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一个千年不老的爱情故事, 尘封在西域的风沙之中……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一个千年不老的爱情故事, 尘封在西域的风沙之中……
道士塔 余秋雨
教学要点 1、了解余秋雨及其创作; 2、了解敦煌文化及其遭受的浩劫; 3、了解《道士塔》的内容及其写法; 4、德育渗透或历史反思。
谈一谈 余秋雨
一、颇多争议的余秋雨 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学术; 我把我能想明白的交给了课堂; 我把我想不明白的交给了散文。 ——余秋雨 可见,余秋雨不仅仅是学者,教师,也是作家。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学者和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他于1997年 获得“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惊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因而受到读者的喜爱。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争论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家之言。其“贬官文化”之说,《为自己减刑》之悟,还有《道士塔》之文,挺余派多矣……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 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 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 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 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 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 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 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 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如果柳宗元不是被贬 到永州,就不会有“永 州八记”的问世。柳宗 元的被贬,实在是他 个人的不幸,却是中 国文学之大幸!
为自己减刑 余秋雨 ②人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 ③人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④人不应该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 为自己减刑 余秋雨 ①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为自己减刑、自我赦免,度日如年。 ②人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 ③人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④人不应该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
走一走 莫高窟
二、亦悲亦喜的敦煌文化 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莫高窟是由建筑、绘画、雕塑等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史最久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洞内宝物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也引来英俄日法等国的冒险家,窃取大量珍宝和文物 。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外观 鸣沙山
外观 鸣沙山下的月牙泉
外观 月牙泉水
外观 全景
外观 全景
外观 全景
外观
大门 煌者:盛也 敦者:大也
大门
远观
远观
雕塑
雕塑 阿弥陀佛:供 奉在释迦牟尼的 右侧,他是西方 极乐世界的教主。 他首持金台莲花 座,引渡众生前 往极乐世界。
雕塑
雕塑
雕塑 莫高窟第285窟,就连地上的土砖,也刻有莲花图案。
雕塑
雕塑 唐代雕像
雕塑
雕塑
壁画 飞天,司乐之神,又称香神,乐神或者香音神。
壁画 吉祥天 伎乐天
壁画 单飞天
壁画 双飞天 肃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壁画 反弹琵琶
壁画
壁画
壁画
壁画
壁画
壁画 仕女图
壁画
壁画 飞 天
壁画
壁画
壁画 狩猎
壁画 博奕
佛经
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5年俄国人勃奥鲁切夫骗走了一大批文书经卷。英国的斯坦因1907年、1914年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又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损失。
藏经洞——中国的荣耀和耻辱由此吞吐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原籍匈牙利 ),连续盗了七个晚上,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卷,斯坦因雇了四十多头骆驼才能运走。 相隔7年后,斯坦因再次混入敦煌,又骗走了王道士私藏起来的570卷敦煌文物。这些经卷,斯坦因将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这件事情轰动国外,其他的外国盗窃者和中国官僚接踵而来。
敦煌328窟唐代塑像,图中用圆圈标注的地方,原有一尊菩萨,被英国人盗走,现存波士顿博物馆。现在还能看出地上留下的一个圆坑。
文化大盗——斯坦因从藏经洞中搬出的经文
中国的国宝 陈列在大英博物馆!
伯希和,法国人。于1908年7月到了莫高窟,将藏经洞中遗物全部翻检,选取精华,廉价骗购大量藏经洞中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现分藏於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集美博物馆。
1908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 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 文化大盗——伯希和
1911年10月,日本大谷“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非法用低价换取了469卷写本和 精美唐代彩塑两尊。
1911年俄国人鄂登堡率团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
作者对国宝的流失深感痛心,为了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写下了散文——《道士塔》。
读一读 《道士塔》
三、常读常新的《道士塔》 (一) 读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 记载( ) 看管( ) 歆羡( ) 憨厚( )关卡( ) 哄骗( ) 记载( ) 看管( ) 歆羡( ) 憨厚( )关卡( ) 哄骗( ) 不禁( ) 偌大( ) 宁肯( ) 窗明几净( )
三、常读常新的《道士塔》 (一) 读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 记载(zǎi ) 看管(kān) 歆羡( xīn ) 憨厚(hān )关卡(qiǎ ) 哄骗(hǒng) 不禁(jīn ) 偌大(ruò) 宁肯(nìng) 窗明几净(jī ) ☆ 不远万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
想一想 谁是敦煌文明的罪人? 他们对敦煌做了什么? 我们应该恨谁?
