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基础知识 质检部 2012.4.11
目录 (一)质量检验的定义 (二)质量检验的六个基本要点 (三)质量检验的必要性 (四)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 (五)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六)质量检验的步骤 (七)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 (八)质量检验的分类
(一)质量检验的定义 质量的定义: 一组 固有特性 满足 要求 的程度
质量检验的定义 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 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二)质量检验的六个基本要点 1、产品要满足顾客要求并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须对其技术性 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 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不同的产 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 也会有所不同。 2、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 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 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 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质量特性的来源 质量特性转化为检验标准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 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 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人、机、 料、法、环等多方面进行控制和改进,同时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 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 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对计量检测设备及手段进行有效控制。 质量特性的关键控制点 控制检验设备
主要包括对检测手段、检测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及检测人员等主要因 素的质量控制。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 (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 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6.质量检验要为判断产品质量的符合性、适用性、及决定产品质量重 大决策提供正确可靠依据,这就要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正确和准 确。依据不正确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检测结果可能导致判断和决策的错 误,甚至会使生产者/使用者蒙受重大损失,生产者必须重视对检验 结果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对检测手段、检测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及检测人员等主要因 素的质量控制。 检验结果的依据 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三)质量检验的必要性 (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等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 证据证实上述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所必要的过程。 同理,产品消费者(使用者)在接受产品和投入使用前也要对产品进行技术认定,确认 能否接受或投入使用。 (2)在产品形成的复杂过程中,由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4M1E变化,必然会造成 质量波动。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个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 才能使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交付(销售或使用)。确保产品满足最终使用 要求。 (3)质量检验对于任何产品都是必要的,而对于关系健康、安全、环境的产品就尤为 重要。如;药品、食品、饮用水、农副产品、燃气用品、运载工具等都是如此。
(四)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 (1)按程序和相关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原材 料进货、作业过程、产品实现的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 量,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 的符合性检验,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给与接受、放 行、交付、并开具检验合格证。 (3)对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程序实施 不合格品控制。剔除、标识、登记并有效隔离不合格品。
