,确认暴利;一是不等价交换,即借助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母公司之间进行“以垃圾换黄金”的利润转移。

七、隐瞒负债 隐瞒巨额负债,尤其是银行借款、应付票据不入账,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不披露,或者是将负债类项目人为并入净资产项目,达到虚增净资产的目的,在现实工作中越来越常见。 案例:*ST九发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的具体方式是在2005、2006年向关联方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3笔,金额为7.2亿元;商业承兑汇票4笔,金额为8050万元。上述票据并未记账,票据到期付款时也不及时入账,且补记入账时,错误地冲减了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其他科目。*ST九发由于隐瞒了负债,其2005年末资产负债率仅为44.77%(未更正前的报表)。

八、少提资产减值 关于计提资产减值的规定,在不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不同: 行业会计制度(财政部1992年开始陆续发布)中,仅对应收账款按照0.3%--0.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或者不提。 在2000年12月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扩大到8项。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以下简称“2006年准则”)。在2006年准则中,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更加广泛,几乎涉及所有的资产项目。

九、折旧少提、摊销资产少摊 调整折旧计提方法,延长或缩短折旧年限,虚增、虚减成本费用,从而调整利润的高低。 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根据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列入了资产负债表,严格的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由此产生了虚拟资产的概念。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项目。 企业通过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从而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

十、 其他 (1)调整存货等计价方法,从而虚增、虚减资产和费用。如通过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使帐面资产或产品成本费用虚增、虚减。 (2)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前,可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投入使用后则必须将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有些企业在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仍将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明显滥用配比原则和区分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原则,虚增了利润。 (3)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主要做法是在对外投资中,企业根据需要通过选择权益法或成本法来进行对外投资核算,从而增大投资收益,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如:对于盈利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仍采用成本法核算。

根据归纳,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审核,以识别虚假粉饰: 一、对财务报表及附注进行审阅 二、财务报表中重要数据的测试 第二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的方法 根据归纳,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审核,以识别虚假粉饰: 一、对财务报表及附注进行审阅 二、财务报表中重要数据的测试 三、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的审核 四、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分析审核 五、其他方面

一、对财务报表及附注进行审阅 主要目的:在总体上把握被审核企业的基本情况;初步判断财务报表编制的合规性及信息披露的质量,发现异常问题,为进一步审核提供重要线索。 审阅的内容: 1、复核采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规定 2、初步判断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是否恰当、合理 3、对报表中有关数据的正确性进行计算、复核 4、复核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是否完整、正确

1、复核采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规定 根据被审核单位的企业性质、类型、规模等,结合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规定,确定其采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是否符合会计法、财务报告条例及财政部等的有关规定。 (1)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企业会计制度”),同时要求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新准则体系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以后逐步扩大到全部大中型企业。 (2)国有企业:2003年,国家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05年止,用3年的时间在国有企业完成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工作。即规定所有国有企业从2005年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 (3)外商投资企业:2001年,财政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要求从2002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 (4)小规模企业: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 (5)金融企业: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同时,也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6)其他企业 :其他大部分企业,目前仍然执行财政部1992年会计制度改革时财政部发布的行业会计制度,其中也有在部分企业在某些事项上按照新准则、新制度就行核算,较为混乱。

小 结 我们认为,新企业制度及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打破了所有制和行业界限,充分体现了企业会计政策的可比性和谨慎性原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 新企业制度及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真实反映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促进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有利于企业消化历史包袱,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做好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可靠基础。 因此,我们对企业财务报表采用的分析审核标准基本上参照新准则、制度体系设立的。

2、初步判断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是否恰当、合理 结合第1条审核,对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就行审阅、分析,初步评估、判断其对重要会计事项处理所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并且恰当、合理,前后保持一贯性。主要包括: (1)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 (后面简单介绍) (2)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后面简单介绍) (3)资产减值的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4)应收款项的核算 ,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的核算 (5)存货的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6)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后面介绍) (7)固定资产确认、计价及折旧方法 ,最主要的问题是:计价方法(评估的问题);折旧年限偏长的问题;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不及时少提折旧的问题。 (8)在建工程的核算 :主要涉及利息资本化、结转固定资产的标准、减值的核算等。 (9)无形资产计价及摊销 (10)长期待摊费用计价及摊销 (11)预计负债 (12)收入确认 (13)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14)生物资产、投资性房产等特殊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等 (15)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 (16)其他

