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 蘇明俊 組員 謝辰萱 92110231 李瑜婷 92110303 楊凱惠 92110355 魏君茹 92110403 李佳蓉 9211041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雪霸國家公園生態 旅遊整體規劃研究 緒論 雪霸國家公園發展生態旅遊現狀分析 相關文獻回顧與評述 生態旅遊整體發展規畫構想 目 錄 雪霸國家公園三區生態旅遊規劃計畫 結論與建議 5 6.
Advertisements

焦點 14 個體和族群.
焦點 1 陸域生態系. 臺灣的陸域生態系 臺灣四面環海 黑潮通過  高溫, 雨量充沛 熱帶, 亞熱帶氣候.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一段難以忘懷之 黃金年華 照片來源 - 網路流傳 及 私有 Ted Tsai.
台灣海岸線全長:約1200km 台灣海岸分類: 北部岩岸 西部沙岸 南部珊瑚礁海岸 東部斷層海岸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休管二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C517
開設班級:進休管三A/休管二B 授課老師:林志朋 教室:C515/C517
龐朵容 蘇欣怡 廖帆立 林恩如 鄭昕怡 沈妏嬣.
國內自然保育狀況 生資系 曾素玲.
公園及遊憩區管理 授課地點: (TC515日) 授課教授: 林志朋.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介紹花蓮 6225 王皓威.
生物的生存環境 地球上有各式各樣的環境,有些地方潮濕,有些地方乾燥,有些地方炎熱,有些地方寒冷。這些不同的環境各自棲息著各種不同的生物。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島上也有各種不同的環境,棲息著各種不同的生物。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台灣的生態環境吧!
台灣國家公園共包括陽明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以及金
陽 明 山 之 旅 製 作: 楊 鳳 蓮 日期:2007年4月17日.
陽明山 介紹 景點 特色 心得 網站.
第六章 人類與環境 6-2維護生物多樣性.
墾丁國家公園 環境教育課程 中年級【第一案】 圖片、資料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教案設計:沈恆榮
生態與生物多樣性 教材撰寫者:陳榮錦/ 臺中市石岡區土牛國小校長.
森林資源 資源指可用的物質,包括動植、物,礦物,凡是可供人類滿足的都是。
社區營造兩大要素及發展面向 居民需求 人 人文教育 社福醫療 社區治安 社區資源 文、地、產、景 環境景觀 環保生態 產業發展.
陽明山國家公園 組員&負責項目: 組長: 林芳儀---特色 組員: 和法如---基本介紹 陳宏恩---特色 胡鎮麟---特色
台灣高山 玉 山 阿里山 陽明山 雪霸.
觀光與休閒遊憩 資源規劃 老師 製作.
人類與環境 6-3 生物的保育.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台灣森林生態 高海拔地區 中海拔地區 低海拔地區 針 葉 林 針、闊葉混合林 闊葉林種:亞熱帶林、熱帶林
太魯閣峽谷.
森森不息- 愛林、保林、護林宣導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資源的有效利用 與 自然保育.
玉山之美.
山林之美─太魯閣 學生:5年5班 6號 姓名:鄧宇辰.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PATAGONIA ARGENTINA GLACIAR PERITO MORENO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臺灣的國家公園.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動物世界.
林道 9K工寮 中之關130.5K 90分 150分 20號道路 垭口林道 關山嶺山3176M 溪頭山 3272M 1.5K 110分
校園生物多樣性 作者:林姿妡 指導老師:張瑛蘭.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黑尾長雉.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公關寫作 第七組 第二次作業:媒體定位圖 指導老師:陳薇薇老師 組員: 4970M013陳蕎偉 4970M100吳佩芸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第6章習作 環境問題與保育.
第6章習作 環境問題與保育.
人類的石油年代.
台灣的國家公園.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玉山國家公園 植物介紹及 動物介紹.
美麗的福爾摩沙!.
如何使用檢索表辨認生物.
武陵四秀聖稜O型路線行程表 大霸尖山 3492m 巴沙拉雲山屋 120分 90分 70分 60分 巴沙拉雲山3402 霸南山屋 80分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聖地的位置.
Shimoda Park-flowering garden hydrangeas
后里鄉的地理位置.
原版编者註:圖片部分由齊柏林及黑狗兄提供分享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指導老師 蘇明俊 組員 謝辰萱 92110231 李瑜婷 92110303 楊凱惠 92110355 魏君茹 92110403 李佳蓉 92110415

