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基础 关注变化 提升能力 ——2004中考数学备考的几点认识 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 乐京科
一、04年中考数学试卷结构 1、试卷形式的变化 由原来的“两卷合一、两考分离”→“两卷两考合一”,即“100分+50分” →150分,即:不再分毕业部分和升学部分,又称“中考直通车”。 2、题量及分值的变化 选择题:12×3分=36分; 填空题: 8×3分=24分; 解答题: 3×8分=24分; 10分+10分+12分=32分; 12分+14分=26分 82分
试卷结构变化的启示 启示一:两卷直通,有利于适当加大能力 考查的力度; 启示二:减少题量,有利于适当加大思维 容量的考查; 启示三:两考合一,有利于对考生个性品 质的考查;
个性品质: 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个性品质的考查 ,就是看考生能否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看考生能否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主要考点及典型考题分析 §1. 数与式 基本题扫描 (1)计算: (03镇江) (2)计算: (03苏州) (3)计算:
(4)、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右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A. B. C. D. 分析: 对实数运算的考查,多以基本题为主,涉及运算次序、运算法则、零指数、负指数、绝对值等多个知识点,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载体,值得重视。这类题通常在易错处设计。如,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6)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7)分解因式: (03武汉) (8)分解因式: (03重庆) A. C.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C. B. D. (6)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7)分解因式: (03武汉) (8)分解因式: (03重庆)
分析: 上面的第(5)~第(8)题,分别涉及整式的运算、分式的化简、因式分解的三种基本方法。这些都是式的运算的重要知识点。 降低数的运算的繁琐程度,逐步提高对式的基本运算及变形能力的考查是中考命题的趋势。因为,式的运算及变形能力是解决其它数学问题、也是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本功。
= 新活题链接 新定义 评注:正确读懂新定义进行运算,考查运算律。 (2003扬州)规定一种新的运算: 如: 请比较大小: (填‘< ’、‘ =’或‘ >’) = 评注:正确读懂新定义进行运算,考查运算律。
找规律 (2003舟山)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三角形数有一定的规律,则第24个三角形数与第22个三角形数的差为______. 47 ※ ※ ※ ※ ※ ※ ※ ※ ※ ※ … … … … 评注:观察、分析、推断.
估算 A 评注:估算的思想. (2003天津)已知地球表面积约等于5.1亿平方公里,其 中水面面积约等于陆地面积的 倍,则陆地面积约为 中水面面积约等于陆地面积的 倍,则陆地面积约为 ( )(精确到0.1亿平方公里) A. 1.5亿平方公里 B. 2.1亿平方公里 C. 3.6亿平方公里 D. 12.5亿平方公里 A 评注:估算的思想.
整体代入 3 (2003扬州)已知 A. -15 B. -2 C. -6 D. 6 则代数式 的值为( ) C 的值为( ) C 评注: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无法求出a、b、c的值。整体代入是解决求值问题的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思想方法. 又如: (02天津)已知 则 的值为________. (02扬州)如果 则 3
§2. 方程与不等式 这部分的要点有: 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的意义; 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 一元二次方程的“△”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4 4 “解”:代入成立 基本题扫描 2 1、(03南京) 已知 的解, 则k的值 是方程 是_______. 2、已知方程组 的解是 ,求 的值. 4 4
“解”的意义,简言之就是“代入成立”。代入后往往又成为解一个新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 3、已知x=3是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一个解, 求k的取值范围. 2≤k<5 4、(03重庆) 已知 的一个根, 求k的值和方程其余的根. 是方程 k=-3,另一根2 分析: “解”的意义,简言之就是“代入成立”。代入后往往又成为解一个新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 基本题+能力要素 新活题
新活题链接 5、(03常州)请写出一个根为x=1,另一根满足-1<x<1 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6、(00安徽)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 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是 和 求的方程组__________. (只要求填写一个即可) 试写出符合要
? 7、(03河南)求使方程组 的解x、y都 是正数的 m 的取值范围. 8、(03重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 是空集,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 a a a ?
9、若分式方程 无解,则 -1 或-2 前后方程的解有何关系? 分析: 第5、6题对方程解的意义的考查是深刻的;第7题是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综合;第8、9两题则是从逆向的角度提出问题。这些对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解方程的思想是:消元和降次 基本题扫描 (03广州) (03上海) (03安徽)解方程:
新活题链接 分类思想 (03厦门)阅读下面例题: 解方程: 解:⑴当x≥0时,原方程化为 解得 (不合,舍去)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
降次 转化 (02湖北十堰)阅读下面例题,再按要求完成作业: 【例题】: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把 分解因式,得 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 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有 或 降次 转化
解不等式组(1),得 解不等式组(2),得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或 【作业题】: ① 求分式不等式 的解集; ② 通过阅读例题和做作业题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和 方法?