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 根据2006年新会计准则,企业可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而且强调企业在会计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2号)、《金融资产转移》(23号)、《金融工具列报》(37号)、《套期保值》(24号)等4项具体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列报进行系统的规定,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 新会计准则与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共有5方面的差异:引入了金融工具的概念、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计价基础的不同、确认方面的差异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例如,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 对于其他企业,主要涉及的是证券投资。新准则要求,交易性证券投资期末应按交易所市价计价(视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定有以下重大变化: 1、明确因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重新规范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适用于:(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3、权益法核算的变化--取消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小 结 在复核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评估: 小 结 在复核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评估: 首先,评估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是否合理,能否公允反映其经济实质(如坏账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等); 其次,评估是否符合其执行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三,根据前后各年度的财务报表,复核其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 1、会计准则要求变更改。 2、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3、对报表中有关数据的正确性进行计算、复核 项目小计 项目总计 报表资产方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是否相等 报表年初数的复核(应与上年年末数一致) 根据新准则规定,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4、复核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是否完整、正确 根据新准则体系及《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报表附注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简介:设立情况、历史沿革、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4)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5)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6)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7)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8)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9)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 (10)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

财务报表及附注审阅小结 通过上述审阅,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基本财务信息进行总体上的了解与把握,同时发现异常问题,作为进一步审核的重要线索。

二、财务报表中重要数据的测试(1) 按照确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其执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进行符合性测试,重点符合是否存在潜亏挂账因素。 1、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 根据前述评估与复核得出的坏账核算政策,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余额进行测算。如账龄分析法。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根据前述评估与复核得出的折旧方法、披露的固定资产原值等,分类测算折旧费用计提的充分性。其中,原值可采用平均余额。 3、借款利息的测试 根据报表披露的长、短期借款平均余额,结合信用系统查询结果及适用的平均借款利率,测算其当期应发生的借款利息,与报表中“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在建工程”附注中披露的利息资本化金额、现金流量表中的“分配股利、偿付利息流出的现金”等进行比较、复核。 4、待摊费用的摊销 一般在一年以内摊销完毕,不能长期挂账

二、财务报表中重要数据的测试(2) 5、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根据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长期待摊费用明细项目的原始发生额、摊销年限、累计摊销额等,分明细项目测算当期摊销数、累计摊销数是否充分。 6、无形资产的摊销 同长期待摊费用。 7、固定资产清理 复核形成的原因,并与固定资产减少情况进行比较,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情况。 8、待处理财产损益 包括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复核形成的原因,并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情况。 9、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的借方余额 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如有,表明其计提不充分,存在潜亏因素)。

二、财务报表中重要数据的测试(3) 10、税金的测试 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 企业所得税:根据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投资收益,结合报表附注中披露的适用税率、税收政策等进行测算,并与“应交税金”项目的附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等进行比较。最好收集经过税务机关确认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 营业税:根据纳税收入的金额、预收账款增减变化等,结合报表附注中披露的适用税率、税收政策等进行测算,并与“应交税金”项目的附注、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进行比较。最好收集经过税务机关确认的营业税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

二、财务报表中重要数据的测试(4) 11、资本公积的复核 重点复核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原因及依据,结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判断其是否为通过人为评估调账、虚增资产形成。 12、其他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复核 证券类投资:与市价进行比较; 其他投资:有无长期挂账,并且连续多年无投资收益、现金流入。 固定资产:结合折旧复核情况、固定资产规模与收入规模是否配比等分析。 在建工程: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在建工程项目。 13、预计负债的计提 结合附注中或有事项的披露以及对外担保查询结果进行复核。 14、其他 如:销售毛利率;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性;工资费用与销售成本的配比性等。

财务报表及附注审阅小结 通过上述审阅,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基本财务信息进行总体上的了解与把握,同时发现异常问题,作为进一步审核的重要线索。

三、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的审核 我们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会计报表之间存在各种钩稽关系进行了分析归纳,共有五类、二十三种钩稽关系。 在审核企业财务报表时,应进行符合性验正,并评估对财务报表可靠性的影响程度。

