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學好數學? 黃駿耀老師
Advertisements

辅助核算 3.5.
10 郑和远航.
三个偶像的故事和功绩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董飞燕.
捣蛋鬼历险记 初一四班 孙嘉佑小组.
中國歷史 明代之患禍及民變.
10 郑和远航 郑和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
明清 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雅克萨反击战(俄) 戚继光抗倭(日)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荷兰 俄 罗 斯 日 本 台湾 沙 俄 入 侵
戚继光抗倭.
刑事訴訟法 授課人:林俊益副教授 時間:95.9.~96.6..
妩媚人生 云 计 算 与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技术 黄 宜 华 南 京 大 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妩媚人生 妩媚人生
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授课人:鲍婷.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赵田甜.
第四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一節 移墾社會的形成
認識食品中毒 一、什麼是食品中毒?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它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等)中分離出相同類型(如血清型、噬菌 體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 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毒素或急性化學性中毒而引起死亡,即使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題目:四大古文明 班級:六年八 班 組員:賴宣光.游家齊.陳羿文 吳佳芬.許淑婷.許芳瑜..
食 物 中 毒.
琦君 《髻》 S 康倩瑜.
眼乾乾唔使慌.
滑膜皱襞综合征.
“公平”是最热的关键词 1、胡锦涛首次进行“总动员”,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
贵州省公务员面试 备考指导 中公教育 面试讲师 刘运龙.
外 套 各式領型與變化 武 玫 莉 製 作.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陈冤之魅,心鬼之泪 ——雾里探花 《东方快车谋杀案》 By第二小组.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 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 启发作用
文明礼仪在我心 文明礼仪在我心.
第10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故事会 盘古开天劈地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可不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天高高的在上面,地在我们的脚下,中间隔着几千几万米远。那个时候的天地就象是一个包在大黑壳里的鸡蛋,混混沌沌的,什么也看不清。人们走路都得弯着腰,耕田打猎都很不方便,因为一不小心抬个头,就会碰到天,惹它生气,接着就会招来狂风暴雨。因此所有的植物也都长不高,所以结的粮食和果实都很少,根本就不够大家吃。还经常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面向三农,拓宽信息渠道 辐射千村,服务百万农民
三招 让孩子爱上阅读 主讲人:芝莺妈妈 2012年10月19日.
FUZHUANGZHITUYANGBANZHIZUO
如何挑選吳郭魚 嗨~ 餐旅二乙 4a2m0105 白妤潔 4a2m0122 何姿瑩.
学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服裝整理概論.
印染纺织类艺术.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创业计划书撰写.
第九章 进行充分调研 选择自主创业.
香溢饺子馆创业计划书.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汉族 第三节 满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回族 朝鲜族 第四节 壮族 土家族 苗族 黎族
第 4 章 投资银行: 基于资本市场的主业架构.
创业数字图书馆.
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探索 成思危 2006年8月18日于上海复旦大学.
“四文”交融,虚实并举,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汇报
103年度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計畫申辦及輔導訪視說明會
“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 与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刘敏 2012年9月.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江东区妇幼保健院 胡波瑛.
人生不要太圓滿 ◎ 張忠謀.
导致羊水过少的五大因素.
胎教.
怎样进行一次宣讲 何惠玲.
第三课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规范母婴保健服务 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市卫生局基妇科 朱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财务报账培训
白天的月亮 想與日爭輝 人生不要太圓滿 文字取自於:張忠謀 攝於陽明山 阿道的攝影工作坊.
第十章(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营养要均衡.
ㄩ.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 教材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陈 辉 教育部2009普通高中历史课改远程研修资料.
十年职业生涯规划 —— 年 姓名:刘娟 学号:.
主考官眼中的面试 ——面试主考官教你备战2016年国考面试 主讲老师:李海鹏.
国内知名高校 医学院(部、中心) 院系及附属医院设置情况 调研报告
財務報表分析 授課教師:陳依婷.
第六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主讲人:刘文波 (四会国税 政策法规股) 2014年4月
智慧宁波 智慧财税 .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第六模块礼仪文书写作 第一节求职信、应聘信 QIUZHIXINYINGPINXI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2、经济: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得到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3、文化 :佛学兴起,儒学危机,汉字成为书法艺术。 4、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出现高潮,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第三单元 隋唐时期(581-907 年) 古代社会繁荣时期 第三单元 隋唐时期(581-907 年) 古代社会繁荣时期 隋唐时期的政治 隋唐政治 教材内容:必修1、2、3 选修4 教学要求:梳理隋唐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唐太宗的功绩 高考考点: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 【课程标准】 1.列举隋唐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秦代三公九卿 汉武帝建立中朝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廷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仆 九卿 尚书令 中朝 外朝 皇 帝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皇帝往往指定年纪较轻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例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 —《中国古代史》 (三省六部制)实即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 ……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统治。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唐太宗在制度设置上的看法是什么? 应加强宰相制度,减少决策失误; 大事由百官商量讨论与皇帝决策相结合。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1、目的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职责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参加政事堂会议议事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中书省 尚 书 省 门 下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2、职责 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参加政事堂会议议事 尚书省:负责执行 程序制衡

3、评价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减少决策失误

法治 《1787年宪法》 联邦政府 相同点: 1.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利 2.完善了本国的政治制度 3.权力的牵制与监督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中书省 尚 书 省 门 下 《1787年宪法》 联邦政府 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 5.对比示意图,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两种政治模式的不同点是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C.完善了本国的政治制度 D.表现出权力的牵制与监督 相同点: 1.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利 2.完善了本国的政治制度 3.权力的牵制与监督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择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 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2、兼听纳谏、从谏如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上(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3、知人善任,求贤若渴,广招人才 长 孙 无 忌 秦叔宝 杜 如 晦 李 靖 程 咬 金

