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村行 陳 列
本課講授題綱 認識報導文學 作者介紹 課文簡介 課文延伸討論 修辭技巧探索 學習評量 補充資料~ 礦坑所在~菁桐 《地上歲月》
認識報導文學
報導文學的源起 六○年代國內學者從美國引進報導文學的著作與理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並推出了一個新型專欄「現實的邊緣」,提倡以文學的筆、新聞的眼,從事人生採訪。隨後更於時報文學獎中增設報導文學一類,於是確立了一種融合新聞與史觀、結合事實與思考的新文學形式。
報導文學的衝擊 報導文學衝擊了新聞學與文學兩大領域:新聞學要求恪守客觀、公正、真實的標準。在臺灣各報社所辦的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作者往往披露出許多新聞界沒有報導過的題材,也不侷限於新聞的即時性。非虛構式文學寫作方式,成為報導文學的重要特質。 以對文學界的衝擊來講:「鄉土文學」論戰興起,憂民淑世的新生代知識分子紛紛走出學院,文字工作已經不是純粹的創作,更包含了追求真實與推動變遷的目的性了。
報導文學的爭議 報導文學擁有強烈的目的性,這就違背了文學所強調的藝術自主與創意,違背了新聞或社會研究所強調的客觀與真實,而使它招致各方的責難。作者必須謹守社會責任的理念從事創作,而且蒐集資料必須注重方法的嚴謹客觀,才可以提高讀者最作品的信任。這是報導文學必須面臨的考驗。
報導文學的式微 八○年代以後,文學理論從崇尚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興盛,文字工作再一次與寫實主義分化,報導文學呈現了式微之現象。另一方面,報導文學需要蒐集大量的資料,本來就是不易成就的工作,一旦主導風潮的媒體不再提供經濟上的奧援,則相關的創作不免減少 。
報導文學的展望 報導文學在臺灣的出現自有其特定時空背景與意義,檢視臺灣近年來的各項改革,不難發現無論是在人權問題、自然保育、環保、古蹟維護等事項,來自藝文的感情層面的報導,隱然成為現實變遷最有力的推動者。展望將來,社會既然存在無數潛在的問題待發掘,而也有更多動人的事件需要被稱頌,相信在理論界累積更豐富的論述之後,報導文學必然有更為寬闊的揮灑空間。 BACK
陳 列
擁抱土地與人民的人道者 因叛亂犯罪名被捕,無端遭受五年的牢獄之災,陳列沒有悲憤訾罵,反而在文字起落間充滿了悲憫的胸懷。他曾經對政治充滿憧憬:「有一段時期,我最牽掛的是要找到一個可以讓我認為人格完美,智勇兼備的政治革命領袖,立意將此生完全交給他,交給一些理想。」無奈,完美的領袖難尋,近年來,陳列只得把自己的作品定位為「社會關懷與改革」,專注在散文世界,成為一個思索者,一個詩人,他把心打開,在歲月的內斂沉思中,追求平靜和溫柔。
內斂沉思與平靜溫柔的散文風格 每一個有獨創性的文學家,都有他獨特的語言和旋律,有其自覺或不自覺的偏好的詞彙句式或語調,並且在其間凝聚他獨特的觀察生活、感受生命的心靈模式和藝術表現的特質。「溫柔」是陳列散文最偏好的詞彙,溫柔的境界是其生命的追求,同時也是其散文傳遞的信息與魅力所在。
入世關懷是他的創作理念 陳列的「內斂沉思」是自我主體的修持,卻絕不是對外在客體的拒斥逃避,以至於淪為自我的耽溺與自憐,「人間是我的根本用情處」,入世關懷正是他散文創作精神所在。他仍然說「文學教人溫柔體恤,是一種須久須遠的文化修持,不是工具。」陳列創作散文從來就無心「媚政」,也不故意逆反「訐政」,政治是他的憧憬,卻從來不是他的文學目的,他堅持的是入世關懷。
陳列作品目錄 BACK 1.《幼學古詩》,書林出版社,民80年 2.《永遠的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民80年 3.《玉山行》,臺灣省教育廳,民81年 4.《地上歲月》,漢藝色研文化公司,民78年 5.《地上歲月》,錦德出版社,民78年 6.《黑色的烈日》(翻譯),前衛出版社,民74年 BACK
關於《地上歲月》
地上歲月,人間文學 陳列的《地上歲月》中所記載居停遊走的場域包括:牢房、農地、礦村、碼頭、山中、水涯、都市邊緣地帶;他所接觸感念的人民則是:囚徒、農民、漁民、礦工、原住民、老兵以及都市邊緣人。 遠離了都市的繁華,也沒有觀光客的景點,他走的是都市的邊緣、荒僻的山野,相遇和交談,相知和感心的行路人都是散在社會底層的卑微人物。
