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合成化学实验 湖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Advertisements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多喝水,健康水噹噹 多喝水,健康水噹噹 1 名次國家每天喝含糖飲料百分比 1 以色列 52 % 2台灣 44.7 % 3 蘇格蘭 43.9 % 4 美國 39.6 % 5 英格蘭 37.1 % 每天喝含糖飲料排行榜(對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 兒童福利聯盟 2007 年針對台北、台中、高雄與.
舌尖上的中国 —— 红烧肉 红曲米 豆腐乳 红曲甘、温、无毒, 主治消食活血,健 脾燥胃 …… 天然色素 —— 红曲色素.
金門神鵰俠侶 風獅爺與大樹之風中傳奇 風獅爺與大樹之風中傳奇  104 年 6 月 17 日 報告人:鍾佳玫.
§11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余聪秀. 一、护理人员职责 1. 熟悉高压氧的工作特征,具有工作责任感 和安全意识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 真细致。 2. 熟练掌握高压氧舱主要设备装置的使用及 操作方法。 3. 了解高压氧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主要 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事故。 4. 熟悉进舱前及入舱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平面构成 第六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第七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破规与变异构成的形式、有下列四类: 一、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其表现特征是,在普遍相同性质的事物 当中,有个别异质性的事物,便会立即显现出来。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实验一 常用单体及引发剂的精制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单体和引发剂的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体的精制:常压或减压蒸馏 引发剂精制:重结晶.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第六章:動物的消化與吸收 第一節 消化.
中医美容保健.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环糊精包合技术
第六章 悬浮聚合.
坯和釉的 是影响坯釉适应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二者相差太大,釉面产生 和 缺陷,通常希望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使釉层承受 应力。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食品分析 实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微悬浮聚合.
第十章 发酵蛋制品与蛋品饮料.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高分子化学合成实验 化学学院 张育英 张敏.
指導老師:顏明賢 班級:四高四A 姓名:蔡富凱 學號:4971G003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酶 酶的概念 酶的催化特点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酶的命名 酶的分离与提纯 酶的固定化 酶的应用 酶特性的实验探究.
第一节 产后出血 了解:了解产后出血的概述。 熟悉:产后出血的病 因病机。 掌握:产后出血诊断处理及 预防调摄。 教学目标.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六 手工制香皂.
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⑴糖类的水解 实验 现象 结论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 家 好 欢迎来培训班参加学习.
高分子化学实验 湖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学教研室 刘 莉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6.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 6.1 概述 6.2 凯氏定氮法 6.3氨基酸氮的测定.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时1 中和反应和pH.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高一化学备课组 杨伏勇.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第二章 日用化学商品 洗 涤 用 品 化 妆 品.
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邓 红 四川旅游学院
洗手消毒液(优威) 1.杀菌力卓越,第一个获得中国卫生部“卫消字”批准文号的洗手液
单元九 冷却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叙述水冷却系的功用、结构及工作原理。 2.能正确描述水冷却系的冷却强度调节的方式。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莆田十三中 张碧霞 生物 必修2 人教版 下学期.
兔肝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
成才之路 ·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十三章 收入和利润.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实验一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第 七 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019/2/28 表面活性剂化学.
第九章 体型缩聚原及及生产工艺 第一节 体形缩聚概述 第二节 脲醛树脂低聚物的生产和固化反应 第三节 醇酸树脂低聚物的合成和固化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 一、 缓冲溶液的定义 二、 缓冲原理 三、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四、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第八章 软膏剂与凝胶剂 唐 靖 长沙医学院药学系 药剂教研室.
美麗的西子湖.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普陀三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2016年11月.
葡萄糖结构探究 海口实验中学 黄芳.
床上洗头.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18 掺 假 蜂 蜜 的 鉴 别 07生物科学 武强 许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材料合成化学实验 湖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材料合成化学实验的一般操作技能。 学会几类材料的制备、分离、纯化的方法。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在材料合成实验技术方面变得训练有素,为今后做毕业论文或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1 有机玻璃的合成 -甲基丙烯酯甲酯的本体聚合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 2.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工艺。

实验原理 本体聚合是不加其它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酯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棒。MMA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 用MMA 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等问题,工业上或实验室目前多采用预聚-浇铸聚合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 四口瓶,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球形冷凝管,恒温水浴,试管等。 试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实验步骤 1.预聚合反应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溶有0.5g BPO的MMA 50ml,开动搅拌并升温至升温至75~80℃,反应20~30分钟,观察粘度变化。当物料呈蜜糖状时,用冷水浴骤然降温至40℃以下停止搅拌,将四口瓶中预聚物灌入已备好的试管中。 2.聚合反应 将上述试管放入水浴中,升温至60℃,保温1~2h,待试管中基本无气泡产生,且聚合物基本变硬时,升温至100℃,保温1小时后,任其自然冷却到40℃以下,去除玻璃试管,即可得到光滑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棒。

