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背景介绍: 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县尉; 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得罪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 本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相符。
长沙过贾谊宅 (一)弄清史实 (二)体会意图 (三)领悟感情 (四)分析写法
长沙过贾谊宅 (一)弄清史实 作品所涉及的人物和史实 贾谊:被贬长沙三年 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
长沙过贾谊宅 (二)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的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贾谊故宅 由贾谊故宅见到的悲凉情景联想到贾谊被贬,政治失意,抑郁而死,留下千古悲怆的遭遇,由此又想到自己刚而犯上被贬长沙的现状,于是咏古抒情,表现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一句以“有道”对“无情”,含意隽永。联系李商隐的《贾生》一诗,说说你对“有道”的理解。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上句中“汉文有道”是反语,表面上写号称中兴之主的汉文帝任用贤才,实际上是将贤才一贬再贬; 下句对“无情”正是对“有道”的巧妙回应,说是“有道”实为“无道”; 《贾生》诗中的汉文帝正是如此,表面“有道”,“夜半前席”,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但却不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而是问虚无的鬼神之事,这样的君主实为“无道”。 而诗人被贬之时的唐代宗,更是无法与“无道”的汉文帝相提并论。诗人既有自负也有伤感。 全句讽刺巧妙,一语双关。
长沙过贾谊宅 (三)领悟感情 本诗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慨个人遭遇
孤独 寂寞 痛苦 惆怅 后六句如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作者的情感? 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 秋草 寒林 独寻 日斜 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 象征贾谊当时在汉王朝的艰难处境,有报国无门的感叹 空见 日斜 暗示唐王朝难以挽转的衰颓趋势
作者抑郁悲凉 痛苦的心境 以悲景衬悲情 湘水 无情 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 江山 黄叶 寂寂 摇落 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 以悲景衬悲情
长沙过贾谊宅 (四)分析写法 在章法上:以悲情衬悲情 反语、双关、象征
一是久谪似贾谊,二是伤心感贾谊,三是乘秋寻贾谊,四是空林无贾谊。 清金圣叹《金圣叹选批唐诗》: 一是久谪似贾谊,二是伤心感贾谊,三是乘秋寻贾谊,四是空林无贾谊。 可见,本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宅时的悲凉心情,表面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的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过陈琳墓 温庭筠
作者介绍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亦作词,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背景 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 长章表书记。 初事何进、袁绍,曾为绍起草讨伐曹 操的檄文。 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 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 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这首诗就是凭 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过陈琳墓》吊陈琳,又自伤身世,请指出诗中哪些地方是吊陈琳?哪些地方是慨叹身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吊陈琳: 感身世: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陈琳墓前的幽思,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之悲。 《过陈琳墓》吊陈琳,又自伤身世,请指出诗中哪些地方是吊陈琳?哪些地方是慨叹身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曾于青史见遗文 古麟埋没藏春草 铜雀荒凉对暮云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陈琳墓前的幽思,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之悲。 吊陈琳: 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 霸才无主始怜君 莫怪临风倍惆怅 欲将书剑学从军 感身世:
飘蓬 写尽满腔怨愤 “曾于青史见遗文, 今日飘蓬过此坟。”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试分析。 这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 起全篇,说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 陈琳的文章,今天在飘流蓬转的生 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 “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 文章名世,常见其有关军国大事的 文章,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 “今日飘蓬” 正面点题,暗透出诗 中所抒的感慨和诗人的际遇分不开。 飘蓬 正面 点题 写尽满腔怨愤
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先贤陈琳相比,感慨至深。 请指出诗人主要是采取什么表现方法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
对比: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君”、“我”对举,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及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 陈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无主”的对比。 对陈琳的际遇特别欣羡,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
象征: 古坟的荒凉寥落寄托了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荒废。进而联想曹操,想象到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 “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时代的消逝,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
正是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忧怨悲愤之情难以排解,作者在结尾又有何感想?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 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 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 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 惆怅,黯然神伤呢? 结句更进一步表现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 ”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
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 总结 全诗巧用对比。 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 文采斐然,寄托遥深。
给你一把钥匙 赏析怀古咏史诗,注意下面几点: ①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对比、自比)
1、咏史怀古诗的类别: A、咏古迹 B、怀古人 C、忆古事 古事——借古讽今 借古伤今 古人——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 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 2、思想内容: A、感慨盛衰无常 B、感慨国运衰微 C、抒发爱国情怀 D、评价历史是非 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用周瑜来对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壮心不已,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多用典故,以廉颇自比 《过华清宫》——揭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荒淫奢侈——以小见大 《题乌江亭》——表达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直抒胸臆
《贾生》——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欲抑先扬,借古人自比 《长沙过贾谊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吊古伤今,借古人自比 《过陈琳墓》——抒发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对比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 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诗人简介 李贺,(789-816),字长吉,陇西成纪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裔孙。 李贺少有诗名,元和年初,游历江南,以诗谒韩愈,受到赞誉。元和五年,举河南府乡贡进士,但因为其父名晋肃,时议应避父讳而不可参加进士考试。 后为奉礼郎,郁郁不得志,以有病辞归故乡,郁悒而终,年仅二十七岁。 李贺长于乐府,想象丰富奇特,色彩瑰丽,炼字凝句,惨淡经营,后人称为长吉体。题材多写神仙鬼魅,好用“死、老、冷”等字,人称“鬼才”。
作品背景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约作与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作。 其时诗人“百感交加,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与金铜仙人耳。”
前四句慨叹当年一世之雄的汉武帝只剩下茂陵荒芜,繁华的三十六宫惟余青苔,举目尽是刘汉王朝衰亡的景象。 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前四句慨叹当年一世之雄的汉武帝只剩下茂陵荒芜,繁华的三十六宫惟余青苔,举目尽是刘汉王朝衰亡的景象。 魏官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 忆君清泪如铅水。 中间四句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被从汉宫拆离时的悲凄,它落的是亡国之泪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后四句述金铜仙人离京途中恨别伤离之情,其中隐含着诗人离京的身世之感。
作品主题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写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的悲凉心情和对故主的留恋情景。 表达的是金铜仙人亡国之悲,寄寓着诗人在国运衰微的当时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 反映了诗人对唐王朝国势日衰,前途堪虑的忧愤心情。
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天若有情天亦老:意为面对如此兴亡盛衰的变化,天如果有人的情感,也会因为常常伤感而衰老。诗句表现出李贺眼看人间如此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