(一)资产负债表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钩稽关系 1、未分配利润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年初未分配利润 加:利润表本年净利润 减:提取的盈余公积、公益金应付股东股利或转作资本部分的利润 加:其他调整事项利润分配表 应得年末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报表年末未分配利润 差 异 2、盈余公积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年初数 加: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数 减:利润分配表中盈余公积补亏数 应得盈余公积年末数 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年末数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 (1) 1、货币资金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 减: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初数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增加额 现金流量表现金增加额 差异 2、存货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年初数 减:存货的年末数 存货的减少数 现金流量表中存货的减少数 3、待摊费用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待摊费用年初数 减:待摊费用年末数 应得待摊费用减少数 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待摊费用减少数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2) 4、无形资产摊销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的年初数 减: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的年末数 加:无形资产本期增加数 减:无形资产本期处置数 应得无形资产的本期摊销数 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无形资产的摊销数 差异 5、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的年初数 减: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的年末数 加:长期待摊费用本期增加数 减:长期待摊费用的其他减少数(除摊销减少外) 应得长期待摊的本期摊销数 现金流量表附注中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数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3) 6、预提费用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预提费用年末数 减:预提费用年初数 应得预提费用增加数 现金流量表附注中预提费用增加数 差异 7、折旧费用的核对 资产负债 表中累计折旧年末数 减:累计折旧年初数 加: 折旧费用其他调整因素 应得本年提取的折旧费 现金流量表附表中折旧费用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4) 8、银行借款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 长期借款年末余额 加: 短期借款年末余额 应付债券年末余额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年末余额 期末专项应付款 期末长期应付款 期末其他长期负债 减: 长期借款年初余额 短期借款年初余额 应付债券年初余额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年初余额 期初专项应付款 期初长期应付款 期初其他长期负债 应得借款净增减额 现金流量表中: 现金流量表中借款收到的现金 减: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5) 9、资产减值准备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减值准备的年末数 减: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值准备的年初数 应得资产减值准备的本年提取数 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填列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差异 10、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资产负债表中: 应付工资期末数 加:本期提取应付工资 减:应付工资期初数 加:应付福利费期末数 本期提取应付福利费 减:应付福利费期初数 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数 应得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填列数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6) 11、经营性应收项目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 期初应收票据 加:期初应收帐款 期初其他应收款 期初预付帐款 减:期末应收票据 期末应收帐款 期末其他应收款 期末预付帐款 应得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数 现金流量表中填列数 差异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7) 12、经营性应付项目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 期末应付票据 加:期末应付帐款 期末应付工资 期末应付福利费 期末应交税金 期末其他应交款 期末其他应付款 期末预收帐款 减:期初应付票据 期初应付帐款 期初应付工资 期初应付福利费 期初应交税金 期初其他应交款 期初其他应付款 期初预收帐款 应得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数 现金流量表填列数 差异

(三)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1) 1、净利润的核对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减: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的净利润 差异 2、投资收益的核对 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 加: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的投资损失 3、财务费用的核对 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扣除与筹资活动无关的项目) 减: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的财务费用

(三)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钩稽关系(2) 4、分配利润、支付利息的核对 利润分配表中: 向股东分配的现金利润 加: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利润的年初数 减: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利润的年末数 加:利润表附注中的利息支出 固定资产中本期资本化的利息 预提费用中利息的年初数 减:预提费用利息的年末数 应得分配利润、偿还利息支付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填列数 差异

(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之间钩稽关系 (1) 1、销售收入与收款的核对 主营业务收入 加:期初应收票据 期初应收帐款 期末预收帐款 减:期末应收票据 期末应收帐款 期初预收帐款 应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填列数 差异

(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之间钩稽关系 (1) 2、销售成本与购货付款的核对 主营业务成本 加:期初应付票据 期初应付帐款 期末预付帐款 期末存货 减:期末应付票据 期末应付帐款 期初预付帐款 期初存货 应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填列数 差异

(五)其他钩稽关系核对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核对 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减: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差异 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核对 现金流量表正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减: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核对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 减: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四、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分析审核 通过对连续2-3年财务报表数据的纵向与横向分析,结合财务报表附注的审阅,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重要项目进行如下审核: (一)资产类 资产类项目应重点分析其是否实际存在、所有权的归属以及计价是否合理,是否发生减值、跌价情况,其流动性和可变现性如何,是否存在无使用及转让价值的资产,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潜亏挂帐的资产。 (二)负债类项目 负债类科目应审查其金额是否正确、负债到期日以及是否存在未入帐的负债事项(完整性)。 (三)权益类项目 权益类科目应审查其来源的合理性、确认的合法性、计价的准确性; (四)收入、成本费用类项目 收入、成本和费用类科目应审查其确认的合法性、是否当期发生以及收入成本费用相互之间是否配比。

(一)资产类 1、货币资金 首先,分析货币资金的构成,对存在大额现金余额的企业,应当落实其原因;对于存在大额其他货币资金余额的企业,应当落实其内容、存在形式及原因。 其次,审查是否具有冻结、抵押等原因使其使用受限制的存款及帐户,如有应当关注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 第三点,审查是否存在出租、出借帐户的情况,落实货币资金的权属。 第四点,可以抽查余额较大的帐户,将帐面数与对帐单进行核对,落实是否存在异常的大额未达帐项。 2、短期投资 首先应审查短期投资的构成,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其次,对于有关股票、债券应审查其是否真实存在,并和市场价比较以确认其计价是否准确,是否发生跌价;关注其流动性及可收回性。 第三点,落实短期投资的权属,应当关注是否存在因抵押、冻结等原因而使其变现受到限制的短期投资。 3、应收帐款 首先,审查帐龄和余额,审查帐龄主要看是否存在大额的期限长的应收帐款、是否按规定提取坏帐准备,审查余额应重点审查其确认的合法性,即看是否因为虚增收入而虚列应收帐款情况。 其次,分析应收帐款增减变动的趋势,并结合其与收入的配比关系,分析其增加的合理性。一般来讲,企业的应收帐款逐年呈上升趋势,而经营规模及收入增长幅度不大,则意味着应收帐款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极大,或者企业存在虚增收入调节利润的嫌疑。这时,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查,如函证。 第三,应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关联企业挂账的大额应收账款,并落实其形成的原因及可收回性。

