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同志们好!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是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李志勇
【时政链接】 “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胡锦涛:《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而实践证明,一个党员干部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与他能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能不能站稳群众立场关系极大。牢固树立起群众观点,就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反之,就会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甚至与群众争利益。 由此,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时的讲话指出: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下面,围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讲五个问题。
主要问题 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最大的危险 把熟知变成真知 总体看好与问题不少 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 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一、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最大的危险。结合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阐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极端重要性。 二、把熟知变成真知。结合干部思想实际,阐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理论内涵,澄清模糊认识。 三、总体看好与问题不少。描述当前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情况,做出基本判断。 四、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分析当前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观点不牢的成因。 五、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针对存在问题及成因,简要讲解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本措施。
1.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最大的危险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最大的危险。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这部分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极端重要性。
群众观点何以极端重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的政治优势 党员的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 群众观点何以重要?我认为主要是四条:第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二,坚持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第三,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党的事业长盛不衰的重大政治问题、原则问题。第四,从党员自身讲,群众观点是否牢固,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党性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党员党性强不强,从根本上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不是看你党性分析报告写得如何,而是看你是否真心实意地从群众利益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 下面结合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谈三点:
1-1 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 决定性因素 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 1-1 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 决定性因素 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 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 (一)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从党的历史看,我们党从一个50多人的组织,经过90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成为拥有8000万党员,领导着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党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 这里有三句话。第一句: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为什么陕北人民会支持革命政权?那是因为他们把革命政权看成自己的政权,因为红军切实为老百姓办事,每到一处,打土豪、分田地,解决农民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土地问题。当年,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采访,看到毛泽东住的是窑洞、周恩来睡的是土炕,感慨到:中国共产党这种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作风是“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慰问抗日将士,在重庆,蒋介石花八百大洋款待他吃山珍海味;而到了延安,毛泽东则请他吃士兵们自己种的蔬菜,还有房东大娘送来专为招待贵宾的一只母鸡。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陈嘉庚先生含着眼泪感慨地说:共产党必胜。 第二句:淮海战役“是沂蒙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以60万军队消灭了国民党军80万军队。根本原因是什么?人民群众的支持,民心所向。老区的翻身农民不惜一切地全力支持战争,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物有物,部队打到哪里,群众就支援到哪里。当时流行的歌谣:最后一粒粮,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女,送到队伍上。陈毅元帅在上前线的路上看到一个老大爷领着三个儿媳支援前线,三个儿子都牺牲了,他说,“我还不了你三个儿子,但我可以还你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这个国家是你的,你说了算。”没有群众,我们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 第三句话: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固然取决于我们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但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取决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我们知道,家庭承包经营就是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的红手印为发端的。 所以说,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须臾不可离开群众。离开群众会怎样? 淮海战役“是沂蒙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1-2 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断根基 (二)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断根基。 大家看这幅图片,这是苏共亡党的标志性事件。前苏联的国旗降下,俄罗斯的国旗升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垮台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告诫苏维埃全党,“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他要求共产党要“赢得群众的绝对信任”。苏联经历过两次生死危机的考验:一次是国内的白卫军和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一次是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入侵。每当共产党和国家面临危机时,都有千百万的人民群众挺身而出,义无返顾地投入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自己的党和社会主义政权。 然而,70多年后的1991年,在苏共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当年没有因为牺牲和饥饿而离开党的人民、在生死考验面前奋不顾身保卫党的党团员、为党冲锋陷阵的红军都不再和苏共站在一起,苏共被迫解散,从中央到地方,当苏共的4229座办公大楼、180个政治活动中心、16个政治研究所等设施,以及大量银行存款被查封时,都没有遇到党的各级组织、苏共党员和广大群众的抵抗和大规模抗议,表现出惊人的冷漠。根源是什么?是由于长期以来,苏共严重偏离了人民群众,造成人民群众各种不满积累,苏联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由亲到疏,由热到冷,党和人民的亲密联系逐渐丧失,以至于人民不再认为共产党代表他们的利益,不再认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他们的利益。《苏维埃俄罗斯报》的政论家谢尔盖曾写道:“由于种种神秘不解的原因,在俄罗斯工人群众之间,酝酿成熟了一种信念,认为摧毁苏维埃制度并放弃与苏共团结一致将对人们有利。”。 有一组数据:1989年10月,苏联社科院曾经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苏联真相》一书中列举了这样生动的细节:苏联的干部开会一般只做两件事:一是颂扬上级领导的英明和决策正确;二是汇报自己是如何贯彻上级意图的。政权的主要支持力量全部来自体制内的官僚阶层;苏共中央曾收到乌兹别克干部群众数以万计的信件,举报乌共中央第一书记拉希多夫的腐败行为。但这些举报信都按程序报送拉希多夫同志,也就是让被告来自行处理了;许多改革者被称为“持不同政见者”,有的被关押劳改或送到精神病院,有的干脆被驱逐出境。虽然也喊“改革”的口号,实则以“稳定”来压制改革;国家财富控制在特权阶层手中,而特权阶层占据了庞大的既得利益后,觉得社会主义已经不适应自己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了,便纷纷倾向于变更社会制度;…… 脱离群众,背离民心,党堕落为一个特殊利益集团,党员干部由人民的公仆退化为人民的主人。他们手中的权力不再是一种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人民还会拥护这个党么?所以,当苏共高层有人试图为挽救这个党做最后一搏时,响应者寥寥无几。而当叶利钦宣布我的宗旨就是推翻共产党时,几乎没有人站起来反对,反而有不少人拥戴。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样的政党垮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1-2 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断根基 这张图片是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他在任时大搞家族统治,他的亲属大都担任要职,每当重要集会,主席台上就座的既有老两口,又有小两口,还有其他亲属,这种政治上的腐败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反对派正是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内现象的不满,步步紧逼,最后夺取了政权,齐奥塞斯库夫妇逃出首都后,四处寻求庇护,却四处碰壁,最后,被一个地方的民兵抓获,交给了军方,夫妇双方被判死刑。 这些事实表明,一个政权也好、政党也好,一旦脱离了群众,失去了民心,就失去了执政乃至生存的基础,就必然会垮台,就会走向人亡政息。 古人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的拥护是执政合法性的根本之所在。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也就背叛和葬送了自己。所以毛泽东同志讲,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
1-3 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寻绝路 (三)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寻绝路。 看图上这两个人。左边是胡长清,右边是成克杰。胡长清从小放牛、砍柴、种田;成克杰是一个民族干部,14岁时还不会说汉语。最近曝光的杭州市前副市长许迈永,人称新时代的“许三多”,“房多”、“钱多”、“女人多”,也是农民的孩子,一步一步考出来、干出来的。作为从穷苦乡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到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最不应该忘记父老乡亲对自己的嘱托和期望,但他们却没有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堕落为人民的罪人。受到法律的追究、人民的追究。
