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專題講座 Blue嗎? 漫談憂鬱與自殺 主講人:陳怡樺, Ph.D.   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公司為社團法人 股東之人數 林宜慧 陳冠蓉. 公司之意義  根據公司法第一條規定 : 「本法所 稱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 本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 人。」
精神疾病的辨識與處理 吳 進 欽. 何謂異常 統計學上的少數 違反常規 個人的困擾 功能障礙 不被預期.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輔導原理與實務 躁鬱症.
自殺評估及處理 國軍左營總醫院 精神科.
憂鬱症與自我傷害防治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精神科 主治醫師 陳興剛.
青少年憂鬱症 黃淑琦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 湯華盛
憂鬱症患者的臨床照護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精神科 護理長 許秋芬 2004/03/27.
彰化基督教醫院 精神科 李秀瓊 3/28/2012 如何面對罹患精神疾病的學生.
守護妳的心-解決女性的煩惱 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 羅瑋琪醫師.
遠離憂鬱,擁抱幸福 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 self之發展(兼談如何培養出健康優秀的孩子) 幸福法門與壓力調適.
校園自殺憂鬱防治宣導 鄒雅雯
憂鬱症 與自殺之預防 顏永杰 醫師 義大醫院精神科 義守大學醫學院.
躁鬱症簡介 馬大元 醫師 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成人精神科主任 新竹和平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理事長 前國軍新竹醫院精神科主任
憂鬱症:簡介、篩檢與治療 楊玉婉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
美麗心境界 監所收容人輔導與 常見心理精神症狀
憂鬱症與自殺防治 馬大元 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院長 大湖大順醫院兼任主治醫師(週三下午) 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創會理事長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自殺防治守門人 班級心理衛生宣導活動 長榮大學學務處  諮商中心.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病 毒 性 肝 炎.
青少年常見精神疾病 癥狀及輔導 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精神科 黃怡禎醫師.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姓名:梁君瑜 班級:七舞四A 學號:˙ 指導老師:戴君安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了解孩子的情緒困難 ~認識兒童情緒障礙及其相關處遇
自殺防治守門人 班級心理衛生宣導活動 長榮大學學務處  諮商中心.
常見的傳染病.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人生經驗分享 - 做一個有用的人進而當一個社會領導- 魏綸武 ILITEK EE 80, TsingHua Oct., 2012.
失智症及精神行為併發症 林口長庚 精神科 劉嘉逸.
Diabete.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香港快樂指數 2007 何濼生教授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情感性疾患 Mood disorder 心輔三 楊婕妤、蕭妤潔、    林千桂、蔡穎綾.
學前兒童簡易發展 篩檢評估量表 小組成員: 張雅涵 張瑞恩 王雅琴 張馨方
東華三院“Radio-i-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黃美廉:幼時罹患腦性麻痺.
大學生的自傷與自殺危機處理: 大學導師的經驗分享 林 進 材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認識障殘人士. 認識障殘人士 殘疾人士的分類 引用1995年康復白皮書 肢障(肢體傷殘) 聽障(聽覺受損) 視障(視覺受損) 智障 精神病 自閉症 語言障礙 長期病患(器官殘障)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認識 鎮靜/安眠藥 Benzodiazepine(BZD) 作用 抗焦慮、鎮靜、肌肉鬆弛、抗痙攣 種類 超短效型-Dormicum(導眠靜)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健康管理專題講座 Blue嗎? 漫談憂鬱與自殺 主講人:陳怡樺, Ph.D.   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情感性疾病 漫談憂鬱症

憂鬱的分類 情緒低落疾患(dysthymic disorder):比較輕微而慢性的憂鬱 空洞性憂鬱:主以身體症狀表現為主,在早晨特別嚴重 季節型情感疾患:冬天時較差、夏天時變好,因日照量的增減影響賀爾蒙,決定情緒的轉換 從其他角度看憂鬱症 (1) 內因性憂鬱症 (憂鬱症來得無明顯原因) (2) 反應性憂鬱症 (憂鬱症反應曾發生過的某些事)

憂鬱期的徵候

DSM-IV檢核表I 重鬱發作 在兩週內,至少出現五種下列症狀: 幾乎每天多數時間 有悲傷情緒 對大部分活動失去興趣和快樂 顯著體重下降或增加 幾乎每天 失眠或嗜眠 有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鈍 疲憊或喪失精力 有無價值感和過度的罪惡感 思考能力或專注力減退 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 有明顯的痛苦或損傷

DSM-IV檢核表II 重鬱症 出現重鬱發作症狀 沒有躁狂和輕躁狂發作歷史 輕鬱症 多數時間有憂鬱情緒,至少持續兩年 當憂鬱出現時,至少有兩種下列症狀:缺乏食慾或吃過多、失眠或嗜眠、活力低或疲憊、低自尊、難以專注、無望感 在兩年期間,沒有症狀的情況每次不超過兩個月 有明顯的痛苦或損傷