(一)资产类(2) 4、其他应收款 首先,审查分析其他应收款的帐龄和余额,关注是否存在长期挂帐的大额其他应收款,是否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计提坏帐准备,是否存在利用坏帐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况。 其次,分析其他应收款余额的增减变动,如果其他应收款余额大副上升,应当落实其原因,审查是否存在大额费用挂帐的情况,如广告费,是否存在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的情况,并判断其可收回性;如果余额大副下降,应当关注下降原因,是否存在为少提坏帐准备而将其他应收款调整至预付帐款的情况。 第三,审查余额较大的明细项目,关注其形成的原因及依据是否正常、合理,如是否存在抽逃资本金而挂“其他应收款”情况。 5、预付帐款 首先,应当分析预付帐款的内容构成,关注是否存在大额的长期挂帐的预付款项,并落实原因;关注是否存在关联方大额占用资金的情况,落实其可收回性。 其次,审查预付帐款的增减变动,如果预付帐款余额大副上升,应当关注其原因,是否存在为少提坏帐而从其他往来转入预付帐款的款项,是否存在大额费用挂帐的情况。

(一)资产类(3) 6、存货及存货跌价准备 首先,应了解存货具体内容,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经营范围复核存货构成的合理性。 其次对余额较大的项目进行审查,了解其是否真实存在、计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积压、变质、毁损及不合格的存货,如有,是否按规定计提了相应的跌价准备。 第三点,落实存货的权属,审查是否存在受托经营及受托管理的存货,是否存在因抵押、冻结等原因而使其使用受限制的存货。 第四点,分析存货增减变动的合理性,如果存货余额大副上升,关注上升的原因,是否与其经营规模配比。 7、长期投资 首先,应了解长期投资的构成以及每项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权益法、合并报表),每项投资的核算方法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随意变更的情况。 其次,对余额较大的项目应核对有关投资依据(如提供被投资企业验资报告、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等); 第三点,关注长期投资的质量,是否存在减值的情况,尤其是那些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股权投资。 最后,将长期投资与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表结合一起审查,看是否配比。

(一)资产类(4) 8、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及减值准备 首先应了解固定资产的具体分类(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结合企业所处行业及经营规模,判断其构成及余额的合理性。原值、净值占总资产中的比重是否恰当? 一般说来,技术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比重较高,如果过低,有可能缺乏竞争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比重较低,如果过高,有可能出现设备闲置。 其次,关注是否存在报废、无法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减值准备的提取是否充分、合理。 第三点,对余额较大的项目应核对有关单据,确认其计价依据和产权归属,看是否存在评估增值,评估增值的依据及调帐依据是否合理。 第四点,关注是否存在冻结、抵押情况。尤其是其主要的经营性固定资产一旦被冻结或拍卖,将会直接影响其持续经营的能力。 最后,看是否按规定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及折旧年限是否前后一致,折旧费用的核算是否合理。可以通过折旧费的复核测试进行审查。 9、在建工程 首先应了解具体项目内容,对余额较大的项目应审查工程预算情况、目前实际投入资金情况,看计价是否合理。 其次,分析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在建工程项目,并落实原因,判断是否发生减值。 第三,看是否存在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而未转入固定资产情况(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最后,关注是否存在利息资本化的情况,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是否合理。 10、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 首先应了解具体内容,对余额较大的项目应看其确认的合理性、合法性,尤其看其是否有评估增值。 其次,关注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前后各期的摊销是否一致。 第三点,关注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是否存在无使用价值及无转让价值的无形资产。 11、其他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二)负债类项目 1、长、短期借款 首先,了解借款的余额及构成,余额与其经营规模是否相配比;如为抵押借款,关注抵押资产的内容;如为担保借款,关注提供担保的企业与本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否为关联企业,是否存在相互担保的情况,判断风险的大小。 其次,关注借款的完整性,是否存在未入帐的借款,可以通过银行借款查询系统进行查询。 第三点,关注借款利息是否入帐,可以根据借款本金、期限、利率计算测试。 2、应交税金 首先,了解具体税项的明细情况,尤其对于有较大增值税、所得税余额应详细审查,看是否存在因为虚增收入、虚增利润而导致虚列增值税、所得税情况,最好让企业提供相关的增值税、所得税清算表进行核实。 其次,复核税金的计提与收入的规模是否相互配比。 3、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4、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结合收入、毛利率、应收账款分析判断预收账款余额的合理性。 5、其他应付款 分析关联方往来的形成原因。 6、预提费用 分析变化趋势及是否存在借方数。 7、预计负债及其他

