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史卷的考查特点 及有效备考对策 王 生
探讨的几个问题: 1、研究:全国卷到底考查哪些具体的能力? 2、反思:常态和惯性的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3、出路:对策该作何调整?
(2015一卷)《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深入理解;学科知识。)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013)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同上。)
教学内容应从教材知识转向学科知识。
2012年高考课标卷第24题: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是C。某省的抽样得分率不及40%,师生们对此题的“非议”主要是该题目考查的内容脱离了教材。这是近年来全国卷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题目内容的核心是抑制土地兼并的问题。现将高中四个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摘录如下:
人民版:子目是“贫者无立锥之地”。主要内容包括:北魏到唐朝实行均田制;列举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和后果“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叙及“许多开明的政治家都注意到这一问题,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 人教版:子目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只提到了“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北师大版:子目是“土地制度的演变”。涉及的内容是:“农民只有很少的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地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广大农民遭受封建地主及其国家的剥削和压迫,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岳麓版:单列一课,课题是“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涉及的内容包括:“汉武帝时土地兼并的现象愈演愈烈,有人提出限制过度占田的主张,但毫无效果。”“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到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然后介绍了北魏的均田制内容。
教材知识是教材编写者和修订者们围绕课标要求,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学术理解,所选取的学科内容,进而编写进教科书中的知识。这就造成了四个版本教科书编写内容不一的情况。目前,在很多地区,有相当多的教师仍在围绕着某一版本教科书进行施教。而学科知识,就是课程知识,是应进入到学生学习视野的分科知识。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学科知识就是那些对于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或关键性作用的知识,是能够唤起历史批判与反思、承载着历史演变规律的知识。
此题目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和抑制土地兼并的问题。土地问题是古代农业领域的最基本问题,土地制度、租佃制度和赋役制度是中国古代管理农业经济的三种基本制度,也是历史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应抓住这些内容进行教学。仅就土地制度而言,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管理是封建国家管理土地问题的重要举措,它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国家限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阶段,国家限制松弛阶段,国家限制进一步松弛阶段。
从秦汉到唐代中叶,是封建国家干预土地分配,限制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阶段。【5】从秦朝废井田开阡陌,建立土地私有制以来,一直存在着土地兼并的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即是此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历朝一再有学者主张以限田的方式来平均土地私有者的地权,甚至主张土地国有化,然后平均分派给农民耕种。因客观条件不同,土地兼并的程度不同,为此,历朝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西汉初年,由于让战乱中聚保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故爵田宅,归农的军吏卒依爵级高低分得不同的田宅,以及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增强了地主阶级和商人兼并土地的力量。到汉武帝后期,土地兼并问题已经炽热化,出现了“田宅逾制”的社会问题,并直接影响到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为此,董仲舒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曾提出过“限民名田”的建议,“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
“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7】明令禁止商贾占有“名田”,以抑制土地兼并。但因外戚和宠臣的反对,终究未能付诸实施。同时,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日益发展,一些郡守为了维持局面,与豪强地主相勾结,形成以宗族、故吏、门生为核心的集团,称霸地方,侵占国家资源,侵害百姓,并形成与中央相对抗的强大势力。经济的发展、豪强势力的膨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成千上万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变成流民,国家的财政收入日趋减少,对皇权形成极大的威胁。抑制豪强势力的发展,势在必行。
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削弱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兖、徐、青、扬等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刺史巡察郡国,奉诏纠劾豪强与二千石的六类不法行为)。其第一条就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即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的不法行为。在经济上对官僚豪强地主予以限制,不许他们田宅超过政府规定的限度,以阻止农民的破产,增加政府的收入。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8】。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条问事”。