(五)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 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 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 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鉴别是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 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鉴别 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 2、“把关”功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质量受人、 机、料、法、环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波动,因此,必须通过严 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 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 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 功能。 3.预防功能
3.预防功能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产品检验验证过程是否受控,再进一步使用控 制图有效控制过程来起预防作用。 2)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 3)通过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 序或人库前的检验,应用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分析, 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 4)报告功能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 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 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 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六)质量检验的七步骤 1、检验的准备 1)熟悉规定要求: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内容,确定测 量的项目和量值。 2)确定检验方法:选择适宜的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 确定测量及试验条件,确定检验实物数量和抽样方案 (批量) 。 3)制定检验规范: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 件形式做出书面规定,制定检验规程、检验指导书、 检验流程卡、工序检验卡等。 4)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确认满足检验的需要。
2、获取检测的样品 样品是检测的对象,质量特性客观存在于样品之中,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 可以说样品就客观决定了检测结果。 获取样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送样,二是抽样。 3、样品和试样的制备 有些产品和材料/物质的检测,必须事先制作专门测量和试验用的样品或试 样或配制一定浓度比例、成分的试液。这些样品、试样或试液就是检测的直 接对象,其检验结果就是拟检产品或材料的检验结果。因此要重视对样品或 试样制作的控制,样品或试样制作是检验和试验方法其中的一部分,要符合 有关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规定要求,并经验证符合要求后才能用于检试验。
4、测量或试验 按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 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 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 5、记录和描述 定义: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 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 目的: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 要求: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 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 内容: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 追溯,明确质量责任。
6、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 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 品是否合格。 7、确认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收”、“放行”做出处置。 1)对合格品准予放行,并及时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 或准予入库、交付。对不合格品按其程度分别做出相应处 置。 2)对批量产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 别做出接收、拒收、复检处置。
(七)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 (一)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对大量外购物资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实物质量特性进行全部实物检验。 ◇在供货方质量稳定、有充分信誉条件下,质量检验采取与质量验证密切结合的方式。 ▼具体查验原始质量凭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等已认定其质量状 况; ▼一般要做到能【证实供方原始凭证完整齐全;凭证质量特性数据齐全,符合技术性能 和有关标准要求;签字盖章手续合法齐备;实物数量相符】。证实无误后,履行规定的 签字手续,并将凭证分送有关的职能部门(如生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物资供应部门 等) ▼为尽可能降低自身的质量风险,采购物资中对产品最终性能、对产品形成过程有决定 性影响的物料和质量特性,还必须进行实物质量检验。
(二)实物检验 由本单位专职检验人员或委托外部检验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观察、 试验、测量后出具检验记录,作为提供产品合格的证据。 (三)派员进厂(驻厂)验收 采购方派人到(常驻)供货方,对其产品、产品组成部分(如订购产品、外 购产品及外协、委外加工等)进行现场查验和接受,对产品形成的作业过程 (工艺)和质量控制实行监督和成品质量的认定,证实供方质量受控,其提 供的有关检验报告(记录)证实检验结果符合规定要求,放行和交付的原始 凭证完整、齐全、产品合格,给与认可接受。该方式在铁路的运输装备、军 工、船舶制造业仍被沿用。