憂鬱的流行病學 有家族遺傳傾向 終身都可能發生,好發於年輕的成人 終其一生,女生有10-26%,男性有5-12%罹患憂鬱症(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重度憂鬱症---女:男=2:1 經前症候群所導致的憂鬱(約10%女性) 人際關係因素: (1) 母親在11歲以前過世 (2) 和配偶或愛人缺乏親密關係 (3) 除家庭外別無工作 (4) 家中有3個以上小孩需照顧 較低社經階層的人比中產階級人更易憂鬱 憂鬱症常見的線索 (1) 焦慮 (2) 過度補償 (3) 孤立

憂鬱症其他可能成因 憂鬱的遺傳性:家族史為危險因子 痛苦的童年 經歷生命中痛苦的生離死別 自我對話非常負面 飲食失調問題 受荷爾蒙循環之影響 氨假設:憂鬱乃因正腎上腺素 & 血清素的活動量過低 服用安眠藥或鎮靜劑 因高血壓或其他身體問題正在服藥 在某些季節特別沮喪 剛開始從酒精或藥物上癮中康復

憂鬱症與荷爾蒙的波動 甲狀腺機能減退易造成憂鬱症狀 避孕藥易引起或加重某些女性的憂鬱症 經前憂鬱症:經前情緒失調—與憂鬱症類似 產後憂鬱症 (1) 懷孕期間和之後的荷爾蒙改變,影響神經傳導素,導致情緒改變 (2) 家中增添新生兒壓力及接踵而來的責任 (3) 有憂鬱病史的人較易得 (4) 發生比率:13%(跨文化) 更年期憂鬱症:與中年荷爾蒙改變有關,可考慮雌激素補充治療

其他憂鬱相關理論模式探討 心理動力方法 (1) 哀悼與情緒空洞 (2) 依賴性人格障礙 (3) 人際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取向 (1) 行為理論與處置 (2) 習得的無助感 (3) 負面思考 (4) 認知理論與處置 (憂鬱的認知理論)

憂鬱的罹患傾向---壓力模式 (生物、心理、環境因素)

憂鬱症的病程 符合DSM-IV診斷之憂鬱症,憂鬱期常持續3-6個月 由憂鬱期中恢復後(約90%人可恢復),未來將有50%機率經歷另一個憂鬱期 剛復原時,是另一個憂鬱期最可能出現時 停留在非憂鬱期愈久,愈可能繼續不憂鬱 第一個憂鬱期前生活穩定、無物質濫用情形,預後較好

治療方法 心理的方法 心理動力治療法:協助患者將潛在的問題帶回意識層,並重構它們 行為治療法:將情緒與個人生活的獎賞連結 認知治療法:協助患者,認識和改變它們的負面思考過程,進而改變情緒與行為 社會文化的方法 人際關係心理治療法:認為人際關係的喪失、人際角色的紛爭與轉變、人際關係的缺陷皆可能導致憂鬱症,因此由這些著手治療 婚姻治療:透過指導夫婦特殊的溝通和解決問題技巧,協助改變有害的婚姻行為 生物的治療法 電痙攣治療法 抗憂鬱藥物 (1) 三環抗憂鬱劑 (2) 單氨氧化脢抑制劑 (3) 百憂解

如果你認識的人有憂鬱症 怎麼辦? 確實傾聽 保持聯繫 建議他求助 如果他提到要自殺,或者看起來要自殺,要馬上採取行動 避免想去治好他 表達希望、愛與勇氣

情感性疾病 漫談躁鬱症

躁鬱症的類型 類型: (1) 混和型:在狂躁期與憂鬱期間轉換 (2) 僅有狂躁期(較少出現) 輕躁期(較輕微的狂躁期):顯現得意的心情,精力漸增但功能未受損 循環型心情疾患:較輕微的雙極症,在輕度憂鬱與輕躁間轉換

狂躁期的徵候

DSM-IV檢核表I 躁狂發作 在一段時期內,異常且持續具有高昂的、膨脹的、或易怒的心情,延續至少一星期 至少有下列症狀中的三項持續存在 膨脹的自尊心或自大狂 睡眠的需求減少 比平時多話或不能克制的說不停 意念飛躍或主觀經驗到思緒在奔馳 易於分心 增加活動或精神運動性激動 過份參與極可能帶來痛苦後果的娛樂活動 造成重大的痛苦或損害

DSM-IV檢核表II 第一型雙極症 出現一次躁狂、輕躁狂、或重鬱發作 若最近有輕躁狂(即輕微的躁狂)或重鬱發作,有躁狂發作的病史 造成重大的痛苦或損害 第二型雙極症 出現一次輕躁狂或重鬱發作 若最近有重鬱發作,有輕躁狂發作的病史;若最近有輕躁狂發作,有重鬱發作的病史,沒有躁狂發作的病史