(三)权益类项目 权益类科目应审查其来源的合理性、确认的合法性、计价的准确性; 1、实收资本 应同企业“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本”、“验资报告”中的“实际投入资金”进行核对,如不符应要求企业作出合理解释;其次看是否存在抽逃资本金。 2、资本公积 应了解具体内容,审查其入帐是否合法,尤其是否存在评估增值、捐赠情况。 3、盈余公积 主要审查其是否按比例计提,是否存在虚增。 4、未分配利润 通过勾稽关系测试进行审核。

(四)收入、成本费用类项目 1、销售收入 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各年度收入的规模、结构是否存在重大波动,有无异常。 2、销售成本 主要同过去历史比较、同行业内其他企业比较是否合理,以及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是否配比。 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对收入和成本进行总体分析性复核,如毛利率、销售利润率等是否异常。 3、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主要审查其确认的合法性,即是否有确认收入的合理合法依据,是否存在大额异常的的收入项目。 4、管理费用、营业费用(销售费用) 进行分析性复核,关注管理费用与营业费用是否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收入、业务量相互配比。 一般来讲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与销售收入、业务量存在一定的配比关系,尤其是销售费用。

(四)收入、成本费用类项目(2) 5、财务费用 首先,结合借款的审查,对财务费用发生额的真实、完整进行测试复核。 其次,结合在建工程审查,对利息资本化期间和金额进行测试和检查,关注资本化的合理性。 6、投资收益 首先要了解投资收益是有那些对外投资带来,关注所获取的投资收益与企业的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否配比,最后看确认依据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存在虚列。 其次,应将投资收益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一起进行审查,看相互之间是否配比,特别关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余额较大,但“利润表”中本期无投资收益或较小,此种情况下应重点关注企业的对外投资真实存在即是否存在虚增资产、投资的质量如何即对外投资是否已亏损或资不抵债;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利润表”本期有大量的投资收益,但“资产负债表”短期投资、长期投资较小甚至无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应重点关注企业投资收益来源的合法性,即看是否存在虚增收益。 第三点,关注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使用是否适当。 第四点,结合现金流量表,分析审核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入情况。 7、营业外收入、支出

五、其他方面 的审核(1) 结合企业发展及经济事项的规律,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存在内在关系的重要数据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判断以下事项: (一)如何判断企业销售发展的情况 采用的数据:收入、成本、销售毛利率、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 1、销售收入、毛利率、预收账款上升,应收账款下降,表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好; 2、销售收入、毛利率大幅上升,应收账款增长速度更快,预收账款大幅下降,表明可能虚增,较为异常; (二)如何判断企业潜亏因素变化趋势 采用的数据:预提费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应付福利费、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清理 结合被审核企业的行业、销售收入以及上述各项目的增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以工业企业为例): 1、收入增加或变化不大,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一般表明企业潜亏因素减少; 2、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除土地使用权、探矿权、专利权等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清理等,一般不具有转让或偿债价值的项目,为潜亏因素。 3、预提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的期末借方余额,一般也为潜亏因素。

五、其他方面 的审核(2) (三)如何判断利润质量 采用的数据:销售回款率、盈利现金比例、现金营运指数、应收及预收账款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毛利率等。 主要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判断: 1、销售回款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入; 2、盈利现金比例: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3、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利润-投资收益+财务费用+非付现费用); 其中,非付现费用=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折旧费用+待摊费用摊销+递延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提取的预提费用 4、投资收益现金回收率: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投资收益; 5、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增长情况进行比较:应收账款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四)如何判断存货是否存在积压、损失或潜亏因素的情况 采用的数据:收入、销售毛利率、存货 结合销售收入、销售回款率、毛利率、存货的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判断: 1、销售收入、毛利率变化不大或下降,存货大幅增加,一般为存货可能存在积压情况; 2、销售收入、销售回款率变化不大或下降,毛利率大幅上升,一般为少转存货销售成本、虚增利润及存货,存货中的潜亏因素加大。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切入点 一、经营规模 二、行业层面 三、财务角度 (一)、盈利水平 (二)、财务风险 (三)、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分析的三大逻辑切入点 盈利质量 资产质量 现金流量