(八)检验的分类 1.按检验阶段分类【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 2.按检验场所分类【固定场所检验、流动检验/巡回检验】 3.按检验产品数量分类【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4.按检验执行人员分类【自检、互检、专检】 5.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6.按检验目的分类【生产检验、验收检验、监督检验、仲裁检验】 7.按检验地位分类【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第三方检验】 8.按检验技术分类【理化检验、感官检验、生物检验、在线检测】
按检验阶段分类 (一)进货检验 (1) 进货检验亦称进货验收,是产品的生产者对采购的原材料、产品组成 部分等物资进行入库前质量特性的符合性检查,证实其是否符合采购规定的 质量要求的活动。 (2) 进货检验是采购产品的一种验证手段,进货检验主要的对象是原材料 及其他对产品形成和最终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采购物品和物资。其目的在 于防止不合格品投入使用,流入作业过程(工序)影响产品质量。 (3)产品生产者应制定进货检验的程序文件(或制度),规定检验职能部门、 人员的职责、权限;检验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受控物资、物品的类型、范围 和控制程度,列出名细和清单;制定检验规程(细则),规定检验依据的质 量标准和技术文件、检验项目、抽样方案(或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判定 和接受、拒收的准则。
(4) 进货检验的具体步骤: ① 查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凭证。核查物品名称、规格、型 号、供货数量、交付日期、产品合格证或其他质量合格证 明,和对主要技术、质量指标及确认供货方检验的印章和 标记。 ② 有包装和标签的,查看实物状态,核对实物数量,确认 是否文实相符。 ③ 按检验规程(细则)要求进行实物及样品的外观检查, 有无诸如锈蚀、发霉、变色、划痕、彭伤、擦伤、变形、 裂纹、气泡、缺损、夹杂、污染等质量问题。 ④ 按照检验规程(细则)规定进行检验、试验,对测量结 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照规定判定是否合格。 ⑤ 记录检验、实验数据和结果,签认保存。
⑥ 对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按规定做出处理决定。 ⑦进货检验一般由采购方质量检验及相当机构负责执行。属 受控范围内的采购物资、物品未经进货检验或验证的,不准 办理入库手续,不许投放作业过程(工序)。 ⑧采购物资,物品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验证而需要放行 的,应对该产品作出明确标识,做好记录,经规定的授权人 员签字,并在检验证实不符合质量要求时能及时追回和更换 的情况下,才允许放行,投入作业过程(工序)。对采购物 资、物品的这种特殊处理方式称为“紧急放行”。
(二)过程检验 ⑴ 过程检验是指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一或多个过程(工序)所完成的 中间产品、成品通过观察、试验、测量等方法,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 的质量要求。 ⑵ 过程检验对象是本过程(工序)完成的产品,目的是判断产品的质 量是否合格并证实过程(工序)是否受控,未经检验和验证符合性的 在制品不能转入下一过程(工序),以避免给下一过程(工序)作业 (工艺)造成困难或有不合格品(如零部件)装配交付,影响成品质 量。对出现的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进行过程(工序)调 整和纠正,防止再发生不合格。
⑶ 产品生产者根据自身作业规摸、能力和管理形式制定出检验制度、检 验规程(文件)。根据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和作业(工艺)特点, 设置质量控制点和检验点。检验规程(细则)规定检验项目、抽样方案、 检验频次、检验方法、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测试要求的环境条 件、判定准则、检验或试验结果的记录等。 ⑷ 过程检验中根据过程各阶段又有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过程(工序) 完成检验之分。 过程检验中要十分重视首件检验。首件检验可有效地防止出现成批 不合格品造成的严重质量问题和经济损失;确认过程(工序)形成的质 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认作业(工艺)过程是否受控,有关作业(工 艺)参数、作业环境条件、设备状态、作业方法、作业(操作)人员是 否需要调整等。首件检验有时需要重复多次。只有在首件检验通过后才 能进行正式批量生产。
(三)最终检验 ⑴ 最终检验是对产品形成过程最终作业(工艺)完成的成 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检验,并为产品符合 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提供证据,最终检验是产品质量控 制的重点,也是产品放行交付(销售、使用)、使用的 重要依据。产品只有经最终检验,确认检测数据准确、 完整,检验有关的原始记录、证实产品合格的凭证及其 他随机文件齐全并按规定程序签字认可后才能放行,以 防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和用户手中。 ⑵ 最终检验应在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都已完 成,其检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以后才能进行。
⑶ 根据产品结构和性能的不同,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内容、 方法也不相同。成品检验和试验应严格依据有关的产品技 术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能、技术要求和试验规则进行。成品 检验和试验包括外观质量检验、精度检验、性能和功能的 检验和试验,安全、环保性能检验等。根据不同的实验方 法和条件,有力学试验(验证产品设计参数的正确性、符 合性),空载、负荷、超负荷试验,高低温试验、冲击试 验、湿热试验、霉菌试验、盐雾试验、密封试验及振动试 验等环境试验和安全性试验等。产品应做哪些实验要依据 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能和试验规则进行。 对产品进行全面完整的性能试验和相应的环境条件 试验,通常又称为“型式试验”。通过型式试验评价产品 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 可维修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技术成熟、过程稳定的批量 产品,可以不进行全项检验(试验),通常称为“出厂试 验”或“交付试验”
