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國二甲 98420027 黃曼寧 指導老師:胡瀚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Advertisements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三課 絕句選 ( 一 ) 登鸛雀樓 ( 二 ) 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 三 ) 楓橋夜泊. 第三課 絕句選 作者詩體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 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 物中寄託 情意 唐 李白 七言 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 離情 唐 張繼 七言 絕句 抒寫濃濃的鄉愁 ( 一 ) 登鸛.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參考資料﹕大人國夢遊記 遠看.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四課 Dialogue I: Talking about Hobbies
比較與對照法 (配合四下 課業4 媽媽的變化 外貌描寫、對比).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國二甲S 姚逸寧 指導老師:胡瀚平老師.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以同策制举。晚年定居颍水之滨,号颍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其文章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 (栾, luán ) 。
可愛小詩欣賞 (四) --選自爾雅叢書.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WWE巨人 Big show.
我們曾經說好的幸福永遠 一直藏在書包的拉鍊 多麼希望回到那年 我們寫的詩篇 好想聽你說 說愛我 好想聽你說 說想我
大致歌曲整理 個人資料 最有名的幾首歌 關於戀愛 最欣賞的演員 最欣賞的歌手 沛慈的照片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黃州快哉亭記 以「記」為名的文章 三蘇的關係 本文主旨-不以物傷性 從文章旨趣看夢得處境.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作品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苏辙倾其全力,以官职抵罪营救,苏轼终于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     元丰二年年底,苏轼离京城抵黄州,因路途遥远,情况不明,将远在湖州的家眷托付苏辙照顾,元丰三年二月,苏轼抵黄州,生活安定后,苏辙即送苏轼家眷自南都出发,缭绕百日,经九江至磁湖(今黄石市),五月底,苏轼去离黄州四十里的巴河口迎接,作《晓至巴河口迎子由》诗,苏辙有《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二诗答之》,苏轼又作《次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命題作文 記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101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妳不可不了解的指標 Nan.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10 ROSES FOR YOU 2009 送你十朵玫瑰….
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主你是我最親愛的伴侶 我的心在天天追想著你 渴望見到你的面
小六專題研習 種水晶(紫色).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主耶和華 你已經鑒察了我 我坐下 我起來 你都已曉得 我行路 我躺臥 你都細察 你也深知 我一切所行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我 會 數 數.
中國文化論文寫作 閱讀, 思考與寫作.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重複圖形.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沙子與石頭.
最知心的朋友 The Dearest Friend.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9 November Active Reading: Intermediate:
You will see a very spectacular picture 你將看到一幅蔚為奇觀的圖片
女人 愚笨與聰明 文化傳播網
沙子與石頭.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妳不可不了解的指標 Nan.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DEP5114A General Studies Prof. Mak Se Yuen Student Name:Lau Yeuk Lan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Be Back While Feeling Cold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台中市信義國小 六年七班34號_楊凱茵 製作日期:2012/04/12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出埃及記〉4 ~ 摩西回埃及見法老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國二甲 98420027 黃曼寧 指導老師:胡瀚平

一、主旨 二、作者簡介 三、題旨 四、課文原文 五、結構分析 六、課文賞析 七、修辭 八、名句摘要 九、後人評點 十、課程補充 十一、模擬寫作 十二、參考資料 大 綱

主旨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即說明讀書人唯有心中坦然不為外物所役,方能無往而不快,達到「快哉」之境。

作者簡介 蘇轍,字子由,北宋 眉州 眉山(今四川省 眉山縣)人。 生於仁宗 寶元二年,卒於徽宗 政和二年(西元1039-1112),年七十四,諡文定。 為蘇洵之子,蘇軾之弟,世稱「三蘇」。 年十九,與兄軾同登進士第。

作者簡介 神宗 熙寧二年,因反對新法,不為王安石所喜,出為河南推官。 哲宗 元祐元年,司馬光主政,新黨失勢,轍入京為右司諫,累官至門下侍郎。 徽宗時,歸隱許州,築室潁水之濱,自號潁濱遺老。