1-3 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离开群众就是自寻绝路 这是河北省经贸厅原副厅长李友灿,20个月受贿近4800万,把钱藏在北京的一所房子。就受贿数额而言在当时是中国第一贪。而他自己的表白是,他自幼家庭贫寒,对金钱充满渴望,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到周末,开上车,去北京,数钱去。当然,他的表述更有文学色彩,是把钱铺在地上,“静静地欣赏”。不是把权力作为服务人民的手段,而当成为捞钱、满足私欲的工具。 应当说,我们的党员干部,本身就来自群众,手中的权力属于人民群众,身份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宗旨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如果背离了这样的宗旨,离开了群众,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个人、小集团谋利益,在给党和国家事业、人民利益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会葬送自己。轻者身败名裂、葬送前程;重者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历史铁律: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纠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对党来说,这个根就是群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铁律。无论从执政党的角度,还是从领导干部个人的角度,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极端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纠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2.化熟知为真知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认识 第二个问题:化熟知为真知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首先回顾一下我们党对群众观点的表述: 党的七大,四句话: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六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最近,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又作了6个方面概括: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这一概括,强调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等近年来新的提法。当然,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被称为“三为民”的执政观,也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观点的新的概括。 对这些观点,大家都耳熟能详,时常挂在嘴边。然而,用黑格尔的话说,熟知并非真知。同时,真知也不意味着真用。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加深认识。 要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
群众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重要体现,是共产党执政、国家权力运行、干部权力运用、党员思想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群众 党 权力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重要体现,是共产党执政、国家权力运行、干部权力运用、党员思想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尽管群众观点有诸多概括,但我认为它主要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1)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问题。究竟把人民放在哪里?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基础。(2)党和群众关系问题。党和人民群众究竟是什么关系,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3)权力和群众关系问题。国家权力和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党的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和人民群众又是什么关系?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2)党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3)党的执政地位、党和国家权力、各级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 下面,就这三个基本观点,谈个人认识。
2-1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 --毛泽东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 2-1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领袖人物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还是无知群氓,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认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条原理:(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重要的是,(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终极决定力量。这些,在理论上都是清楚的。 但联系当前干部思想实际,我认为有三个方面还要深化认识:
深化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 主人不仅在书本,更要走向现实 群众不仅是创造者,而且是评价者和拥有者 群众不仅是实践主体,而且是智慧源泉 1.人民群众不能仅仅是理论上的主人,更要在观念和行动上把人民群众当主人。理论上的清醒不等于观念上的树立,更不等于行动上的落实。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封建等级观念时不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厅级、处级、科级、科员、办事员、群众,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沿着权力等级思路延伸,把人民群众置于权力结构的最下端,把群众仅仅作为管理和统治的对象,放到从属地位,这样就从根本上颠倒了领导和群众关系的实质,异化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就会被动摇。 2.人民群众不仅是创造者,而且是评价者和拥有者。我们工作做得怎样,人民群众需要和利益是否满足及满足程度,是客观依据和判断标准。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离开人民幸福、甚至违背人民实际利益,片面追求GDP等几个经济指标。同时,既然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那人民也就应当是社会财富、是改革发展成果的主要享有者。但是,有些人往往不是这样认识问题,而是更多地把人民群众当成解决问题、落实工作的工具,忽视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忽视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实现。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3.人民不仅是实践主体,而且是智慧源泉。我们知道,一切真理都来源于实践,而人民群众身处实践第一线,他们最了解社会,最懂得实践,他们的实践是认识的根本来源。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党提出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毛泽东提出,“卑贱者最聪明”。他说,中国人民中间,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城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天才是靠群众路线、集体智慧。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所以群众最有智慧。 当然,问题还有另一面,群众也是需要唤醒和教育的。刘少奇曾指出,“我们为了获得胜利,就不仅要和剥削阶级进行严重的斗争,而且要和剥削阶级在群众中长期造成的影响,要和群众中的落后意识、落后现象进行斗争,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团结广大的群众去战胜剥削阶级。这就是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过程中的困难之所在。”既要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这两者是统一的,这没有问题。 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的一些同志一方面口头上强调要向群众学习,另一方面有在思想深处却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掌握真理,而群众知识少,水平低,是落后的,不懂得“大道理”。因此,他们往往只把群众当作教育的对象,只讲用“大道理”教育群众,不懂得必须向群众学习,更不懂得“一切理论、路线、政策等等归根结底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这样一个根本而又简单的道理。 共产党人固然肩负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任务,但是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必须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懂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的道理。如毛泽东所说,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善于不断认真总结群众经验,集中群众智慧,才能指出正确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2-2 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2-2 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党是人民群众的政治领袖,又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革命工具; 党需要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人民群众需要党的正确领导。 (二)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 党群关系的完整表述是三句话:第一,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在群众前面,带领群众前进;另一方面,党员来自群众,党员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不能够当官做老爷。第二,党是人民群众的政治领袖,又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革命工具。 经典作家论述很清楚。一方面,党是人民群众的政治领袖。“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第三,党需要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人民群众需要党的正确领导。 《苏共 (布)历史教程》中运用安泰与大地的关系说明党群关系。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的父亲是海神波赛东,母亲是地神盖娅。安泰很有力量,没有哪一个英雄能与他抗衡,因此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无敌英堆。为什么他这样有力量呢?原来他同敌人决斗遇到困难时,便往地上一靠,即往生育和抚养了他的母亲身上一靠,因而就取得一股新的力量。但他有一种弱点,就是生怕别人用某种方法把他跟地面隔开。敌人知道他有这种弱点,于是时时刻刻暗中窥伺他。后来忽然有个敌人利用了他这种弱点,结果把他战胜了。试问他是怎样把安泰战胜的呢?原来这个敌人设法把安泰跟地面隔开了,把他举到了空中,使他无法再与地面接触,结果便在空中把他扼死了。斯大林说认为布尔什维克颇与英雄安泰相像。他们也同安泰一样,其所以强而有力.就是因为他们与自己母亲,即是与生育、抚养并把他们教导出来的群众保持着联系。所以他们只要还是与自己的母亲,与民众保持着联系,那他们就能始终稳有把握地保持住那种不可战胜的地位。如果党竟在自己狭隘的范围内闭关自守,如果它竟与群众隔绝,如果它竟蒙上一层官僚主义的灰尘,那它就会必遭灭亡。 因此,党和群众的关系,本来就是‘骨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关系。毛泽东把“党群关系”比喻为鱼和水的关系;邓小平表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要求党员干部,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胡锦涛则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他们都反复地强调了党在根本上来自人民群众,生存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道理。 在这一问题上,我认为也有几个方面要深化认识。
