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選 一、剎那 周夢蝶 二、不繫之舟 林泠 席德進油畫名作,描繪周夢蝶,作於一九七二年。
現代詩的形式 1分段詩:接近散文。蘇紹連 2分行詩 3圖象詩:詹冰 水牛圖 角 黑 角 擺動黑字型的臉 同心圓的波紋就繼續地擴開
胡適 也想不相思, 可免相思苦,幾番細思量 ,情願相思苦。 我從山中來 ,帶著蘭花草, 種在校園中, 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時過, 蘭草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 ,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 ,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 能將夙願償, 滿庭花簇簇 ,添得許多香。
秘魔崖月夜/胡適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 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的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獅子-悼志摩 胡適 獅子踡伏在我的背後, 軟綿綿的他總不肯走。 我正要推他下去, 忽然想起了死去的朋友。 一隻手我拍著打呼的貓, 兩滴眼淚溼了衣袖; 「獅子,你好好的睡罷,你也失掉了一個好朋友。」 (胡註:獅子是志摩住我家時最喜歡的貓。)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 偶然)
冰心 弱小的草呵! 驕傲些吧, 只有你普遍的裝點了世界。 冠冕? 是暫時的光輝, 是永久的束縛。
只是一顆星罷了 在無邊的黑暗裡 已寫盡了宇宙的寂寞 真正的同情, 在憂愁的時候 不在快樂的期間
詩仿作 只是……罷了, 在……裏, 已………。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賴和 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的戰友) 一 覺悟下的犧牲, 覺悟地提供了犧牲, 唉,這是多麼難能! 他們誠實的接受, 使這不用酬報的犧牲, 轉得有多大的光榮!
弱者的哀求, 所得到的賞賜, 只是橫逆、摧殘、壓迫, 弱者的勞力, 所得到的報酬, 就是嘲笑、謫罵、詰責。
紀弦 狼之獨步 我乃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 不是先知,沒有半個字的歎息。 而恒以數聲淒厲已極之長嗥(ㄏㄠˊ) 搖撼彼空無一物之天地, 使天地戰慄如同發了瘧疾; 並刮起涼風颯颯的,颯颯颯颯的: 這就是一種過癮。
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等你,在時間之內 在時間之外,等你, 在剎那,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 這隻手應該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簷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 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裡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裡,有韻地,你走來
阿爹的飯包 向陽 每一日早起時,天猶未光 阿爹就帶著飯包 騎著舊鐵馬,離開厝 出去溪埔替人搬沙石 每一暝阮攏在想 阿爹的飯包到底什麼款 早頓阮和阿兄食包仔配豆乳 阿爹的飯包起碼也有一粒蛋 若無安怎替人搬沙石
有一日早起時,天猶烏烏 阮偷偷走入去灶腳內,掀開 阿爹的飯包:無半粒蛋 三條菜脯,蕃薯籤參飯
莫那能 啊!如夢般 遙不可及的記憶 也是那年的夏季 弟弟在燠熱的廠房殺傷老闆 沈重的賠償金使妳 賣身為妓 那時起 妳眩目美麗的身體 不再為妳所愛的人 討歡喜
一切只為交易 生活在陰暗斗室裡 承受折磨的繼續 痛苦的累積