盈利质量分析方法 收入质量 成长性 利润质量 盈利质量 波动性 毛利率 研发营销

  资产质量分析方法 成本结构与风险传导 退出壁垒 资产结构 经营风险 资产质量 技术风险 财务弹性 现金含量 潜在损失

成本结构与风险传导 何为风险? 风险的类别 Risk is uncertainty 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 环境风险(经济条件、政治及社会环境) 市场风险(市场结构、企业竞争优势) 经营风险(Operational Risk)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比例 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 资本结构与金融市场利率 利润易变性 Profit Volatility 传 导 营业风险 Business Risk 传 导

风险的传导与放大 +5% +14% +18% -5% -14% -18% 经济风险 经营风险 营业风险 财务风险 经济状况 政治社会环境 +5% +14% +18% -5% -14% -18% 经济风险 经营风险 营业风险 财务风险 经济状况 政治社会环境 销售 收入 息税前 利润 税后 利润 市场结构 竞争优势

现金流量分析方法 经营现金流量 “造血”功能 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 自由裁量

CFFOA vs. Free Cash Flow 广义的自由现金流量 狭义的自由现金流量 FCF = 经营性现金流量-资本支出 用于评估还本付息和股利支付的能力 狭义的自由现金流量 FCF = 经营性现金流量-资本支出-现金股利 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弹性 利用市场机遇和应对市场逆境的能力 用于评估企业依靠内部现金资源谋求发展的能力

报表分析三大逻辑切入点 收入质量 成长性 利润质量 波动性 盈利质量 研发营销 毛利率高低 三大 逻辑 切入 点 资产结构 退出壁垒 资产质量 现金含量 潜在损失 ”造血“功能 经营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 自由裁量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切入点 核心盈利 差错 盈利质量 决 策 权责发生 制会计 调整与调节 现金流量 管理当局 分析 动机 资产负债 可持续性、成长 性、现金流量 盈利质量 差错 决 策 财务契约设计 估值与投资 信贷分析 财务风险评估 审计风险评估 权责发生 制会计 管理当局 动机 调整与调节 应计制向现金 流动制的转换 现金流量 分析 资产负债 质量 确认和计量 资产、负债、 股东权益 歪曲 报表分析纬度 报表分析用途 报表失真问题

现金流量表—经常被忽略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妙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造血功能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抽血功能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输血功能

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监管导向 IPO的条件 SEO的门槛 ST或退市的标准 复市的条件 3年连续盈利 上市前一年末的净资产比率不低于30% 配股:ROE不低于6% 增发:上一年的ROE不低于10% ST或退市的标准 ST:连续两年亏损,或NAPS低于1元 退市:连续三年亏损 复市的条件 恢复盈利

Du Pont 分析体系 净资产收益率的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 净利润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 × × 净利润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 × ×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净资产 = 销售利润率 × 资产周转率 × 财务杠杆系数

中国电信市场概览 市场总量 电话用户总量 2007年全国通信业务收入7120.6亿元 其中 电信业务收入7280.18亿元,增长10.9% 邮政业务收入771.5亿元,增长21.2% 电话用户总量 2007.12.31, 全国电话用户91,273.4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54,728.4万户,约占60% 固定电话用户36,545万户,约占40%

移动电话一支独秀

发展趋势:冰火两重天

电信市场构成

移动通信案例分析—市场占有率

电信三巨头闪电换岗 ---中组部和国资委的灰色幽默 电信三巨头闪电换岗 ---中组部和国资委的灰色幽默 常小兵: 我想不通! 王建宙: 我举双手赞成! 王晓初: 我无话可说!

电信重组:走向实质竞争? 新中国联通 =旧中国联通 新中国电信 新中国移动 =旧中国移动 +中国铁通 王晓初 常小兵 王建宙 =旧中国电信 GSM网+中国网通 新中国电信 =旧中国电信 +CDMA网+中国卫通 基础电信业务 新中国移动 =旧中国移动 +中国铁通 王晓初 常小兵 王建宙

电信三巨头的竞争实力 中 国 移 动 中 国 联 通 电 信 联 通 网 通 营业收入 3,570 1,005 841 1,787 增长率 中 国 移 动 中 国 联 通 电 信 联 通 网 通 营业收入 3,570 1,005 841 1,787 增长率 10.9% 4.1% -3.35% 2.80% EBIDTA 1,940 326 412 893 EBIDTA率 54.3% 33.0% 50.0% 净利润 871 56 121 237 31.9% 166% -6.70% 1.10% 用户数(亿) 3.866 1.6249 固话1.1878 宽带0.1977 固话2.26 宽带0.3565 净增数(万) 6810.7 1825.3 固话-325.2 宽带 533.9 固话 -271 宽带 733