⑷ 最终检验和试验,一般根据产品生产规模和批量大小以 及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和质量水平的不同,具体 确定对整机和部件全数(逐台、逐件)、全项检测和试 验,或进行抽样检验以及决定样本大小。大批量自动化生 产的产品一般进行抽样检验。 ⑸ 最终检验由质量检验部门的专职检验人员负责。最终检 验后,根据检验记录所记载的检验结果和检验依据的有关 技术标准、技术文件,按规定程序对成品是否合格、能否 放行、交付作出判定,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同时,还要 对检测的记录、技术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进行 确认后,对检验合格的成品签发合格证件(或质量证明 书)。必要时还要填写有关技术数据,随产品同时发往用 户。成品验证是保证交付的产品质量合格,防止不合格产 品流入市场、用户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控制措施,是产品质 量检验的最后一道“关口”。
⑹ 包装检验是最终检验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保 护 产品从交付到接收、使用期间不因储存、运输等过程而发 生损坏、变质等质量变异,对于有包装要求的产品在包装 完成后,应检查包装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主要检查包装的材料、容器、箱、袋规格是否符合包装有 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有卫生、安全要求的,是否 符合有关法规和安全、卫生标准的规定;应有的运输标识 是否完整、齐全、正确、清晰,并符合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 ① 检查被包装物品(件)的防护处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如防潮、防振、防锈、防霉、防碎等);
② 检查包装材料、容器、箱、袋等是否严密、牢固、无破 损,其规格符合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能保证物品安 全运达目的地; ③ 复核包装箱(装)内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重量)符 合规定要求,确认质量合格标志、证明、证件齐全、无误。 对安全、卫生有规定的,包装袋(件)要清晰标识产品品 名、生产者名称、生产依据的技术标准、批准文件、生产 日期、有效日期及其他规定要求; ④ 核查随带物品品名、使用技术文件和数量与装箱(袋)单 的一致性; ⑤ 检查包装的储运标识是否清晰、齐全、完整,到发地点准 确无误。
二、按检验场所分类 (一)固定场所检验 固定场所检验是在产品形成过程的作业场所、场地、工地设立的固 定检验站(点)进行的检验活动。检验站可以设立在作业班组、工段 的 机群、设备较为集中之处,便于检验;也可设置在产品流水线、自动 线 作业过程(工序)之间或其生产终端作业班组、工段、工地。完成的 中 间产品、成品集中送到检验站按规定进行检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仪器设备不便移动或使用较频繁的情况 优点: 固定检验站相对工作环境较好,也有利于检验工具或仪器设 备的使用和管理。
(二)流动检验(巡回检验) 流动检验时作业过程中,检验人员到产品形成的作业场地、作业 (操作)人员和机群处进行流动性检验。 适用范围: 这种检验的工作范围有局限性,一般适用于检验工具比较简便,精度 要求不很高的检验,适用于产品重量大,不易搬运的产品。 流动检验的优点: ⑴ 容易及时发现过程(工艺)出现的质量问题,使作业 (操作)人员及时调整过程参数和纠正不合格,从而可预 防发生成批废品的出现。 ⑵ 可以节省中间产品(零件)搬运和取送的工作、防止磕 碰、划伤缺陷的产生。 ⑶ 节省作业者在检验排队等候检验的时间。
三、按检验产品数量分类 (一)全数检验 产品形成全过程中,对全部单一产品、中间产品的质量的 特性进行逐个(台)检验为全数检验。检验后,根据检验结 果对单一(个、台)产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全数检验又 称为百分之百检验。 全数检验来源于工业化初期,是小规模作坊式生产中 习惯采用的检验方法。这种方法尽管原始,但是可以有效地 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转入下一过程(工序) 或交付使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对生产批量很大、质量特 性又重要的作业过程,采用自动测量装置进行主动测量和监 控,对某些质量特性进行全数检验(如轴承滚子探伤),以 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全数检验的主要优点: 能够提供产品完整的检验数据和较为充分、可靠 的质量信息。 全数检验的缺点: 检验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检验周期长,需要配备 的资源数量较多(人力、物力、财力),检验涉及的 费用也较高,增加质量成本可能导致较大的错检率和 漏检率。 全数检验的适用范围: 小批量、多品种、重要或价格高的产品、手工作 业比重大质量不够稳定的作业过程(工序);过程 能力不足的作业过程;抽样方案判为不合格批,需要 重新检验筛选的产品。
(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是按照规定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 个体(构成一个样本)进行的检验。其目的在于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 是否符合要求。 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 某些不可能实现全数检验的检测项目(如破坏性检验,采用化学反应的实 验);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作业过程;检 验费昂贵的产品]、少量不合格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品(一般用 途的标准连接件,如螺钉、螺母、垫圈、销子等)。 抽样检验的主要优点: 相对全数检验大大节约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期, 减少检验人员,特别是属于破坏性检验时,只能采用抽样检验 方式。抽样检验主要缺点是有一定的风险,尽管由于“数理统 计的应用”使现代的统计抽样方法,比旧式的抽样方法(如百 分比抽样)大大地提高了科学性和可靠性,但只要是抽样检 验,就会有错判的概率,要得到百分之百的可靠性是不可能。
