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普世宗教與中古文明 第一節 東亞的宗教與社會
第一節 東亞的宗教與社會 學習重點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 印度教與中古印度社會 佛教與東亞社會 東南亞的宗教與社會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 (一)佛教的初期發展 1.佛教的爭議與分裂— 佛陀逝世後 A.上座部-西部派 a.主張信徒嚴格遵守戒律 b.觀念比較保守 B.大眾部-東部派 a.主張觀念比較自由、彈性 b.產生不少新思想
佛陀宣道處 印度 貝那拉斯(Benares)附近的舍利塔,保存佛陀 的遺物,供人們膜拜
A.大乘佛教 a.發揮「普渡眾生」理念 b.待眾人達到涅盤後,個人任務才算完成 2.一世紀佛教發展派別—大乘與小乘 A.大乘佛教 a.發揮「普渡眾生」理念 b.待眾人達到涅盤後,個人任務才算完成 B.小乘佛教 a.主張「自渡」:個人應依靠自身的努力, 完成自我的拯救 b.以寺院內的修行為主 c.寺院生活須靠俗界的支援
(二)孔雀王朝與佛教 A. 建立:西元前4世紀末(323-184B. C. E. ) B. 重要性:印度第一個統一帝國 C (二)孔雀王朝與佛教 A.建立:西元前4世紀末(323-184B.C.E.) B.重要性:印度第一個統一帝國 C.大力支持佛教:阿育王統治時期 D.滅亡:西元前2世紀 (273-232B.C.E.) a.佛教在印度日趨衰弱 b.佛教在域外獲得發展 (a)北傳中亞→中國(大乘佛教) (b)東南傳入東南亞地區(小乘佛教) 印度王朝年代簡表
孔雀王朝疆域圖
阿育王以佛法治國 改變:滅迦陵加國後,決心皈依佛教 以佛法治國 A.成立宗教部- a.派遣高僧至各地弘揚佛法 b.樹立石碑石柱,勒文昭示萬民 B.召開佛教徒「第三次大結集」 a.修訂經典 b.確定佛教的基本教義與戒律 阿育王時期為印度 佛教黃金時代
佛教傳播路線
(三)貴霜王朝與犍陀羅文化 A. 貴霜王朝(45-250C. E. ):a. 建立:一世紀初 b. 民族:大月氏 B (三)貴霜王朝與犍陀羅文化 A.貴霜王朝(45-250C.E.):a.建立:一世紀初 b.民族:大月氏 B.地理位置:中亞-控制香料、絲綢貿易絲路 C.國力達顛峰:迦膩色伽在位 D.發展出獨特的「犍陀羅藝術」 E.大乘佛教發展成型: a.高僧:馬鳴、龍樹 b.傳入中國
貴霜王朝疆域圖
犍陀羅文化 佛教原以法輪、法座、 腳印來代表佛陀 貴霜人借用希臘化人體 藝術,開始雕塑佛像, 把佛教推向偶像崇拜之路 糅合印度本土和希臘風格,形成獨特的「犍陀羅藝術」
佛陀形像演變
印度教與中古印度社會 (一)笈多王朝與古典印度 1.笈多王朝(320-540C.E.) A.建立:旃陀羅‧笈多-西元320年 B.統一印度北部 C.安定繁榮:a.中央集權,統一貨幣 b.發展對外貿易 D.印度文化的古典時代: a.宗教、社會、文化均有表現 b.確定邇後印度文化的基本風格
笈多王朝疆域圖
印度文化的古典時代-文學 梵語定型:成官方語言 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 發展完成 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 發展完成 詩人:迦梨陀娑 (Kalidasa) 創作詩歌 、戲劇-「印度的莎士比亞」
印度文化的古典時代-藝術 特色:融合本土傳統與希臘傳統 表現: A.建築-神廟:艾羅拉(Ellora)石窟 B.雕刻、繪畫-阿旃陀(Ajanta)石窟
艾羅拉石窟
阿旃陀石窟