深化对党群关系的认识 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是党的根本宗旨,没有超越人民利益的所谓“党的利益”。 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也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不是群众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群众。 1.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是党的根本宗旨,没有超越人民利益的所谓“党的利益”。既然党是特定历史阶段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党就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术领域,出现了关于党的利益的讨论。当然,这种讨论是有意义的,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要有必要的物质上、政治上的保障;党员干部作为社会成员,也有权利共享发展成果。但要明确,这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在现实中也有这种情况,前一段时间某地干部对记者说;“你究竟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更是反映了认识的不清醒。 因而应当进一步明确:作为党员干部,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根本一致的。每个党员对人民负责,从根本上讲就是对党负责,也就是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对人民不负责,从根本上讲就是对党不负责,对党的领导机关不负责。或者说,凡对人民有利的事业,就是对党有利的事业,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尽力去做;凡对人民不利的事情,就是对党不利的事情,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反对和尽力避免。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既不是对立的,也不允许割裂开来。 2.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也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不代表在具体工作中没有矛盾。在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确实还存在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暂时利益和根本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同时,由于主客观原因,也有决策不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利益的情况。这时该怎么办?(1)反对命令主义。凡是广大群众一时还认识不到的问题,就是党的政策正确,也应充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思想认识实在不通,宁愿等一等再办,不能用命令主义强迫群众行事。不能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更不能简单粗暴,“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2)反对尾巴主义。对于群众中出现的不正当的要求,应加强思想工作和有效措施加以制止,不能无原则地跟着这种不正当的要求跑,放弃党的领导作用。(3)反对本本主义。如果发现领导机关的有的指示和政策,交办的任务,不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情况,或者有缺陷有失误时,应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向领导机关提出意见,研究解决,不能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看着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敷衍了事。 3.不是群众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群众。党在夺取政权时期,对这一问题是没有人怀疑的。为什么?因为在夺取政权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体制外政党,党要生存、要壮大、要夺取政权,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党对脱离群众现象高度警醒、诚惶诚恐。而执政以后,我们党掌握了政权,掌握了军队,在这种条件下,局部地区、局部部门、个别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在短时间内,对党的执政地位的影响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有一定的隐蔽性。同时,由于手中掌握了权力,也由于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我们一些同志就想当然地认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创造的,群众离不开我们,我们反倒有时可脱离群众,甚至居于群众之上。这是根本错误的。 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离不开群众,而群众却是独立于党之外的力量。可以说,我们离不开群众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群众离不开我们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条件就是我们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做不到这一点,群众就会离开我们,而群众一旦离开我们,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2-3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去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我说:‘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三)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权为民所赋,从认识上是没问题的。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说,“去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我说:‘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解放后毛泽东又说:“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毛泽东在这里阐述了人民主权原理。该原理的具体内容是:第一,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居于国家主体的地位。它既是国家的主体、民族的主体,也是政治的主体。没有什么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可以被容许凌驾于人民之上。第二,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公职人员所享受的一切政治权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神仙皇帝赐予的,而是来自于人民的授权。第三,人民群众与党、党的干部的关系,既是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又是一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人民是委托人,党是代理人,这种代理是“没有报酬的特殊代理”。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就要明确自己同人民群众相比,自己只能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绝对不能把权力看成个人成功的荣誉、组织对个人的补偿,更不能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个人享乐的条件,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 在红军时期,有人问胡耀邦,为人民服务有什么好处?胡耀邦的回答是:没有多少好处,倒有99条坏处,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好处只有一样,你坚持了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不为人民服务会如何?前面讲的苏东剧变的教训,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权力主体地位问题,执政党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天然代表,把社会的公共权力看作属于自己的权力,使权力运行目标脱离人民群众的意愿、权力运行过程失去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权力运行结果违背人民群众利益,权力被用作维护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甚至以制度、体制维护这种权力构架和逻辑,使人民群众权力主体地位发生异化。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要害是一个“用”字。“民所赋”是为了“民所用”。如何保证权力忠实地服务于人民?我认为主要有三条:
如何确保“权为民所用” 让干部的“官运”掌握在群众手中 让群众参与决策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把决定干部“官运”的权力交给群众,确保权力行使目的的正当性。近来,有个自称某县级市基层官员的人在网上发帖叫冤:“贵州瓮安、云南孟连事件后,大家骂我们不为人民服务,只为领导服务。这是实情。但问题在于,现在权力是掌握在领导手中,我们的一切,从升迁到工资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不由得我们不为上级领导服务……”此帖在网上流传甚广,引起很大争议。政治学有一条原理,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所以仅从理论上讲清楚权力来自人民是不够的,应当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加大群众的参与,让群众说话真正管用,做到权力真正来自群众。 2.让群众参与重大决策,确保决策及其实施符合群众利益。决策要想保证符合群众利益,最好的办法就是民主决策。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在农村设立党支部、议事会、村委会、监事会四个机构,党支部把方向、议事会做决策、村委会去执行、监事会负责监督,减少长官意志干预,效果很好。事实证明,只有人民参与的决策,才能做到让群众不支持的项目立不了项、劳民伤财的事情开不了头、忤逆民意的干部上不了位。 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其不偏离正确轨道。权力正确行使当然要靠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焦裕禄、孔繁森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与其党性修养分不开。但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有说明仅仅靠人的思想和党性是不够的,还要靠制度约束。1945年7月,在延安窑洞,毛泽东回应黄炎培关于政权更迭历史周期率的坦率提问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只有把监督权交给人民群众,才能让干部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小结:党的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核心是党和党的各级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基本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根本归宿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归根结底一句话: 做一个小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核心是党和党的各级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基本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归宿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3.总体看好与问题不少 ——关于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的基本判断 三、总体看好与问题不少——关于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的基本判断
基本面是好的 群众利益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党自身建设 基本判断两句话:第一句:基本面是好的,总体上、主流上、本质上是好的。从总体上看,党对群众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清醒的,党的全部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个方面)从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从主流上看,大部分党员干部在大部分问题上还是能够做到为群众着想,特别是涌现出以孔繁森、郑培民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从本质上看,党的群众观点没有丢,根本宗旨没有忘,群众立场没有变。看不到这一点,极力夸大问题是不实事求是的;与此同时,看不到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危害性,也是不负责任的。下面重点谈谈问题:
决不可忽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群众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不依靠、不相信群众,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个人主义严重,一事当先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办事本领不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不了解、不熟悉,习惯于发号施令、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胡锦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讲: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群众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不依靠、不相信群众,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个人主义严重,一事当先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办事本领不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不了解、不熟悉,习惯于发号施令、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下面看一些现象:
3-1 官员雷语与官场文化:少数干部 群众观念淡薄 (一)官员雷语与官场文化: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淡薄 近几年网络流行的官员雷人话语。 山西某位村支书王某,贪污腐败,横行霸道,他对一位讨要说法的村民说:“我不贪污,当官干啥?”湖南省某村的五十多户村民的住宅,被强行推倒,村民们不得不冒着八月份的高温露宿街头,而下达拆迁命令镇长说:我们只讲党性,不讲人性,拆。温州某市计生局一女副局长,对超生孩子、面临巨额罚款的百姓说:“你就是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剁就怎么剁”!江西宜黄某位官员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被称为最无耻的官话。重庆某区委书记说:跟政府作对就是恶。被称为最恐怖的官话。最近流行的是吉林某位环保局长在干部大会上讲:那能一样吗?那不一样!那领导都得骑马坐轿。你要什么公平,你什么东西,臭不要脸! 另外,庸俗腐朽的官场文化潜流,也显示出少数素质不高的干部心中没有群众。譬如:《圈子与班子》:进班子没有进圈子等于没有进班子;进圈子没有进班子等于进班子;进班子又进圈子等于班子中的班子; 没有进班子又没有进圈子,想不开是孙子,想得开是老子。处心积虑研究如何进班子、如何进圈子?哪有精力考虑老百姓的事情呢?
