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篇 Unit_06_板塊構造運動
大陸漂移說 德國氣象學家 韋格納 的發現 1912年, 韋格納 提出 大陸漂移說 ,認為『世界各大洲在 二億 多年前是連結在一起的「 盤古大陸 」,後來在長時間的 分離 與 漂移 才逐漸形成現在五大洲的模樣』。
大陸漂移說─證據 陸地岩層:南美洲與 非洲 的 海岸線 可以拼湊得很吻合,且兩邊陸地的岩石與構造也非常相似。
大陸漂移說─證據 古生物化石:同一時期的陸生生物化石分布在受大洋阻隔的大陸上,如犬頭龍、中龍 、 舌羊齒 。
大陸漂移說─證據 冰川運動:約三億多年前古生代時期,陸塊都有 冰川 的分布,從當時冰川流動方向,可以證明當時是以拼起來的南半球大陸之內陸為中心,向四方流動。
大陸漂移說─證據 古氣候:在南極洲發現大量古生代晚期的 煤礦 ,證明現今冰天雪地的南極洲曾位於 高 溫且溼潤的地區。
海底擴張說─海斯 主張岩漿自 中洋脊 噴出形成新的 海洋地殼 ,並推擠舊的海洋地殼向 兩側 擴張。
海底擴張說─海斯 中洋脊附近的 海洋 地殼比較年 輕 ,沉積物厚度比較 薄 ;離中洋脊兩側較遠的地殼較 老 ,沉積物厚度比較 厚 。
海底擴張說─特性 擴張動力: 軟流圈 的熱對流。 熱對流原因: 地函 中因溫度高低 不同 。
海底擴張說─特性 熱對流上升處: 中洋脊 的岩漿隨熱對流上升,在其裂谷噴出形成 玄武岩 。 熱對流下降處:密度 大 的地殼在 海溝 處下降至 地函 ,形成很大很慢的熱對流。
板塊構造學說 基礎: 大陸漂移說 、 海底擴張說 。 太陽系中, 金星 與 火星 表面也發現有類似地球的 岩石圈 與較不明顯的 板塊 運動。
板塊構造學說 地球表層由岩石( 岩石 圈,厚約 100 公里)構成,漂浮在 軟流圈 之上。 地球表面岩石圈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 板塊 ,板塊間邊界與國家間邊界、洲際間邊界、海陸間邊界 沒有 關聯。 板塊邊界以 中洋脊 、 隱沒帶 與高大山脈為界線,板塊間發生相對運動常產生 地震 、 火山 、 造山 運動。
全球板塊分布 科學家將全球分成七大板塊(歐亞板塊、 印澳 板塊、 太平洋 板塊、 南極 板塊、 非洲 板塊、 南美洲 板塊、 北美洲 板塊)及二十幾個較小的板塊。
全球板塊分布 七大板塊中以 太平洋 板塊最大,全部都是 海洋 地殼;其他板塊幾乎都具有 海洋 地殼與 大陸 地殼。 板塊交界帶與 地震帶 、火山帶 非常吻合。 全世界主要的高大山脈都位在板塊交界上,如喜馬拉雅山、安地斯山。
板塊邊界 板塊與板塊的邊界可分為 張裂性 板塊邊界、 聚合性 板塊邊界、 錯動性 板塊邊界三種。
板塊邊界
板塊邊界─張裂性 分布: 中洋脊 、 東非 裂谷。 成因:兩板塊受 張力 作用而互相 遠離 。
板塊邊界─張裂性 地質構造:多 正 斷層與 平移 斷層。 地質特色:多 火山 、 地震 。 裂谷兩側岩石呈 對稱 分布,距裂谷愈遠年代愈 老 。
板塊邊界─聚合性( 隱沒帶 ) 臺灣島:歐亞板塊( 大陸 地殼)、菲律賓海板塊( 海洋 地殼)。
板塊邊界─聚合性 中國 喜馬拉雅山 :印澳板塊( 大陸 地殼)、歐亞板塊( 大陸 地殼)。 南美 安地斯山脈 :南美洲板塊( 大陸 地殼)、那茲卡板塊( 海洋 地殼)。
板塊邊界─聚合性 兩板塊受 壓力 作用而互相 擠壓 ,使得某一板塊沒入另一板塊的下方。
板塊邊界─聚合性 地質構造:多 逆 斷層與 褶皺 構造。 地質特色:多 火山 、 地震 和 山脈 ( 造山 運動) 。
板塊邊界─錯動性 分布:美國加州地區 聖安德列斯 斷層( 北美洲 板塊、 太平洋 板塊)。 成因:兩板塊受到 剪力 作用,只有 水平 方向產生移動。
板塊邊界─錯動性 地質構造:多 轉形 斷層。 地質特色:多 火山 、 地震 。 沒有 大量新板塊物質誕生或舊板塊消失的狀況。
板塊邊界─比較 張裂性 板塊邊界 聚合性 板塊邊界 錯動性 板塊邊界 地形 中洋脊、裂谷 海溝、褶皺山脈 應力 張力 → 拉張 壓力 → 擠壓 剪力→水平錯動 地質構造 正斷層、平移斷層 逆斷層、褶皺 轉形斷層 地震 淺源 淺源、中源、深源 火山岩 玄武岩 安山岩 變質作用 不強烈 強烈 實例 冰島 臺灣、喜馬拉雅山
台灣島─板塊交界 臺灣島位於 歐亞 板塊與 菲律賓海 板塊交界處。 兩板塊以 花東縱谷 為界, 海岸 山脈、綠島、蘭嶼屬於 菲律賓海 板塊:中央山脈以西屬於 歐亞 板塊。
台灣島─震源投影 從南北剖面上可以看出 菲律賓海 板塊隱沒於 歐亞 板塊之下。 從東西剖面上可以看出 歐亞 板塊隱沒於 菲律賓海 板塊之下。
台灣島─造山運動 逆斷層:菲律賓海板塊向 西北 運動,撞擊歐亞板塊,強大的擠壓力量使台灣經歷造山運動,形成南北 向的中央山脈,並產生許多南北走向的 逆 斷層。
台灣島─造山運動 集集921大地震: 車籠埔 斷層即為逆斷層。
報告完畢 歡迎下次再來
補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