“△”、根与系数的关系 基本题扫描 (02南京) 已知关于x的方程 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设方程的两根为 如果 求k的取值范围.
易错点击 “只有一个实根”与“有实根” (03河南) 如果关于 x 的方程 只有一个实数根,那么方程 的根的情况是 ( ) A. 没有实数根 的根的情况是 ( ) A. 没有实数根 D.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忽略 “△” 是运用“韦达定理”解题的前提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的两个根分别 是 ,且满足 求k的值. 和 即: 或
忽视隐含条件,致繁、致误 ⑵ 若此方程的两实数根 满足: 求k的值 (03扬州)已知关于x 的方程 ⑴ 当 k 为何值时,此方程有实数根;
分类 (02苏州)已知关于x 的方程 ⑴ 求证:不论 m 为何值,此方程总有两相异实根; ⑵ 若此方程的两实数根 满足: ⑵ 若此方程的两实数根 满足: 求m 的值 及相应的 分类
§3. 函数 这部分的要点有: 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函数(正比例、反比例、一次、二次)的图 象及性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函数的观点、函数的综合应用;
求函数解析式 定形 设函数式 列方程(组) 解出待定系数 1、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与 x轴 交于点 A(-6, 0),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B ,点B在第二象限且它的横坐标为-4 ,△AOB的面积为12,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y x O A 定形 设函数式 B 列方程(组) 解出待定系数
2、(03南京)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ρ(kg / m3)是它的体积 V (m3 ) 的反比例函数,当 V=10 m3 时,ρ=1 2、(03南京)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ρ(kg / m3)是它的体积 V (m3 ) 的反比例函数,当 V=10 m3 时,ρ=1.43kg / m3 . (1) 求ρ与 V 的函数关系式; (2) 求当V= 2 m3 时,氧气的密度ρ.
?B ( , ) 3、(03扬州)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x=1,它与x 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A、C的坐标分别是 和 ,求此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 ?B ( , ) ① ② ③
选用哪种形式? 4、(02北京东城)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同学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 甲:对称轴是直线 x=4; 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 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 请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 选用哪种形式?
x y O ?能定出三点的坐标吗?
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图象的形状?是点列、直线、抛物线、 双曲线?图象的位置? 称性、最值等? 图象上的点的代数意义; 从图象上反映出的性质?如,增减性、对 称性、最值等? 图象上的特征点(与轴的交点)、特征线.
读图、识图 1 ? 共行了多少千米 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CD段的速度? (01无锡) 某人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S (km) 与所用时间 t (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平均每行驶 100 km 的耗油量为 2 L,则从甲地到乙地共耗油_____升. 1 ? 共行了多少千米 t (小时 ) S (千米) 50 30 A D C B 1 1.5 2 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CD段的速度?
从下列函数图象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y x O -1 -2 y x O -2 y x O
A 图象及性质 1、如图,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A、C两点, 过A作x轴的垂线,交 x轴于B,连结BC,若△ABC的面积为S,则 ( ) A. S=1 B. S=2 C. S=3 D. S的值不能确定 A x y C A O B
2、(03天津)已知,右图为二次函数 的图 象,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D. 第四象限 C. 第三象限 B. 第二象限 y x O
D 3、(02镇江)给出下列函数 :(1) y=2x ; (2) y=-2x+1 ; 其中,y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 A. ⑴ ⑵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 A. ⑴ ⑵ B. ⑴ ⑶ C. ⑵ ⑷ D. ⑵ ⑶ ⑷ D
4、(01宿迁)函数 的图象是( ) C y x O 1 A y x O 1 B y x O -1 1 D y x O 1 C 1
5、已知点 是函数 的图象上相异的三点,且 则以下 式子正确的是( ) A. D. C. B. A 对图象和性质的考查愈来愈深刻!!