屬於台灣島最南的部分,是名副其實的「台灣尾」。面積33268公頃,是唯一具有珊瑚礁海域的國家公園,包括海域和路域二部分,綠地範圍主要包括濱海地區和山區,海域範圍由龜山、貓鼻頭、鵝鸞鼻至南仁灣距離海岸一公里以內的海域。行政上含恆春、車城、滿洲三個鄉鎮,園區內居民約有二萬人,墾丁具有濃厚的海洋性格,整個園區大致成帶狀,而有許多景點位於海岸沿線,是南台灣的消暑及度假勝地。

成立沿革 墾丁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其成立可緣自民國66年故總統 蔣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時,鑑於墾丁地區濫墾、濫建的情形十分嚴重,特別指示:從事建設應顧及天然資源與生態之保護,可將墾丁地區優先規劃為國家公園。內政部遵造指示,首先辦理範圍選定,並於民國71年完成「墾丁國家公園計畫」,並依「國家公園法」公告生效 ,於民國73年1月1日設立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負責經營管理之責。

位置 位於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 至紅柴之台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貓鼻頭、南灣、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 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海域。海陸域面積共 計33268.65公頃。為達成保育、研究及育樂之目標,土地按照現有的土地利用形態及資源特性 ,依國家公園法第十二條之規定,分為生態保護區 、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一般管制區等五種管理分區,分別制定不同程度之保護計畫,使區域內之特色得以存活。

資源特色 特 殊 地 形 恆春半島以低山及丘陵臺地為主要的地形特徵。 恆春半島南段、四重溪以南到鵝鑾鼻間的主要地形包括丘陵地、臺地、平原。在國家公園範圍內,五百公尺以下的低山有南仁山、豬老束山等。半島南端是龜仔角(墾下森林遊樂區附近)臺地,屬於珊瑚礁石灰岩臺地,海拔海約三百公尺。貓鼻頭和鵝鑾鼻是恆春半島最南端凸出海域的兩個小半島,中間是南灣。此地海岸線曲折,形成許多小灣。

資源特色 植 物 墾丁國家公園的植物相,大致上可分成三個部分 :海岸植物相,港口溪南方植物相及港口溪北方植物相。 海岸植物相主要是探討海風、鹽霧所分佈及生長在礁岸、砂灘地帶的植物;溪南植物相主要是由生長在隆起珊瑚礁所衍生出地形,分佈在上面的一群植物所組成;而溪北植物相基本上是中央山脈植物群落向南沿伸的終點。除此之外,在這三部分地區的植物相也多少遭受人為影響,例如墾植、造林、觀賞植物的種植、防風籬圍植物等;不過這些人為干擾程度是由南往北遞減,正因如此墾丁國家公園最大的生態保護區就設在溪北地區。 植 物

資源特色 動 物

資源特色 動 物 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東臨太平洋,南接巴士海峽,西連台灣海峽,距岸一公里的海域都劃入國家公園的範圍,海域面積廣達壹萬肆仟玖佰公頃。由於終年有由赤道往北流的黑潮暖流流經於此,海域的水溫適宜,而且又無大溪流沈積物排放的影響,水質清澈,日照充足,環境條件適合於珊瑚類的生長,所以珊瑚生長非常茂盛 ,加上各類的珊瑚礁魚類、無脊椎及藻類 、形成絢爛瑰麗的海底景觀。因此本海域也就成為台灣本島珊瑚類生長最盛,珊瑚礁發育最佳的地區,尤其在後壁湖與大、小佬鼓之間,以及雷打石至貓鼻頭一帶沿海的海底,形形色色的石、軟珊瑚覆蓋面積之大,而且生長稠密,構成美麗而壯觀的景象。不僅在台灣海域僅有,在世界上亦不多見,是我們國人值得引以為傲的一項自然資產。

