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课件仅供教学之用,其中内容不得用于其它出版物) 宏观经济学 叶德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课件仅供教学之用,其中内容不得用于其它出版物)
第九章 经济增长 教学目的: 了解经济增长的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教学重点: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民总产出的增加,通常以GDP或人均GDP的增长来衡量。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1900-1978)于1922年在牛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并未立即执教,最初两学期去剑桥大学进修,师从凯恩斯研究经济学。然而,师生之谊并未导致他盲目地附和凯恩斯,相反,却为他以后反思凯恩斯的理论、改进凯恩斯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契机。 哈罗德在1939年就提出了将凯恩斯的理论分析长期化、动态化的初步意见。1973年出版的《动态经济学》正式提出了动态化分析的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一、模型的产生 哈罗德认为,投资能扩大总需求,缓解销售困难。但投资必然增加总供给,引起下期的需求不足。要解决下期和更后面的需求不足,投资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哈罗德—多马模型所解决的正是:投资应保持 怎样的增长率,才能使经济长期、稳定地均衡增长。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基本方程式 哈罗德假定: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基本方程式 哈罗德假定: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3)资本-产量比率不变。 资本―产量比率指的是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以代表资本量比率,有 : (9.1.1)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把有关经济因素简化为三个变量: 1、社会储蓄率,以s代表。 2、资本量比率,以代表。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把有关经济因素简化为三个变量: 1、社会储蓄率,以s代表。 2、资本量比率,以代表。 3、经济增长率,以G代表。 (9.1.2) (9.1.3) (9.1.4)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由于K=I, I=S 即 (9.1.7)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由于K=I, I=S 即 (9.1.7) 式子( 9.1.7)即为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它说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必须等于社会储蓄率与资本量比率之比;在资本系数( )不变的前提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储蓄率。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三、三种增长率 1、实际增长率,以Gt表示。 2、有保证的增长率,指满足投资等于储蓄条件下的增长率,以GW 表示。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三、三种增长率 1、实际增长率,以Gt表示。 2、有保证的增长率,指满足投资等于储蓄条件下的增长率,以GW 表示。 3、自然增长率,指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以Gn表示。 注:g为劳动生产率,L为人口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四、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 哈罗德认为,要使社会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地均衡增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四、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 哈罗德认为,要使社会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地均衡增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该条件十分苛刻,很难满足,即Gt、GW 、Gn三者很难同时相等,所以一些经济学家称哈罗德提出的增长路径是处于“刃锋”状态。 (9.1.10)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先从GW与Gt的关系看: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先从GW与Gt的关系看: (1)如果Gt<GW ,说明投资规模过小,需求不足,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收缩。因此,投资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2)如果GtGW ,说明投资过大,资本不足,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引起通货膨胀。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再从GW与Gn的关系看: 9.1 哈罗德—多马模型 再从GW与Gn的关系看: (1)如果GW < Gn ,表明还存在可供使用的剩余劳动力和潜在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这时经济将出现长期扩展的趋势,容易产生长期性通胀。 (2)如果GW Gn ,表明投资的增长超过了劳动力增长和生产率发展的限度,结果是生产率下降,导致经济长期停滞的趋势。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该模型假定: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该模型假定: (1)生产中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但这两种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化的,即资本系数可变; (2)经济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之下,工资和利润分别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相等。 根据上述假定,有: Y=f(K,L)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不考虑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由于 (9.2.1) (9.2.2) 令 (9.2.3)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由于假定 ,式(9.2.3)可写成: (9.2.4) 若 (9.2.5)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由于S=sY ,I=K 有:K =sY (9.2.7)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由于S=sY ,I=K 有:K =sY (9.2.7) 结合式(9.2.5)和式(9.2.7)可知,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考虑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由于 (9.2.8) (9.2.9) 注:为技术进步率
9.2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模型的政策结论 1、经济增长率取决于:(1)资本增长率;(2)劳动增长率;(3)技术进步;(4)资本与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即与的大小。 2、根据资本与劳动的市场价格,政府还可调节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例,即调节资本系数。 3、不同国家拥有的资源条件不一样,应选择不同的增长途径。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一、增长因素定量分析 肯德里克认为,产量由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决定。产值的增长除了来源于要素投入量外,还来源于这些要素投入量的生产率。但他并未对此作细致的量化分析。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中每一因素的贡献大小作了量化分析。他将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另一类是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要素生产率,也称为总要素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它等于产值增长率减去生产要素投入量增长率后的差额。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内涵很广泛,包括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技术水平、知识技能、健康状况及其改善等。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内涵很广泛,包括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技术水平、知识技能、健康状况及其改善等。 一般说来,除了人口的自然出生和成长外,人力资本有三条形成途径:教育、卫生保健、移民入境。 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密切关联。依附于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被作为经济增长的一种内生变量。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三、技术内生化 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由罗默提出,它是从美国经济学家阿罗提出的“干中学” 模型发展而来的。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三、技术内生化 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由罗默提出,它是从美国经济学家阿罗提出的“干中学” 模型发展而来的。 阿罗认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生产经验对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罗默对“干中学”模型作了修正与发展。他认为,生产和投资过程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使人们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生产过程中,厂商相互学习,增长了知识存量和技术存量,促进经济增长。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生产和投资促进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又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刺激投资增加,这构成一个相互推动的内在良性循环,从而得出一国经济具有长期增长可能的结论。 90年代后,罗默等人又讨论了研究与开发(R&D)对经济增长的作用。R&D是一种主动性的技术创新,这种主动性的技术进步及其扩展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9.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四、制度与制度创新 过去长时期内,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增长和其它经济问题时,都是将制度作为一个外生变量。但以科斯、诺思、德姆塞茨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则将制度看作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内生变量。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制度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基本结论是,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甚至比技术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