凱拉薩神廟 凱拉薩神廟建於西元八世紀晚期,是艾羅拉石窟群中最重要的一處,也是印度岩鑿神廟的顛峰之作。
佛陀像 印度 阿旃陀壁畫,描繪佛陀受惡魔派出的邪惡力量干擾的情景
印度文化的古典時代-哲學 特色:受到佛教義理的影響 A.形成六派哲學—正論、勝論、數論、瑜珈 論、彌曼差論與吠檀多論 B.其中「吠檀多」派主張 a.闡述《奧義書》理念 b.存在最終目的是在肉體死亡後達到「我」 與「梵」的終極合一 影響:吠檀多哲學廣泛流行於印度思想界
(二)印度教與印度社會 1.印度教:吸收部分佛教精神,印度主流宗派 A.崇拜多神-吸收各種民間神祇 B. 確立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神、濕婆神 2.印度社會 A.《摩奴法經》:為種姓制度提供理論基礎 B.各階層隸屬各自世襲的「闍提」(Jati) C.限制:a.不同階級不通婚 b.不同階級不同桌共食 c.職業世襲,父子相承
梵天石像 印度教的創造之神梵天,他創造了世界萬物,主管「創造」。梵天信仰在東南亞地區有非常多的信眾。泰國的梵天信仰,華人稱之四面佛信仰,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
毗濕奴神石雕 濕婆神青銅像 濕婆神是音樂、舞蹈之神,也象 徵破壞力量。右側是其妻子。 毗濕奴神象徵護持力量
(三)佛教在印度的消逝 1.佛教沒落 A.僧伽接受供養成習,喪失刻苦精神 B.佛教不斷發展,教義高深,人們難以理解 2.印度教盛行—西元九世紀 A.進行改革,融合佛教教義 B.吸收不少佛教徒 3.伊斯蘭勢力進入印度—西元十一世紀 A.破壞寺院,不寬容佛教 B.僧眾四散,佛教逐漸在印度本土消失
那難陀寺遺址 那難陀寺建於五世紀,為古代印度 佛教學術中心。
佛教與東亞社會 (一)佛教與中國社會 1.傳入:西漢末年-經由絲路的大月氏 2.發展成形:東漢末~南北朝時期 A.下層-接受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崇拜 B.士人-對佛教精妙哲學思辯感興趣 C.統治者篤信-以梁武帝為最,捨身寺院
3.與中國傳統矛盾與衝突 A.不合中國綱常名教:a.不拜父母 b.不禮敬君王 B.儒者與佛教高僧辯論:a.輪迴轉世 b.沙門不敬君王 C.排佛:韓愈反唐憲宗迎佛骨,被貶潮州 D.毀佛:「三武之禍」:a.北魏太武帝 b.北周武帝 c.唐武宗 (會昌法難)
觀世音菩薩像 玄奘赴印度取經 雕塑於中國宋代時期
4. 佛教 中國化 A. 西域高僧到中國弘法-鳩摩羅什 B. 中國高僧到印度取經-法顯(東晉)、 玄奘(唐) C 4.佛教 中國化 A.西域高僧到中國弘法-鳩摩羅什 B.中國高僧到印度取經-法顯(東晉)、 玄奘(唐) C.本土化宗派出現-淨土宗、天臺宗、 華嚴宗 D.佛學與中國學術合流 a.禪宗-玄學化,深受士人歡迎 b.宋代理學-吸收佛、道思想
(二)佛教在朝鮮半島的傳播 1.四世紀後半-大乘佛教由中國傳入 A.當時形勢:三國鼎立—高句麗、新羅、百濟 B.前秦曾派使節與沙門,攜佛經、佛像到 高句麗 C.三國都支持佛教-興建寺廟
四世紀的朝鮮半島 朝鮮政權年代簡表 年代(C.E.) 王 朝 57 ~ 668 三國鼎立 668 ~ 935 新羅王朝 918~1392 王 朝 57 ~ 668 三國鼎立 668 ~ 935 新羅王朝 918~1392 高麗王朝 1392~1910 李 朝
2.六世紀時-朝鮮僧侶將佛教東傳日本 3.七世紀中期-新羅視佛教為國教 A.以華嚴宗最盛 B.禪宗也日益普及 C.佛教影響新羅藝術發展-石造佛庵、 石佛雕像
4.十世紀時-高麗王朝成立,佛教昌盛 A.雕刻《大藏經》 B.各種宗派同受尊崇 C.僧侶地位崇高 D.僧侶投入社會事業 5.十四世紀末-李朝尊儒排佛,採用儒家 作為治理國家和維護倫理 道德的原則
