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精神与临床心理学教研室 覃事斌
第一章 绪 论 ☆基本概念 ☆精神病学的历史沿革 ☆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 ☆精神病学的发展现状 ☆回顾与展望 精神病学
第一节 概 述 一 什么是精神 的反映。 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行为等活动。精神不能脱 离大脑而存在。不能脱离 社会实践而发展。 第一节 概 述 一 什么是精神 外在客观世界在人脑中 的反映。 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行为等活动。精神不能脱 离大脑而存在。不能脱离 社会实践而发展。
第一节 概 述 二、精神病学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概 述 ☆ 精神病学一词源出希腊语. 精神即灵魂之意. 第一节 概 述 ﹙一﹚ 国外精神病学发展 ☆ 精神病学一词源出希腊语. 精神即灵魂之意. 精神病学即治疗灵魂疾病的意思.古人认为有不依赖躯体的灵魂存在,灵魂可以生病,也可以受治。 精神病学﹙psychiatry﹚ 起源
第一节 概 述 ☆古希腊罗马时代希波克拉底( 前460—前377)是科学医学的奠基人,也被尊崇为精神病学之父。认为脑是思维活动器官,提出精神病体液病理学说. 精神病学﹙psychiatry﹚ 起源
第一节 概 述 ☆ 中世纪神学宗教视精神病人为魔鬼附体精神病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 第一节 概 述 ☆ 中世纪神学宗教视精神病人为魔鬼附体精神病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用祷告、符咒、驱鬼等方法进行治疗. 精神病学﹙psychiatry﹚ 起源
第一节 概 述 ☆ 中世纪末叶,精神病人的境遇更为凄惨,比如他们的躯体被烙铁烧炙,舌头被长针穿刺,理由是必须要用苦刑来驱除躲藏在他们躯体内 第一节 概 述 ☆ 中世纪末叶,精神病人的境遇更为凄惨,比如他们的躯体被烙铁烧炙,舌头被长针穿刺,理由是必须要用苦刑来驱除躲藏在他们躯体内 部的魔鬼。美其名曰: 惩罚其肉体,拯救其 灵魂。 精神病学﹙psychiatry﹚ 起源
第一节 概 述 ☆ 随着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兴 起,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医学 第一节 概 述 ☆ 随着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兴 起,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医学 也逐渐摆脱了宗教和 神学的束缚。精神病人不再与魔鬼有关, 精神病被看成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精神病学﹙psychiatry﹚ 起源
第一节 概 述 ☆ 法国大革命后,比奈尔第一个被任命当“疯人院”院长, 去掉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 锁,把他们从终身 囚禁的监狱生活中 第一节 概 述 ☆ 法国大革命后,比奈尔第一个被任命当“疯人院”院长, 去掉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 锁,把他们从终身 囚禁的监狱生活中 解放出来,把“疯 人院”变成医院 精神病学﹙psychiatry﹚ 起源
第一节 概 述 ☆19世纪末 德国克雷匹林﹙1856-1926 ﹚ 以临床观察为基础,认为精神病是一个有客观规律的生物学过程.第一次将早发性痴呆作为疾病单元,使精神病学终于进入医学科学的门槛. 后由布柰尔改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学﹙psychiatry﹚ 起源
1. 1949年以前我国只有几所精神病院 广州﹙ 1898 ﹚ 北京﹙ 1906 ﹚ 南京﹙ 1947 ﹚ ﹙二﹚我国近代精神病学发展 1. 1949年以前我国只有几所精神病院 广州﹙ 1898 ﹚ 北京﹙ 1906 ﹚ 苏 州﹙ 1929﹚ 上海﹙1935﹚ 南京﹙ 1947 ﹚ 2. 1949年全国仅有神经精神科专科医生 50-60人,床位<1000张
4. 精神病学教学工作始于1922年北京协会 医院. 1960年 四川医学院刘永昌教授编写高校 精神病学教材. 3. 1958年全国有精神病院62所,普及21个省. 4. 精神病学教学工作始于1922年北京协会 医院. 1960年 四川医学院刘永昌教授编写高校 精神病学教材. 5. 1954年成立神经精神科学会.同年《中华 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 6 .1958.6 南京第一次召开精神病防治工作会 议
1985年中国心理协会召开 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此后精神卫生工作长足发展 1986年黄山会议CCMD-1 . 1989.4西安会议CCMD-2 1990年精神病学列为统编教材 ﹙北京医大沈渔邨教授编写 ﹚
第一节 概 述 二、精神障碍 1 定义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可伴有痛苦体验 或功能损害。 第一节 概 述 二、精神障碍 1 定义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可伴有痛苦体验 或功能损害。 .