D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6、(03扬州) 如图,抛物线 与轴交于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 A. D. C. B. x y A B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6、(03扬州) 如图,抛物线 与轴交于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 A. D. C. B. D x y A B C O
经过点 则以下判断: 7、抛物线 (3)方程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4)此抛物线必经过点 y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3)方程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4)此抛物线必经过点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x y O
函数的观点 所谓函数的观点,就是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观点。用这样的观点看待量的变化,看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就能透视运动变化的原因、分析运动变化的趋势、预测运动变化的结果。
定性分析!! 1、如图,某游泳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 如果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的哪个图象能大致表示注 如果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的哪个图象能大致表示注 水后的水深 h 与注水时间 t 的关系( ) C h 定性分析!! h t O C A D B
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 A 2、(03安徽)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4,BD=6, 点P是BD上任一点,EF∥AC,设BP= x , EF= y ,则能 反映 y 与 x 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F E P O D C B A 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 y x O A 4 3 6 B C 2 D
数形结合 函数的综合应用 y x 1、(03扬州)如图,直线 y=2x 与双曲线 交于点A、E, 直 线 AB 交双曲线于另一点B,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 且 ,直线 EB 交 x 轴于点 F. ⑴ 求A、B两点的坐标; ⑵ 求证:△COD∽△CBF. x y F E O D C B A 数形结合
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M的坐标为 ( 2 , 0 ) ,它与 y 轴的 正半轴交于点A,线段MA的长为 ,点N与点M关于 y 轴对称. (1) 求二次函数及直线NA的解析式; y x N O M Q P B A (2) 若直线NA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另一点B,点P是线段AB上一点,(除A、B两点) ,过P作x轴的垂线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Q,问线段PQ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此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M相似,求点Q的坐标.
(2) PQ的为什么会变化?与哪个量的变化有关? y x N O M Q P B A (2) PQ的为什么会变化?与哪个量的变化有关? 两种情况,讨论意识,思维的严密性!
§4. 统计初步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发生了以下变化: 小题、大题配合考查 由小题考查 由考概念、考记忆、考计算 考图表阅读、考实际应用、考统计观念
考题扫描 1、(02长沙) 某餐厅共有7名员工,其工资情况如下表: 则所有员工工资的众数、中位数是 ( ) A. 340 , 520 D. 560 , 340 C. 340 , 560 B. 520 , 340 人员 经理 厨师 会计 服务员 人数 1 2 3 工资数 1600 600 520 340 A 340 , 340 , 340 , 520 , 600 , 600 , 1600
式的变形 D 2、(02重庆) 已知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是2,方 差是 那么另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 C. D.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 C. D. B. D 式的变形
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1) 平均 25人; (2) 60× 25=1500人; 3、(03南京) 公交508路总站设在一小区附近,为了解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车出行的人数,随机抽查了10个班次的乘车人数,结果如下: 20 23 26 25 29 28 30 25 21 23 (1) 计算这10 个班次乘车人数的平均数; (2)如果在高峰时段从总站共发车60 个班次,试估计在高 峰时段从总站乘车出行的乘客共有多少人? (1) 平均 25人; 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 60× 25=1500人;
(1) 在这次抽样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 4、(02淮安) 为了解某校初三年级200名学生的数学毕业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下面是根据这20名学生的成绩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0.01 0.02 0.04 0.05 0.08 71.5 76.5 81.5 86.5 91.5 96.5 成绩(分) 频率 组距 (1) 在这次抽样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 (2) 71.5---76.5(分)这一小组一频率是_______. (3) 在这次毕业考试中,初三年级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86.5---96.5(分)的人数约是_______人.
趋势点击 在应用中考查对概念的理解! 1、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 入的字数经统计后如下表: 如果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请比较两班成绩优秀率的高低. 班级 参加人数 中位数 甲 55 149 乙 151 在应用中考查对概念的理解!
图表信息转换 2、现有A、B两个班级,每班各有45名学生参加一次测验,A班成绩如下表: B班成绩如右图. 分数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人数 1 2 3 4 5 6 8 7 9 分数 人数 10 18 图表信息转换 (1) 观察图表可得,哪个班的标准差较大? (2) 若两个班共有60人合格,求合格的最低分值.