3-2 管教心态与对手思维:少数干部 群众感情淡化 3-2 管教心态与对手思维:少数干部 群众感情淡化 (二)管教心态与对手思维:少数干部群众感情淡化 管教心态:少数干部摆不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自己看作是高踞于群众之上的官员,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觉悟低、很难缠,看见群众就头疼,不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是把群众作为服务对象,而是当成管制对象,甚至是斗争对象。不接触群众,不深入基层,不愿意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想当然地下指示、出主意、瞎指挥,强迫群众做他们不愿做的事。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群众,认为群众落后,群众不听话、不配合,习惯靠命令来强迫和压服群众;在群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个人利益,在需要为群众排忧解难时,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抱着施舍心态,为群众做了点事情就以为了不起,没有意识到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应得的权益。 对手思维: 少数干部把群众当“对手”甚至“敌人”的思维方式:把上访群众不分青红皂白当稳控对象,把群众质疑不分是非黑白当敌对舆论,靠手中的权力,对付群众的合理诉求,把本属于个别人的利益诉求,激化为群体性事件。例:《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某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理委员会培训中心培训教材,国家某出版社 2006年版):——不要在公众面前控制相对人的暴力抗法行为。如果无法避开围观者,就以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局部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阻止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使用上。 对手思维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躲猫猫”、“周老虎”、“钓鱼执法”、“王雅丽”、官员的“视察”时的假照片—— “腾云驾雾”、“御风而行”,考验政府公信力。接访中的不正常现象,也印证了个别官员的群众观:对待群众要像对待女人那样——听话的时候要哄骗,不听话的时候要打要揍。这是希特勒的话。反映了少数干部群众感情淡薄乃至丧失。
3-3 官意与民意的背离:少数干部 为民宗旨不牢 3-3 官意与民意的背离:少数干部 为民宗旨不牢 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 面子工程 (三)官意与民意的背离:少数干部为民宗旨不牢 少数干部为了个人升迁或出于其他不正当考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决策违背民意、诱发矛盾:主要有三种背离民意的决策。(1)为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决策,借批项目、批资金、批土地等谋利;(2)为迎合少数领导和既得利益者而牺牲多数群众利益的决策;(3)为个人政绩,急功近利、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 例:阜阳市颍泉区的政府办公楼宛如白宫,不包括土地成本,整个大楼的费用将达到3000万元,而颍泉区的财政收入才刚刚达到亿元,一栋办公大楼的建设费用竟然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安徽亳州市委书记李兴民大阅兵,劳民伤财,荒诞不羁。网友戏称农民“被上楼”。农民可以上楼,而且是大趋势。但要有三个条件:收入水平提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最根本的是农民有这个愿望。为了不正当的想法强迫农民上楼是根本背离群众观点的。 结果是:干部认为群众不听话,群众认为干部不像话;干部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众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某地调查显示,公众对当前干群关系不满意度为25.7%,满意度为29.9%;超过六成的人认为目前官意和民意出现不同程度脱离,而认为官意和民意基本一致的比例只有20.7%。
3-4 主人与仆人的错位,少数干部 群众立场不稳 3-4 主人与仆人的错位,少数干部 群众立场不稳 “躲” “拖” 革除“糊弄” 的顽症! (四)主人与仆人的错位,少数干部群众立场不稳 有的地方,公仆趾高气扬,主人点头哈腰;公仆“吃拿卡要”,主人“烧香拜佛”。有的干部,对上级、对大款是公仆,鞍前马后,惟恐不周;对群众,是主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上级和大款门前“官流不息”,热闹非凡;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那里却门前冷落车马稀。个别干部穿梭于酒店歌厅,醉心于灯红酒绿,全然忘记贫苦群众。 有的干部对待群众的事情,四个字:“拖”,认为自己是有任期的,拖几年,一走了之。对上任留下的矛盾更是避犹不及,一些长达十几年的矛盾常常就是这样拖下来的;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炸。 “躲”,群众从前门来,领导从后门溜,躲矛盾、躲难听话,想一躲了之; “捂”,怕暴露问题、影响仕途、考核丢分,就掩盖矛盾;“推”,群众的一个问题涉及几个部门,谁都不出头,推来推去,一推就是几年。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群众跑来跑去,最后问题是哪里来哪里去。 “捂” “推”
3-5 前腐后继,极少数干部成为 人民的敌人 腐败渗透至各个领域,从重点工程到文化事业。例:河南四任交通厅长腐败案,足协腐败案。
权力为自己? 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岗位权力私有化,例:史上最牛烟草局长,某地财政局的量身招聘。
人为财死? 少数干部沦为金钱的奴隶,葬身于钱财。例:文强贪污受贿物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它干嘛?