为了遏止土地兼并,汉武帝还采用迁徙豪强的做法。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了著名的《迁茂陵令》。《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武帝“初置茂陵邑”,建元三年,“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命令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居住。“把各地豪强强行迁徙到茂陵,让他们离开本土,改变了该地区土地集中的情况,割断了他们与本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强干弱枝的办法”。【9】这可谓“一箭双雕”之策:既缓解了土地兼并,又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上述高考题的内容即源于此。
此后,抑制土地兼并之举屡见不鲜。比较典型的有:东汉荀悦主张“宜以口数占田,为之立限,人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民弱,以防兼并”【10】。汉哀帝在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颁令:“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诸名田畜奴婢过品,皆没入县官。【11】对“名田”的拥有者、地域、数额等都作出了限定。王莽也曾试图恢复均田分给农民、实行土地国有的制度,“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12】
汉代限田之议,至西晋发展为实际的土地制度,即占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对贵族、官吏和农民的占田数额都作了具体规定,既确认了贵族、官吏多占田亩的特权,又按品级限制其占有土地自五十顷至十顷。【13】北魏均田法是一次重要的土地制度改革。因为战争留下了大量荒田,农民又逃离农村,加之荫庇制度的出现,造成了政府税源的枯竭。为此,孝文帝下诏实行均田法,目的是实现耕地与人口的合理结合,实现土地国有化,“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即私有制下的限田制,就是要使“豪右靡余地之赢”【14】。
“北齐、北周、隋唐,都基本沿袭均田制,变消极限田为向贵族、官吏和农民授田。如唐代,农民丁男授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口分田身死交还,永业田终身不还。而贵族、官吏的永业田少者二十顷,多者一百顷。这都是从积极方面培育自耕农,并收限制土地兼并之效,以培养税源”。【15】期间,均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缺点,再加上人口增长,耕地零散分割,私有土地的扩大,土地的典押和租佃盛行,均田制面临崩溃。为此,唐前期实施以“均平占田”、“抑制兼并”为基本宗旨的均田制,解决农民无地少地的问题,限制土地兼并,从而将国有荒闲无主土地,官僚、地主与一般小自耕农的累世之业都统一于均田制之下,形成了以土地还授为中心,以授田与限田相统一为基础的比较严密和完整的土地制度。
……然而,随着唐代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与均田制相联系的土地买卖禁令屡被突破,土地兼并日益剧烈。【16】为此,唐开元二十五年曾制止耕地“典贴”,“诸田不得贴赁典质,违者财产没不追,地还本主。”【17】唐律也有明文规定“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田。”占田过限者,按照过限面积大小,而受轻重不等的处罚。【18】上述内容,枚举了秦汉至唐朝,政府抑制土地兼并、保障自耕农稳定存在的典型举措。
唐代中叶至明代中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国家限制松弛下的发展时期。由于地主制经济发展,均田制逐渐瓦解。至德宗建中元年( 公元780 年) 改行两税法,国家停止向农民授田,取消地主占田限制,“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19】,这实际是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发端。国家由限制土地买卖转而制定政策,保护土地的正常交易。“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20】。南宋初,“今郡县之间,官户田居其半”,官僚地主占田一度膨胀,而农村中的庶族地主也同样活跃。中国封建社会相对完全、相对自由的土地私有制至此已开始确立。这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就为赋役制度、租佃制度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如封建国家主要按户、按丁征课自耕农,转变为主要按地亩征课地主,分成租转变为定额租,以及押租制、永佃制的产生等等,准备了条件。【21】
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封建国家继续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大土地所有制兴盛,是宋代地主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明代,特别是清代,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则为中小地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清代规定将明代废藩土地归现种佃户所有,并按民田起科,称之为“更名田”。清政府对清初圈占的旗地,本来不许买卖,乾隆间终于开禁。封建政权对发展地主土地的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的限制进一步松弛。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都反映了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和货币化,土地经营权从此进入市场……土地市场遂呈现为一种内涵的扩大。【22】
在教学中,就要把上述内容交代给学生,尽管教材上没有讲到,因为这是学科中的主干内容,也是“课标”内容的要求。“课标”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里,我们不仅要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什么,也要知道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结果。其中,“地权”的转移和演变是重点。除了上述内容外,也要适当介绍中国古代的“租佃制度”,即地主的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的制度。封建租佃制度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依附农为主体的租佃制时期,以分成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时期,和以定额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时期。【23】然后立足“租佃契约”和“永佃制”这两个“节点”,分析地主土地的经营权和部分所有权逐渐向佃农转移的趋势和影响,理解封建租佃制适应生产力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这也属于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教”与“考”的分离,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的内容却频频出现在高考题目中。