《地上歲月》 篇 名 內容簡介 1 無 怨 與社會隔絕的獄囚,最卑微無奈卻一息仍存的生命感動 2 地上歲月 篇 名 內容簡介 1 無 怨 與社會隔絕的獄囚,最卑微無奈卻一息仍存的生命感動 2 地上歲月 農民與土地的永恆歸屬、堅韌的生存意志和最深的生活美質 3 同 胞 對原住民的審視,尤其是文明進逼以後原住民同胞生活的惶惑、挑戰、與危疑前進
4 漁人‧碼頭 在漁港的動靜和人船來往的白描中,對討海生活與勞動,有極溫情感人的想像 5 山中書 對自然給予人們在紅塵煩憂之外的清涼與寧謐慰安,有很詩意的書寫 6 人在社子 呈現的是開闊的江山中,黯淡卑陋的人文景觀,寫出都會邊緣人的愛慾掙扎和希望
7 在山谷之間 平靜地白描敘寫山中樸實親近的聚落生活 8 礦村行 深情地注視噩夢一般的無奈的礦工的悲苦命運 9 遙遠的杵聲 讚頌原住民的歌舞純美以及歲月中的哀愁和寂寞
10 親愛的河 勾勒因人的貪婪不擇手段追求經濟發展對自然景觀的摧殘 11 我的太魯閣 為大地請命,為山水失去容顏而心痛 12 老兵紀念 跨過數十年時間縱深,以個人交往經驗,寫出老兵的血淚滄桑
關於〈礦村行〉
「礦村」所在
礦村所在~平溪鄉菁桐 圖片來源 http://www.hakka.gov.tw/public/data/tungmap/平溪鄉.jpg
圖片來源 http://blog. 1-apple. com. tw/dodo/index. cfm 圖片來源 http://blog.1-apple.com.tw/dodo/index.cfm?Fuseaction=PersonArticle&ArtID=25591 菁桐車站
石底斜坑煤礦坑 圖片來源 http://pointchi.spaces.live.com/blog/cns!4D8751AD8BB71A16!517.entry
石底大斜坑遺址位於菁桐坑車站後方,是臺灣煤業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為全臺開採最久、最深的礦坑。 圖片來源 http://info1.tpc.gov.tw/action/pingshi0126final/a_3.asp
地底礦坑 圖片來源 http://www.mml.com.tw/topicdetail BACK
出處與寫作動機 出處:本文節選自《地上歲月》。 創作緣起:民國73年,北臺灣連續發生三次重大的煤礦災變,罹難礦工幾達三百人。 作者有感於此,本著一貫關懷弱勢的人道精神,親自走訪礦村,寫下這篇報導文章,表達了對於礦工悲苦命運的深刻同情,並溫婉地批判了礦主的麻木不仁、官員的顢頇無能。
〈礦村行〉課文結構 內容分析 走入礦村 時間:炊煙即將升起 所見:人物死氣沉沉,環境陰溼髒亂 所論:礦坑危險悶熱,採煤死傷累累 回憶來時 時間:下午三點前後 所見:居民良善無害,山村幽深莽荒 所論:礦坑災變不斷,官方因循苟且 準備離去 時間:天色逐漸昏暗 所見:居民孤苦無助,山村鬱悶破 所論:居民生活艱難,讓人啞然無言
課文延伸討論
〈礦坑行〉的延伸討論 1.陳列說他的作品恆在「敘述令他感動、不安或憤懣的人事物」。請問在本文中令他感動、不安或憤懣的人事物是什麼? 參考答案 感動的是礦村居民面對無望的未來依舊不曾絕望,面對不平的對待依舊善良溫和。不安的是村民要困守落後的環境,面對死亡的威脅。憤懣的是村民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依舊激不起官方的責任感和資方的良心。
2.閱讀課文描寫礦坑災變:「驚慌失措擁擠穿梭的人群」一段。感受它帶給你的感覺,再思考它究竟運用了什麼敘述技巧,為什麼能給讀者帶來強大的心靈衝擊? 參考答案 作者以急促的短句傳達出災變現場的慌亂,更運用對比與排比的修辭來增強災難的強度。一個一個描述,呈現一個一個畫面,因為用畫面具象化了原本可能採用想像與描述的傳統寫法,讓讀者強烈的感受到災難的真實性,彷彿身處災難現場,感受一切災變未亡人所感受的悲愴與傷痛。
3.提出你最近看到的某些會讓你覺得憤懣不平,必須代為喉舌的人物或事件以與同學共享,並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答案 可愛的小狗被無聊的惡徒用橡皮圈圈住尖嘴、用美工刀割裂皮毛、用利刃割斷四足,誠是喪盡天良。應該嚴加教育,痛加懲罰才行。