4、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唐太宗):“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5、重视法制,颁行《唐律》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6、进一步发展隋代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因科举制度,政权的大门向民间开放,虽然只是窄窄的一条缝隙,但与根本关闭多少有点差异。聪明才智之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反革命了。——柏扬《中国人史纲》下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庶族地主得到晋升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官僚队伍的素质。 (文化繁荣,唐诗)

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

7、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材料:(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怨仇既作,离叛亦兴。 ---《贞观政要.君道》

(2003年广东高考问答题)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请从“时会” 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 “贞观之治”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②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展开

(二) “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唐太宗的“贞观新政” 1、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政治 领域 2、重视法制,颁行《唐律》 3、发展隋朝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经济 延续均田制, 发展租庸调制 轻徭薄赋,戒奢从简,以民为本。 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 作用

五代时期,五个朝代统治53年,更换了出自8个姓氏的14个皇帝

12. 隋唐以来,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 建立军功 B. 科举考试 C. 弃农经商 D. 门第出身 13. 历史上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江南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①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 ②公元3—5世纪 ③公元8—10世纪 ④公元14—16世纪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隋唐经济和文化 【高考考点】 隋唐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演变、金属冶炼、制瓷业、纺织、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繁荣 【课程标准】 1.归纳唐朝时期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2.列举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成就

隋唐经济 一、农业 生产工具;水利建设 二、手工业 1、主要部门 2、经营方式的变革 三、商业 1、商业贸易发展的条件 1、主要部门 2、经营方式的变革 三、商业 1、商业贸易发展的条件 2、市坊布局(商业交易受政府的严格控制)

唐代 西汉中期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曲辕犁

曲辕犁、筒车——图片、特点、作用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成熟)

三国马钧翻车 春秋时期;桔槔 三国时期;翻车 人力

唐宋时期筒车 水利

大运河的作用 政治上: 经济文化上: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二、手工业 1、主要部门 缂丝 制瓷 2、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唐代出现缂丝 缂丝,是我国独特的 技艺,在宋代风行 丝织工艺品。以本色生丝 开来;唐后期,南 为经、彩线为纬,以“通 方丝织业逐渐超过 北方,成为我国丝 织业的重心。 缂丝,是我国独特的 丝织工艺品。以本色生丝 为经、彩线为纬,以“通 经断纬”手法,可自由变 换色彩,使纹饰更加绚丽。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就发现的 缂丝腰带,是 中国目前发现 的最早的一件 缂丝实物。

唐三彩陶器 陶器 陪葬的冥器 为彩瓷开辟道路 凤首瓶 骆驼载乐俑

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东汉:青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白瓷。 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 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唐代邢 窑白瓷 隋朝铅釉 凤纹月瓶 南朝 凤首龙尾壶 东晋盘口壶

二、手工业 1、主要部门 缂丝 制瓷 2、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家庭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快 官营手工业中出现雇募工匠 从征募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一大进步

三、商业繁荣 1、条件 政治 经济 交通 政策 商人 国家统一安定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丝绸之路的畅通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鼓励海外贸易 商人的地位提高

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 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商业繁荣的表现 (1)八大都市: 政治都会与经济中心重合的特征依然存在 扬州和成都成为超越两都的经济中心,有“扬一益二”之说 对外开放的政策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14.图6中的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泉州、明州、登州被称 为唐代八大都市。由此可获取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①城市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②扬州和成都成为超越两都的政治经济中心 ③政治都会与经济中心重合的特征依然存在 ④开放的对外政策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C

(2)市: 唐朝后期,繁华的大都市有了夜市, 农村有草市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时间空间限制 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为“行” 唐朝后期,繁华的大都市有了夜市, 农村有草市

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 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37(36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 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4分)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4分) 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 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图12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诏曰:“南海藩舶,本以慕化(向慕归化)而来,固在接以仁恩,使其感悦,……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而唐政府所征收的外贸税入,《旧唐书·王愕传》记载:“榷其利,所得与两税埒(等同)。”而“两税”则是唐朝的主要税收。 ⑴依据图12和材料,概括唐朝对外贸易的状况。(8分) 有关于地图信息的描述且正确。(2分)唐朝视外商来华为对大唐的仰慕,应善待外商,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4分)外贸税收是唐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分)

隋唐科技文化 1、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 2、唐末火药用于战争 3、僧一行的天文学成就 4、思想:三教合归儒到三教并行 5、诗歌的黄金时代 6、唐代传奇小说;唐代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小说、西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绘画和书法艺术

僧一行 唐朝天文学家、佛学家 1、黄道游仪,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2、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3、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绘画和书法艺术 有关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作品的绘画者为吴道子 B.体现盛唐雍容华贵的画风 C.作品的主题描写市井生活 D.该绘画者擅长宗教人物画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隋唐时期——讲求法规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楷书 隋唐时期——讲求法规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楷书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单刻帖。无款。草书,6行30字。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趣,内撅外拓,千变万化,神彩飘逸,极至情趣。)

2、文化政策: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民族关系:民族交往密切,文化上交流融合 4、对外关系:中外往来频繁,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份 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 1、政经基础: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2、文化政策: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民族关系:民族交往密切,文化上交流融合 4、对外关系:中外往来频繁,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份 5、文化继承: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化

隋唐阶段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政治:古代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 (581-907 年) (1)政治:古代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发展。国内交通发达,(大运河) (3)文化:全面繁荣;兼容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儒、释、道三教融合。 (4)民族: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繁盛。 (5)对外: 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华文化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