中国移动(0941.HK)股价月线图 1997.7 上市 323亿元

中国联通(0762.HK)股价月线图 2000.6上市 453亿

营业收入趋势图(Comparability) 2008H1 1965 市场开拓? 资本运作? 2008H1 359

收入成长性

合并范围对中国移动营业收入的影响 会 计 年 度 2000 6 182 --- 247 2001 13 280 53.8% 284 会 计 年 度 纳入合并的子公司家数 报 表 数 备 拷 数 金额(亿元) 比 增 2000 6 182 --- 247 2001 13 280 53.8% 284 15.0% 2002 21 327 16.4% 340 19.7% 2003 356 8.9% 347 2.1% 2004 31 420 18.0% 432 24.50% 2005 535 27.4% 23.8%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曲线

中国电信5年财务概要 经营业绩 项 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经营收入-报告数 -备拷数 685 1,301 项 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经营收入-报告数 -备拷数 685 1,301 755 1,409 1,185 1,516 1,612 1,693 利润总额-报告数 69 83 169 247 139 281 280 资产总额-报告数 1,893 4,234 2,108 4,237 3,056 4,039 4,126 4,171 L&MI -报告数 918 2,540 858 2,367 1,744 2,531 2,534 2,355 净资产 -报告数 975 1,694 1,250 1,870 1,312 1,508 1,592 1,816

中国电信过去5年业绩成长

中国电信过去五年收入构成

中国电信经营成本构成 2006 2005 2004 金额 % 折旧与摊销 51,272 37.57 49,652 38.09 47,170 38.86 网络营运及支撑成本 30,723 22.51 30,334 23.27 27,611 22.75 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 22,241 16.30 19,892 15.26 19,229 15.84 人工成本 26,019 19.06 24,960 19.15 23,233 19.14 网间互联&其他经营成本 6,255 4.59 5,518 4.23 4,139 3.41 合 计 136,483 100.0 130,356 121,382

中国移动经营成本构成 项目名称 金 额 备 注 电路租费 3,224 金 额 备 注 电路租费 3,224 其他营运支出主要包括销售及推广开支、减值损失、经营租赁费用、维修费用、收账服务费用、无线电频率费用等。假设其中60%为固定成本,则固定成本占经营成本的70% 网间互联支出 15,309 折旧 56,368 工资 14,200 其他营运支出 80,254 经营成本合计 169,355

EBIDTA 比率 会 计 年 度 中 国 移 动 中 国 联 通 EBIDTA(亿元) 占收入比例 2001 603 60.1% 135 48.2% 2002 773 185 56.6% 2003 923 58.2% 249 70.1% 2004 1,068 55.5% 270 64.3% 2005 1,333 54.9% 284 32.7% 2006 1,596 54.04% 317 33.6% 2007 1,940 54.30% 324 33.2%

中国电信EBIDTA比率 54.0% 46.0% 52.3% 51.3% 49.0%

EBIDTA曲线

净利润变动趋势 2007: EVA 608 2008H1 中国移动: 549 中国联通: 45 2007: EVA -8.8

净利润变动趋势

中国电信过去五年净利润变动趋势 Impairment 2002: 147 2003: 148 2004: 13 2007: 28 2004: 13 2007: 28 2008H1: 127

合并范围对中国移动净利润的影响 会 计 年 度 2000 6 182 --- 247 2001 13 280 53.8% 284 15.0% 会 计 年 度 纳入合并的子公司家数 报 表 数 备 拷 数 金额(亿元) 比 增 2000 6 182 --- 247 2001 13 280 53.8% 284 15.0% 2002 21 327 16.4% 340 19.7% 2003 356 8.9% 347 2.1% 2004 31 420 18.0% 432 24.50% 2005 535 27.4% 23.8%

中国移动净利润变动曲线

会计准则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Daimler-Benz (1993,DM)

销售利润率 2006 660 22.3% 37 3.9% 2007 871 24.4% 56 5.6%

   折旧占比 2006 646 21.8% 224 23.8% 2007 674 18.9% 227 22.6%

销售费用及其占比 24.7% 23.7% 22.5% 20.5% 19.6% 14.7% 12.2%

   财务状况

资产结构(Impact of 3G)

中国电信的资产结构 2006: 84%; 2007: 83% 电信设施及设备 占82% 84% 85% 85% 82% 84%

净资产收益率—吸引竞争者?

