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创外科消融方法 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 煤炭总医院心脏中心 屈正.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Taiwan SECOM Group 1 營造令人安心的環境 搶救生命有更好的方法 C P R + A E D 心肺復甦術及電擊器使用 中興保全集團 立偉電子 嘉義連絡處 張 錦 安 主任 掌握搶救生命黃金五分鐘.
Advertisements

搶救生命有更好的方法 Taiwan SECOM Group 1 掌握搶救生命黃金五分鐘營造令人安心的環境 心肺復甦術 + 傻瓜電擊器 CPR+AED+CPR 苗栗縣政府消防局 救護義消 新北市救護照顧協進會 急救教練 緊急救護技術員 基本救命術指導員 邵安緯 Mobile :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搶救生命有更好的方法 Taiwan SECOM Group 1 掌握搶救生命黃金五分鐘營造令人安心的環境 心肺復甦術及 自動體外電擊器 CPR+AED 期待! 台灣處處有 AED 人人都會 CPR 人人都敢救人 AED 推廣小組 洪 怡 晴 護理師
1 Preopera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 a Comparative Study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门静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作者姓名:易滨 1, 徐爱民 1, 赖俊雄 1,2, 曲增强 1, 程庆保 1,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多重危险因素的系统干预
卢才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章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继文.
时刻警惕的疾病——心房纤颤 毓璜顶医院心内科 李建平 博士 主任医师.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冠心病的中西医综合防治 熊尚全 福建省人民医院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 Primary Hypertension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杜正光
盲杖与盲杖技巧.
統合分析臨床試驗實之文獻品質評分:以針灸療法之統合分析為例
報告者:clerk 李秉勳林仕宏 指導者:王啟忠主任 門諾醫院 家醫科 2013 Feb 19th
卫生技术评估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医学装备处 杨 海 2012年5月.
关注降压质量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机械及生物主动脉瓣 --病人选择及手术方式实施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 易定华,俞世强,刘金成,金振晓等 2008年12月 上海.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 曾春雨、杨成明
實證醫學專題報告 服用綜合維他命,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有多少?
謝鎮陽醫師 台南新樓醫院神經內科 成功大學藥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2011/04/24
疾病预后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寇长贵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 华西医院心脏内科 曾鉴.
元智大學 公眾AED+CPR課程 期待! 台灣處處有AED 人人都會CPR 人人都敢救人 中興保全集團 立偉電子 公眾AED推廣部 朱寶信
2013 澎湖自助旅行講座 澎湖,其實就是一片海洋 主辦:沿著菊島旅行 協辦: 台北澎湖同鄉會、台中澎湖同鄉會、高雄澎湖同鄉會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七、心的神经
二維品質模式與麻醉前訪視滿意度 中文摘要 麻醉前訪視,是麻醉醫護人員對病患提供麻醉相關資訊與服務,並建立良好醫病關係的第一次接觸。本研究目的是以Kano‘s 二維品質模式,設計病患滿意度問卷,探討麻醉前訪視內容與病患滿意度之關係,以期分析關鍵品質要素為何,作為提高病患對醫療滿意度之參考。 本研究於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通過該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後進行。對象為婦科排程手術住院病患,其中實驗組共107位病患,在麻醉醫師訪視之前,安排先觀看麻醉流程衛教影片;另外對照組111位病患,則未提供衛教影片。問卷於麻醉醫師
2012年心血管年会 石家庄 15 JUN,2012 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外科治疗心房颤动 的历史与现状 煤炭总医院心脏中心 屈正.
脑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孙冰.
桌椅关键尺寸人机设计对比 制作:崔蒙蒙 刘晓涵 罗镇海 韩红 张瓷.
老年心力衰竭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白 玲
B型肝炎帶原之肝細胞癌患者接受肝動脈栓塞治療後血液中DNA之定量分析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心房颤动-- 我们努力为您做到更好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红曲的研究与发展.
實證醫學 課程介紹 與 案例報告撰寫說明 (中山醫五、醫六 EBM實務應用課程)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預防醫學導論 季瑋珠 預防醫學研究所.
分析抗焦慮劑/安眠劑之使用的影響因子在重度憂鬱症及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和一般大眾的處方形態
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1, -2基因多形性與泌尿道上皮癌之相關研究
心房颤动 武汉科技大学武钢总医院内科教室 邓建丽.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 药物治疗.
Jin Yu-hua Dept. of Geriatric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施行双极射 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 ——近中期疗效分析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王辉山 汪曾炜 李新民 韩劲松等.
實證醫學 GS 謝閔傑.
黃俊銘 葉俊杰 陳德鴻 許士超 許家豪 楊宏仁 楊美都 鄭隆賓
實證醫學 嘉義基督教醫院 外科部 黃國倉醫師
2017 The voice quality after laser surgery versus radiotherapy of T1a glottic carcinom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utor:Professor Hongbing Liu.
Meta-分析(Meta analysis)
临床病例分析 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预防.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d Early Defibrillation
實證醫學常用資源及檢索 策略介紹 林愉珊 典藏閱覽組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民國98年5月11日.
精神科 實 證 期 刊 閱 讀 報 告 EBM-style Journal Reading
第二十三章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 drugs
勞 工 安 全 相 關 法 規 公司認證 產 品 安 衛 法 政 府 設備認證 C N S 經 營 認 證 場所認證 人員認證 I S O
醫學文獻查找密技報你知Ovid Medline + Ovid MD
廣翅蠟蟬.
黄焕雷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其他微创外科消融方法 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 煤炭总医院心脏中心 屈正