資源特色 人 文 歷 史 墾丁國家公園地區因為自然的環境非常好,有各種不同的地形和地質的變化。它所在的位置在恆春半島南部,屬於熱帶性氣候區的邊緣,有很特殊的植物分布,而且是我國目前唯一帶有海洋生態環境的國家公園。這樣一處生態環境在古代也是人類所喜歡居住和活動的場所。因而園區內有它特殊的人文發展和歷史古蹟。

資源特色 落 山 風 每年入冬之後,台灣的中、北部地區,寒風凜冽,往來的行人如不是厚裘加身,就是一個個拉起衣領,邊走邊搓手,口中喝出白氣;尤其是冬雨綿綿的日子裏,既濕又冷,令人難以消受!然而在這個時候,在台灣最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內,氣溫顯然要比中、北部高多了!放晴的時候,暖暖的冬陽,映照在臉上,無不令人覺得十分溫馨!

組織架構

台灣最北的國家公園,鄰近台北市區,面積約11456公頃,範圍包含大屯山系、七星山系、磺嘴山系、擎天岡地區、竹子山系等區域,行政上則包括了臺北縣三芝鄉,還有台北市北投區的一部份。全區最低處海拔約200公尺,而七星三最高達1120公尺,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最高處。

成立沿革 陽明山地區早自日治時期即為「大屯國立公園」預定地;當時範圍包括七星山、大屯山區及觀音山等地,此計畫惜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作罷。民國52年,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曾委託前省政府公共工程局,將陽明山公園及鄰近七星山、大屯山、金山、野柳與富貴角等北部濱海地區,合併規劃為「陽明國家公園」,惟因當時尚無國家公園法而擱置。   直至民國70年,經何應欽將軍之提議,並由有關單位研究推動,於74年正式公告實施陽明山國家公園計劃,並於同年9月16日及翌年3月13日先後成立國家公園管理處及警察隊,積極推展各項經營管理業務。

位置 陽明山國家公園位處台北盆地北緣,東起磺嘴山、五指山東側,西至向天山、面天山西麓,北迄竹子山、土地公嶺,南迨紗帽山南麓,面積約11,455公頃。行政區包括台北市士林、北投部份山區,及台北縣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鄉鎮之山區;海拔高度自200公尺至1,120公尺範圍不等。

資源特色 地 形 陽明山國家公園以大屯火山群為主體,地質構造多屬安山岩,外型特殊的錐狀或鐘狀火山體、爆裂口、火山口和火口湖,構成本區獨特的地質地形景觀。本區噴氣孔與溫泉主要分佈於北投至金山間之「金山斷層」週邊。它們的形成,在於地表水下滲地底,被地下熱源加熱後 ,再由地殼裂隙冒出地面,形成火山活動的特殊景觀。區內的大油坑、小油坑、馬槽、大磺嘴等地,都可見到強烈的噴氣孔活動;而分佈於園區內的多處溫泉區,更早已遠近馳名。 除上述火山及地熱活動等景觀外,園區內特殊的礦床、岩層、壯觀的瀑布,及呈放射狀向四方奔瀉的溪流,亦成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重要的景觀資源。

資源特色 動 物 陽明山國家公園多樣的地形及繁茂的植被,提供了各種動物絕佳的覓食、活動和棲息場所,進而孕育了豐富的動物群聚。 根據調查,目前園區至少有哺乳動物30種,鳥類122種,兩棲類 21種、爬蟲類53種、魚類22種、蝶類168種,以及其他昆蟲和無脊椎動物數千種。 本區的中型哺乳動物以赤腹松鼠、台灣野兔、鼬獾及台灣獼猴族群數量較多,白鼻心、穿山甲與麝香貓僅偶可見之,而台灣獼猴與台灣小葉鼻蝠更是台灣特有種。