作者簡介 轍個性沉靜,資稟敦厚,再加上父兄陶冶,發為文章,汪洋澹泊,有秀傑之氣,似為其人。 蘇軾在〈書子由超然臺賦後〉說:「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 轍長於各類文體,尤善策論。

題旨 選自《欒城集》 憑亭寫景而生情,藉古抒意而又緊扣亭名,冶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 七用「快」字,圍繞「快哉」著墨。 雖題名為「黃州快哉亭記」,實則借題發揮,寓有勸戒之義與慰勉之情。 文體屬雜記類,是一篇山水遊記。

寫作背景 本篇作於宋神宗 元豐六年十一月。 蘇軾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轍上書為兄贖罪而受遷累,貶官筠州。 張夢得此時謫居黃州,在寓所西南建亭,覽觀江流勝狀,蘇軾命名「快哉亭」,蘇轍為之作此記。

正文 才剛要進正文,不要睡著了嘿~

課文第一段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 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課文第二段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湧,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翫(ㄨㄢˋ)之几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課文第三段    昔楚襄王從(ㄗㄨㄥˋ)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ㄩˋ)焉?

課文第四段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賭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 蘇轍記。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課文賞析─首段    首段寫長江壯闊奔騰之勢,以襯托快哉亭的特出,引人入勝。此段描繪長江水流凡三變,先言「其流奔放肆大」;繼述「其勢益張」;末云「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水勢浩蕩而文勢層層推進。之後隨即引出建亭者、建亭緣由、建亭地點、建亭目的、以及命名者。於此亦點出題名「快哉」二字,以統貫下文。

課文賞析─第二段    第二段敘說命名「快哉」的緣由。以三分之二的篇幅,運用實筆,描寫眼前所見之景;三分之一用虛筆,寫其想像。虛實相映,詳略互出,古今對照,令人折服。

課文賞析─第三段    第三段文勢一轉,以楚襄王與宋玉在蘭臺的對話,一方面點出「快哉」一詞之由來,一方面引出「遇不遇之變」,作為下段之伏筆。且蘭臺與快哉亭同在湖北省境內,信手拈來,藉古諷今,自是一奇。    以文氣來說,此段亦有舒緩文勢之作用。古人為文,向來注重文氣,若是在「稱快世俗」後,緊承「士生於世」數語,文章讀來便有氣短勢促之嫌,而此處蘇轍旁生一筆,便使行文間氣勢紆徐、開闔有致、舒放自如。

課文賞析─第四段 末段抒寫懷抱,以正反兩個方向:「何往而非病」、「何適而非快」,論證「快哉」的原因就在於心靈坦然自得、不以物傷性,闡明本文之主題所在。最後以「烏睹其為快哉」的反詰語氣收束,不僅緊扣題目,又盪出令人深思的波瀾。 此段尚顯現了道家思想,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一語,便兼有儒、釋、道三家思想的影子,這與蘇轍貶筠州後開始精研佛法不無關係。

課文賞析小結 本篇涉及三人──建亭的張夢得、名亭的蘇軾、以及作記的蘇轍。三人共同點為都在被貶之中。所以這篇文章不僅是抒寫襟懷,更是彼此共勉的佳文。 文章為「快哉亭」而作,但此亭只是一空曠的軸心,全文繞著此軸心,轉出了自然風景、歷史風景、文學風景,最後歸結於心靈風景。

修辭 對偶:南北百里,東西一舍。 互文:將何「往」而非病?將何「適」而非快? 錯綜: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 激問: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

名句摘要 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賭其為快也哉?

各家對其散文評論 蘇軾:「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答張文潛書) 宋史本傳:「論事精確,修辭簡嚴,未必劣於其兄。」 明代茅坤說:「子由之文,其奇峭處不如父,其雄偉處不如兄,而其疏宕嫋娜處,亦自有一片煙波,似非諸家所及。」(蘇文定公文鈔)

後人評點    清代文評家蔡鑄云:「黃州快哉亭記從『快哉』二字生情,可與乃兄超然臺記並傳。超然二字本莊子,快哉二字本楚辭,皆有隨遇而安之意。超然乃由子由命名,而子瞻為文。快哉乃子瞻命名,而由子由為文,可謂不同而同也,文中雄偉之氣咄咄逼人,此欒城集中之翹楚也。」