为何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心房纤颤?

以肺静脉区域为代表,以及其它异位电活动灶的存在 直视下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进行处理 一、异位电活动灶诱发机制: 以肺静脉区域为代表,以及其它异位电活动灶的存在 外科手术直接进行相应区域的隔离或消融,消除了房颤的发生机制

直视下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进行处理 二、心房基质的维持机制 以二尖瓣疾病引发的永久性房颤为例,由于瓣膜功能障碍产生的压力超负荷引起心房肌的炎症和纤维化,引起心房壁的解剖学重构,并且进一步引起电生理活动的紊乱,导致了房颤折返环路的持续存在 外科手术直接对心房组织进行线性消融,破坏房颤的维持机制,改良心房基质,达到治疗目的

Cox-Maze IV 手术 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选择应用其他微创的方式去完成maze手术过程,称为Cox-Maze IV手术。其中包括射频消融(单极射频消融和双极射频消融)、超声消融、微波消融、应用液态氮或氩气的冷冻技术等。 但微波和单极射频消融由于不利于制造出连续的透壁的线性消融线且有增加副损伤的风险已不再使用。 在2010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和欧洲心率协会(EHRA)已共同认定冷冻疗法、双极射频消融和超声波消融疗法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

冷冻消融 Cryoablation/ Cryothermy 冷冻消融术应用液氮或二氧化碳气体经探头作用于心房肌肉,温度-60℃。组织损伤后24小时冰结/溶解,48小时后炎症/出血和12周组织纤维化和瘢痕,阻止电激动传导。 早期冷冻消融术一般是经心内膜进行,能够形成长而连续的透壁损伤,围术期出血少,心房壁不易穿透性损伤,形成血栓的机会少。手术操作简单,只需掌握探头与心房面接触时间。

冷冻消融 Cryoablation/ Cryothermy *冷冻消融在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中应用历史最悠久 *早期在Cox-Maze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典型用途是在三尖瓣和二尖瓣环处进行点状消融(Spot Lesions),罕有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报道。 *因不需切开缝合,明显节省时间。 *能够较好保存心房肌组织结构 *能够较好保存心内膜的光滑性

早期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的报道 1995年Kosakai等报道101例随访(0.1-3.1年):早期死亡2例,恢复窦性心律者占80%,仍有持续房颤者占14%,恢复左房和右房功能者分别为73%和88%。 2002年Yamauchi等报告40例在心外摸电生理标测下进行左心房局部冷冻消融术,均同时作了二尖瓣或房间隔缺损等手术。无死亡,31例(77.3%)窦性心律,6例仍有心房颤动以及3例永久性起搏。 2004年Isobe等分析冷冻消融术对77例二尖瓣病变伴慢性房颤患者的早期疗效:术前房颤病程小于3年和左房直径小于45mm或左心耳最大流速峰值大于40cm/秒者,能维持转复的窦性心律;而术前房颤病程大于10年并左房直径大于65mm者,未能转复窦性心律或在出院时复发房颤。因此认为房颤病程和左房直径或左心耳最大流速峰值是预测肺静脉开口冷冻消融术能否恢复窦性心律的指标。

冷冻消融 Cryoablation/ Cryothermy 2004年Kubota论述了在跳动心脏上应用冷冻消融术的可行性。 2005年Vicol认为在心脏跳动下于心外膜上进行冷冻消融损伤不能达到心内膜,因为温度正常的血流可以防止组织到-40℃,而冷冻消融必需达到此温度才可以造成细胞死亡。 2010年1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了心脏电子医疗设备制造商美敦力公司的冷冻球囊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目前用于冷冻消融的主要产品 (SurgiFrost 7 / 10) CryoCath’s SurgiFrost® Cryocath Technologies Inc. the CryoCor™ Cardiac Cryoablation System Cryocor Inc.