課前引導 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 雨果說: 「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 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襟。」 從巨大的怪鳥看世界 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 雨果說: 「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 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襟。」 http://edba.ncl.edu.tw/ChijonTsai/CHUANG/chuang-46.htm
在求學階段,除了在知識學問方面的追求之外,必須涵養開闊胸襟,能有張大千居士 --「凡經我眼,皆為我有」的開闊,也有韓愈 –「退一步自然優雅,讓三分何等清閒」的韌性,及早確立自己高遠目標,做為一輩子鍥而不捨追求的標的。 ~ 引自 昂首闊步,全方位卓越武陵人
目次 一、剎那 六、延伸閱讀 二、不繫之舟 七、牛刀小試 三、文章結構表 八、資料來源 四、語文萬花筒 五、問題與討論
剎那 周夢蝶 周夢蝶攝於五十三歲生日
剎那 題解 作者 文學探究 補充資料 課文賞析
題解 出處、背景 題意
題解 出處 本詩選自《還魂草》。 背景 作者在這本詩集的寫作時期 ,單純的賣書、談詩、讀《莊子》和《佛經》等書,經濟狀況雖然困頓,精神生活卻非常富足,詩中經常閃爍其生命哲思。
《還魂草》詩集首頁引張愛玲的句子:『每一隻蝴蝶,都是一朵花底鬼魂,回來尋訪它自己』。
題意 剎那,為梵語的譯音,用來表示時間的短暫,在詩中指「現在」這個時間點,相對於永恆,剎那稍縱即逝,確實非常短暫。作者在這首詩中,就時空觀點上,設定奇特的對比:剎那竟可停駐成永恆,個體竟能將地球放入胸懷。這樣的小大之辨,來自人心的一種情感—「愛」,「愛」可破除一切束縛。詩的語言簡單清晰,卻充滿哲思。
作者 周夢蝶 沉浸古書天地的青少年階段 明星咖啡屋前的擺書攤時期 退休後的 隱士生活 明星咖啡屋
周夢蝶 周夢蝶,本名周起述,河南省淅川縣人,民國十年生。師範學校肄業,曾擔任圖書管理員 、小學教員等工作。 周夢蝶,本名周起述,河南省淅川縣人,民國十年生。師範學校肄業,曾擔任圖書管理員 、小學教員等工作。 來臺後,民國四 十八年開始於臺北市 武昌街擺書攤維生, 主要賣詩集等文史書 籍,吸引當時許多嚮 往文學的年輕人,直到六十九年因胃疾而結束。現專事讀書、寫作。 林柏樑/照片拍攝
沉浸古書天地的青少年階段 周夢蝶是遺腹子,由母親辛苦撫養長大。從小在私塾唸書,背誦《四書》、《古文觀止》等,奠立良好古文基礎。中學時閱讀範圍擴至《昭明文選》、《水滸傳》等,其中最喜歡《紅樓夢》。 民國三十二年因師範學校遷回開封而輟學。三十六年進入宛西鄉村師範學校,同年加入國民黨青年軍,三十七年隨軍來臺。 周夢蝶在十七歲就成了家,育有二男一女,均留在大陸,一人隻身來臺。
明星咖啡屋前的擺書攤時期 來臺後,於臺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前擺書攤維生,賣冷門的詩集詩刊、文史、佛禪書籍,吸引當時許多嚮往文學的年輕人,許多人不是來買書的,而是來與他談話的,瞻仰「孤獨國王」的尊容。 樓上的明星咖啡屋是當時文人詩人的聚集地,許多畫家、詩人、小說家、雜誌負責人、舞蹈家等,如黃春明、白先勇、林懷民、侯孝賢等人,都曾來此聚談、創作,周夢蝶因此結識了不少好友。一直到六十九年因胃疾而結束。
周夢蝶擺書攤 周夢蝶與王潤華合影於武昌街書攤
退休後的隱士生活 退休後周夢蝶過著隱士生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新店住處讀書、寫詩,生活清簡,不曾間斷詩的創作。 步行街頭的周夢蝶背影
儘管已九十歲了,現在許多新詩文藝活動的會場上,仍可見到他的身影,乾瘦的身子,一襲灰色或青色長袍,一根拐杖,飄然來去。 儘管已九十歲了,現在許多新詩文藝活動的會場上,仍可見到他的身影,乾瘦的身子,一襲灰色或青色長袍,一根拐杖,飄然來去。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1/04/0430.html
文學探究 文學特色 詩作主題 詩風演變 形式特點 作品出版 獲獎紀錄 周夢蝶書影