其实,这无可厚非,因为高考命题是立足历史学科知识而不是立足历史教材知识。为此,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即:依据“课标”, 确定教学主题,开发课程资源,择取教学内容。教材中没有的,要补充出来;教材中没有说透的,要讲透彻。比如,在讲解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也要补充明朝推行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等内容,认识到田赋征收货币化和自耕农流动自由化的重要意义。此举绝非是在过度填充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负担,违背课改理念,而是深化理解和落实“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分清“该讲什么”和“不应讲什么”,“课标”中所要求的内容,就要透彻地讲、深刻地讲,即便教材中没有涉及,也要择取出来进行讲解。相反,那些背离“课标”的内容和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即便出现在教材中,却也不需要再讲解,须知,教材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参考而已。
33.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
(2015一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历史概念的深入理解。)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请回答:同属希腊半岛上的斯巴达与雅典的政体有何不同?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斯巴达人(多利安人)是通过军事征服占据斯巴达地区的,他们人数少,对当地的统治必须建立严格的军事统治制度,贵族寡头政治正是和这种社会形势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在接下来的对外战争中,原有的专制统治制度不断得到加强。斯巴达以农业经济为主,处于无权地位的奴隶是国家奴隶,他们经济地位低下,除反抗外,其发言权等于零。而多利安人的南下征服活动并未殃及雅典地区,公元前8世纪前后,当地居民是以和平的方式组成雅典国家,在以后的岁月中能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制度改革。因此在雅典民主制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有过贵族统治、有过贵族与平民、工商业者的矛盾,但最终还是平民、工商业者的力量占据了优势。 请回答:同属希腊半岛上的斯巴达与雅典的政体有何不同?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学说”模式: 地理环境→民族气质性格→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地理环境学说”模式: 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 ↙ 民族气质性格 对于孟德斯鸠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地理环境学说模式的表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二者在哲学观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都强调了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直接决定性作用 ③孟德斯鸠的模式有助于在社会历史领域排除神意的影响 ④自然神论是孟德斯鸠社会学说的理论基础
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统一性、等级性、独断性的理解。
初步形成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为何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问题探究: 为何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科学和大量生产的方法不仅影响了工业,也影响了农业。……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科技进步 生产发展 商品增加 市场扩大
交通通讯便利 国际贸易扩大 贸易规则形成 世界市场扩大 材料二 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已在世界市场上大体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各国贸易往来的规则和惯例,这保障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黄鲁成《国际贸易学》 交通通讯便利 国际贸易扩大 贸易规则形成 世界市场扩大
科技进步 国际分工纵深发展 工业国与农业国联系密切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分工体系。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的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国都围绕着它运转。……随着内燃机在运输中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垂直一体化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在金字塔顶端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实际上就是在前一时期已经开始的世界农村和世界城市分裂与对立运动的进一步的扩大……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的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所需的全部工业用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非洲情况亦如此。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科技进步 国际分工纵深发展 工业国与农业国联系密切
瓜分世界(商品行销的世界空间) 资本输出 市场经济体制推广 材料四 在 19 世纪最后的 25 年期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瓜分世界(商品行销的世界空间) 资本输出 市场经济体制推广
(2015一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材料信息;真实的历史。)
“批判继承是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之间关系的历史规律”。 材料一 在构建新型的人本观时,人文主义者对神学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层次发掘与创造性阐发。他们将神学传统中的那个惩罚人类、否定现世人生的“上帝”,诠释成为人造就了世界、将世界交给人自己主宰并赋予人自由意志与伟大力量的神圣权威,进而鼓吹人用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追求世俗幸福,由此而有力地揭示了人的尊严、高贵与人的自由、力量,将人的思想、感情从正统神学之“原罪”与“来世”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孟广林《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此材料对“上帝”进行重新阐释,以上帝“造人”与“创世”说的深层意涵和“借神颂人”的理论形式来阐扬人文主义者新型的人本观,颂扬人的意志、自由和尊严,抨击罗马教廷的禁锢人们思想的行径和教会神学的“原罪”说。