第一节 概 述 2 精神病(psychosis) 是指精神障碍中为数不多但情况较 为严重的几 类疾病,如精 神分裂症,心 境障碍等。
第一节 概 述 3 目前现状 ☆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22%0,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达6.55%0,精神分裂症患者大约 1000多万。 第一节 概 述 3 目前现状 ☆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22%0,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达6.55%0,精神分裂症患者大约 1000多万。 ☆国外研究表明,大约25%--30%的急诊病人是由于精神方面的障碍而就诊。 超负荷
第一节 概 述 ☆精神病人因为患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造成沉重的负担。 ☆据统计,精神 障碍占整个疾 第一节 概 述 ☆精神病人因为患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造成沉重的负担。 ☆据统计,精神 障碍占整个疾 病负担的15%以上。
三 精神病学的主要流派 由于精神活动的极端复杂性,对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出现了各种相关学说并存至今的局面。
概 述 克雷佩林 对精神病学最主要的贡献是其分类学系统。他提倡的以坚实的临床事实为基础,至今仍然是精神疾病分类系统的原则之一. 1 描述性精神病学 克雷佩林 对精神病学最主要的贡献是其分类学系统。他提倡的以坚实的临床事实为基础,至今仍然是精神疾病分类系统的原则之一. 概 述
☆布洛伊勒(E.Bleuler,1857—1939)非常尊重克雷佩林对早发性痴呆的研究成果,他首先使用了“精神分裂症”一词。 认为思维不连贯 ,思维松弛 , 自闭症 ,矛盾意向 等属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
思维鸣响 、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躯体被动体验、思维被夺、思维插入 、思维被扩散、妄想知觉以及被强加的情感、冲动、意志等。 施奈德(Schneider)对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有独到的观察和精辟的描述,提出了著名的精神分裂症的首级症状。 思维鸣响 、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躯体被动体验、思维被夺、思维插入 、思维被扩散、妄想知觉以及被强加的情感、冲动、意志等。
(1)意识和无意识理论; (2)人格结构理论; (3)本能的理论; (4)心理防御机制 概 述 2 动力精神病学 弗洛伊德 精神决定论 2 动力精神病学 弗洛伊德 精神决定论 (1)意识和无意识理论; (2)人格结构理论; (3)本能的理论; (4)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有一个比喻:一条河分流两条,一条被堵塞,另一条就会泛滥。 概 述
阿道夫·麦也 ﹙1﹚进化论的观点。一切生物都是由简单 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 ﹙2﹚整合的观点。 人体的功能不是各 3 精神生物学派 阿道夫·麦也 ﹙1﹚进化论的观点。一切生物都是由简单 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 ﹙2﹚整合的观点。 人体的功能不是各 个器官功能简单的相加。 ﹙3﹚强调社会文化的观点。研究精神疾病 不应该脱离患者所在的社会环境。 概 述
4 行为医学派 他们认为把变幻莫测的心理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根本错误,因为所谓意识、潜意识等心理活动不能直接地被观察、被测量、被记录,这样容易造成解释上的随意性和多样性。而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并且可以被测量和记录,因而行为才应该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巴甫洛夫 ----- 条件反射学说 华 生 ----- 学习理论 桑 代 克 ----- 强化理论 斯 金 纳 ----- 操作性条件 4 行为医学派 巴甫洛夫 ----- 条件反射学说 华 生 ----- 学习理论 桑 代 克 ----- 强化理论 斯 金 纳 ----- 操作性条件 反射。
☆ 行为医学各个派别的共识是: 人的行为主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对环境中各种刺激的针对性反应。因此,人类所有的行为,不论是正常行为或是病态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 ﹚ 概 述
四、其他相关学科 行为医学 心身医学 医学心理学 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 应用心理学分支 将健康和疾病 有关的行为科学技术 和生物医学技术整合 研究由精神因素 引起或参与引起的表现 为躯体疾病的学科 心身医学
★医学心理学 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规律.特别强调整体医学模式,即所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其他相关学科
☆ 行为医学不但研究行为形成的各种模式及其消长规律,也特别关注与人类心身健康有关联的某些行为,如攻击行为、自杀行为、成瘾行为、冒险行为、赌博行为、禁欲行为、纵欲行为、迷信行为以及很多社会适应不良行为。 其他相关学科
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具有器质疾病的表现,病理生理过程(如偏头痛)所致的临床症状,心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作用 ★心身疾病与心身医学 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具有器质疾病的表现,病理生理过程(如偏头痛)所致的临床症状,心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作用 其他相关学科
原因 △心理症状是躯体疾病的结果 △精神疾病表现为躯体症状.癔病 的失语 、焦虑症的心悸、忧郁 症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心理因素是导致躯体疾病的主要 原因 △心理症状是躯体疾病的结果 △精神疾病表现为躯体症状.癔病 的失语 、焦虑症的心悸、忧郁 症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其他相关学科
第二节 脑与精神活动 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大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 脑与精神活动 一、脑结构与精神活动 大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 平均每个神经原与其他神经原形成 1000多个突触联系, 这样人类脑内就大约 有几万亿至10万亿个 突触联系。
