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 司马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我们可以先写出几个 5 的 倍数来看看。 对,先研究小范围的数, 再进行推广验证。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看一看,小朋友 们都在做什么? 我要买两个练习本和一个 铅笔盒,一共花了 …… 我们平时不要乱花钱。 可以把钱存起来,养 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想玩碰碰船, 需要多少钱? 阿姨,我买一份晚报。 买东西时要用到钱,我们 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是呀!买东西要用人民币。 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三冊 第六課 訓 儉 示 康 司馬光.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六課 訓 儉 示 康 司馬光.
漳州市国资委 黄雪静.
◎建議搭配教材: 國文好好讀【訓儉示康】 古文快易通【訓儉示康】
如果你只有一百元,要活一個禮拜, (前提:在沒有任何營養午餐跟外援之下) 你會如何運用這一百元過活呢?
訓儉示康 國二甲 S  紀美菁.
勤俭节约护家园.
阅读领航 便民生活 绿色科技 追风小队.
东 吴 大 帝 孙权(182 ——253年),字仲谋,吴郡 公元219年,孙权联曹反蜀,杀掉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
HR如何看简历 湖北人力资源中心猎头部.
主旨题分析 庞加光 05年2月.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宝洁的品牌战略.
第三冊 第六課 訓 儉 示 康 司馬光.
九、訓儉示康 司馬光.
訓儉示康 司馬光.
生活俭朴 是一种优良的品德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敏.
登 飞来峰 王安石.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第七課 訓儉示康 司馬光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以ISI平台为例,为您演示一下如何在Endnote文献中查看该文献的References
Harvard ManageMentor®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Business PowerPoint Template 夏日清爽排版图文详解商务汇报PPT模板 汇报人:向阳花儿 2016.X.X.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4.2 证明⑶.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小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第一册(人教课标版) 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人: 孙东霞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郑 昀 应用开发事业部 神州泰岳 SIP多方会话消息 之实例讲解 郑 昀 应用开发事业部 神州泰岳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毕业论文 答辩模版 The Graduation Thesis Plea of XXX university 答辩人:XXX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超星电子书 让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训俭示康 司马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句说历代君主治国的经验教训是:因勤俭而成功,因奢侈而破败。 (唐代李商隐《咏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说,潜心努力来提高自己,用俭朴的生活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做不到恬静寡欲就无法确立远大的志向,不潜心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诫子书》)

司马光(1019~1083)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出知永兴军。第二年退居洛阳,花费15年时间主编《资治通鉴》。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持国事,次年全部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为相8个月病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全书共294四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取材于各种正史、野史、传状、文集等200余种,经过作者加工剪裁而成。该书语言简练晓畅,叙事清晰严谨,有些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有《司马文正公集》。

本文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教诲他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文章, 训: 训诫。俭: 节俭。 示:给……看。 要求司马康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并教诲子孙崇尚节俭。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第一段:提出中心——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 乃以俭相诟病,引出对近岁奢靡之风的批判。 文章开头一段提出论点,为什么不单刀直入,而是从自己的几件事例写起?这一段引用了孔子的三句话有什么作用? 开头讲述自己的身世经历中的几件事,突出了自己的“以俭素为美”、不喜奢靡的特点,再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就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使晚辈读来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同时,也与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使论点更加突出。 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既揭示了作者“以俭素为美”的思想基础,又是对论点的证明,说明“以俭素为美”才是正统的道德观,是传统的美德。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第二段:将先公待客与近岁风俗加以对照,慨叹“风俗颓弊”。 作者分几层来论述的? 分三层 总说今年社会上豪奢风气 回忆父亲当年招待客人的情况 对 比 近日社会风气的奢靡败坏情况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穰,ㄖㄤˊ或ˇ,穀物豐收。

第三段:引述、赞扬古人崇尚节俭的言行。 举了几个事例?各自说明了什么? 三个 1.以李沆为例,讲节俭的好处. 2.以鲁公为例,说节俭可得朝廷信任. 3.以张文节为例,说节俭可保持家人生活如常.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第四段:援引御孙语,从道理上阐明俭、侈的不同结果。 此段是怎样的结构? (总分)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俭,德之共 有德者皆由俭来 俭,德之共 侈,恶之大 俭则寡欲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居官必贿 侈,恶之大 侈则多欲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居乡必盗 引用 阐发道理 导致结果 结论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屐,ㄐㄧ,木板鞋

第五段:列举正考父等人的事例,证明上段。 此段可分为几层?请概括。 三层 古之人因俭得到的结果 (达人、忠) 小器、出亡 古近名人因豪侈得到的后果 倾家、死 穷困 训汝 举以上各例的目的及希望 训汝子孙

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 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从范围上说,有自身,有长辈;有同仁,有前朝;有古有今,有优有劣,同是达人君子又有崇俭、贵侈之分,角度不一。从论证方面来看,有正例有反例,自家事迹用作正面范例,李文靖公等三例用以说明居高位大贤之深谋远虑,最后七例是说明以俭立名、以侈败家的后果问题;就事迹而言,李文靖为居室问题,鲁参政为饮食问题,张文节则是待遇不因升官而提高,各有侧重,其余同类事迹莫不如此;就叙述而言,有详有略,有言有行还有言行并举。故而繁而不赘,博而不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

文中所讲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文章列举大量事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讲究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谆谆教导子孙后代要崇尚节俭朴素的良好习俗,深刻分析了奢侈与节俭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节俭是人的美德,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上严于律己,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造成以俭素为荣、以奢靡为耻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