材料二 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莎士比亚的创作集中表现了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的融合。 ——蒋承勇《“旧人”与“新人”的融合: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新论》 以莎士比亚的早期历史剧为例,阐明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两大传统渊源,即古希腊罗马的“人文”观和基督教神学的“人论”,是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相融合的结果。
材料三 洛克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就如同彼特拉克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关系。就是说,他堪称启蒙运动第一人。……在《基督教的合理性》(1696)中,洛克用启示来补充理性主义,因为他认为理性是不够的。……在他看来,“启示乃是用上帝直接传达的一系列新发现来扩充了的自然理性,通过它所给予的见证和证据,理性就保证了其来自上帝的真实性。” ——何光沪《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 洛克主张用基督教的“启示”(感性)来补充当时理性主义的不足,表明着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在反对宗教神权的同时,又从宗教中汲取智慧,进一步发展了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并非是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彻底否定和完全对抗,而是在批判其禁欲主义糟粕的同时,主动而有选择地利用了其中的有用思想,为其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借神颂人”的理论形式,借助上帝的神圣权威来促激其人本主义思想的诞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神的存在是绝对的信仰,宗教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十分神圣的。” 他们以上帝的旨意作保障,通过深刻阐释上帝的“造人”说与“创世”说,来高扬人类的尊严、自由和伟大。
人文主义者将中世纪的“旧人”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融为了一体。基督教的信仰从深层次上支持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张扬,用基督教的精神,“反对人文主义者所知的文明中一切有违人文精神,也是有违他们所理解的基督教精神的东西……把他们对人的观点的基础归结到圣经或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或者把他们关于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境界同基督教的理念相联系。”
“人们不可能在一片文化‘空白区域’或‘断裂层’中进行创造,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求助于他们的文化传统。人文主义是在天主教的大本营意大利兴起的,它的热心者们至少在形式上仍然保持着对教会的虔诚信仰。他们本身是基督教徒,其中有的还是教士甚至是高级教士,有的人如彼得拉克、布鲁尼等人,还曾在罗马教廷中供职,他们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创作素材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神学传统的烙印” 。(孟广林:《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史学集刊》2002年第3期。)
新文化运动“实际上与自明末清初以来所开启的‘复古解放’一脉相承”,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主张的“复古求解放”是异曲同工的。“不能说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传统的‘断裂’,蔡元培、胡适理想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批评、扬弃了传统文化的正统东西,他们又选择了清代朴学方法、白话文、古典小说、戏曲,他们研究先秦诸子,发掘墨子的思想价值。这些不仅表现了他们置身于传统之中,而且对中国人文传统有新的发扬和光大。”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随后,又系统地讲解了“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提出要“对制度风俗、圣贤遗训和社会公认的行为与信仰这三方面作以理性为标准的重新评估……孔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而不是全盘否定。他主张“整理国故”,要“有历史进化的眼光”,“讲究一种学术的渊源,一种思想的前因后果”,进而“再造文明”。
蔡元培也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这实际上是对思想争鸣、文化革新的保护,是对现实的文化多元状况的认可,是对平衡中西文化所做的新的努力”。“蔡元培推崇中国文化的中和性,认定中庸之道是儒家精神的精髓,这是他自由主义哲学的传统来源。他对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提出过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他认为,‘一民族之文化,能常有所贡献于世界者,必具有两条件:第一,以固有之文化为基础;第二,能吸收他民族之文化以为滋养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输入西方文化与传承文化之间,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不仅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还主张有选择地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难能可贵的。“反传统并不是‘全盘否定’,反传统是为了获得新生。传统有着自己鲜活的生命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传统对于现代是不可或缺的。”
有人以“生机与危机并存”进行描述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后果。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阐释。