資源特色 植 物 區維管束植物種類含部份栽培的馴化種多達1,359種。整體植物社會受火山地質及東北季風之影響深遠,冬半季的低溫、高濕特質,造成部份原本棲生於2,000公尺中海拔的植物,如台灣龍膽、昆欄樹在此有海拔分佈的「北降現象」。 本區植物景觀大致可分為水生、草原及森林植被三大類:水生植被以火口沼澤地、貯水池為主要分佈區,而以水毛花、針藺、荸薺、燈心草等較為常見,「台灣水韭」更為台灣特有種,且僅生存於本區的七星山東坡。 包籜矢竹及白背芒為本區草原景觀之主要植被,廣見於600公尺以上地區。

資源特色 歷 史 人 文 陽明山原名「草山」,其時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所圍繞的山谷地區。清光緒20年,「草山莊」隸屬淡水廳芝蘭堡,日治時期屬台北縣、台北市。台灣光復後,於民國38年成立「草山管理局」,民國39年,因應地方人士建議,為紀念明代哲學大家王陽明,改名「陽明山管理局」。民國57年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時,本區部份劃入台北市北投區,「陽明山」一名仍沿用至今。 早期硫磺是製造火藥的主要原料,因此,硫磺礦產甚豐的陽明山區發展史乃併隨硫磺的開採而展開。據記載,明時,商人即以瑪瑙、手鐲等物品和本區原住民換取硫磺。清康熙年間,探險家郁永河曾渡海來台採訪硫磺產地,足跡達北投行義路、陽投公路紗帽橋間之大磺嘴硫氣孔區;康熙以至同治,因恐民間私製火藥,曾下令嚴禁私採,甚至定期燒山,對私採者課以重刑,直至光緒年間,劉銘傳上奏,硫磺開採改為官辦,才再度開禁。

組織架構

位於台灣中部偏南的山區,範圍北抵郡大山 ,東至喀西帕南山,東南到西康山,從山叉山連至關山的稜脈是南界,南面山、鹿林山 、同富山一線為西界,園區範圍主要涵蓋了玉山山塊主體和中央山脈南段,總面積十萬五千多公頃,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

成立沿革 本區早於日治時期,即由台灣總督府設有國立公園委員會,指定為國立公園預定地,即「新高山國立公園」,惟當時適值太平洋戰爭爆發,計畫未付諸實現,一切僅止於調查研究。台灣光復以後,依據「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玉山地區乃被指定為國家公園預定地區;迭經行政院於71年5月6日頒布「觀光資源開發計畫」指示本區規劃為國家公園,應於兩年內辦理中央研究院進行調查。同時,邀請各委託調查單位之專家學者赴現場勘查,研定玉山國家公園區域範圍;經綜合分析研究後,提送內 完成。內政部即著手區域內生態及人文資源之調查,乃分別就地理地形、動物、植物、遊憩及人文史蹟資源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及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審議,並於71年8月26日第8次委員會審議通過,報請行政院核議。

資源特色 地 質 玉山國家公園居台灣中央,最古老的地層在中央山脈東側,為變質岩基盤之大南澳雜岩, 這也是台灣最古老地層的一段。 大南澳雜岩層約形成於一至三億年前的古生代後期至中生代, 此處沉積了大量的火成岩、砂岩、頁岩及石灰岩,並受到造山運動的影響,發生強烈的變質作 用,因而形成變質雜岩系,主要岩石有黑色片岩、綠色片岩、矽質片岩及大理石。

資源特色 動 物 在國家公園的動物世界裡,看到的將不是只有老鼠和麻雀,聽到的更非僅有犬吠和雞鳴; 在這個平均海拔2500公尺的範圍內,它幾乎孕育了台灣所有分布於低、中、高海拔的動物。 在1985年,此處剛成為國家公園時,動物資源並不豐富,那是因為長期、無限制受到文明 干擾的結果。 當人們 在林道、步道上看著帝雉小心翼翼地沿著道路漫步時,或是在小水塘畔的泥濘地上,仔細研究 、分辨那些是水鹿、那些是山羌的腳印時,那喜悅、那感動,絕非於都市紅塵中,觀賞籠中鳥 、欄中獸,或懷抱寵物所能體會到的。

