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2.宇宙的运动性 (1) 天体系统的概念 (2) 天体系统的层次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 2.地球与其他行星结构特征的比较 三 、存在生命的行星 (1) 稳定的光照条件 (2) 安全的运行轨道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2) 质量和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 有液态水
天体的类型可真不少! 天体的多样性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卫星(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 天体的类型可真不少!
小结 最高 最低 天体及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态.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总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高 最低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 稳定的光照条件 (2) 安全的运行轨道 2.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2) 质量和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 有液态水
小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影响地球 1.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影响地球 1.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的大气层 2.太阳活动及其类型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影响地球 1.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主要动力 (2)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的大气层 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太阳活动及其类型 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连线练习 和气候变化 相关 影响无线电 短波通讯 磁暴、极光 耀斑 太阳风 黑子 日珥 光球 色球 日冕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赤道平面 2.黄道平面: 3.黄赤交角: (23°26′)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一个回归年)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时差:地方时和区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4.对地球形状产生影响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完成下表,比较自转和公转。 自转 公转 运动 形式 旋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西向东 大约为15°/h 1个恒星日 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极无线速度) 自西向东 1个恒星日 大约为15°/h (23h56min4s) 地轴 N--逆 (南北两极 除外) 1个太阳日 S--顺 (24h) 1个恒星年 (365d6h 9min10s) 平均角速度1 °/d 平均线速度30Km/s 自西 向东 太阳 1个回归年 (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365d5h 48min46s)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 “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教材P16活动) 夏至 23º26´N 北回归线 秋分 0º 春分 赤道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地方时 (1) 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1) 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①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②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 ③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 (3) 计算: 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 ,地方时相差4分钟。
求地方时 已知A地时间,求B地时间。 解题过程: 1.先计算出A、B两地的经度差 2.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4分×经度差)/1° 如果B在A的东面用“+”,B在A的西面用“-”。 例:A地为10时26分,经度为120°E,B地经度为80 °E,求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10时26分 (4分×40 ° )/1° - = 7时46分
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180o 0o 180o (l)时区的划分: 15oE 7.5oE 22.5oE 7.5oW 172.5oE 172.5oW 东西十二区 中时区 东一区 (l)时区的划分: 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 (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 即为所求时差值。 如东5区与东10区相差5个时区。 西3区与西10区相差7个时区。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的差值。 如东5区与西10区相差15个时区。 西3区与东8区相差11个时区。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十”; 若位于西侧,则取“一”。) 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 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 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 所求时刻。
例1 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0时现场直播澳门回 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时,位于旧金山(西8区)的爱 国华侨收看的时间是( ) A.12月19日08时 B.12月20日16时 C.12月19日16时 D.12月19日20时 A 澳门与旧金山时差为: 8+8=16小时 旧金山收看时间为: 12月20日0时-16=12月19日8时
例2 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时飞 往美国纽约(西5区),需飞行10小时。到达目的 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11时 B.10月1日2时 C.9月31日23时 D.10月2日4时 B 上海与纽约时差为: 8+5=13小时 飞机起飞时纽约时间为: 10月1日5时-13= 9月30日16时 飞机到达时时间为: 9月30日16时+10=10月1日2时
昼夜的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 >夜 昼最长 春分 夏至 冬至 秋分 昼最短 昼渐短,昼<夜 昼夜等长 昼夜的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 >夜 昼最长 春分 夏至 冬至 秋分 昼最短 昼渐短,昼<夜 昼夜等长 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昼长于夜昼渐短 昼渐长 昼短于夜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0-纬度差 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
45ºE B 90ºE 0º 20ºW A 135ºE N 45ºW 160ºE C 90ºW 180º 135ºW
D 下列四幅图正确的是( )
下列四幅日照图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C
计算A、B、C、D四点的昼长以及各自的日出日落时间
计算E、F两点的昼长以及各自的日出日落时间
小 结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波定义、分类及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 地 球 的 划分 圈 层 结 构 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比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小 结 地球内部圈层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物质形态 空间分布 相互联系 地震波定义、分类及特征 划分 依据 2个不连续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比较 软流层的位置、特征、地理意义 It’s a piece of cake~ Everyone can remembe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