材料一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俄国的经济恢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到1925年粮食总产量也比战前提高17%,比1920年提高1.2倍。国家得到的粮食也从1920—1921年的376百万普特提高到1925—1926年的496百万普特。1926年的工业总产值已相当于1913年的108.1%。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福利、教育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20年代末,小学生和中学生超过了战前的一倍,死亡率降低26%,婴儿死亡率降低约30%。 ——摘编自《苏联史》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是在矛盾当中运行和实施的。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苏俄经济的发展,市场化中计划化的倾向慢慢地表现了出来。计划与市场二元矛盾的影响,导致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步履维艰。 在苏维埃俄国,必然要求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以保证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行。可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非但没有形成为新经济政策所必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政治的集中倾向反而进一步趋于制度化。 ——《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
材料三 国营企业为了扭亏,在1922年秋开始工业品价格猛涨,引起了市场关系的极度紧张和混乱,促发了1923年的销售危机;1924年春发生收购危机,1924年8月在格鲁吉亚发生农民暴动;1926年春,当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时,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 ——《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
材料四 从新经济政策所处的客观环境来看,一方面,当时的苏联从国内来说已经从战争到和平;另方面,从国际上来说却仍然处于战争与革命的年代,这两者对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不同的,前者要求把工农联盟建立在等价的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但处于战争威胁下的苏联又不得不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这种状态又往往促使人们要求从农业中抽取较多的资金支持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五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并没有带来布尔什维克党意识形态观念的转变,市场经济仍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异己的东西。……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头几年私人资本曾有较快的发展,从1924年开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对其加以严格的限制和排挤。此后,私营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列宁去世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直至最终被取消。
全国卷选择题着力考查的能力和特征: 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深刻解读;选项的有效甄别。 没有阅读障碍;学科主干知识而非教材知识;反传统认知;题干信息之间有起伏、转折、比对;没有伪项。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答案: 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 (材料信息的深入理解和高度概括;信息的延展和引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答案: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靠题”,立足“前题”;综合,答题技能;“套话”和“公式”。)
41.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3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该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一等(12-9分) 论证: ①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的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规定 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论证题的解题规范及得分要领、解题技巧。兼谈论证题的命制方式、规律:对比;史观;论据;论证;主干知识点。
关于苏俄(联)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史学家们在史书中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对比下列框目内容,分析二者对苏俄(联)经济政策进行考察的着眼点和编写体例有何不同?
一、五年计划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苏联计划经济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二、大萧条 经济崩溃的根源 世界范围的大萧条 社会和政治影响 材料一: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以下为框目标题内容) 一、五年计划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苏联计划经济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二、大萧条 经济崩溃的根源 世界范围的大萧条 社会和政治影响 国际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 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材料二 十月革命和建国初期(以下为框目标题内容)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革命 二月革命 两个政权的并存和列宁的“四月提纲”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 军事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党建实践 ——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考察的着眼点: 材料一是从经济运行机制之间的对比以及经济运行机制对世界影响的角度进行考察,将经济放置到社会各要素的中心地位(侧重经济中心论);材料二是从历史发展各要素进行全景式考察中去看待苏俄的经济政策,而没有凸显出该政策的核心地位。 编排的体例: 材料一是横向对比式研究和全球化联系中的研究。材料二是编年体的通史体例研究。
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毛泽东侧重于新经济政策时前进与后退的辩证法方面,“‘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正是列宁主义。”他深刻准确地阐述了列宁关于战略退却的理论。而邓小平则侧重于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请思考,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研究分别有着怎样的实践需要(依托)?