他们栽在女人手里? 少数干部权色交易。例:杜世成、陈同海;段义和;日记门。
3-6 群众抱怨增加,社会不满 日益累积 (六)群众抱怨增加,社会不满日益累积 不满社群 主要的 工人 失业 农民 失地 农民工 居民 拆迁 干部 离退 知识分子 底层 退伍复员 军人 大学生 未就业 新社会 阶层 (六)群众抱怨增加,社会不满日益累积 民众怨言和社会不满不少,值得警醒。主要的不满社群包括:失业工人、 失地农民、农民工、拆迁居民、离退干部、底层知识分子、退伍复员军人、未就业大学生、新社会阶层。 这些问题,不少都与干部的不正确的理念、方法和行为有关。据从信访部门的了解,当前信访事件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四个80%说明,万万不能简单地把上访群众归之为无理取闹,大部分人还是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又没有及时解决,被逼上信访之路的。
3-7 群众诉求表达方式激烈, 社会风险在增加 (七)群众诉求表达方式激烈,社会风险在增加 一旦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得不到满足,一些群众就会采取极端方式宣泄不满、表达利益诉求。尤其表现在征地、拆迁等领域,近年来,采用自杀、自焚等激烈方式维权数量增加,值得警醒。劳动者权益方面,富士康事件就是个很大的教训,为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报酬,多名十八、九岁、二十多岁的青年跳楼。 中国社科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我国发生群体性事件0.87万起,2005年上升到8.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2008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及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群体性事件分类比例(于建嵘):农民维权35%,工人维权30%,市民维权15%,社会纠纷10%,社会泄愤5%,聚众犯罪5%。 有学者认为,我们今天进入了风险社会的时代。我们的最大风险源包括四个方面:政治风险源即腐败,导致政治上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认同度降低,导致核心价值理念受到冲击,易产生政治和精神危机;经济风险源即失业,导致普通劳动者、弱势群体层面的社会成员利益受损,易产生经济、社会、政治的危机;社会风险源即贫富两极分化,导致一些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易产生心理和社会的危机;体制风险源即人民的诉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表达。
小结:总体看好背后的隐忧 一些干部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以发展的艰难作为难以解决民生困苦的托词;以过高的利益诉求掩盖群众工作的不力;以舆论的炒作回避对工作过失坦诚的检讨。 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感受,群众不满、怨愤的风浪越来越大时,我们就会有翻船的危险。 我用两位位省委书记的讲话作为这部分的小结:一段描述现象,一段警示后果。(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少数干部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以发展的艰难作为难以解决民生困苦的托词;以过高的利益诉求掩盖群众工作的不力;以舆论的炒作回避对工作过失坦诚的检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感受,群众不满、怨愤的风浪越来越大时,我们就会有翻船的危险。
4.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 ——群众观点偏离的成因分析 四、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群众观点偏离的成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为什么会偏离群众观点?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从群众的变化、党员干部的变化和党群干群关系定位的变化三个方面做点分析:
4-1 群众的新变化,客观上带来 践行群众观点的新难度 (1)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协调利益关系难度加大 (一)群众的新变化,客观上带来践行群众观点的新难度 1.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协调利益关系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单一,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职业结构就是工农兵学商,群众的总体利益和具体利益大体都是一致的。利益协调难度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济形式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分化为十大阶层,出现了精英阶层和底层社会。五大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劳资差距、干群差距拉大,社会各阶层之间矛盾和摩擦增多。相当多的利益双方是有直接的、具体的矛盾,譬如劳资关系,老板想多赚利润,工人想多拿工资,协调起来难度不小。我们党过去重在争取和维护群众利益,现在在维护群众利益的同时也侧重于调整和平衡群众之间的利益。 有效协调利益关系,既要保护和实现精英阶层的合法利益,更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特别困难的社会群体、利益受损群众,譬如下岗职工、贫困农民、农民工,农村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保障他们共享改革成果。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看,在这一阶段权力很容易被富人、受过教育者以及有权势的人(精英阶层)所支配,被财富所绑架,导致权力运行脱离人民。现在在我国个别地方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党员干部摆不正位置,没有站在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一边,不能做群众的主心骨、代言人,屁股很容易坐到比群众强势的既得利益群体一边。例:孟连事件中,一些干部站到老板一边,不能为胶农谋利益,导致群体性事件。
(2)人民生活进入后温饱时代,群众利益诉求层次提高,满足群众利益难度加大 生存需求 更高的经济利益 精神文化生活 民主法制 社会需求 生态需求 全面自由发展 2. 人民生活进入后温饱时代,群众利益诉求层次提高,满足群众利益难度加大。 理论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人们就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所谓水涨船高。今天我国已经进入后温饱时代,人民期盼有更高的生活品质和更大的自由空间,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具体包括:(1)追求是品位更高的经济利益,从衣食到住行的消费需求,从有吃有穿到有房有车、有财产(房产、股票、基金、收藏)。(2)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3)群众强化民主法制的诉求。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个体经营者想成为各类选举的候选人,在三资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中,这个比例更高。(4)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社会需求。(5)保护生态环境的诉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6)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去搞经济,吃饱肚子,我们有一套,但在满足这些高层次特别是个性化需求方面,我们经验不足,观念、能力、体制机制方面都有不少问题。 在这里,尤其要高度重视新一代农民工的需求变化,他们被称为城乡二元结构之外的第三元,构成三元社会结构。我们知道,第一代农民工经历过较多的苦难,把进城务工当作摆脱贫困的好机会,加班加点、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对精神生活要求不高,“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 。而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受教育程度提高,有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成长中没有受过多少苦,对城市生活抱有美好的期望。他们不愿意再种地;不愿意接受低工资;不愿意接受苦累的工作岗位;不愿意以农村为家。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城市人,希望能够像城市人一样体面地活着。这是合理诉求。涉及身份转变、就业培训、医疗、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住房等需求,需要我们去满足。
(3)两新组织蓬勃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联系群众工作难度加大 3. 两新组织蓬勃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联系群众工作难度加大。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2010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逾840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9万亿元人民币。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户,注册资金超过1.3万亿元。社会组织43.9万个,未注册的不计其数,网络QQ群、车友会、爱心社等。新社会阶层迅速成长。私营企业主、外企高管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服务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规模越来越大。流动人口迅速增加。2.4亿农民工,家在农村,人在城镇,却没被城市公共服务所接纳。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1978年以前,全国4.01亿就业人员中,仅有个体就业人员15万人;到2010年,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 过去我们通过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比较容易在体制内把工作覆盖到每个人,现在却很难做到。建立群众工作的新机制,完善覆盖体制内外全体社会成员的工作网络,难度不小。