資源特色 植 物 玉山國家 公園地形特殊,有三十多座山達3000公尺以上,而2000公尺以上之地區佔了三分之二,海拔 高差達3600公尺,並具峽谷、斷崖、風口等地形;氣候多變,具有暖、溫、寒三型,因此植 物種類繁複,面積雖僅為台彎的百分之三,卻包含了半數以上的原生植物,不但具有亞熱帶植被,亦可見北國的植物景象。 其中已演替至穩定狀態的植物社會,可概分為高山寒原與森 林兩種植物群系,另外還有尚在演替中的草原、松林及赤楊林等,是遭火燒或伐木後的次生 植被。

資源特色 八 通 關 古 道 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保留清代與日治時期開闢的道路,娓娓道出台灣開發的歷史。 在鄭氏治台的陰影下,清朝對台灣的開發一直抱持著壓抑的態度,然台灣氣候溫和、土地 肥沃,吸引無數閩粵地區的人民前來開墾。清末,列強窺伺中國,台灣島孤懸在外,是最容易 奪取的殖民地。 同治十三年,日本藉口牡丹社番殺害琉球海難漁民,大學進犯,清廷只得派船 政大臣沈葆楨來台交涉。事後,沈葆楨力主開山撫番,於是兵分三路,自北、中、南三線開闢 道路通達東部。

組織架構

位於台灣北部,範圍涵蓋了雪山山脈的最高部份,總面積76850公頃。園區東端起於羅葉尾山,北端至境界山,西端為東洗水山,南端抵宇羅尾山和德基水庫,跨越了新竹縣五峰鄉和尖石鄉、苗栗縣泰安鄉、台中縣和平鄉等四區,是原住民泰雅族與賽夏族的活動地。

成立沿革 隨著墾丁、玉山、陽明山及太魯閣等國家公園之陸續成立與建設管理,以及雪山、大霸尖山地區登山及旅遊人數之持續增加,為積極維護自然資源,並提升國民旅遊服務品質,內政部乃自民國76年起,並進行本地區設立國家公園規劃之工作。並奉民國80年1月行政院院會通過「雪山、大霸尖山國家公園計畫」。民國80年10月內政部國家公園計劃委員會決議將本國家公園正名為「雪霸國家公園」。民國80年7月奉准成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式運作管理,並為台灣之第五座國家公園。

位置 雪霸國家公園東自邊古巖山起,向南經喀拉業山、羅葉尾山、武佐野群山至大甲溪谷。南沿大甲溪而下,至志樂溪會合處沿陵線經宇羅尾山至三錐山。西至三錐山起向北,經小雪山、南坑山、盡尾山、東洗水山、北坑山接樂山。北自樂山起向東,經觀霧、高嶺、境界山、南馬洋山至邊古巖山。本區域範圍總面積為76,850公頃。

資源特色 地 形 雪霸國家公園地形以高山及河谷為主。全區高山林立、如大霸尖山、武陵四秀(品田山、池有山、喀拉業山)、雪山、志佳陽大山、大劍山、頭鷹山、大雪山等高度均在3,000公尺以上,其中雪山為雪山山脈最高峰,是台灣第二高峰。而大霸尖山素有「世紀奇峰」之稱,山容壯麗 。其他的地形景觀如大甲溪峽谷地形、佳陽沖積扇與河階地形、環山地區環流丘地形、德基地區肩狀平坦陵地形、河川襲奪等。

資源特色 動 物 雪霸國家公園之動物資源甚為豐富,發現有32種哺乳類動物,97種鳥類,14種爬蟲類,6種兩生類,16種淡水魚及89種蝴蝶,其中彌足珍貴的瀕臨絕種之動物如櫻花鉤吻鮭、台灣黑熊、帝雉、山椒魚及升天鳳蝶等。其中櫻花鉤吻鮭是全世界僅有的陸封型鮭魚,同時也是世界分布之最南緣的鮭魚,目前僅存於雪霸國家公園之大甲溪上游,更顯示其珍貴,而被譽為台灣國寶魚之首。目前業於七家灣溪兩側地區劃定為「櫻花鉤吻鮭復育保護區」,積極進行保育及復育工作。

資源特色 植 物 本區內有維管束植物1,103種,稀有植物61種,如台灣山薺、高雄柳、棣慕華鳳仙花(世界僅產於此)、南湖柳葉菜、管草蘭、松葉蘭等。另外翠池之玉山圓柏林是全台此類森林面積最大的,雪山主峰下之冷杉林及觀霧僅有之台灣擦樹純林極具保存價值 。