文學特色 周夢蝶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由於其處女詩集名是《孤獨國》,因此人們稱他為「孤獨國王」;又由於他寫詩精雕細琢、苦苦吟思,詩中充滿禪味,眾人又給他一個「苦僧詩人」的別號。 著名的古典詩學學者葉嘉瑩先生,曾為其寫書序:「周先生乃是一位以哲思凝鑄悲苦的詩人,……如此「於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的結果,其悲苦雖未嘗得片刻之消融,而卻被鑄煉得瑩潔而透明。」
詩作主題 其詩主題約有六類: 「愛情的滄海」 「生命的觀照」 「遙遠的思慕」 「雪火的矛盾」 「剎那與永恆」 「禪意與悟境」
詩風演變 詩風演變歷程可分為三期: 孤獨國時期:苦悶冥想,表現寧靜孤絕之美。 還魂草時期:喜禪用典,特重意象而持續一味的情苦。 約會與十三朵白菊花時期:顯見詩人將詩的禪境轉為生命悟境的成熟,風格漸趨空靈飄逸,幽深靜謐,蘊含無窮趣味。(以上採自學者曾進豐的歸納)
形式特點 一、充滿音樂性: 善於從自然的節奏中去把握情緒的律動,不拘泥於外在固定整齊的形式,充滿音樂氣息。 二、活用典故: 周詩裡有許多佛經典故和中國文學典故,然而並無堆砌或艱深之感,常令人感覺耳目一新。
例如:以王維「行到水窮處」為題的詩,他說「行到水窮處/不見窮,不見水—/卻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轉化困處為自在之境,並將感官擴大為多樣的感受,趣味十足。
作品出版 《孤獨國》藍星詩社 民國四十八年 《還魂草》 文星書店 民國五十四年 《周夢蝶.世紀詩選》 爾雅 民國八十九年 《孤獨國》藍星詩社 民國四十八年 《還魂草》 文星書店 民國五十四年 《周夢蝶.世紀詩選》 爾雅 民國八十九年 《約會》 九歌出版社 民國九十一年 《十三朵白菊花》 洪範書店,民國九十一年 《不負如來不負卿》(散文集)九歌 民國九十四年
周夢蝶《不負如來不負卿》作品內頁
獲獎紀錄 民國五十六年:中國文藝協會新詩特別獎 民國五十八年:笠詩社第一屆詩獎「詩創作獎」 民國七十八年:第二屆中央日報文學獎特別成就獎 民國八十六年:第一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 民國八十八年:中國詩歌藝術學會第四屆詩歌藝術貢獻獎
國家文藝獎文學獎評審贊詞 周夢蝶的作品無論思想內容及藝術形式,均能體現東方文化精髓,與中國美學的風貌,將禪理與道家的精神,融入閎遠深沉的詩作之中。另外還指出:周夢蝶人格風格高度統一,文學哲學渾然一體,建構出一個完整的心靈世界。
補充資料 筆名「夢蝶」的典故 不占面積的僧人 茶莊頂樓的風耳樓 友誼的債 《還魂草》書影及內頁周夢蝶筆跡
筆名「夢蝶」的典故 莊周在夢中化為蝴蝶,在天地間遨遊,不知莊周是誰。醒來,發覺自己仍是莊周,後以此比喻人生變幻無常。 此典出於《莊子‧齊物論》最後的一段:「昔者莊周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指物我界限消解,萬物融化為一)」。
不占面積的僧人 喜歡讀《莊子》、守著清貧的日子、讀佛經和《紅樓夢》;喜歡披著黑衣像披一件袈裟、寫詩。以詩人的身分在塵世修道,終日聽經參禪,既參悟生命的本相,也樂於描繪生活裡的喜怒哀樂。 曾說人類可以分成「占面積」和「不占面積」兩類,他多半屬於後者。因為周夢蝶行事低調,欲望不多,生活簡單,朋友之間,通常扮演「聽者」的角色,所以自言是不占面積的一種存在。
茶莊頂樓的風耳樓 周夢蝶曾蟄居在武昌街鴻達茶莊的頂樓儲藏室。一年,颱風來襲,屋裡的窗戶被風雨摧毀,他猛然發現那殘破玻璃的形狀,彷彿人的耳朵,想起蘇東坡《書晁說之考牧圖後》詩中的名句:「世間馬耳射東風」(語出李白《寒夜獨酌有懷》,本作東風射馬耳,比喻對別人的話無動於衷,或漠不關心。射,射入、灌入)。 因而心血來潮,將此頂樓名為「風耳樓」。此後,還曾以「風耳樓小牘」作為報紙文章的標題。
友誼的債 民國六十九年,周夢蝶因胃疾住進榮民總醫院,術後文友接二連三的來看他,把武昌街的熱鬧,幾乎移到了榮總病房。病房裡同時還住著六、七位病人,他們還以為這個其貌不揚的老頭子是何方人物,結交竟如此廣闊。 對於家人全在大陸的周夢蝶來說,這些誠摯的友誼是豐沛的財富:「此生友誼的債永遠償還不完,我必須馱著這感謝和淚直到永遠。」
課文賞析(方舟) 胸懷壯闊 與莊子精神相呼應 措辭對比,想像奇特
剎 那 當我一閃地震慄於 我是在愛著什麼時, 我覺得我的心 如垂天的鵬翼 在向外猛力地擴張又擴張…… 永恆── 剎那間凝駐於「現在」的一點; 地球小如鴿卵, 我輕輕地將它拾起 納入胸懷。
第一節詩旨:當心中有愛時,心如垂天鵬翼,充塞著天地。 第二節詩旨:在時間上,智暫得以承載無限;在空間上,心可容納整個地球。