躁鬱症的流行病學&病程 狂躁期:覺得興高采烈、信心十足、精力充沛、多話、活動力強、不顧現實做過多計畫與承諾、大肆採購 狂躁症發生率:約為1.6% 盛行率:約1% 常發病在20幾歲的中期,通常在30歲以前出現 男女發生率相當 與遺傳高度相關 若不治療,躁鬱症會慢性化,即患者狂躁期或憂鬱期間的正常期會愈來愈短,生病期愈長愈嚴重

躁鬱症的治療 雖無法根治,但可以藥物治療,減輕症狀或減少發作次數 主以鋰鹽治療為主 (70%預防發病效果) (1) 可確實阻礙心情的擺盪 (2) 副作用:口乾、頻尿、刺激皮膚、肌肉顫抖,服用過量會損害腎與肝臟 對已急性發作者,輔以其他抗精神病藥物 少數用藥物仍極難控制的的病人,可考慮使用電氣治療(電療),其副作用是短暫性且可恢復的,如短期記憶變差(3-6個月內恢復)、頭痛(24小時內恢復) 急性躁鬱期後,患者通常會恢復至正常水準,但自行停藥往往是再度發病的主因 心理晤談:躁鬱症可能在心理壓力事件中出現

憂鬱&躁鬱症

漫談自殺

自殺的迷思 根據衛生署統計,自殺在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列名第九(衛生署,民93) 自殺人數的統計通常是低估的 因許多個人的致命車禍或其他死亡事件,也可能是自殺 每件自殺通常對親人朋友甚至不相關的人造成巨大衝擊與影響 在美國,試圖自殺的尖峰年齡在24~44歲 男性自殺死亡案件是女性的3倍 較多的女性有自殺企圖 青少年甚至兒童的自殺率逐漸提高

自殺與憂鬱 自殺大都是極端憂鬱的人所執行的 預測憂鬱的人自殺的因素:無望的程度 酒精濫用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20倍 此外 個人的家庭問題、親密關係的變化、生理疾病、失業等因素以及社會因素如暴力、犯罪、毒品等都是影響自殺的成因

「自殺量表」 「自殺量表」乃用來評估脅迫要自殺的人們實際執行自殺的可能性(由洛杉磯自殺防治中心所發展),高可能性者包括 (1)年齡和性別:男性並超過50歲或15~24歲 (2)症狀:如睡眠障礙、憂鬱絕望等 (3)壓力:處於壓力下 (4)及性與長期層面:特定症狀突然發作,或長期適應不良特質在近期大量增加 (5)自殺計畫:自殺方法和計畫詳盡清楚 (6)社會資源:沒有家人朋友可 (7)自殺前的行為:有過一次以上的自殺企圖 (8)醫療情況:有長期機能衰弱疾病,或曾多次治療無效者 (9)溝通層面:與親友間溝通中斷,並拒絕重建溝通必要性 (10)重要他人的反應:若重要他人採防衛的、排斥和懲罰的態度,否認當事人有接受協助的必要

自殺的警訊 四類自殺警訊 (簡稱 FACT) (1) 感覺 (feelings):無助、無望、無價值感、悲傷憤怒等 (2) 行動或事件 (action or events):吸煙或酗酒、個人經歷失落的經驗(如死亡、離婚、失業等) (3) 改變 (change):睡面、飲食習慣的變化、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個性改變 (4) 預兆 (threats):有計畫的安排事物、將心愛的物品分送或丟棄、研究自殺藥物、言語透露想死的念頭等 例如: (1) 突然變得異常開心/提出「已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 為後事作準備 (3) 感覺極度絕望、恥辱或羞恥 (4) 最近受到重大創傷 (5) 說「如果我死了,一切會更好」等話 (6) 做冒險的事,完全不顧自己利益

模仿:自殺的傳染 名人的自殺 Steven Stack研究發現,演藝人員、政治人物自殺之後,全國自殺的數量有規則的隨著不尋常增加 如:1963年瑪麗蓮夢露自殺後一週內,美國自殺率上升12% 高度宣傳案件 奇特和不尋常的自殺,常受到新聞媒體強力報導,此高度宣傳報導可能導致類似的自殺增加 如:英國政治動機的自焚自殺,在廣大宣傳後一年中,另有82人也以同樣致命結果自焚 合作者與同事 學校、工作場所或小社區,以口耳相傳方式傳播自殺事件,可能引發一連串的自殺企圖 如:一個美國海軍訓練學校新兵的自殺,為緊跟著另一個在學校的企圖自殺兩週之內發生

如果你有自殺念頭該怎麼辦? 告訴別人你的想法 不要「練習」自殺 作一個約定 作一個安全計畫 不要喝酒或是服藥

自殺的預防 危機處理: 主要目標在幫助個人應付當前的生活危機 若已作自殺嘗試,第一步顯然是緊急的醫療處理 自殺的高危險群人們 針對自殺高危險群訂定治療計畫,減緩其生活困擾 防止自殺的道德上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