4.陳列筆下栩栩勾勒於礦坑下與死神搏鬥的那一群善良勇敢的人民的生活神態。在你的生活週遭,是否也看過這樣的身影?請試著描摹你所看到的景象及感受。 參考答案 在捷運站出口處,一個矮小枯索的身影,清晨到黃昏,兜售著手中一盒一盒小口香糖,他從不出口哀求乞憐,只是試探地跨出一步探尋購買的意願,──心中總是隱隱作痛起來,卻又無可奈何!偏偏這些令人心痛的景象充斥在繁華都市的每個陰暗角落裡。 BACK
修辭技巧探索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1 1.人們常遠來這附近郊遊看瀑布水色銹黃濃濁, 不時冒出灰白的泡沫。河壁陡崎,叢生著 雜蕪的密草樹木。 視覺 2.公共廁所散發出來的尿味在走道上、在晾掛 於低矮屋簷下的衣服之間游移。 嗅覺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2 3.那時,風也許會從森黑的山頭下來,也可能 從河邊亂草間呼嘯而過,挾著揮之不去的 煤的氣味,震動起他們薄弱的窗門。 視覺、聽覺、嗅覺 4.黑灰揚撲,沾在熱紅的皮膚和臉上,汗水滴 在看不見的溼悶的炭渣裡。 視覺、觸覺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3 5.我原以為他們這樣的勞動者應該是身強體壯 舉止粗獷的,但他們卻胸部瘦扁,肩膀不 寬。 視覺 6.兩隻貓在剪票口的木柵欄下走進走出,時而 趴下來舐幾下背部。
感官摹寫技巧判別 4 7.四周安靜,卻也有站務人員在隔壁辦公室偶 爾的對話聲,巷子某處大人催叫孩童的呼 喚,車站邊小花園裡的嘰嘰蟲鳴,和晚風 的低吟。 聽覺 BACK
學習評量
1.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陳列的文風? A.清新飄逸、浪漫奔放 B.白描質樸、不假雕飾 C.冷靜內斂、溫柔敦厚 D.藉古諷今、犀利尖銳 答案:
2.關於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民國七十三年,北臺灣連續發生重大的煤礦災變,罹難礦工幾達三百人,作者親自走訪礦災現場,寫下這篇報導文章 B.文中礦村,指臺北縣金瓜石礦區,今已轉型以老街觀光,吸引假日遊客 C.文中表達了對於礦工悲苦命運的深刻同情 D.文中並直截沉痛地批判礦主的麻木不仁、官員的顢頇無能 答案: C
3.關於陳列的敘述,何者正確? A.曾因參加學運、街頭抗爭運動,被捕入獄 B.出獄後曾從事農耕、寫作,又投身政治運動 C.曾任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國大代表 D.把寫作定位為「社會關懷與改革」的一種方式 E.認為作品的好壞,必須以其社會功能來考量 (多選) 答案: BD
4.下列何者運用了聽覺摹寫? A.巷子某處大人催叫孩童的呼喚,車站邊小花園裡的嘰嘰蟲鳴,和晚風的低吟 B.我原以為他們這樣的勞動者應該是身強體壯舉止粗獷的,但他們卻胸部瘦扁,肩膀不寬 C.兩隻貓在剪票口的木柵欄下走進走出,時而趴下來舐幾下背部 D.公共廁所散發出來的尿味在走道上、在晾掛於低矮屋簷下的衣服之間游移 答案: A
5.文學創作使用具體物象設喻,往往可使讀者對被描寫的事物獲致更鮮明的印象,下列詩句並未運用這種技巧的是: A.你曾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陰山動/龍門開/而今黃河反從你的句中來 B.我們希望能夠承襲古老的風俗/作傳統的守護人 C.想你的時候/忍不住/有一聲嘆息/很想找個瓶子/封起 D.女人通常都是感情的動物/男人大半都是生活的侏儒 答案: B
6.請填入正確的字詞音、義 BACK 1 陡「崎」 2 打「盹」 3 砧 4 靦腆 5 「啜」 泣 6 嗚「咽」 ㄑㄧˊ 高聳險峻 ㄉㄨㄣˇ 閉目小睡 以刀切物時墊在 下面的板子 ㄓㄣ ㄇㄧㄢˇ ㄊㄧㄢˇ 羞澀、難為情 的樣子 哭泣 ㄔㄨㄛˋ ㄧㄝˋ 低聲哭泣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