西起合歡山和武法奈尾山,東至太平洋邊的清水斷崖,北起南湖山區,東至突宙山和西巴杜蘭山,行政上跨越了花蓮、南投、台中三縣,總面積約九萬二千公頃。涵蓋中央山脈中北部地勢最高的山區,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區,佔全部面積的六分之一左右 。

成立沿革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成立最早可溯自民國26年,當時日本官方曾正式劃設為「次高國立公園」預定地,範圍包括了雪山、大霸尖山、霧社、谷關及立霧溪流域,面積廣達27萬公頃,後因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為之擱置。 台灣光復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有鑒於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育,遂於民國68年依行政院核定之「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中,將仍保留原始風貌的太魯閣地區、中橫公路、大禹嶺、合歡山一帶及蘇花公路指定為國家公園及國家道路公園 。

位置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居台灣的中東部,地跨花蓮、台中、南投三縣,全區,共有27座3,000公尺以上之高山列名「台灣百岳」,以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奇萊北峰及合歡山最為聞名。此外,南湖圈谷、立霧溪大理石峽谷、天然湖泊及高位河階等特殊景觀,及中橫公路兩側以外高山區的原始風貌尤其引人注目。

資源特色 動 物 野生動物方面有31種哺乳類,144種鳥類,13種兩生類,251種蝴蝶,爬蟲類28種、溪流生物16種,植物生態資源因地形複雜,海拔差異大,種類十分豐富,至少有維管束植物1,224種。目前已發現之史前遺址有立霧溪河口岸邊之「富世遺址」,及立霧溪河口至燕子口間之希達岡遺址、布洛灣遺址、巴達岡遺址和大沙溪河谷遺址,此外有北路(現已重行改建為蘇花公路),合歡越嶺古道及其支線等人文史蹟。

資源特色 植 物 高山寒原生態: 分布於國家公園三千五百公尺以上之高山,即是位於絕嶺或其下不穩定帶。岩石裸露,風化劇烈,岩層上無土壤堆積,加上平均氣溫極低,每年約有四個月之冰雪期,受風強勁,有玉山圓柏、玉山小蘗、玉山當歸、高山杜鵑、南湖柳葉菜等高山常見植物,植被相分布為開放式或點狀散生,局部地區具密閉草木或灌叢社會。 針葉林生態: 終年常見雲霧,十分濕潤,有霧林之稱。分布高度由二千公尺至三千五百公尺。主要樹種以冷杉、台灣鐵杉為主,林木枝椏常有大量松蘿、桑寄生、地衣等植物著生,是潮濕地區的標誌。園區內本系所受人為破壞最少,各種原始森林或原生植被仍能維持原有風貌,故如能適當的保護和經營管理,本區將是提供野生動物棲息的最佳場所。

資源特色 針闊葉混生林生態: 分布於海拔高度一千至二千公尺之高山,主要岩石為片岩及大理岩。林木種類多,森林層次複雜,主要針葉樹種有紅檜 、扁柏、台灣杉、巒大杉、華山松等;闊葉樹種以殼斗科及樟科植物為主,如森氏櫟、狹葉櫟、長尾栲、三斗石櫟、豬腳楠、霧社木薑子、玉山灰木等。低海拔闊葉林因人口壓力遂使開發加遽,許多動物因而退居至較高海拔的本區,成為台灣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場所之一。 闊葉林生態: 夏季多雨,分布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植物種類繁多,每百平方公尺範圍內,高等植物約有四十至八十種,通常以殼斗科、樟科及桑科植物為第一層優勢,常見種類有青剛櫟、大葉楠、稜果榕等。林下則有小葉白筆、檯木屬、茶屬、灰木屬、台灣八角金盤等。而地被植物則以台灣鱗毛蕨、蘆山石葦、生根卷柏、假複葉耳蕨、根節蘭為最常見。 植 物