二、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1 神经原的电信号在突触处转化为化学信号,然后又转化为电信号,在这些转化中,神经递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2 神经递质有100多种,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小分子 如单胺类 一类为大分子 如内源性阿片肽、 P物质等 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4 几乎所有的递质均能与多种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3 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几类神经递质 多巴胺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4 几乎所有的递质均能与多种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三、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 脑是一高度复杂的有机体。脑的复杂性更在于其 结构与化学活动 处于变化之中.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一样,均是生物、 心理、社会文化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 果。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大多数所谓的功能性精神障碍没有明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但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 一样,均是生物、 心理、社会文化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 果。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一 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大致分为 遗传 感染 躯体疾病 创伤 营养不良 毒物等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 因素 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1 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遗传 因素 1 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儿童孤独症、 儿童多动症、惊恐障碍等进行家族聚集性研究, 共同的结论是:这些疾病具有遗传性 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突变的基因使疾病 代代相传。 3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遗传和环境因素的 共同作用,决定了 某一个体是否患病。
(二)感 染 1 感染因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精神障碍。 如神经梅毒主 要表现为神经系 统的退行性变, 痴呆、精神病性 症状及麻痹。
2. 引起精神障碍的感染还包括诸如单纯疱疹性脑炎、麻疹性脑脊髓炎、慢性脑膜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近来还发现,有些儿童在链球菌性咽炎后突然出现强迫症的表现。 感 染
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1 应激性生活事件. 2 情绪状态、人格特征. 3 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 4 社会阶层、社会经 济状况. 5 种族、文化宗教背景. 6 人际关系 .
(一)应激与精神障碍 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如恋爱婚姻与家庭内部问题、学校 与工作场所中 的人际关系 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急性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 主要有: 1急性应激反应; 2创伤后应激障碍; 3延迟性应激障碍。 恐怖事件引起的急性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二)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 2.人格障碍 : 人的性格自幼就明显偏离正常,适应不良,达 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 我们称之为人格障碍。 1. 人格: 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此特征相对稳定并可预测。 2.人格障碍 : 人的性格自幼就明显偏离正常,适应不良,达 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 我们称之为人格障碍。
格的人容易罹患强 迫症、分裂样人格 障碍者患精神分裂 症的可能性较大。 3. 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关系十分密切 如具有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癔症、具有强迫性 格的人容易罹患强 迫症、分裂样人格 障碍者患精神分裂 症的可能性较大。
﹙三﹚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 1 女性 由于某些生理过程的特点:月经、妊娠、分娩、泌乳等导致忧郁、焦虑、伤感、悲伤. 2 男性 酒及药物 1 女性 由于某些生理过程的特点:月经、妊娠、分娩、泌乳等导致忧郁、焦虑、伤感、悲伤. 2 男性 酒及药物 滥用,导致外伤, 动脉硬化.
3 父母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 4 良好的童年和家庭经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
﹙四﹚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 1 居住拥挤、失业、污染、疾病等可增加心理和躯体应激. 导致忧郁、焦虑、 烦闷.
﹙五﹚种族、文化宗教背景. 不同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产生不同的精神疾病和症状. 1.文化偏低的农村居民 症状: 简单、贫乏、附体、迷信 ﹙神、鬼、妖、怪﹚ 2 文化较高的人 症状:电波、卫星、遥控
三 小 结 纵观上述对精神病因学的探讨,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 因素在精神障碍的 发生、发展过程中 均起着重要作用。
回顾与展望 21世纪是“脑”的世纪,心理卫生知识将 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精神病学及心理卫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精神医学也正在逐步受到医学同行及社会的关注和被赋予新的认识,这是我们的机遇。
结 束 语 关注心理健康,尤其是关注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已被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师担为己任,他们不再只是固守着精神病院的那方尺天寸地,也不仅仅只是囿守着那些哭笑无常、语无伦次的朋友们。他们有一种使命感,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管得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