经历统计的过程 3、为了解某中学初三年级260名男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从中2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175 161 171 176 167 181 161 173 171 177 179 172 165 157 173 173 166 177 169 181 分组 频数累计 频数 频率 (1) 请完成右边的频率分布表; 经历统计的过程 (2) 请估计该校初三男生身高在171.5~176.5范围内的人数;
§4. 几何 趋势 : 突出对基本的几何定理、基本的推理能 力、基本图形的考查; 与新课程的要求逐步接轨,重视了直观感 知、动手操作、实验论证的考查; 纯逻辑推理的技巧和难度在降低; 与其它知识 (方程、函数等) 交汇融合;
基本题扫描 1、(03青海) 如图,两平面镜α、β夹角为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 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BC平行于α ,则θ =________. θ A O B C α β 平行线、三线八角
全等中的基本图形: 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基本图形 相似中也有类似的基本图形
对换 2、(03四川) 如图,D在AB,E在AC,且∠B=∠C,那么补充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断△ABE≌△ACD的是 ( ) AD=AE B ∠AEB=∠ADC BE=CD AB=AC
考查基本图形、基本定理, 活、新、信息量大 2、(03四川) 如图,D在AB,E在AC,且AD=AE ,那么补充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断△ABE≌△ACD的是 ( ) B E D C A ∠B=∠C ∠AEB=∠ADC BE=CD AB=AC 考查基本图形、基本定理, 活、新、信息量大
带动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 图形的分解! △AFN ≌ △AEM? ① ② ③ 3、(03广东) 如图, N M F E D C B A 1 2 ,∠B=∠C,AE=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 BE=CF; ③ △ACN ≌ △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① ② ③ △AFN ≌ △AEM? 图形的分解! 带动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
边 角 对角线 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定理! 4、(03扬州)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AC的垂线与边AC、BD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定理! 边 角 对角线
C 邻?× 三个角?× × 5、(03四川)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5、(03四川)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邻?× 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三个角?× ×
三线合一 是重要性质! 通法 转化 梯形 三角形? 这里有三角形全等吗? 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PA=PD,求证:PB=PC. P D C B A 通法 这里有三角形全等吗? Q 转化 梯形 三角形? 三线合一 是重要性质!
D A B C 7、(03安徽) 一种花边是由如图所示的弓形组成的,弧ACB的半径为5,弦AB=8,则弓形的高CD为 ( ) A 圆的性质,垂径定理 常见的辅助线!
与圆有关的角是又一重要考点 弦切角、圆心角、圆周角 8、(03重庆) 如图,EB、EC是⊙O的两条切线,B、C是切点,A、D是上⊙O的两点,如果 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 E O A D B C F 与圆有关的角是又一重要考点 弦切角、圆心角、圆周角
新活题链接 操作题 1、(03南京) 只利用一把有刻度的直尺,用度量的方法,按下列要求画图: 在图1中,用下面的方法画等腰三角形ABC的对称轴;①…取BC中点D;②画直线AD,即为所要画的对称轴. 在图2中,画∠AOB的对称轴,并写出画图的方法;
涉及对称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图方法 O A B 图2 A C B 图1 D 涉及对称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图方法
6-?-?=? 2、(03绍兴)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 M (1) 作△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 (不要求写作法)
3、(03泰州) 如图,由边长为 1 的 25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上有一个△ABC,在网格上画一个与△ABC相似且面积最大的△A1B1C1,使它的三个顶点都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A1B1C1面积是_______. 5 A1 C1 A C B
探究题 1、(03安徽)如图,这些等腰三角形与正三角形有差异,我们把这与正三角形的接近程度称为“正度”. 在研究“正度”时,应保证相似三角形的“正度”相等. a b α β …… 设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分别为a、b,底角和顶角分别为α、β,要求“正度”的值是非负值.
同学甲认为:可用式子|a-b|来表示“正度”,其值越小表示等腰三角形越接近等边三角形; 同学乙认为:可用式子|α-β|来表示“正度”,其值越小表示等腰三角形越接近等边三角形; 探究 :(1) 他们的方案哪个更合理,为什么? (2) 对你认为不够合理的方案,请加以改进(给出式子即可) (3) 请再给出一种衡量“正度”的表达式.
(1) 用边?甲的方案能保证相似三角形的“正度”相等吗? (2) (3) |α-600|, |β-600|……
2、(03黑龙江)如图 1,BD、CE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作AF⊥BD,AG⊥CE,垂足分别为F、G,连 结FG,易证: 图1 (1) 若BD、CE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如图2) (2) 若BD为△ABC的内角平分线,CE为△ABC的外角平分线;(如图3)
图2 图3 在图2、图3两种情况下,线段FG与△ABC的三边又又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就其中的一种情况予以证明. 考查现场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潜能!
几何综合题 1、 (03扬州) 如图,BD是⊙O的直径,E是⊙O上的一点,直线AE交BD的延长线于A点,BC⊥AC于C, 且∠ CBE=∠EBC. (1) 求证:AC 是⊙O的切线 (2) 若⊙O的半径为2, , 求DE的长 AD=? DE、BE有何关系?