四、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 (一)自检 产品形成过程中,作业(操作)者本人对本作业(操作)过程完成 的产品质量进行自我检查,通过自检,作业(操作)者可以有效地判断 本过程产品质量特性与规定要求的符合成度;可以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 品;了解本过程是否受控,是否需要进行作业过程调整。对能返工的不 合格品自行实施返工直至合格。自检一般只能作感官检查核对部分的质 量特性的测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互检 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上、下相邻作业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相互对作 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复合性检查。互检可以及时发现不符合作业 (工艺)规程的质量问题,并及时纠正和采取纠正措施,可以有效地防 止自检中发生的错、漏检造成的损失。 2012-3-25 56 (三)专检 产品形成过程中,专职检验人员对产品形成所需要的物料及产品形 成的各过程(工序)完成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的检验。 专检人员由生产组织专门设置的检验机构统一管理。专职检验人员 熟悉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特性、产品实现过程的作业(操作)规程、 检验理论,掌握相应检验技能,检查结果准确性、可靠性和检验的效率 相对更高,检验的可信度、权威性也更高。 “三检”适用范围: 自检、互检、专检“三检”中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一般对采 购物料、成品的检验,对产品形成过程中质量特性要求较高检测技术复 杂、操作难度较大,检测设备复杂、贵重的检测均以专检为主。产品形 成过程中的一般检验可以自检、互检为主。
五、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 (一)破坏性检验 破坏性检验是指将被检样品破坏(如在样品本体上取样)后才能进 行检验;或者在检验过程中,被检样品必然会损坏和消耗。破坏性检 验 如零件的强度试验,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试样,电器产品的周期湿热试 验,纺织品或原料的强度试验等等。进行破坏性试验后无法实现对该 样 品进行重复检验,而且一般都丧失了原有的使用价值。 (二)非破坏性检验 非破环性检验是指检验后被检样品不会受到损坏,或者稍有损耗对 产品质量不发生实质性影响,不影响产品的使用。非破环性检验可实 现 对同一样品的重复检验。产品大量的性能检验、过程检验都是非破坏 性 检验。
☆六、按检验目的分类 ☆(一)生产检验 生产检验是指产品生产方(供方)在产品形成的生产过程各 阶段所进行的检验。 检验的目的是要检查在各阶段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满足预 期规定要求。 ☆(二)验收检验 验收检验是指产品使用方(顾客或需方)接收生产方(供方) 交付的产品时所进 行的检验。 验收检验的目的是使用方为了保证接收的产品质量满足采购 (订货)预期规定要求。
(三)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是指各级政府部门按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计 划,从生产企业抽取产品或从市场抽取商品,由其授权的 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的检验。 监督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对投放市场且关系国计民生的商 品实施宏观监控。 ☆(四)仲裁检验 仲裁检验是指供需双方因交付产品质量引发争议时,由有 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的 检验。 仲裁检验目的是向与仲裁有关的委托方提供证实产品质量 的技术证据。
※☆六、按检验地位分类 (一)第一方检验 生产方一般称为第一方,第一方检验是指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 的检验。☆第一方检验实质上就是生产检验,是生产者在产品的生产过 程中实行的产品质量监视和控制的自我约束机制。 (二)第二方检验 使用方(需方)一般称为第二方,使用方对采购的产品或原材料、外协 件及配套产品等所进行的检验称为第二方检验,☆第二方检验实质上就 是产品采购方验收检验,目的是验证采购的产品是否符合产品采购的技 术要求或采购合同(协议)约定的要求。 (三)第三方检验 独立于生产方和使用方的检验组织进行的检验称为第三方检验。监督检 验、仲裁检验一般由第三方检验。☆第三方检验实质是由有一定资质或 权威的检测实验室,通过按严格程序要求完成,并向需方提供有证明作 用的检验结果的技术服务。
六、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 (一)理化检验 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技术手段,采用理化检验用计量器具、 仪器仪表和测试设备或化学物质和试验方法,对产品进行 检验而获取检验结果的检验方法。理化检验通常都可得到 定量的数值。 1.物理检验的基本概念 ⑴ 物理检验是利用物理学原理和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对产品 物理量及其在力、电、声、光、热等作用下所表现的物理性 能和机械性能的检验。物理检验是在机械、电子、电工、轻 工、纺织、建材、压力容器、铁道、船舶、航空、航天、军 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产品质量检验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讲,物理检验可理解为仪器测量检验