後人評點    這篇散文,妙在景、事、情、理四者互為交融。以記事說明背景,將古跡作為陪襯,文中有靜有動,議論不離題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交錯運用偶句和散句,散中有整,參差多變。而文勢充沛快疾,又與內容相諧。       ──趙鳳山

課程補充 快結束哩!孩子們撐住嘿~

蘇洵為二子命名蘊含深義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蘇洵‧《名二子說》

蘇轍與蘇軾兄弟情深 懷澠池寄子瞻兄 蘇轍 相攜話別鄭原上, 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 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 懷澠池寄子瞻兄 蘇轍 相攜話別鄭原上, 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 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 舊宿僧房壁共題。 遙想獨遊佳味少, 無言騅馬但鳴嘶。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上人困蹇驢嘶!

貶謫文學    貶謫與貶謫文學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它既高度囊括了封建時代社會政治的本質特徵,又深刻揭示了古代士人基於人生憂患的各種心理流程;在這些心理流程中,既集中體現了儒、道、佛諸家思想的消長起伏,也明確展露了人生的大歡樂和大悲哀、大真實和大虛幻。更為重要的是,它為我們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條古代士人在沉重苦難中從執著走向超越的生命運行軌跡。

貶謫文學 這裡討論的貶謫,主要指那種不應貶而被貶的負向貶謫,而貶謫文學,亦即指此類人中有文學素養者在被貶之後的文學創作。大致可分四種類型:  這裡討論的貶謫,主要指那種不應貶而被貶的負向貶謫,而貶謫文學,亦即指此類人中有文學素養者在被貶之後的文學創作。大致可分四種類型: 志大才高,因小人讒毀而被貶:屈原、賈誼 革除弊政,因鬥爭失敗而被貶:柳宗元、劉禹錫 直言進諫,因觸怒龍顏而被貶:陽城、韓愈 黨爭激烈,因本派失利而被貶:蘇軾、蘇轍

模擬寫作 微笑的理由

閒暇時獨自一人走上了田間小徑,偶爾迎面與幾位鄉鄰打了招呼,只見他們的臉龐總帶著舒暢的笑。但是,他們笑什麼呢?我硬擠出一抹勉強的微笑作為回應,背地裡卻無時無刻不這麼猜想著。 今兒個到底有什麼事物能讓大家表現得如此歡快?我幾番望天,得到的卻只有一片灰濛,而空氣中甚至帶點潮濕的霉味,大概再過不了多久雨就該落下了吧── 這分明是片不怎麼討喜的天!

光盯著那被髒抹布抹過的天空,一股不知打哪來的沉悶之氣油然而生,不一會兒便佔據了我內心所有空洞的角落。似是為了替自己無端的煩悶找藉口,我在心中不斷地強調那是天氣造成的氣悶,是的,不為別的,就只是天氣罷。如此說來,當陽光撥雲見日的那時,我是否便能做回那個快活的自己呢?咀嚼著這突如其來的想法,一張久違的、幾乎讓我遺忘的蒼白臉孔倏地從記憶的隙縫跳了出來── 而那張臉,正笑得開懷。 然後我想起了那些年,曾經有個小小的身軀,躲在她那小小的殼裡,悄悄向全世界發送僅屬於她的小小幸福……

「她」是在家族中,少數與我年歲相近的表親,為此我倆感情不同一般,簡直就像親姊妹了。對於一個體弱多病的人來說,醫院變相的成為她第二個家,每年往返那白牆堆砌的大樓極為頻繁,其家庭為此所付出的醫藥費用也十分可觀。因此,我倆的互動竟有一半時間是在探病與被探病之間完成的。 她確切的模樣至今我一時半刻也記不清了,只記得她有張一年到頭都蒼白著、毫無血色的面龐。然與其蒼白相對的,是她那無論四季皆開放著、永不褪色的璀璨笑花。