(4)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核心价值观缺失,群众思想工作难度加大 4.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核心价值观缺失,群众思想工作难度加大。 经济体制的变化、利益格局的变化、生活追求的提升导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总体上看,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例如人们权利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的增强。消极的一面主要是带来了精神生活的困惑,思想与信仰出现了多元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甚至是犬儒主义盛行等,从最早的卡奴、车奴到现在的房奴、孩奴,过去是养老,现在是啃老,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老防儿。最早听说过黑客,后来出现了博客,拍客,今年春晚上西单女孩任月丽最早就是通过拍客发现的,现在又出现了威客、闪客,很多的新生事物让我们目不暇接。有人称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生活在碎片文化中,每天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着许多支离破碎的信息,不知道孰真孰假,孰对孰错,不好说,很多传统的思想受到冲击甚至是遭到了颠覆。 这些图反映了消极的变化。金钱本位的享乐主义、为了成就失去自我、价值真空用宗教信仰填充、对社会权威的亵渎。例:网络上某女白领:人=吃饭+睡觉+上班+玩,猪=吃饭+睡觉;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女孩;人民大学女孩:苏紫紫事件;80后的郁闷与90后的纠结。这些现象,除了说明生活社会压力加大外,也表现出价值追求的偏移和无所适从。在这样的背景下做群众思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5)网络社会逐渐形成,网民人数日益增加,群众工作面临新的任务 5. 网络社会逐渐形成,网民人数日益增加,群众工作面临新的任务。 2010年网民达4.57亿,互联网普及率34.3%。手机用户更是普及到每个角落。一条信息在网络上每小时可传播8亿次。人肉搜索、网络围观的时代,华南虎事件、天价香烟事件等层出不穷。 因特网有一个特点,比较容易夸大社会阴暗面,“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比如打开页面看到50条新闻摘要,“河北夏粮又获丰收”这样的信息肯定很少有人去看,反而是“碘盐里面有毒”这类信息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这样就容易夸大社会矛盾,导致集体愤怒加强。民众对政府的要求很高,政府做99件好事都是应该的,只要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如何发挥好网络正面作用,把群众工作做到网络上,我们的理念、手段、方法还很有限。
4-2 党员干部的新变化,主观上 带来脱离群众的可能性 4-2 党员干部的新变化,主观上 带来脱离群众的可能性 (1)部分干部忽视学习,理论认知出现偏差 (二)党员干部的新变化,主观上带来脱离群众的可能性 1.部分干部忽视学习,理论认知出现偏差。 有人总结五大主义: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领导上的形式主义,生活上的享乐主义,考评上的泡沫主义。 现在有一些干部学风不端正。讲话就是念秘书写的稿子,学习就是听个专家报告,读书就是看看“为官之道”,权术、养生(张悟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风水、官场小说;调研就是领导出个所谓课题,找几个人下去转转,关在屋子里编编材料。四部曲:众星捧月——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打道回府。 网络调查,网友对干部学风五方面问题的判断:37.6%的网友认为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32.5%的网友认为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24.4%的网友认为有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3.7% 的网友认为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1.7%的网友认为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学风不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不牢,群众工作能力就不强。
排查——稳控——截访——打击——花钱买平安 权力渗入市场,一些官员成为经济利益相关者 (2)部分干部急功近利,群众立场 出现偏移 “GDP”、土地财政与官员政治利益 “维稳怪圈”与官员政治利益 排查——稳控——截访——打击——花钱买平安 权力渗入市场,一些官员成为经济利益相关者 2.部分干部急功近利,群众立场出现偏移。 表现在推动发展上:有的太看重自己的政绩,太看重GDP及与此相关的各项工程,摆不正政府政绩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把有损人民群众利益的所谓“大局”放在不恰当的位置;有的太过于追求政府和个人的具体利益,在土地征用与旧房拆迁中的种种违法行为,与政府和官员利益都有这样那样、或隐或现的联系。 表现在维护稳定上:有的太看重自己的权威,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即使已经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承认与改变,希望把群众的利益诉求压下去;有的太看重自己的安全,对被激化的矛盾采取逃避的态度,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不表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矛盾长期搁置。出现“排查——稳控——截访——打击——花钱买平安”的维稳怪圈,在打击上访人方面手段不断升级。 尤其是权力渗入利益,某些官员成为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一元时,成为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存在腐败现象时,情况就更为复杂。
(3)部分干部心理压力大,为群众做事 的热情和激情不足 3. 部分干部心理压力大,为群众做事的热情和激情不足。 人民论坛调查表明:35.62%的网友认为当前干部怨气较重,22.54%的人认为干部怨气重。加在一起接近60%。怨气来自哪里? 工作压力大:五加二、白加黑、夜总会。待遇低:比比做个体户的同学、朋友,收入不高。职位风险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难以预料,行政问责使得干部做不了太平官。自主性的缺失:制度约束大,个人自主空间小,加之干部体制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使得工作缺乏自主性。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和抱怨,以及最近讨论的领导干部升迁遭遇“天花板现象”。带着这些怨气做工作,就难以激发出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和动力。
(4)少数干部工作能力弱化,群众 工作水平不高 4. 少数干部工作能力弱化,群众工作水平不高。 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交通方便了,反而离群众远了;通讯发达了,反而和群众交流难了;干部文化水平提高了,群众工作的水平反而降低了。 有的干部,与老百姓打交道,处事鲁莽,手段强硬:嘉禾事件:“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 。有的遇到突发性事件,不知所措,无所作为,湖北石首事件地方政府在处置过程中的“缺席、失语、妄语”导致事态扩大。云南孟连事件,有干部说: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 社会转型期能力建设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综合症:合理的不一定合情,合情的不一定合法,合法的不一定合理。处理事情能不能适应社会变化,把事情做得即合理、又合情合法,考验着我们的能力。
(5)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处理与群众 关系难以超脱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某官员:他(林嘉祥)就是个倒霉蛋;(林嘉祥)是一个多年的干部、很好的干部,谁不会有喝醉酒的时候呢?网络是可以杀人的;现在的公务员是弱势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某房地产商:“老百姓的住房观念也有待改变,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是有些不对的。” 医药卫生界委员: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 5.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处理与群众关系难以超脱。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党员来自社会各个不同利益群体,有的直接处于各种不同的社会矛盾之中。有利的一面:党员在不同岗位可以在各群体、各领域引导社会、维系稳定,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利的一面:在处理与群众的关系上难以超脱,有的不能超越个人、团体、阶层、职业利益。 例: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某官员说林嘉祥案:“他(林嘉祥)就是个倒霉蛋;(林嘉祥)是一个多年的干部、很好的干部,谁不会有喝醉酒的时候呢?网络是可以杀人的;现在的公务员是弱势群体”。全国政协委员、某房地产商:“老百姓的住房观念也有待改变,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是有些不对的。”医药卫生界委员:“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
4-3 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和 干群矛盾的新挑战 4-3 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和 干群矛盾的新挑战 (1)两个“代际更迭”,党群关系的基础发生变化 有吃有喝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要什么我不理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 (三)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和干群矛盾的新挑战 1.两个“代际更迭”,党群关系的基础发生变化。 干部变了。党的干部队伍发生重大变化,经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难以像过去那样,身在群众,心在群众,有的也不能代表人民利益。在执政的条件下,不像过去那样离开群众一刻也不能生存,反过来,群众生活能否改善,生产能否顺利发展,都依赖于党的路线政策,依赖于党的各级机关的工作态度,依赖于广大党的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这种在依存关系上“倒置”了的环境难以使我们的干部再象过去那样诚惶诚恐于群众对我们的态度, 为官僚主义、腐败堕落行为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而官僚主义、腐败堕落行为的表现又形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和政府的不满,对执政党的抱怨。 群众变了。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感恩性”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你代表他的利益,他就将你看成自己的党,否则,就会不认同你。有些基层群众:有吃有喝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要什么我不理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