⑵ 按照检验原理和检验的手段的不同,物理检验可分为6类: a) 度量衡检验。利用几何量具和衡器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如几何量、质 量、流量、粘度、溶剂、密度等)。 b) 光学检验。利用光学仪器通过检测产品的光学性能的到其物理、化学性 能及成分、缺陷等的状态。 c) 热学检验。利用热学仪器测定产品在一定温度变化情况下的热学性能和 参数(如玻璃、塑料、石油化工、食品、冶金产品的熔点、凝固点、 沸点、闪点、燃点、导热性、耐寒性的温度测量)。 d) 电性能检验。利用电工、电子仪器和适当测量方法测定产品的电学性能 (如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容、电感、频率、功率因数、介 电常数等)。 e) 机械性能试验:利用物理力学专用设备对产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时的机 械性能进行测量(如拉伸、压缩、冲击、振动、疲劳、硬度等)。 f) 其他专门物理性能试验。如无损检测、声学检测。
2.化学检验的基本概念 (1)化学检验是利用化学试剂和试验仪器及一定的测试 方 法,对产品的化学组份及其含量所进行的测定。 (2)化学检验有定性分析和定量性分析:根据分析方法 的 不同又可分为: a) 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进行的测试。 b) 仪器分析:借助特殊用途一起,通过钾盐试样(固体、 液体)的光学性能(如吸光度谱线长度)电学、电化学性 能(电流、电位、电导)等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得所测量 物质的组分含量。
(二)感官检验 1.感官检验的基本定义 感官检验是依靠检验人员感觉器官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或判断的检查。一 般通过人的自身器官过借助简便工具,以检查产品的色、味、形、声响、手 感、视觉等感觉来定性地判断其质量特性。 2.感官检验的重要性 感官检验是重要的检验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主要在于许多产品的某些质 量特性只能依靠感官检验。例如,啤酒的透明度、色泽、泡沫、滋味、和香 气;家用电器的标志,涂装、变形、破裂,纺织品的色泽、条干、花型、风 格、外观疵点,产品的包装好坏,机器设备操纵灵活性及使用、维护的方便 性等。 感官检验是重要性还在于检验所提供的感官质量是向用户反映的第一信 息,用户对于产品内在质量特性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检验手段而 无法感知,但是对于质量,用户能首先直觉感知,因此对它的质量很有 发言权。感官质量特性好的产品,往往会受用户欢迎,易于接受,购买,特 别是日用消费品。
3.感官检验的优缺点 感官检验的优点是: 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 剂,判断迅速、成本低廉,因此,在产品检验中广泛 应用。 感官检验的缺点是: 属于主观评价的方法,检验结果易受检验者感觉器 官的敏锐程度、审美观念、实践经验、判断能力、生 理、心理(情绪)等因素影响,因而要求检验人员 有较高的素质、较丰富的经验、较强的判断能力, 否则容易出现不确切的判断或错判、误判。
4.感官检验的分类 (1)分析性感官检验。是对产品的固有质量特性的检验。这类质量是不受 人的感觉、嗜好影响,只根据产品的物理、化学状态而区分的特性。这种 性使产品所固有的,例如产品的形状、声响、颜色等。对这类质量特性中 某些特性,可以用适当的仪器来检验。但利用人的感官进行检验,在某程 度上具有快速、经济等特点,有时甚至环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因此,现不 少方面仍然采用感官检验。分析性感官检验的准确性与检验人员实践经验 累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往往需要由训练有素的、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反应一致 的人员来承担。 (2)嗜好型感官检验。嗜好型感官检验是以人为测定器,调查、研究质量 特性对人的感觉、嗜好状态的影响程度。这一类是受人的的感觉、嗜好所 影响的特点,例如食品味道、衣服的款式、乐器的音乐等种种检验只能而 且必须要用人的感官进行。例如,化妆品的香型、家具的色泽、产品的造 型等,不同人的感觉、嗜好可能不同,尽管人们也在设法采用仪器进行测 定,但效果不好。这种检验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能客观地评价不同人的感觉 状态及嗜好的分布倾向。
5.感官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感官检验结果是感观质量,一般多采用以下表示形式: ⑴ 数值表示法。以感觉器官作为工具进行计数、计量给出检验结果。 如肉眼目测进行外观检查、给出不合格点的具体数量及粗略的量值、 尺寸等。 ⑵语言表示法。是最一般的感官质量定性表示法,用感官质量特性 的用语(如酸、甜、苦、辣、咸)和表示程度的质量评价用语(如 优、良、中、差)组合使用表示质量。 ⑶图片比较法。将实物质量特性图片和标准图片比较,作出质量评 价(金属的显微组织图片)。 ⑷检验样品(件)比较法:将实物产品质量特性和标准样品(件)、 极限样品集成度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油漆样板、表面粗糙度样板、 电焊样板、喷砂样板、板材样板)。
(三)生物检验 (四)在线检验(测量) (1)在线检测(测量)是指产品质量检验的检测装置或测 量、试验设备(系统)集成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构成过程生 产装备的组成部分。根据程序设定的要求,对需要控制的参数 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的检测方法。 ☆(2)现代在线检测的特点之一: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形成 的工艺过程是同时在生产线实现的,测量伴随产品的形成在不 间断进行。测量的目的是获取测量信息并不断地和存储在数据 库中设定的参照值进行比较,判别(评价)产品质量特性值的 符合性。同时可发出工艺过程发生的变异及变化趋势的预告,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纠正),需要时,通过人 工或机器自动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对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
(3)在线检测特点之二:在线检测通过计算机实现检测 和监控过程有机的协调和融合,甚至共同组成了一个自适应 的闭环控制系统。因此,检测装置就成了生产设备过程中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生产设备必须有自动检测 装置,自动检测装置必须依托生产设备实现检测功能。 ☆(4)在线检测特点之三:在线检测的方法属于比较法测 量,它的过程控制参数的设定和调整是参照人工检测得到的 原始结果确定的,因此其检测方法再先进也不可能完全摆脱 和放弃人工检测,只能解决大量人工检测的劳动量被机器自 动检测代替的问题,实际应用时应将在线检测和人工检测有 机结合,才能使在线检测收到更好的成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