(三)佛教在日本的流傳 1.佛教傳入以前 A.多神信仰,自然崇拜 B.貴族都奉某一自然神祇為 始祖 C.日本皇室尊崇「天照大神」 a.大和朝廷統一後:四世紀 b.伊勢神宮:成日本地位 最高的神社 天照大神
伊勢神宮神樂殿
2.六世紀中-佛教從朝鮮傳入日本 A.初期受排斥:被視為異教 B.確立地位:大和朝廷支持 4.奈良時代(710~794)-與社會隔絕 A.佛教只能在京都地區流行 B.寺院生活自成一團體 C.寺院與政府相互為用 日本史簡表
5.平安時代(794~1185)後期- A.神道與佛教開始融合 B.佛教 淨土宗受歡迎 6.十二、十三世紀間-宋朝 禪宗傳入 A.禪宗中的臨濟宗獲鎌倉幕府支持→ 成日本 禪宗主流 B.日本武士喜歡參禪—有助磨練心志 C.影響日本藝術:庭園、繪畫
菩提達摩像 日本 臨濟宗 白隱慧鶴禪師所繪。上方文字為禪宗理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富有禪意的日本庭院 日本 龍安寺的「石庭」,在空無一物的白沙地上, 配置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的石塊,表現大海的意蘊
(四)藏傳佛教-喇嘛教 1.佛教傳入 A.七世紀中-松贊干布統治時期 B.聯姻方式-自尼泊爾、唐朝傳入, 2.特色:A.政教合一制度 B.是全民的普遍信仰 C.有強烈的神秘色彩 3.對中國邊族的影響:蒙古人、滿族
西藏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建於七世紀,後世屢有修築。 今日氣勢雄偉的布達拉宮是西元一六四五 年達賴五世受清朝冊封後修建的。
東南亞的宗教與社會 (一)古代東南亞的歷史 1.特色:民族複雜,文化多元 A.語言:a.中南半島-漢藏語族 b.南洋群島-馬來語族 B.經濟:a.中南半島-農業(稻米原鄉) b.南洋群島-海洋貿易發達 2.出現區域性強權 A.中南半島-越南、高棉、緬甸 B.南洋群島-室利佛逝、滿者伯夷、滿剌加
十二世紀東南亞的形勢圖
越 南 最早建國:中國 秦朝末年時(趙陀-大越國) 受中國長期統治或保護:漢武帝~五代 建立本土政權: A.時間:十世紀 B.強盛:黎朝-接受明朝冊封 中國文化南傳的代表:大量接 受儒家文化要素 越南 中國化寺廟
順化皇城的午門 順化皇城建於 19 世紀的阮朝,又稱為阮朝皇城。其建築風格受中國文化影響。
高棉-吳哥王朝 地區:湄公河下游 種族:吉篾族 建國:九世紀初 勢力強盛時:達中南半島中部 滅亡:十五世紀,為暹羅所滅 吳哥都城-通衢大道
緬甸-蒲甘王朝 位置:中南半島西部 種族:藏緬族 建國:九世紀 強盛:11世紀阿奴律陀 A.統一緬甸 B.致力佛教事業-興建 佛塔與藏經樓 雪吉根塔
南洋群島-室利佛逝 位置:蘇門答臘西南部 重要性:南洋群島最早出現的國家 最強盛時: A.七世紀 B.勢力遠達暹羅、馬來亞與婆羅洲 C.掌控南洋群島的商業中心
南洋群島-滿者伯夷 興起:A.十三世紀末 B.爪哇 最盛時:控有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婆羅洲與摩鹿加群島 重要性:海洋貿易發達
南洋群島-滿剌加 位置:馬來半島-控制麻六甲海峽 種族:馬來人 強盛: A.十五世紀後期 B.統一馬來半島,並征服蘇門答臘 幾個邦國
十五世紀東南亞形勢圖
(二)東南亞的宗教與社會 1.地處文化交流處:中國、印度、伊斯蘭 2.受中國 儒家文化影響:A.中南半島北部 B.代表:越南 3.印度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宗教 A.代表:柬埔寨「吳哥文化」 B.未全盤接受印度文化 a.未接受種姓制度 b.印度教僅流行於統治階層-民間社會 多接受佛教