胸懷壯闊 短詩中撐開前所未有的大視野,肯定人心之無限寬廣。 辯證時空之小大: 時間上:永恆瞬間凍結於「現在」,現 在即永恆,短暫得以承載無限。 空間上:將「我」化作無法想像之大,而地球如鴿卵,可輕鬆拾起放入胸懷。有佛家「納須彌於芥子」的思想,表現出心念無所阻礙的襟懷。
肯定情感 詩中的想像,來自於作者對「愛」的肯定,「愛」在本詩中,並未被具體描述,它的內涵可能是男女情愛、廣義的人類情感……作者輕輕帶過,給予我們更大的詮釋空間。
與莊子精神相呼應 本詩化用〈逍遙遊〉中的典故,隱含莊子精神,詩中刻劃之意境也隱然呼應莊子的論點。本詩同樣擺脫客觀的束縛,提出一種超越的視野,但是不同的是,莊子欲破除自我中心,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作者卻仍肯定個體之情感,認為因為有「愛」才得以超越束縛。 可見作者雖嚮往莊子逍遙之境界,「絕對的精神自由」與「心靈的無拘無束」卻不是作者最終企求的,人間之愛、心靈有所牽繫,才是人存在的價值。
措辭對比,想像奇特 作者刻意反襯出小之小、大之大。而小大不過是一念之間,人心可以自由變化。 如形容時間,「一閃地」、「剎那」、「『現在』的一點」都是極短暫的時間詞,但因為「愛」的一念,竟能延長成「永恆」—無止盡的時間概念。 空間對比上,作者以「心」來對應無限擴展的「垂天的鵬翼」,突然將空間感提升充盈天地,由此「地球」便顯得「小如鴿卵」,可以再放回個體的「胸懷」。
不繫之舟 林泠 照片來源:編者提供
不繫之舟 題解 作者 文學探究 補充資料 課文賞析
題解 出處 題意 寫作背景
出處 本詩選自《林泠詩集》。 民國七十一年由洪範書店出版,是作者第一本詩集,書前有楊牧寫的長序,深入分析林泠詩的風格和技巧,探討其價值和影響。 此集已成為臺灣現代詩史的經典之作,林泠自認這本少作還有羞澀的感覺,卻不減讀者的喜愛與支持,其中語言的清新美麗,今日讀來依然動人。
題意 不繫之舟,比喻飄泊不定,語出《莊子.列禦寇》:「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繫之舟」 (吃飽後便四處逍遙,漂浮如一條沒有繩索牽繫的船)。 李白〈寄崔侍御詩〉:「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為不繫舟。」、蘇東坡〈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皆可見此典故。 本詩的「不繫之舟」暗喻自由漂流,無所牽繫的狀態。象徵一種渴望自由的青少年情懷。全詩節奏錯落有致,委婉動人。
寫作背景 本詩寫成於民國四十四年,當時林泠就讀高中,正面對升學壓力,無法自由的選擇生活,因此以詩來透露對 「不繫」之憧憬。 林泠自嘆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人問她一句:「妳要幹什麼?」因此〈不繫之舟〉裡生命往前衝的力量是迷人的,可以彌補現實中的無奈處境。
作者 作家身影 詩人的誕生 早慧的作家 淡出詩壇 第一本詩集 第二本詩集
作家身影
林泠獨影 林泠與女兒攝於家門前
詩人的誕生 林泠,民國二十七年生,少時來到臺灣,成長於基隆。 本名胡雲裳,筆名除「林泠」外,民國四十年代曾用「李薺」在《復興文藝》上發表散文作品。 初中就讀於師大附中,高中讀北一女,兩校文化不同,附中較自由,北一女較森嚴,她原本歷經戰亂又遷徙的少年孤獨心境,愈趨疏離。
早慧的作家 林泠是天生的詩人,早慧的作家,十五歲開始寫詩。發表在《林泠詩集》的〈流浪人──詩的第一首〉應是她的處女作,書中標註的年代為「一九五二年五月,寫於晨操之前,野風三十八期」。 民國四十四年,十八歲,結識紀弦、鄭愁予等人,隔年參加「現代派」。其間,以「四方城」組詩嶄露頭角,樹立自己的詩風。 四十六年後,詩作較少,世所傳頌的詩篇多完成於二十歲以前。
淡出詩壇 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後,赴美,進入維吉尼亞大學攻讀,獲博士學位,其間擱筆近十年始復出詩壇(大部分的作品完成於民國四十四年到四十六年,之後在民國五十五年才又有作品)。 林泠服務於一家跨國公司,為高級主管,主持藥物合成研究。因為專注投入而事業能成功。她說忙碌就是她多年來未寫詩的主要,也是唯一的原因。
第一本詩集 直到民國七十一年,才將修訂過的少作和旅居美國時的作品結集為《林泠詩集》出版。林泠在專業上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在職場三十多年,共發表一百多篇科學論文、數部專業著作,擁有七、八十種專利發明,歷任美國化學界資深研發主管,並受聘美國衛生總署為全美醫藥研究方案評審。