(2)干群冲突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冲突 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普遍认为干群差别是较为显著的社会差别,而干群冲突是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冲突。 群体之间差异最大 群体之间最容发生冲突 穷人与富人之间 干部与群众之间 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 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 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之间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 雇主与雇员之间 2.干群冲突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冲突。 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普遍认为干群差别是较为显著的社会差别,而干群冲突是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冲突。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全国上访案件中70%—80%是由党群干群矛盾激化引起,部分地区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一位区委领导干部调查分析,在当前的干群矛盾冲突中,属于领导责任的占50%,属于政策失调的占25%,属于个体上访者素质的占5%,其他原因占20%。也就是说,在地区的社会冲突中,与政府干部素质与能力相关的占了75%。 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因素。中组部党建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79.36%的人认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是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因素”,71%的人认为“腐败现象严重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最主要问题”,69.39%的人认为“干部作风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最主要问题”。 城乡居民对群体差别和群体冲突的判断 %
(3)各种社会矛盾极易演化为 干群矛盾 3. 各种社会矛盾极易演化为干群矛盾。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组织不发达、难以发挥缓冲作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依赖,以及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因素各种社会矛盾极易演化成干群矛盾。 例:2004年10月18日发生的重庆市民众冲击政府的的“万州事件”,就是由于一名农民搬运工不小心撞了一位市民引起的。2005年6月26日在安徽池州城区因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砸燃轿车,袭击现场武警,洗劫超市的“池州事件”。2006年8月浙江瑞安市三中29岁的女教师戴海静坠楼身亡引发的砸工厂机器和汽车、冲击政府的瑞安事件。内蒙牧民买山西黄牛致使当地政府赔偿。 冤有头,债有主,前面一拐是政府。
(4) 个别地方干群关系畸变, 群众基础脆弱 鱼水关系 蛙水关系 萍水关系 油水关系 石水关系 火水关系 4.个别地方干群关系畸变,群众基础脆弱。 有的地方,部分干部:与民争利、与民争地、与民争权、与民争位。部分群众:仇官、仇富、仇警、仇政府。 在一些地方,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水乳关系,也开始变成了“蛙水关系”、“萍水关系”、“油水关系”、“石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所谓“蛙水关系”,指某些党员干部需要群众时,就象青蛙一样往水里跳,把群众当成真正的英雄;不需要群众时,就跳上岸来,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所谓“萍水关系”,指某些党员干部和群众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怨气声声,隔膜重重,谁也不把谁看成真心朋友,党员干部不体察民情,群众也不买他们的账,进进出出如同萍水相逢。所谓“油水关系”,指一些党员干部有好处就办事,没有好处不办事,服务关系变成了纯粹的利益关系、金钱关系,干部群众如同油和水,根本合不到一块。而“水火关系”更到了不相容的地步,如有的地方群众时常告干部,党员干部对群众也是一肚子怨气,工作根本没法开展。在某区群众对干部评价的一项调查中:群众认为干群关系是水油关系的占76.62%,是水乳关系的占6.28%,是水火关系的占17.10%。 历史经验证明,群体之间的社会矛盾只是局部的不稳定状态,不至于使一个政权颠覆和瓦解,“官民关系定而天下定,官民关系乱而天下乱”,真正使政权瓦解的,是官民关系的恶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固本强基的根本措施 五、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固本强基的根本措施
正直 诚实 善良 忠诚 5-1 加强人格修养 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一)加强人格修养,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5-1 加强人格修养 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正直 诚实 善良 忠诚 (一)加强人格修养,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加强人格修养,四个关键词,正直、诚实、善良、忠诚。正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 (邓小平)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诚实:诚信是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 “诚实是最大的智慧,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最诚实的人”。善良:当官不能做老好人,但一定要做个好人。道德良心养成:仁爱之心;责任之心;同情之心;羞耻之心。反例:官场恶吏;湖南某副镇长独出心裁,给一上访的老农嘴里灌粪。“灌粪”事件发生后,张被免除公职、开除党籍、追究刑事责任。这说到底还是个感情问题,如果干部对老百姓没有感情,陌同路人,视为包袱、累赘,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甚至会生出法子欺负他们。忠诚:忠实履行职责,忠诚于党的事业,根本上讲是忠诚于人民。 如何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5-1 加强人格修养 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正确认识权力是端正态度的关键 培养群众感情是端正态度的基础 端正态度的正确方法 5-1 加强人格修养 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 正确认识权力是端正态度的关键 培养群众感情是端正态度的基础 端正态度的正确方法 学习 反思 实践 1.正确认识权力是端正态度的关键。 要时刻牢记: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为群众主持公道,为群众说话,成为群众合法权益的“守护神”。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送给大家四句箴言。(1)当官不想发财为做事。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人最后身败名裂,当官是个为民的岗位,就像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治病,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一样天经地义,理所应当。(2)为民不遗余力求满意。人民把这一摊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负全责。我们不负责,自己也许没什么,但老百姓就苦了。领导干部肩负着人民的命运,只求人民满意。(3)办事不图回报图功效。为民办事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个人不应当指望得到什么物质的报偿。领导干部给老百姓签个字、盖个章、发一个批文或执照,同宾馆的服务员给客人递上一杯茶水或一条毛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服务。办事只图对人民有利、有用,只图让人民方便、快捷,只图帮人民解决实际问题。(4)工作不带私心求实际。有了私心就没法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私心,就不能头脑清醒,就不能秉公办事,就不能理直气壮,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工作只求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2.培养群众感情是端正态度的基础。 李瑞环说,群众最可亲,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的支持是我们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感情是相互的,您真心待群众,群众就会真心待你。有的居高临下对待群众,有的蜻蜓点水“深入”群众,有的甚至把群众当作“道具”。有的对群众发号施令,视群众为仆人;或者自视清高,视群众为愚民;或者高高在上,视群众为刁民,群众反过来是不会和你有感情,更难保持血肉联系的。 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五个时刻第一:时刻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百姓的需求第一选择,以群众富裕为第一目标,以群众难题为第一抓手,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三个理念:群众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群众的工作就是我的工作。接待信访,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要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实打实”,不说虚话,不做虚事,实事求是。 3.端正态度的正确方法。 学习。反思。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实践。实践接触才能消除隔阂,才能有感情。才能避免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在干什么?现在有些地方机关内部封闭式循环,嘴里不离群众,身子远离群众;表面尊重群众,心里藐视群众;层层皆说群众,就是不接触群众。这样是培养不出感情的。