吳哥文化 吳哥通-王城 A.建於:九世紀末 B.巨石築成:飾滿印度風格的壁畫、浮雕 吳哥窟-神廟 A.建於:十二世紀 B.供俸毗濕奴神 C.雕刻精美 –圓柱迴廊
吳哥窟 位於柬埔寨西北邊境,建築風格 深受印度史詩、神話的影響。
吳哥窟鳥覽圖
吳哥通 以巨石築成,飾滿壁畫浮雕,栩栩如生
4. 佛教傳入 A. 傳入與印度教同時:西元前一世紀 B. 流行地區:a. 中南半島-泰國、緬甸、越南 b. 南洋群島-爪哇一帶 C 4.佛教傳入 A.傳入與印度教同時:西元前一世紀 B.流行地區:a.中南半島-泰國、緬甸、越南 b.南洋群島-爪哇一帶 C.國家與君主支持: a.緬甸-蒲甘王朝:阿奴律陀 (Anawrata) b.蘇門答臘-室利佛室 (Sri Vijaya) D.轉變: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a.時間:十四世紀 b.原因:君主介入
5.伊斯蘭教傳入 A.時間:十三世紀 B.情形:阿拉伯商人傳入蘇門答臘,北傳 至馬來半島 C.影響:改變了馬來半島與南洋群島的 文化面貌
蒲甘的雪吉根塔 蒲甘國王阿奴律陀興建佛塔與藏經樓,以保存佛教文物。現位於緬甸首都仰光市內
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為梵文音譯,意為「山丘上的寺院」,是一處大乘佛教遺址,位於爪哇島中部
佛法治國:阿育王的第十三座石碑敕令 大王登基後第八年,征服迦陵加。被殺者十萬人,俘虜十五萬,其他因戰爭而死者更十倍於此。占領迦陵加後,大王開始熱心天道,熱愛天道,並謹守非暴力。只因征服一個從前未征服之地,而造成如此巨大之傷害,許多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實是終身憾事。凡迦陵加居民,除被殺死不能復生者,與被俘者外,現在若再有百人或千人遭遇同樣命運,將為大王所深切關懷,即使是對任何一人行不義之事,只要大王知道,大王亦將引以為憾。所有大王統治之山野之人,亦應一律善待,使其安土而樂生,否則報應必將降臨大王身上。大王希望所有生民,均能安居樂業,享有和平與康樂之生活。 ~~吳俊才,印度史
《佛國記》記載笈多王朝 印度社會狀況 東晉高僧法顯曾留學印度。他寫了一部遊記《佛國記》,對笈多王朝的印度社會,有許多珍貴的紀錄: 西天竺以南,名為中國。中國寒暑調和,無霜雪。人民殷樂,無戶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輸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王治不用刑網。有罪者,但罰其錢,隨事輕重;雖復謀為惡逆,不過截右手而已。王之侍衛左右,皆有供祿。舉國人民,悉不殺生,不飲酒,不食蔥蒜;唯除「旃荼羅」。……中國不養豬雞,不賣牲口。市無屠行及酤酒者貨易則用貝齒。唯旃荼羅、獵師賣肉耳。自佛般泥洹後,諸國王、長者、居士,為眾僧起精舍供養;供給田、宅、園圃、民戶、牛犢,鐵券書錄後,王王相承,無敢廢者,至今不絕。 ~~法顯,佛國記
小乘佛教的實踐 數百年來,中南半島各地(除越南外),男子一生皆須出家一次,通常在十幾歲或二十歲,出家須選擇吉日,以隆重的典禮由親友送入寺中。出家時間各地長短不一,或二、三個月,或更長,出家通常被認為是積功德,可澤及父母,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出家刻苦的生活也可使男子人格成長,此後才算完全成人,足堪擔當持家及公職的責任。 ~~陳炯彰,印度與東南亞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