第二本詩集 八○年代〈非現代的抒情〉 一詩開始,林泠的詩有了新的發展。 八○年代〈非現代的抒情〉 一詩開始,林泠的詩有了新的發展。 大部分的人喜愛林泠少作的澄澈透明,彷彿與遠方的自己對話,而林泠後期的詩作展現生命無限探索的磅礴企圖。 民國九十二年出版的《在植物與幽靈之間》,期待詩藝更上一層樓:「循著一貫『篇章重於字句』底美學準則,我樂意拋棄了僅剩的裝飾音,以及所謂的甜意,企求換取更高度的透明和可塑性。」
文學探究 詩作特色 受到國際詩壇的肯定 作品出版
詩作特色 楊牧〈林泠的詩〉 內心的探索,意象化的有機結構,和自然流動的聲調節奏。 真摯率性的流露,通過含蓄的暗喻,構成當時臺灣詩壇最動人的新聲。 以虛實之間的影象支持一連串的比喻,左右暗示那些感傷和喜悅,構成為探索的詩,歡迎和拒絕的心緒,帶著不少幻想,摻和了自覺和矜持,適可而止。
受到國際詩壇的肯定 林泠作品雖少,質量卻高。〈阡陌〉一詩被選入國際馳名的企鵝版《世界女詩人選集》(英國,一九七八年),此書由三位知名女作家編選,包羅古今中外著名女詩人的作品。 入選的各國女詩人共一百九十二名。中國被選入的共五人:朱淑貞、李清照、秋瑾、冰心和林泠。在世界名家的眼中,林泠的名字和李清照等並列,可以看出林泠在世界詩壇上的份量。
作品出版 出版書籍 1982年:《林泠詩集》,臺北:洪範。 2003年:《在植物與幽靈之間》,臺北:洪範。 期刊、報紙、散篇 1994年:林泠主持、皮諾丘整理〈「現代詩」40週年座談(3)──面對詩人零雨、鴻鴻、陳克華〉, 《現代詩》22期8月,頁35-45。 1995年:〈構成靈魂的……是幽微的閃爍──簡介詩人夏默斯‧亨泥(上)〉,《聯合報‧副刊》37版,10月7日。 1995年:〈構成靈魂的……是幽微的閃爍──簡介詩人夏默斯‧亨泥(下)〉,《聯合報‧副刊》37版,10月17-19日。 2004年:〈林泠談詩──斷層的延續〉,《聯合報‧副刊》E7版,10月26-27日。
補充資料 寫詩是一種解救 林泠的自我期許
寫詩是一種解救 林泠在十七、八歲時即寫下不少動人的作品,帶給詩壇驚豔與震撼。 林泠會去接觸詩,創造出一個孤獨又精緻的文字世界,是因為,寫詩對林泠而言是一種解救。 她開始寫作的五○年代,是一個經過戰亂的疏離時代,社會專注於政治與歷史,而少女的林泠自覺個體的孤獨,不屬於任何地方。詩就是她找到的出口,用以抵抗孤獨,及被安排好的家教和升學。
林泠的自我期許 林泠有一首詩名為「紫色與紫色的」,透露她的內在性格與創作期許: 淺淺的憂鬱 淺淺的激動與寧靜 如同我,在五月,五月的一個清晨 將楓葉的紅與海洋的藍聯想 你曾見過它的形體麼? 那延伸於墻外的牽牛花 像我的詩篇一樣,野生而不羈 而你,你曾聽過它的聲音麼? 在氾濫的無定河邊,水流泠泠……
作者不僅以春夏交接的五月形容〈不繫之舟〉裡的特別時刻,此詩也用以形容自己融合憂鬱、激動、寧靜等分歧元素的內在性格。 詩中更明白指出「我的詩篇」是「野生不羈」,不願受拘束的「延伸」、「氾濫」、「無定」,詩的聲音是「泠泠」(可形容水流清脆激越的聲音)。 這些形容皆呼應〈不繫之舟〉裡所嚮往的生命情境,或許與作者取筆名為「泠」有關,希望寫自己的詩如泠泠水流般,清脆激越。
課文賞析(方舟) 「不繫之舟」的象徵與主題 錯落有致的句式節奏 二元對比的意涵結構
第一節詩旨:詩人自比為追求理想的不繫之舟。 玫瑰、綠蔭、港灣:愛情、休憩、避風港 第二節詩旨:說明歷經磨鍊也不放棄理想 太空的遨遊使我疲倦:預見追尋過程中的頓挫。「太空的遨遊」暗示目的地之廣闊 在一個五月燃著火焰的黃昏:象徵絢麗卻滄桑的人生歷程。
我醒了,海也醒了:經過考驗後有清明的醒悟。 我將悄悄自無涯返回有涯:自理想返回現實。 然後,再悄悄離去:以成熟的人生體驗再去追求夢想。 第三節詩旨:說明以堅定意志繼續尋夢。 繩索和帆桅:象徵揚帆待發的充分準備和方向指引。
「不繫之舟」的象徵與主題 「不繫之舟」象徵詩人內心對自由的嚮往,將自己喻為不受任何牽絆的自由體。 「不繫之舟」不是真要隨處漂流,而是有所追求,願為「目的」這終極意義航行。 「目的」與「不繫」看似矛盾,其實不然。「我」的本質愛好自由,期許自我能不為事物所拘執,能享受漂流的喜悅,因此雖岸上有繽紛的人間,充滿美好事物,誘引來往的船隻靠岸休息,我也不能停留。
在第二段可發現「太空遨遊」式的不繫狀態,可能會使我疲倦,便受到「繫」的考驗。詩中還透露太空的遨遊是處於睡、醉、昏、迷的狀態,「重新」也暗示出本來其實是有關聯的,對「不繫」的追求遭遇考驗。 但是這「暫繫」的現象反襯出「不繫」的本質,因為段落前頭的「也許有一天」,可知目前的「我」仍是不繫、無所牽絆,仍然甘於不醒,醉於遨遊。