   就我對她僅存的少數印象中,她的笑容至今仍是極為清晰的。但就如同我不懂路上行人所笑為何,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懂她為什麼如此愛笑:她吃到好吃的食物要笑;穿著漂亮衣服也笑;天氣不錯她舒暢的笑;天氣不佳她望天傻笑;至於見到中庭盛開的花,她更是笑出頰旁兩個小酒窩……      我總是對她說,人生在世,若有人能笑得與她一般,也算不枉此生了。她聞此言,不出所料的還是給我一朵笑靨作為回應。    當然,我也曾問過她為何要笑?只不過無論問了幾次,她永遠都是那個回答──「想笑就笑了,一定要有答案嗎?」

童話裡的王子與公主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最後一定會有個美滿的結局。然而她的生命歷程從來就不似童話那麼簡單,也不似童話那般有波折起伏──對她來說,她的生命是建築在那迷宮似的白色巨塔裡,然後才有家、最後才是她自己。 隨著年齡漸長,她的病非但沒有因此好轉,日漸成熟的身軀反而使她那功能本來就不甚健全的心臟承受更大的壓力。每回往返醫院,醫生們給她的檢查報告是一次比一次的模糊。那曖昧不清討論她病症的言語,使她的親人們日漸失去了笑容,而那壟罩在親友們周圍的低氣壓更是壓得所有人喘不過氣。

   然而就我記憶中最後與她相處的那幾年,或許她的病體日益衰弱憔悴,但唯一不變的卻是她那一零一號的微笑表情,非但不見消逝,反而甜美更甚以往。      在她進加護病房前,我曾與她有過一次短暫的對話。現在想想,竟是我倆最後的會面了。具體內容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但我記得十分清楚的,是對我那最後的問題,她給了我最後一個回答,同時也是我從她嘴裡聽到的、那唯一一次不同於以往的回答:   「妳為什麼要笑?」   「因為活著我很快樂。」

「她」的故事,到此已然結束。而生死這問題太過沉重,所以這幾年我也很少想起她,總覺得那會牽動我內心深處那一點說不出的什麼,如今突然想起,心口竟也沒那麼沉重了。 這些年來,我總是糾結於搞懂人們歡笑的理由,卻忘了,從來我們就不是為了想笑才笑的。或許當初我想問她的,從來就不是她歡笑的理由,而應該是── 「妳怎麼可以笑得如此歡快?」 當然,這個問題我永遠也無法從她那裡得到解答了。但我想,在我內心深處或許一直是羨慕著她那樂觀的脾性的吧!因為羨慕,又認為自己學不來做不到她那豁然的態度,才會一徑地逃避那擱在心底許久的真實。

   逕自咀嚼這個發現良久,幾滴清涼的水珠從天而降,喚回我正神遊太虛的神智。      果然下雨了。    抬頭望天,仍是一片烏雲密布,一絲陽光也見不到,真不知平時毒辣的日陽今兒個躲哪去了。    撐起早準備著的傘,舉步往家的方向走去,原本因天氣不佳造成的沉悶感也隨著穩定的步伐逐漸消散。途中經過花農精心照料的大片花田,叢叢花朵開放得可愛極了,不禁令我稍作停留駐足欣賞。

駐足期間,本就下得不大的雨不知何時停了。我就站在花田旁再次望天,陽光依然不見蹤影。微微搖頭暗笑自己癡傻的期待,我只能將視線轉回花田裡盛放的花朵。然後奇蹟似的,我終於找到了陽光躲藏的地方── 花瓣上殘留的水珠,就著陰天微弱的光線,正點點閃爍著,如同白晝裡的星辰,不起眼卻耀眼。 離開花田回程的路上,我又想起了「她」──那個總是帶著笑容的女孩。她的笑容如今我再也見不到了,但我曉得她現在一定是在哪兒笑著的罷── 或許就如同投射在我面前那坑水窪裡的那抹笑容一樣,真誠且開懷。

參考資料 翰林版高中國文補充教材(二) ,葉憶如、楊雅妃等編著 《欒城集》,蘇轍撰,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析論,程美珍撰 《黃州快哉亭記賞析》,黃春貴著,國文天地月刊第14卷第4期,民87年9月。 http://blog.sina.com.cn/zhaofengshan 趙鳳山新浪博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