資源特色 人 文 歷 史 在本園區內及太魯閣閣口共發現七處,其中最著名且列入重要記錄者為『太魯閣遺址』,位於立霧溪河口右岸的河階地。發現了立於地表並呈規則排列的單石。再由於此遺址單石與石板棺混合出現,顯然是這二種文化相結合的現象。 其他可發現史前遺址的據點各有布洛灣、希達崗、巴達崗、山里、陶賽及西寶等六處,曾發現陶片、石斧、石紡輪和鐵器等史前遺物。

組織架構

面積3780公頃,佔大、小金門總面積四分之一,為台灣國家公園中最小的一座。範圍包括金門島與烈島(小金門)一些分隔的區塊,行政賞總共畫分為太武山區、古崗區、古寧頭區、馬山區、烈島區等五處 。金門國家公園人文史蹟的重要性超過自然生態,在全部的國家公園中是獨一無二的。

成立沿革 金門位處福建東南沿海,雖僅是孤懸外海的蕞爾小島,由於歷代人文薈萃,蘊育豐富人文騰躍史乘,留下甚多文化史蹟與傳統建築;在近代戰史上更因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等多場戰役,而留下多處代表性戰役史蹟紀念地;並因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體制,保存了一個相當完整而特殊的自然生態體系,為保護此等珍貴襲產,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金門國家公園,對這片土地允下諾言,成為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 ,亦是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位置 「金門」隸屬於福建省,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東南九龍江出口之廈門灣內,西距廈門外港約10公里,東距台灣約277公里,其緯度約與台中地區相當。包括金門本島﹑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包括太武山區、古寧頭區 、古崗區、馬山區、嶼區等五個區域,總面積為3,720公頃(約佔全島面積之四分之一)。

資源特色 地 質 形 金門國家公園所在之大小金門島磐皆為花崗片麻岩構成,最高點太武山(253公尺)即為花崗片麻岩所構成之丘陵地,全區除丘陵地外餘多為紅土覆蓋的台地,各海岸則有花崗片麻岩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以及發育良好之沙灘,岩岸、沙岸交錯構成了本區豐富多變的海岸景觀。

資源特色 動 物 金門四面環海,屬小型島嶼的生態體系,因經長期開發 ,大型野生動物資源較少,惟金門位於大陸邊緣,且是侯鳥遷徙的中繼站,故鳥種最為多樣,目前業經調查及文獻資料顯示,金門現有野生動物至少包括﹕哺乳類12種,鳥類287種,爬蟲類14種,兩棲類5種,蝶類71種 ,海水魚類35種。 園區內較特殊之野生動物除有瀕臨絕種之保育類哺乳動物-水獺外,古老的活化石"鱟"及"文昌魚",亦屬較珍貴,每年秋冬大批侯鳥到此渡冬,亦形成特殊的景觀。

資源特色 植 物 據史誌所載金門原為林木蓊翠之海島,然經元、明 、清歷代煮鹽、兵燹及濫伐後,終變童山濯濯、風沙交相為害,民國39年後經軍民積極造林,在數十年後,金門才又成為綠蔭蒼鬱之「海上公園」。目前全區森林面積近6,000公頃(約佔陸地面積39.8 %),造林樹種以木麻黃(佔57%)、相思樹、松樹、桉樹等為主。

資源特色 人 文 史 蹟 金門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跡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復國墩﹑金龜山﹑浦邊等地之貝塚遺址﹐而有史記載則可上溯自東晉,時值五胡亂華中原人士避禍屯墾於此,迄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由於開發甚早,所以歷史文化淵遠流長 ,加以歷代文風鼎盛,產生豐富的文化風貌。本島移民多來自漳、泉兩州,民居建築與風土民情仍多沿襲閩廈古風。四十年來的軍事管制 ,使得本區都市化腳步遲緩,而得以保存豐富的人文史蹟。

資源特色 戰 役 史 蹟 自民國三十八年後金門經歷了古寧頭大捷、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等多場保衛台海安危的戰役,多次的戰火洗禮在這裏留下了不可抹滅的歷史痕跡與戰役史蹟,如斷垣殘壁、彈孔累累的北山洋樓;居民集資興建的戰火英烈李光前將軍廟等。

組織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