5-2 转变工作作风 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住房————————1108票 医疗———————1044票 食品安全——————1023票 5-2 转变工作作风 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住房————————1108票 医疗———————1044票 食品安全——————1023票 就业—————960票 劳动者权益—————955票 教育—————951票 低碳减排————940票 收入分配————939票 养老———934票 城镇化管理——915票 交通—909票 (二)转变工作作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邓小平73岁第三次复出时讲了一番话: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做事,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就要出问题。 例如城管问题。为什么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屡屡激化,而社会大众基本上一边倒地同情、声援小摊贩们?原因在于有些干部不切实际地片面追求城市的整洁,却没有设身处地地为摊贩的生活生存和市民的日常生活着想,也缺乏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殊不知,卖豆浆的小贩虽不起眼,甚至因为占道设摊影响市容而令某些领导生厌,但这些小买卖人不仅是城市居民的日常必需,也往往维系着一个个底层家庭的生计。一个卖早点的小贩,靠他每月挣得2000元钱,要供养了上学的女儿、长年生病的丈夫,还伺候着年迈的婆婆。而恰恰因为有了这个摊点,这户家庭虽然清贫却仍保存着珍贵的温暖和希望。试想,如果城管不问青红皂白一脚踢走了这个摊点,其实也就意味着断了这户家庭的谋生之路,至少这户家庭就难以稳定了。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乱设摊,但作为管理者如果能体恤底层民生之多艰,就完全能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推行柔性引导和管理。在城市管理到底是要稳定还是要干净这样的问题上,领导干部如果是站在群众立场上作研究、下决策,就必然会以民生为先、以和谐稳定为先,绝对不会为了面子的光鲜或部门的利益而肆意夺人饭碗。 现在拆迁老出问题。毛泽东说:“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 拆迁是好事,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有的地方政府搞“暴力拆迁”,老百姓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现代化的喜悦,反而感受到了现代化的烦恼,有一种“被现代化”的感觉,“被强迫实现现代化”, “被现代化”的感觉就会引出“被代表”的怀疑,结果既损害了群众利益,又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老百姓不满意,就说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好,这个是真的,那个是假的。政府搞拆迁动机是科学的,而方式却是不被群众接受的。因此,“暴力拆迁”应该走向“和谐拆迁”。 作为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重要的是“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领导干部如果以“我”为本、我训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甚至视百姓为草芥,在决策时根本不顾及群众的切身感受,是不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的。 群众有何诉求? “十二五”期间,你最希望生活中哪些方面有所改善?(中国网:2000份投票样本)住房1108票,医疗1044票,食品安全1023票,就业960票,劳动者权益955票,教育951票,低碳减排940票,收入分配939票,养老934票,城镇化管理915票,交通909票。 我们的领导干部做一件对人民群众有好处的实事,就是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做十件实事,常常就是一个不会被人们忘记的人。所以,要提倡这么一种风气,到群众中去,不是为作秀,不是给领导看,不是为完成任务,而是为群众做实事,排忧解难。大干部解决大问题,小干部解决小问题。
5-3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提升工作能力 学会运用群众化的语言与群众沟通的技巧 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和造就群众工作者 5-3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提升工作能力 学会运用群众化的语言与群众沟通的技巧 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和造就群众工作者 善于运用“人文关怀”和“情绪管理”的方法,变“怨民”为“爱民” 培养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依靠行政组织资源垂直命令式地动员社会的效力已越来越弱,而以利益驱动为杠杆的经济手段,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伦理手段,以契约自由为主体的法律手段和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舆论手段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愈来愈显著,党的群众工作的手段将趋于法制化、理性化和平等化。在新的背景下,要增强四大本领:教育、宣传、组织群众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化解矛盾的本领,团结群众的本领。 具体工作方法:(1)学会运用群众化的语言与群众沟通的技巧;(2)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3)注重培养和造就群众工作者;(4)善于运用“人文关怀”和“情绪管理”的方法,变“怨民”为“爱民”;(5)培养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习惯。领导干部要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带头“上线”和“触网”,通过在线聊天室、网络直播室、专线电话、博客、微博等途径,就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在线回答,并形成在线处理群众诉求的制度。
熟悉网络语言(小游戏) 人、我、年轻人、什么、不要、喜欢、这样子、同意、惭愧、失望、非常 嫑、囧、氼、槑、嘂、烎 酱紫、虾米、表、顶、寒、偶、灰常、小P孩、汗、稀饭、银 (jiǒng) (biao)(mei) (nì) (yín) (jiào)
5-4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为群众服务的制度平台 群众参与决策机制 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群众监督评价机制 (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为群众服务的制度平台。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教育当然重要,但制度机制也不可缺少,有效的制度才能保证干部不脱离群众。我认为目前关键的制度有两条:一是建立起让干部经常性地深入群众的制度;确保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二是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服从和忠实于人民的意愿。胡长清曾说,当到他那一级的干部就没人管了,就象牛栏关猫,来去自由,结果,自由到刑场上去了,所以说,监督很重要。就要改变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管的软弱乏力现象,推进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改革及创新,包括建立人民群众对不称职者的弹劾罢免机制,鼓励和保障人民群众对权力者的公开批评,以法律形式保障舆论对权力进行监督,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和质量,开辟更多的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直通车”。当然,说的全面一点包括群众参与决策机制、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群众监督评价机制。最根本的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从制度层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各地群众工作创新借鉴 案例 群众工作机构 组织属性 人员 主要经验 联系渠道 河北保定 群众工作站 松散、抽调 兼职 一服务、 四促进 便民服务中心、联合接访中心 山东临沂 群众服务中心 整合组建 专职 一个体系、三项制度 行风热线、五个一模式 河南义马 群众工作部 新建独立、高配 一个网络、四个机制 群众工作日、群众之家 辽宁沈阳 扩建、高配 专兼结合 六大平台 手机短信、 信访大厅 各地群众工作创新借鉴:河北保定群众工作站实践,山东临沂群众服务中心实践、河南义马以及辽宁沈阳群众工作部实践。云南孟连 “农民服务站”实践,搭建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平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让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服务有保障”,实现“证件村里办、小病村里医、矛盾村里调、补贴村里领、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信息村里询、问题村里解”的目标。
【结语】 牢记党的宗旨 不负人民重托 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服务父老乡亲 实现人生价值 牢记党的宗旨 不负人民重托 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服务父老乡亲 实现人生价值 三句话与大家共勉:牢记党的宗旨,不负人民重托;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服务父老乡亲;实现人生价值。
【思考题】 结合个人思想实际,深入思考在树立和践行群众观点方面还有哪些欠缺,并提出改进措施。 结合单位和个人工作实际,列举影响干群关系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这一专题的思考题:1.结合个人思想实际,深入思考在树立和践行群众观点方面还有哪些欠缺,并提出改进措施。 2.结合单位和个人工作实际,列举影响干群关系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参考观点:晒晒你的群众观 群众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去管; 群众的事情太多太烦,懒得去管; 这个事情不是我负责,不归我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件事不是我一个部门能解决的事情。 这个问题是前任领导的遗留问题,不要找我; 群众意见多,又野蛮,自己又不能解决,因此不愿意见群众; 群众都是愚昧的,哄哄骗骗就过去了; 群众都胆小,解决带头的,其余的都好办; 解决群众问题动用警力事半功倍; 群众工作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事情 为第一题提供一些参考观点
【推荐阅读材料】 《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 《苏共亡党十年祭》 《甲申三百年祭》 《陈涉世家》 《过秦论》 国内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 最后是推荐阅读材料,包括《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最近出版的) 《苏共亡党十年祭》 《甲申三百年祭》 《陈涉世家》 《过秦论》 国内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
请提出宝贵意见 这就是本专题的全部内容。讲的不正确、不准确、不切合实际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