2、(02温州)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1,BC为⊙ O的直径,设AD边上有一动点P(不运动至A、D),BP交⊙ O于点F,CF的延长线交AB于点E,连结PE, 设BP= x , CF= y , 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当CF=2 EF 时,求BP的长; 是否存在点P ,使△AEP∽△BEC (其对应关系只能是A—B,E—E, P—C)?若存在,试求出AP的长,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O P F E D C B A
O P F E D C B A 图形中有哪些全等的、相似的三角形?——识图! 方程思想 (3)是否存在点P AP<1?? 转化
§4. 应用问题 传统的列方程问题,赋予新意 1、(03天津)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 km 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 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人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比乙到达A地早 1 小时21分,求两人速度 . 设甲的速度为x km/h ,乙的速度为 y km/h ,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填写下表; 列出方程(组) ,并求出问题的解.
速度 (km/h) 所用时间(h) 所走路程(km) 相遇 时 甲 x 3 乙 y 走完全程时 27 考查 思考过程
多卖的钱可以买9盏 所得的钱=后来采购所花的钱 2、(03南京) 某灯具店采购了一批某型号的节能灯,共用去400元,在搬运过程中不慎打碎了5盏,该店将余下的灯每盏加价4元全部售出,然后用所得的钱又采购了一批这种节能灯,且进价与上次相同,但购买的数量比上次多了9盏,求每盏灯的进价. 所得的钱=后来采购所花的钱 多卖的钱可以买9盏
解三角形多与测量结合,有实际背景 3、(03甘肃) 某小区两幢大楼,它们的高AB=CD=30 m , 两楼间距AC=24 m , 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时, 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 A C D B (精确到0.1 米, 解三角形多与测量结合,有实际背景
读懂图? 转化为函数问题? 由函数值的范围求自变量的范围? 4、设地面上空 x km 处的大气气温是 y ℃,图中画出的是在地面上空 12 km 以内,y 随 x 变化的函数图象. 某种细菌的生存温度是-10℃到10℃之间,试问:此时这种细菌可以生存在距地面多高的范围内? y(℃) x (km) 4 12 20 -20 -40 读懂图? 转化为函数问题? 由函数值的范围求自变量的范围?
拟合 5、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有关资料了解到,某一商店大宝化妆品从2003年第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为一周)开始销售的几个统计数据如下表: 该组同学在讨论产值 y (百元)与时间 x (周)的函数关系时,甲说: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乙说:此函数是一次函数;丙说:请你判断谁的说法更能精确地反映与的函数关系,并说明理由. 周次 第2周 第3周 第5周 第10周 第15周 … 产值(百元) 1 2 10 66 168 拟合
三、关于复习的几点建议 指导思想 系统性—— 按章、按块梳理基本概念,基本考点,基本方法,基本题型,能力 要求,新题趋势等. 在梳理 中形成网络!
计划性—— 排出从现在到6月中旬的这一段时间的每一天的行事历,要具体到复习的内容,自我训练的内容; 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努力目标;
主要策略 锤炼基础 复习难度要适当,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题型、基础知识的组合应用,这是大部分题目得分点。 占考题80%的是容易和中等难度的题目,抓住了这些题目才是抓住了考试的绝对的胜算,下工夫把能拿到的分值拿到是最实际的,也是取得理想分数的根本途径。
组建知识块,形成网络 如: 数和式在概念和运算上的统一性; 例如“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组”都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消元”“换元”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函数中的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联系等.
关注变化,提高适应性 如: 新课程的实施; 每一部分,近年有哪些新的考查角度?复习中如何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今年中考模式的变化.
加强解题反思 “埋头做题不反思”是较普遍的解题惯性.从以下几方面反思:审题要注意什么?本题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这些基础方面我有哪些缺漏,怎样弥补?在解题思路上,哪一个关节点容易受阻,是如何解决的?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本题的解题方法还可适用于哪些问题?在考试中如何表述解题的过程?……加强解题反思可提高解题效益、提升思维品质、强化思维的自我监控意识。
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水平 合理定位分数,临场不过分自我加压,培养应试的平和心态; 训练时间合理分配的策略; 训练解题受挫后的调整策略; 训练少失分、多争分的策略; 考后总结,交“满分”卷;
友情提醒 重视运算,不笼统地归咎运算; 每周进行2—3次的小题训练,建立“病历卡”,多问为什么?多想为什么? 建立错题档案,做好纠错工作; “读一读”、“想一想”要去读、去想;
祝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祝同学们在2004年中考中 取得满意成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