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神木职教中心医学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 ),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 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 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 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 基础过关 ] 4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 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 它由一些 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 抗生素是___, 它能使细菌的____, 并使细菌破裂 。 5. 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 是 ( ) A 、细菌性痢疾 B 、青春期肺结核 C 、破伤风 D .霍乱.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猪流感.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监测所 林君芬 2013年10月29日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内科护理学.
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谢冬英 2008年03月.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病的流行病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白 浪.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 合肥38中 黄菲.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病 毒 性 肝 炎.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预防小学生 常见传染病.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学习方法 概述 病因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 治疗 预后 体现四早.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病毒感染与免疫.
甲状腺激素.
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340 水痘.
病 毒 性 肝 炎 Viral hepatitis 主 讲 何步东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防蚊灭蚊.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神木职教中心医学系

第一节 概 论

一、感染与免疫 感染的概念 感染过程的表现

感染的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与传染的区别: 传染属于感染的范畴,而感染不一定有传染性

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二、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 (1)屏障作用 (2)吞噬作用 (3)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 (1)细胞免疫 (2)体液因子 (3)超敏反应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的概念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 转归的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病人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水、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 虫媒传播: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而传播。 血液和体液传播 母婴传播 土壤传播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易感人群 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 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因素(地区性) 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气候因素(季节性) 生态环境: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水平对流行过程有决定性影响。

三、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的特征 基本特征 临床特点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季节性、地方性 有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 2. 前驱期 从起病致症状明显期开始为止的时期 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 1. 潜伏期 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 2. 前驱期 从起病致症状明显期开始为止的时期 症状为非特异性。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 3. 症状明显期 4. 恢复期 不同传染病出现各自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3. 症状明显期 不同传染病出现各自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此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有并发症,是治疗、抢救的关键时期 4. 恢复期 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 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 为恢复期。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复发与再燃 后遗症 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未能复 常者。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复发:初发疾病进入恢复期,稳定退热 一段时间,病原体再度繁殖,初 发症状再现。 再燃:疾病进入恢复期,热未降至正 常,又复上升。 后遗症 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未能复 常者。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四、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法定传染病:三类37种(SARS) 甲类两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 乙类25种——严格管理 丙类10种——监测管理

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传染源处理 患者或疑似病人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接触者进行检疫,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 病原携带者—治疗、调整工作岗位 动物传染源(根据经济价值处理)

传染病的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 : 三管一灭,用具消毒, 个人卫生。 呼吸道传染病:通风换气、空气消毒、 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 杀虫、防虫、驱虫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致病 微生物

传染病的预防 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自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被动免疫(抗毒素、丙种球蛋白) 个人防护、药物预防

五、传染病的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资料 实验室资料及其他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2、病原体检查 3、免疫性检测 实验室资料及其他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2、病原体检查 3、免疫性检测

六、传染病的治疗 A治疗原则: 要强调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进治疗,坚持综合治疗原则,加强护理。 B治疗方法: 一般及支持疗法、病原治疗或特效治疗、对症治疗、中医中药及新针疗法。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一)定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病因和病机 (三)病理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 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3. 易感人群 4. 流行特征

(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1——3日 1、单纯性流感 2、肺炎性流感

三、心理社会状况 起病急,发热、咳嗽、胸闷、腹泻等影响休息、睡眠,若症状重,担心预后致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

四、诊断及治疗要点 (一)诊断要点 (二)治疗要点: 对症支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五、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2、疼痛 与病毒感染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性肺炎有关 1、体温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2、疼痛 与病毒感染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性肺炎有关 4、焦虑、忧郁 与疾病不适,知识缺乏有关 5、潜在并发症: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六、护理目标 1、病人体温降至正常。 2、病人疼痛减轻。 3、病人胸闷、咳嗽、气急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4、不良心理消失。 5、无并发症发生。

七、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二)病情观察 (三)配合治疗护理 (四)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肝炎

一、概述 (一)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以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坏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二)分类: 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三)病机和病理: 1、发病机制;HAV经口感染后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复制并引起病变。2、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以肝损害为主,肾、胰、脑、关节、皮肤及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损害。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4、流行特征

(二)身体状况 1、急性肝炎 2、慢性肝炎 3、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5、肝炎肝硬化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功能检查 4、病原学检查

三、诊断及治疗要点 (一)诊断要点:有流行病学证据,结合各型临床特点,再有实验室资料即可作出诊断。 (二)治疗要点:治疗原则均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药物。

四、护理诊断及问题 1、体温过高 2、活动无耐力 3、营养失调 4、有感染的危险 5、焦虑 6、潜在并发症

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二)病情观察 (三)配合治疗护理 (四)心理护理 (五)健康指导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一)定义: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症,重者发生呼吸衰竭。

(二)病因 乙脑病毒为RNA病毒,病毒抵抗力弱,对温度、乙醚和酸均很敏感,加热100℃2分钟或56℃30分钟可将其灭活。病毒抗原性稳定,人与动物被感染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

(三)病机和病理 乙脑病毒随蚊虫叮咬进入人体, 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后进入 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病毒通 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脑炎。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传染源: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均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多数呈隐形感染。 4、流行特征:我国多数地区有本病流行,有严格季节性,80%——90%的病例在7——9月之间,以蚊虫密度成正比。

(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1、典型表现 (1)初期:病初的1——3天 (2)极期:病程第4——10天 (3)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其他情况逐渐好转。 2、并发症: 最易病发支气管肺炎,多因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或应用人工呼吸机所致。

(三)、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和家属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担心病情恶化而出现紧张、焦虑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

(四)、辅助检查 1、血象 多数患者血象身高。 2、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 3、血清学检查。

三诊断及治疗要点 (一)诊断要点 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7、8、9月;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起病急,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病理反射等脑实质损害为主要表现。

(二)、治疗要点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应采取抗病毒、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相结合,加强护理,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脑疝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二)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防蚊隔离,室内温度控制的30摄氏度以下。 2、对症治疗 (1)高热处理 (2)抽搐处理 (3)呼吸衰竭处理 1、一般治疗 防蚊隔离,室内温度控制的30摄氏度以下。 2、对症治疗 (1)高热处理 (2)抽搐处理 (3)呼吸衰竭处理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抗菌治疗 5、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

1、体温过高 2、意识障碍 3、营养失调 4、气体交换受损 5、躯体移动障碍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焦虑悲观 四、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2、意识障碍 3、营养失调 4、气体交换受损 5、躯体移动障碍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焦虑悲观

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将患者至于安静、光线柔和、有防蚊设备的房间内,室温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声音和强光刺激,意识障碍者需专人看护,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以免诱发抽搐。

(二)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对光反射、其他精神神经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和程度。观察心理和情绪反应。

(三)配合治疗护理 1、体温39摄氏度以上者可采用戴冰帽、冰袋冷敷、温水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措施。 2、惊厥或抽搐发作时,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3、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4、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应注意功能训练包括吞咽、语言、肢体功能,可理疗、针灸、高压氧治疗。

(四)健康指导 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等综合性防御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六、护理评价 病人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意识是否清楚;气体交换、营养状况、躯体功能有无改善;有无并发症发生;能否说出预防疾病的措施。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