微波技术消融 Microwave (Flex microwave ablation system)

微波技术消融 Microwave (Flex microwave ablation system) 微波是高频(2.45GHz)状态下产生的电磁波,能促使偶电子(如水分子)摆动或旋转而产生热量。消融术的能量一般设为40-45W,频率约为50~60Hz,时间20-30秒。 实验研究证实,微波通过热变性产生心房肌的线性全层损伤,使心肌产生凝固性坏死和心肌收缩带的坏死,损伤组织形成硬的瘢痕;消融灶内细胞坏死,电活动消失,进而阻断异常的折返通路;微波消融组织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能量、时间和频率。

FLEX 2 用于停跳手术中的心内膜消融 探头 2.5cm 手柄 15 cm 电缆 183cm FLEX 4 探头可变形 用于心内膜或心外膜消融 用于停跳或非停跳手术 探头 4cm 手柄 15 cm 电缆 183cm FLEX 10 10 cm 可变形的消融区 用于心外膜消融 用于微创外科手术

有关外科微波消融治疗房颤的报道 2001年在美国通过FDA批准投入临床使用,目前已专门建立微波消融手术治疗房颤的数据库。 2002年Knaut等报告105例二尖瓣等手术和房颤微波消融术。 64例随访1年,58%为窦性心律,34.8 %房颤。 2006年Pruitt等报道在完全胸腔镜下应用微波消融治疗50例单纯房颤患者。 2007年Koistinen等对22例胸腔镜下微波消融病人随访3-22个月,60%术后两个月后未发生心律失常,27% 术后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病人症状也得到的明显改善。2例病人分别由于胸腔内出血和术中肝脏损伤,在术中行开胸治疗。

高密度聚焦超声(HIFU) 高密度聚焦超声波(HIFU) 通过使细胞产生振动或彼此摩擦从而损伤组织,同时具有不损伤血管的特点 可以有效地烧灼心房心肌和心外膜上的脂肪 能够穿越冠状动脉烧灼心肌和脂肪组织, 能够快速产生均一的透壁消融线

Cardiac Laser Ablation System Edwards Optiwave 980 Cardiac Laser Ablation System

不同能量源消融的特性比较 能量形式 心内膜消融 心外膜消融 不停跳消融 微创消融 消融速度 透壁性的判定 对心外膜脂肪垫的穿透性 单极射频 + - 慢 双极射频 快 微波 冷冻 激光 HIFU

Surgical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ardiac Surgery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Innovations 2010;5:84–96) A comprehensive search was undertaken to identify all randomized (RCT) and nonrandomized (non-RCT) controlled trials of surgical ablation versus no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F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up to April 2009.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sinus rhythm.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survival and any other reported clinically relevant outcome or indicator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hirty-three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10 RCTs and 23 non-RCTs) for a total of 4647 patients.

Results

NSR, at discharge: surgery ablation vs. surgery alone. Sinus Rhythm NSR, at discharge: surgery ablation vs. surgery alone.

NSR, at 1 to 5 years: surgery ablation vs. surgery alone. Sinus Rhythm NSR, at 1 to 5 years: surgery ablation vs. surgery alone.

Antiarrhythmics and Pacemakers 1. antiarrhythmic drug us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surgical AF ablation group in non-RCTs (OR 0.17, 0.07–0.37). No significantly reduction in RCTs (OR 0.96, 95% CI 0.33–2.82; 5 RCTs). 2. temporary or permanent pacemaker: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in RCT or in non-RCT studies (5.0% VS. 4.0%).

Death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t 1 year. Death, at 2 to 5 years: surgery ablation vs. surgery alone.

Stroke and Thromboembolic Events Length on follow-up in year on risk of stroke. Surgical AF ablation provided increasing protection from stroke with increased follow-up.

Other Outcomes surgical ablation vs. surgery alone Highe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onger shuttle walk test. Better exercise testing. More Operation time. More reoperation for bleeding. No difference: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