毛泽东认识和阐述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因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教条主义给党的事业带来了危害。而毛泽东对列宁战略退却思想的研究也是出于实践的需要。 在邓小平看来,列宁的这一理论主张通过迂回的途径走向社会主义,适合当前中国人民实践的需要,可以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的历史。在这一方面,马克思和斯塔夫里阿诺斯有着不同的观点,请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材料一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材料二 英国的思想文化影响促进了印度的思想、文化方面的高涨和创造力,这种高涨和创造力通常称为印度复兴:西方的促进因素在印度教徒中间引起了三种反应:第一种反应是全心全意、不加批判地亲西方的、反传统的:西方的一切被认为事实上是优越的、更可取的。第二种反应是完全地拒绝的反应。……应该尽量避免与外国人接触,应该以传统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第三种、也是最通常的反应是居于盲目崇拜和彻底拒绝之间的妥协。它接受西方的现世主义和学问的精华,但也试图从内部改革印度教,试图在摆脱印度教的腐朽和粗俗的外壳的同时保持它的基本真理,能面对西方而不失去自己的特点和自尊。这样,印度教对西方的挑战所作出的响应是兜了一个圈子:从拒绝、模仿到批判地再评价和满怀信心地肯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答案(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政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总结:主观题着力考查的三种能力: 材料信息的全面挖掘、高度概括与有效运用能力;深度认识与灵活迁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教材考”而不是“考教材”);解题的学科技能。
开放性试题(历史论证题)的不断创新;主干知识多角度考查(不排除去年考过的内容);旧题材的新见解和新题材的新观察;考查内容不能与教材表述有“点对点”的联系,不依据任何一个版本;中国古代史内容偏重;突出经济史的考查;历史研究方法;选修的内容继续远离教材且难度系数基本均衡;几乎没有单纯复述教材内容或直接提炼材料信息的题目;中外关联、小切口、大跨度、贯通综合等。
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唯教材论,死记硬背,全面记忆,反复温习;唯题目论,讲解不透,能力训练不出来,题目过于简单;对教材内容的重点把握不当,学习不深;对知识点的迁移转换能力弱;信息的概括、提炼、延展和利用不够;解题的规范性不够。
两点基本对策: 1、立足学科主干知识点,讲深讲透:学科知识;主体知识(骨架知识);深入理解;史料研发;学术观点引入。能够离开、驾驭、利用教材。 2、提高训练的针对性:重点训练信息提取和深挖、选项甄别、信息概括和引申、历史论证等方面的能力;精选题目;加大训练力度;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和答案的反思。能够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训练。
关于复习的轮次问题。 教学设计:主题立意;小切口、深挖掘;广迁移、大综合;问题引领,深度概括;史料深度理解和运用;活用教材;学生内化和反思。
1、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图表、图画等载体材料,培养有效提炼地图信息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东部沿海等地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比较普遍地出 现了“竞争并存”的局面,犬牙交错在一 起,经营的范围也大抵相当。既反映出 中国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异 常激烈,也说明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对 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有着强烈的刺激作 用,这种“刺激”激发了民族资本家和爱 国人士的朴素的爱国情感,他们意欲通 过创办实业,保卫国内市场,维护民族 独立,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经济的 掠夺,这些都应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 业能够兴起和发展的因素。从这个意义 上说,中国经济领域近代化的动力类型 应该属于(列强)“外塑”下的(自身)“内源”型崛起。
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在中央集权制建立初期,行政区划以二级制为主,在中央集权制的中、后期,行政区划则以三级制为主;行政区划的最基本单位(“县”)是最稳定的,而最高一级单位则变动最大,并总是增加中间环节和管理层次,呈现出行政区划增多变繁、官员设置的等级性逐渐凸显等特征,说明了中央在不断地分割地方各级组织的权力,中央对地方行政控制的权威性、层递性和有效性逐渐增强,实现着管理层次(行政区划的纵向结构)和管理幅度(直接管辖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之间的有效互动,加强了维护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稳定。
2、引入新史料、新史观、新视角,多角度理解和认识历史。
对废科举的评价,从教育视角与从社会、政治视角考察,会有明显的不同。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取士制度,它属于文官考试,同时还兼有教育考试性质,具有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但在清朝末年改革和废除科举时,主要考虑到其教育功能并试图加以弥补,而科举制的其他重要社会功能一般不在时人考虑之列,加上越到后来人们越是注意到科举阻碍学堂的问题,而忽视或几乎忘了它的政治和社会功能。废止科举之后,中国教育迅速从传统东方型转为西方近代教育,学堂大量增加,留学人数剧增。从教育方面考察科举制的废止,应该说积极的方面较明显。而从其他方面观察,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政治混乱、文化失衡,使今人在评价废科举的影响时,往往得出并非正面的看法。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一说起它,人们所想到的往往是生产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如果我们考察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演进的历史,会发现所谓“工业革命”至少具有三方面的含义:技术的变革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工厂制的出现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社会整体的变革。而以上这三个方面,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那么,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发生呢?