    现金储备 2006:8.0% 2007:0.5% 2006:31% 2007:33%

经营性现金流量 中国电信 2006:748 2007:749

经营性现金流量占比 2006:38% 2007:32% 2006:51% 2007:48%

现金流量充裕率

自由现金流量

中国电信的现金流量 现金性资产 205

财务弹性与还本付息能力 会 计 年 度 中 国 移 动 中 国 联 通 现金性 资 产 自由现金流量 银行贷款总额 资 产 2001 368 中 国 移 动 中 国 联 通 现金性 资 产 自由现金流量 银行贷款总额 资 产 2001 368 115 261 433 -175 434 2002 437 284 444 192 -81 468 2003 563 417 325 101 14 472 2004 653 446 212 53 49 461 2005 1,064 675 365 58 141 242 2006 1,535 624 389 122 188 255 2007 1,885 635 336 73 69 39 2007中国电信:现金性资产205; 自由现金流量339; 银行贷款1013 2008H1: 2117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1) 渝开发(000514)离奇贷款下的高现金收入比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1) 渝开发(000514)离奇贷款下的高现金收入比  2005年末,渝开发(000514)货币资金为5.83亿元,2005年末“货币资金/资产总额”与“货币资金/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比率而言,渝开发双双跻身入前20名,分别名列第4位和第6位。 同时,渝开发货币资金数额也存在“过山车”现象。2005年三季末,渝开发货币资金为3393万元,2005年末突然升至5.83亿元,而到2006年一季末,又剧减至6142万元。同时,自1993年7月上市之后,除2005年外,渝开发历年末货币资金都没有超过亿元的情况。 渝开发2005年报中,会计报表附注里的一条披露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渝开发2005年末货币资金中,有一项“银行贷款质押保证金” 4.36亿元。“银行贷款质押保证金”的提法本身已让人费解,观其具体内容,则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公司以436,270,000.00元的银行存款为公司借款423,450,000.00元提供了质押,该质押借款最迟一笔将于2006年3月15日到期。” 这意味着,银行借款非但不能够动用1分钱,却还要冻结公司本身的1282万元银行存款,此种怪异的运作意义何在?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2) 离奇负债 对于渝开发而言,货币资金与银行借款亦幻亦真的情况并不是当前才存在的。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2) 离奇负债 对于渝开发而言,货币资金与银行借款亦幻亦真的情况并不是当前才存在的。 2003年末,渝开发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2.8亿元,而在2002年末与2003年末,都没有此项目。 据渝开发年报中披露,2003年4月14日,公司之母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重庆渝中支行签订《保证合同》,为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重庆渝中支行签订的《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所形成的借款本金3亿元及利息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为自2003年4月14日至《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项下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后两年止。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向中国建设银行重庆渝中支行借款为2.8亿元,借款期限为自2003年4月15日至2004年10月15日。 如果是这样,在2003年10月15日之前,这种借款应该属于长期借款。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渝开发2003年中报与三季报中,长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皆为零;只是有超过2个亿的短期借款(2003年末突减为5000万元)。 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存在上述2.8亿“类短期借款”与超过2亿元的短期借款的情况下,渝开发2003年度财务费用居然是-16.77万元,其中,利息支出竟然不多不少而为零(上年为642万元)。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3) 根据某企业财务报表及附注,截止2007年12月31日,该企业所得税情况如下: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3) 根据某企业财务报表及附注,截止2007年12月31日,该企业所得税情况如下: 项 目 2005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 2,070,571.97 1,729,537.71 5,374,376.82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所得税 0 0 0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 3,296,271.09 654,625.84 597,845.21 根据上表,该企业近三年在利润表中提取的所得税金额较大,但未缴纳,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中也未挂账反映,较为异常。表明其虚增利润或偷逃税款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4) 根据某汽车销售企业财务报表及附注,截止2006年、2007年的销售收入、成本、毛利、存货余额等汇总如下(元): 项 目 2006年 2007年 2007年度增长幅度 主营业务收入 84,318,152.03 162,604,356.64 92.85% 主营业务成本 79,965,986.90 146,900,188.50 毛利率 5.14% 9.57% 4.43% 存货余额 10,702,657.69 15,281,561.49 42.78% 根据上表,该企业2007年度的销售收入大幅度提高,毛利率由5%迅速提高至9.5%,与目前汽车销售行业的平均毛利率相比十分偏高,较为异常。应进一步核实其原因,特别关注其是否存在虚增收入、少转成本、虚增利润的情况。 此外,根据该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披露,2006年度、2007年度未计提企业所得税,也未披露其是否存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较为异常。更加映证了其虚增利润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 财务报表分析性审核案例(5) 某企业2006年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及附注反映,该公司2006年度固定资产帐面原值期末数为151,059,435.44元(其中房屋建筑物为133,250,311.20元),根据新疆某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系对该公司沙区某号商贸城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沙区火车南站广场某号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及沙区棉花街某房产(不含土地使用权)进行的评估,评估价175,217,580元。该公司2005年3月以评估值作为入帐依据,虚增资产总额。并同时调增资本公积146,260,935.24元,导致固定资产及资本公积虚增。 此外,该企业集团的注册资本5000万元中,其中有2000万元为资本公积转增的资本,而资本公积的形成主要以评估增资入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