到第三段,開頭重複:「啊,也許有一天」,也是未來式,表達「我」的期許。「意志是我,不繫之舟是我」,意志與行為等同,意志充盈自我,我順任意志,是一種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狀態,近乎古人所言的「任真」。 若繩索用以繫物靠岸,帆桅所以行進方向,便可免去,因我無所求,只想在天地間漂流。讀到這,我們知道,原來所謂的「目的」就是自由的境界,在一開始便立下志向,作一隻「不繫之舟」,唯有此目的,方能使我停留徜徉。
「不繫之舟」象徵詩人內心對自由的嚮往,將自己喻為不受牽絆的自由體。然,漫遊於人生的過程中,難免有所企求、眷戀,但除了「目的」,我不會停留。所以最後仍回到自由本質的肯定,所以悄悄再從「有涯」離去,並希望有一天能意志與行為合一,成為真正的「不繫之舟」。 即使沒有智慧(可正確判斷),不停泊也不前進,我仍然要離去,仍然保持「不繫」的狀態。
錯落有致的句式節奏 全詩音節錯落有致,使本詩的音色節奏有絕佳的表達。例如作者為了突出「不繫之舟」的主題,在首段做了參差的安排,先以短促的音節貫穿前兩行,再突然將第三行拉長,音節便由短促轉為悠長,然後冷冷道出:「我是不繫之舟」,語意截然而強烈。
此外,詩人時常使用反覆句法,加強情感,以及詩歌詠嘆的效果。如首段的「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第二段的「我醒了/海也醒了」、「悄悄」,第三段的「意志是我,不繫之舟是我」、「縱然沒有智慧/沒有繩索和帆桅」。這些反覆讓詩的節奏有了重疊感,如同詩的韻腳,讀來更別致有味。
二元對比的意涵結構 詩中的主題建構在全詩最主要的意涵結構「有/無」之上,作者以「虛/實」交替的手法表現,使得詩中的「舟」不斷擺盪在「繫/不繫」之間。 詩人在想像的場景之中,不停的作出「確定」隨即「否定」卻又立刻「肯定」的各種話語,充分流露出少年嚮往自由、飄泊流浪的浪漫情懷,同時透露與希求安定之間的矛盾衝突。
首段第一行的截然否定句(不繫),隨即又補上「除了目的」的肯定句(繫)。第三行長句鋪排了一些「實」,並以「縱然」假設,第四行又回到肯定句的「我是不繫之舟」。 第二段,製造詩的浪漫遐想,太空也許是海的延伸想像,用以極力形容無所牽絆的場景,並做出空洞虛無的氣氛。「我」既不是舟,也不是真的能「不繫」,只是在念頭上企求這種人生境界。人間與我的「繫」也隨即轉回「不繫」。
第三段,意志是虛,不繫之舟是實,智慧是虛,繩索與帆桅又是實,虛實互濟,肯定否定交互出現。 因此,全詩便在「繫/不繫」之間,「有/無」和「虛/實」間徘徊,在嚮往無拘束的自由和人們求定的意念間擺盪,決定了「不繫」,卻又在「疲倦」時重回人間的「有繫」。從「有涯」到「無涯」,再從「無涯」返回「有涯」,然後再離去。
文章結構表
語文萬花筒 音譯用法—剎那 詩中用典—垂天的鵬翼 大小反襯之例: 《莊子‧逍遙遊》 佛家語「芥子納須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大小反襯之例: 《莊子‧逍遙遊》 佛家語「芥子納須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自無涯返回有涯
音譯用法—剎那 梵語音譯,古印度最小的計時單位,本指婦女紡績八尺線所用的時間,後來在佛經中被用來表示時間之極短者,有如一瞬間。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後來便用以形容時間極短暫。
詩中用典—垂天的鵬翼 此處化用莊子逍遙遊中的典故: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欲藉大鵬鳥眼中的世界,將我們拉到一個從未有過的視野高度,重新反省原有世界中的各種觀點,進而興起突破自我中心,悠遊於廣闊的精神天地。
大小反襯之例 《莊子‧逍遙遊》 【原文】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語譯】 小知不能了解大知,壽命短的不能了解壽命長的。怎麼知道是這樣呢?朝生暮死的蟲子不知道一個月的時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小年」。楚國南邊有隻靈龜,以五百年為一個春季,五百年為一個秋季;上古時代有一棵大椿樹,更以八千年為一個春季,八千年為一個秋季,這就是「大年」。彭祖到現在還以長壽而流聞於世,眾人都想比附他,豈不是可悲嘆嗎?