说一说 王圆箓
(二)品读赏析(诗化的语言) ☆ 关于王道士 1、王道士何许人也? 2、他在莫高窟都做了些什么? 3、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1、王圆箓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是民族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2、他做的四件事: A、粉刷壁画 B、砸碎雕像 C、私送文物 D、贱买国宝
他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何为爱国主义,他的行为罪不可赦,但与割地卖国的统治者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3、“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他愚昧无知,却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这是无知对文明的亵渎。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不仅是文物流失,更是当时统治阶级腐败的反映,国土尚难保全,保护文化遗产更是无能为力,这是巨大的民族悲剧。 他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何为爱国主义,他的行为罪不可赦,但与割地卖国的统治者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他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造就的怪胎,正是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的“机遇”,所以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4、 仅此而已??? 愚昧无知?罪人?小丑?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议一议 他恨谁?
(三)精读体悟(探究主旨) 1、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强烈情感,用一个字概括,这个字是? ——恨 2、作者恨谁? ——一恨道士,二恨政府,三恨官员,四恨盗贼! 3、归纳主旨: ——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感情,对王道士 愚昧贪财的愤懑,对官员和官府没有责任感的愤 怒,对外国强盗掠夺国宝的愤恨,对保护民族文 化的高度责任感。
我好恨 愚昧无知的道士 昏庸无能的政府 腐败麻木的官员 卑鄙无耻的盗贼
☆关于官员和政府 “犹豫” 写出当时中国官员腐败和官府无能。 2、“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1、“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 “犹豫” 写出当时中国官员腐败和官府无能。 2、“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贪婪自私,中饱私囊。 3、“当外国冒险家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时,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正茶香缕缕。” 毫无作为,丝毫没有责任感。
☆关于外国强盗 作者是怎样描写外国强盗的呢? 强盗有英、法、日、俄、美等国。 1、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2、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帐,也许我的笔不 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 3、这里不需要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 编的童话。
☆结尾句子的含义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1、文中写一个青年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寄希望于青年,于未来。
——这两句话是对当时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反语,这是作者对当时政府极端失望后的激愤之辞。 2、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这两句话是对当时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反语,这是作者对当时政府极端失望后的激愤之辞。
3、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不是为了称誉外国文化强盗,而是表示鄙视。作者承认他们“在学术上”的见地,意在指出他们的欺骗性,“但是”一句是表意的重点,句中“遗忘”这个词有很强的讥讽意味──分明是有意掩盖!“极基本的前提”指的是那些被帝国主义学者占有的珍贵文献和无价宝物本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来供奉在中国敦煌的石窟里!这一句蕴藏着愤怒和尖锐的批判。
4、“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这话表明中华民族的屈辱已成为过去的历史,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今天的中国非王道士时代所能比拟。话语中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一学 欣赏 借鉴 虚构 想象 细节 对比 链环式结构 复活历史
(四)写法借鉴 1、链环式结构 2、虚构的手法 运用想象和细节描写复活历史 3、深刻对比 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块,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以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2、虚构的手法 运用想象和细节描写复活历史 3、深刻对比
☆有关对比 王圆箓愚昧破坏艺术 欧美艺术家 歆羡东方艺术 对 比 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恨
疯狂的劫掠和愚昧的出卖
☆有关细节描写 A.王道士?(细节描写) 1.(用石灰刷过壁画后):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2.(毁雕塑时):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3.(被哄骗之后):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 4.(文物被劫之):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车队已经走远,他还站在路口。
B.外国劫掠者?(细节描写) 1.(劫掠前):“他们不远千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 2.(劫掠中):“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3.(劫掠后):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C.满清官员?(细节描写) 1.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哪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那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2.(劫掠者)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满清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有关虚构 文中不少惟妙惟肖的人物行为和事件的描写,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想象成分,并不是现实的还原,但是,其中的细节描写是在大致符合史实的情况下构想的,它符合历史本质的真实而并非历史现实的真实,这种虚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真实,因为它往往反映事件的本质。
四、居安思危不忘历史 1、无知闹笑话 2、麻木成罪人 3、落后要挨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恨 + 实 干 = 成 绩 世 界 公 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练一练 1、以“决不能让民族悲剧重演”为话 题,写一篇随笔,不少于200字。 2、阅读余秋雨的《为自己减刑 》,完成文后习题。
再 见
为自己减刑 余秋雨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了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并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的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得售票,不时抬手看看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呢!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形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仇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一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能有谁让你恢复自由呢?
①为什么说:“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呢?(答案不超过30个字) ②文中叙述“象棋的故事”和列举售票员的例子,分别表明什么意思?(每条不超过15个字) ③文中取材自由广泛,中心明确集中。本文取材涵盖了哪两方面内容?这些材料表现了什么中心?(不超过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