一是英国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生长的制度框架。“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盛赞“光荣革命”后的制度框架对于英国产业革命的意义: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也许最重要的是,国会至上和习惯法中所包含的所有权将政治权力置于急于利用新经济机会的那些人手里,并且为司法制度保护和鼓励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框架。……现在舞台已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
二是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相比有着较为独特的社会结构。自16世纪始,随着旧式贵族的衰落与中等阶级的兴起,英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三层式的社会结构,以三个社会阶级——土地贵族、中等阶级与工资劳动者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地主—农民”式的双层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的社会群体开始涌现,并促使早先那种封闭的、刚性的社会结构,逐渐被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流动性弹性社会结构所取代。英国这种独特的社会结构,为其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在上述两个有利条件下,最终形成了英国人独有的工业民族精神,也即是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合理谋利”精神。所谓“合理谋利”,是与在前工业社会中以非经济的强制手段吞占社会财富为特征的谋利手段相对而言的,这与英国的清教传统有关系。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来,英国就形成了浓厚的清教氛围。清教所强调的,一方面是勤奋,另一方面是节欲。清教伦理既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又反对人们不讲信义。这种提倡“合理谋利”的教诲,促使人们,主要是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靠自身的努力去扩大生产、创造财富,并且创造出一种可以引发农民市场兴趣、把他们富余产品拿到市场出售获利的新机制。
3、加强对历史概念、结论、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4、深化、拓展、匡正教材内容。 立足主旨、重点、关节点等等,进行资源开发。
5、依据主体立意,找准“节点”,开发资源,设计有思维力的问题。
主题:“理解近代以来,在各种力量的不断斗争和妥协中,逐步创立、发展和创新出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体制”, “斗争、妥协、继承、创新”等。 《独立宣言》、《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权利法案》及宪法修订案,。
史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选自《独立宣言》 史料二 除由邦联议会通过的决议之外,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独立以及所有的司法权、权利、权力。“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坚固的、友好的联盟……合众国邦联议会拥有如下权利:对外宣战、设置汇率和发行货币、最终判定各州之间的不同意见。 每个州均可指派2-7名邦联议会代表。这些代表由各州的立法机关指派,可以行使该州在邦联议会上的一票投票权。 ——选自《邦联条例》
史料三 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一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的法官仍应遵守。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违反本宪法。 ——选自《1787年宪法》
史料四(修正案)第一条〔1791〕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第十三条〔1865〕在合众国境内或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迫劳役都不得存在,唯作为对依法判罪者犯罪之惩罚,不在此限。 第十五条〔1870〕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二十四条〔1964〕在总统或副总统,总统或副总统选举人、或国会参议员或众议员的任何预选或其他选举中,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未交纳人头税或其他税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选自《权利法案》及《宪法修正案》
美国人追求民主政治的不懈足迹: 史料一宣告政治诉求: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建立保障民权的政府,表明着美国人民要独立地行使国家主权,反对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愿望。对民主的最初追求,开启了北美政权、体制的重大变化,初步奠定政治体制根基。 史料二继续申明自由、民主,强化联盟,勾勒出宪政基本轮廓,即共和体制、两级政府的分权体制及州与州的平等关系。对《独立宣言》发展,某些原则联邦宪法所采用。 史料三充分体现人民主权、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制约与均衡、有限政府等原则,实现中央与地方和谐互动,是对《邦联条例》顺理成章的发展。 史料四不断调整,进一步保障民权。
为什么托马斯·杰斐逊(1801-1809)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而詹姆斯·麦迪逊(1809-1817)却认为,必须让政府有能力控制那些被管理的人,而后还要让政府能够控制政府自己本身?” 抓住“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不断完善过程”主线: “在‘民族独立——实现邦联——建立联邦’的进程中,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如何逐渐完善和创新的?” 立足各时期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和相互妥协:“为何称‘美国宪政发展的过程,就是各派力量不断角力和相互妥协的结果’?”
美国的宪法来源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文明中自然法的观念,来源于英国悠久的普通法传统。……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 ——曹华、胡风云《浅说1787年美国宪法的诞生》 亨廷顿说,要正确理解美国体系的沿革、作用与精神,还必须回到17世纪英国内战和内战前的先例和传统。美洲的英国殖民者坚持了都铎时代(1485—1603)的传统,独立前十三个殖民地代议制实际上就是英国都铎王朝代议制的翻版,1787年的宪法又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这些制度,总统相当于都铎王朝的国王,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华盛顿的批评者戏称他为“乔治国王”!)“美国仍然拥有一位国王,而英国仅仅保有一顶王冠。” 君主立宪与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隐隐有重叠、相通之处。 ——如何理解美国体制“不是因为它太年轻,而是因为它太古老。”?
6、选修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要淡化对琐碎知识点的掌握,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教学“案例”形成释读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和技能,并彰显出本模块(领域)内容的独特价值观。
选修题目 改革模块:主要考查改革的“目的”、“特点”、“影响”及其“成因”。 目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 特点:多以对比的方式呈现,注意答案的对等性(对应性)。 影响:结合“目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从“比对方”中获得提示。 成因:措施是否切合实际、出发点是否正确、结果是否满足人民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