大小反襯之例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英國浪漫主義時期的詩人威廉‧布萊克 (William Blake,1757-1827)有一首著名的詩 〈天真之歌〉(Auguries of Innocenc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透過一粒沙子可以看到一個世界,在一朵野花中存在著整個的天際,將無窮握在掌股之中,一個瞬間即是那永恆。
意旨: 任何一個渺小的東西,都擁有無窮的奧祕。所以從一粒沙中,也許會有許多的微小生物在裡頭,自成一個世界;一朵花中如果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宇宙秩序在花心形成的美,勉人要細心體會萬事萬物。
大小反襯之例 佛家語「芥子納須彌」 佛教認為一切法空,原不相礙,所以芥子雖小,也能容納須彌山。 芥子,芥菜的種子。須彌,須彌山,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後為佛教所採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 《維摩詰經》中的「芥子納須彌」是流傳很廣的名句,也就是說高廣寬大如須彌山者仍可被縮小到能放入芥子的程度,而須彌山的本質仍然不變。
自無涯返回有涯 指從無止盡的追尋裡返回現實。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指從無止盡的追尋裡返回現實。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語譯】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智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智識,就會弄得疲困;既然如此,還要汲汲追求智識,就會更疲困不堪了。
問題與討論 周夢蝶筆跡
一、周夢蝶在〈剎那〉詩中,認為「愛」能 讓胸懷壯闊、永恆停駐,請試著說明原 因,並提出你的看法。 一、周夢蝶在〈剎那〉詩中,認為「愛」能 讓胸懷壯闊、永恆停駐,請試著說明原 因,並提出你的看法。 答:「愛」在本詩中,並未被具體描述,它的內涵可能是男女情愛、廣義的人類情感(親情、友情……),甚至是人類對生命本身的感動之情、人類對自然的愛戀,作者輕輕帶過,反而給予我們更大的詮釋空間。不管是什麼樣的愛,愛的力量被描述得如此神奇,可見作者非常肯定人類具備的感情特質,人類擁有愛的能力,便足以擺脫一切束縛,超越時空。
二、請說明作者藉由「不繫之舟」來寄寓什 麼樣的自我期許? 二、請說明作者藉由「不繫之舟」來寄寓什 麼樣的自我期許? 答:「不繫之舟」說明了詩人內心對自由的嚮往,將自己喻為不受任何牽絆的自由體。然而,漫遊於人生的過程中,難免有所企求,有些眷戀,但是除了「目的」,我不會停留。所以最後仍回歸到自由本質的肯定,所以悄悄再從「有涯」離去,並希望有一天意志與行為能合而為一,成為真正的「不繫之舟」。即使沒有智慧(可正確判斷),不停泊也不前進,我仍然要離去,仍然保持「不繫」的狀態。
三、〈剎那〉說人心像不斷擴張的大鵬之 翼,〈不繫之舟〉則將自己喻為不受 牽絆的舟船,何者較能取得你的共鳴 ?請說明理由。 三、〈剎那〉說人心像不斷擴張的大鵬之 翼,〈不繫之舟〉則將自己喻為不受 牽絆的舟船,何者較能取得你的共鳴 ?請說明理由。 答:請同學自由發表意見
延伸閱讀 周夢蝶—〈九宮鳥的早晨〉 林泠—〈阡陌〉
九宮鳥一叫 早晨,就一下子跳出來了 那邊四樓的陽臺上 剛起床的 三隻灰鴿子 參差其羽,向樓外 飛了一程子 又飛回;輕輕落在橘紅色的欄杆上 就這樣:你貼貼我,我推推你 或者,不經意的 剝啄一片萬年青 或鐵線蓮的葉子 九宮鳥的早晨 周夢蝶 —九宮鳥的早晨
猶似宿醉未醒 闌闌珊珊,依依切切的 一朵小蝴蝶 黑質,白章 遶紫丁香而飛 也不怕寒露 染溼她的裳衣 不曉得算不算是另一種蝴蝶 每天一大早 當九宮鳥一叫 那位小姑娘,大約十五六七歲
便輕手輕腳出現在陽臺上 先是,擎著噴壺 澆灌高高低低的盆栽 之後,便鉤著頭 把一泓秋水 似的 不識愁的秀髮 梳了又洗,洗了又梳 且毫無忌憚的 (九宮鳥的回聲似的) 便輕手輕腳出現在陽臺上 先是,擎著噴壺 澆灌高高低低的盆栽 之後,便鉤著頭 把一泓秋水 似的 不識愁的秀髮 梳了又洗,洗了又梳 且毫無忌憚的 把雪頸皓腕與蔥指 裸給少年的早晨看 在離女孩右肩不遠的 那邊。雞冠花與日日春的掩映下
空著的藤椅上 一隻小花貓正匆忙 而興會淋漓 的 在洗臉 於是,世界就全在這裡了 世界就全在這裡了 如此婉轉,如此嘹亮與真切 當每天一大早 九宮鳥一叫
林泠—〈阡陌〉 你是縱的,我是橫的 你我平分了天體的四個方位 我們從來的地方來,打這兒經過 相遇。我們畢竟相遇 在這兒,四周是注滿水的田隴 有一隻鷺鷥停落,悄悄小立 而我們寧靜地寒暄,道著再見 以沉默相約,攀過那遠遠的兩個山頭遙望 (│一片純白的羽毛輕輕落下來) 當一片羽毛落下,啊,那時 我們都希望│假如幸福也像一隻白鳥│ 它曾悄悄下落。是的,我們希望 縱然它是長著翅膀……
牛刀小試 周夢蝶於羅青結婚喜筵上留影
詳解:題幹點出「小大之辨」意旨,與(A)相近。 第一題 〈剎那〉一詩:「地球小如鴿卵,我輕輕地將它拾起,納入胸懷」關於這段詩意,與下列何句意旨最切近? (A)納須彌於芥子 (B)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C)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D)棄我去者,昨日之事不可留,亂 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煩憂。
第二題 〈不繫之舟〉寫於民國四十四年,當時林泠就讀高中,正面對升學的壓力,寫作此詩,最主要是要表達何者? (A)對於現實環境的非理性叛逃 〈不繫之舟〉寫於民國四十四年,當時林泠就讀高中,正面對升學的壓力,寫作此詩,最主要是要表達何者? (A)對於現實環境的非理性叛逃 (B)嚮往外太空的遨遊經驗 (C)青年對於未來的茫然與無奈 (D)青年執著於理想而全力追求的美好情 懷。
第三題 「當我一閃地震慄於/我是在愛著什麼時,/我覺得我的心/如垂天的鵬翼/在向外猛力地擴張又擴張……」以上這一節新詩的內容,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當人遇到震慄的時候,心會隨著恐懼猛 力擴張 (B)當心中有愛時,心如垂天鵬翼,充塞著 天地 (C)我一旦察覺有愛的時候,只能隨著震慄 的感覺擴張情緒 (D)當我的心不斷地向外猛力擴張的時候, 我必然愛上了震慄的感覺。
第四題 (多選)林泠詩集為林泠的首部詩作總集,奠定詩人在詩界的地位。下列關於林泠的介紹,請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 詳解:(B)抒情詩的代表。 (多選)林泠詩集為林泠的首部詩作總集,奠定詩人在詩界的地位。下列關於林泠的介紹,請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 (A)自十五歲即開始發表詩作,為早慧型的 天才女詩人 (B)其詩作為五、六○年代敘事詩的代表 (C)楊牧曾讚譽她為「當時臺灣詩壇最動人 的新聲」 (D)早期詩作以活潑的音響、圓融的意象與 少女情懷見長 (E)首部詩集的詩風在詩人中年以後即改變 ,沒有延續到第二本詩集之中。 詳解:(B)抒情詩的代表。 第四題
第五題 (多選)關於〈剎那〉一詩的結構、布局與筆法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寫作手法方面,以奇特的想像與小大 之辨為布局技巧 (多選)關於〈剎那〉一詩的結構、布局與筆法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寫作手法方面,以奇特的想像與小大 之辨為布局技巧 (B)文中將心比為碩大的鵬鳥,喻其無限 寬垠 (C)本詩的語言清朗,充滿哲思 (D)文中化用莊子典故,點出「逍遙」意 旨 (E)文中所提的時間觀念,是刻度上的物 理時間,是具體的時間概念 。 詳解:(E)隱形抽象的時間。
資料來源 好站連結 圖片來源
好站連結 周夢蝶,孤獨國裡的十全老人(周夢蝶專訪) http://blog.chinatimes.com/essayliu/archive/2006/03/22/48063.html 博客來網路書店林泠詩集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64439 林泠 http://dcc.ndhu.edu.tw/poemroad/lin-leng 詩路:台灣現代詩網路 http://dcc.ndhu.edu.tw/poemblog/
圖片來源 P.1 http://news.epochtimes.com/b5/3/7/26/n348552.htm 14左上下http://www.chiuko.com.tw/author.php?au=detail&authorID=365 P.16上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cat=all&key=%C1%D9%BB%EE%AF%F3&qsub=&page=1&pagecount=25&sort=0&count=11 P.16下http://www.mollie.com.tw/P2-column14.htm P.20 http://blog.yam.com/cpshyu_yblog/2005/08 P.22、73 http://blog.sina.com.tw/yihwa/article.php?pbgid=12262&entryid=6536 P.33、 P.36:編者自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