实验2 水质稳定剂的合成 ——低分子量聚丙 烯酸 (钠)的合成 实验2 水质稳定剂的合成 ——低分子量聚丙 烯酸 (钠)的合成

目的与要求 掌握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盐)的合成方法。 用端基滴定法测定聚丙烯酸的分子量。

实验原理 聚丙烯酸是水质稳定剂的主要原料之一。 丙烯酸单体极易聚合,可以通过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等聚合方法得到聚丙烯酸,它符合一般的自由基聚合规律。 本实验用控制引发剂用量和应用调聚剂异丙醇,合成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并用端基滴定法测定其分子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 试剂 四口瓶,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温度计,滴液漏斗,pH计 丙烯酸,过硫酸铵,异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实验步骤 1.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 100mL蒸馏水和1 g 过硫酸铵。待过硫酸铵溶解后,加入5g丙烯酸单体和8 g异丙醇。开动搅拌器,加热使反应瓶内温度达到 65~70℃。 2. 将40g丙烯酸单体和2 g过硫酸铵在40 mL水中溶解,由滴液漏斗渐渐滴入瓶内,由于聚合过程中放热,瓶内温度有所升高,反应液逐渐回流。滴完丙烯酸和过硫酸铵溶液约0.5 h。 3. 在94℃继续回流1h,反应即可完成。聚丙烯酸相对分子质量约在500~4000之间。 4. 如要得到聚丙烯酸钠盐, 在已制成的聚丙烯酸水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浓度为30%) 边搅拌边进行中和,使溶液的 pH值达到 10~12范围内即停止,即制得聚丙烯酸钠盐。

实验3 白乳胶的合成 醋酸乙烯的乳液聚合

目的和要求 1.熟悉乳液聚合的特点,了解乳液聚合中各组分的作用。 2.掌握制备聚醋酸乙烯胶乳的方法。

实验原理 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机械搅拌或振荡情况下进行非均相聚合的反应过程。乳液聚合体系主要包括单体、分散介质(水)、乳化剂、引发剂。乳液聚合的机理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基聚合,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分子量。而在本体、溶液和悬浮聚合中,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分子量降低。 醋酸乙烯乳液聚合产物——聚醋酸乙烯胶乳,可用于漆、涂料和胶粘剂。该胶乳做为漆具有水基漆的特点:粘度小,不用有机溶剂;做为涂料,对于纸张、织物、地板及墙壁等均可涂用;做为胶粘剂,无论木材、纸张及织物,凡是多孔性表面均可使用。 醋酸乙烯酯(VAc)的乳液聚合采用水溶性的过硫酸盐为引发剂,为使反应平稳进行,单体和引发剂均需分批加入。本实验采用PVA和OP-10两种乳化剂混合使用,乳化效果和稳定性比单独使用一种好。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 四口瓶,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恒温水浴 试剂 醋酸乙烯酯,过硫酸铵,聚乙烯醇,OP-10,去离子水

实验步骤 1. 在装有搅拌器、球型冷凝管和温度计的250 mL四口瓶中,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10%wt)60 mL,去离子水30mL、OP-10 1g,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乙烯 10g,用水浴加热至65~70℃。 2. 称取0.3g过硫酸铵,用10mLH2O配成溶液,加5 mL于反应瓶中,控温65~70℃,反应一段时间(出现蓝色荧光,温度慢慢升至70℃)后,在70±1℃下滴加50g 醋酸乙烯,约2~2.5h滴加完毕,滴加单体过程中补加剩余引发剂溶液。 3.单体滴加完毕后,缓慢升温至80℃以上,如在70~72℃保温10分钟,缓慢升温到75℃,保持10分钟,再缓慢升温至78℃,保持10分钟,再缓慢升温至80℃,保持10分钟。

实验步骤 4.撒掉水浴,自然冷却到40℃,用NaHCO3水溶液调节pH=4~6,加入3 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出料,即得到白色粘稠的、均匀而无明显粒子的聚醋酸乙烯胶乳(即市售的白乳胶)。 5.测固含量:取2克乳液(精确到0.002克)置于烘至恒重的玻璃表皿上,放于105℃烘箱中烘至恒重计算含固量(约4小时)。

实验4 低温燃烧合成超细粉体

目的和要求 1、了解低温燃烧合成(LCS)超细粉体的原理及方法 2、熟悉溶胶-凝胶(sol-gel)的制备过程

实验原理 LCS技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其中硝酸盐(硝酸根离子)为氧化剂;同时,溶液中有机燃料还充当了络合剂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各相组元发生外爆炸式的氧化还原热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促使产物以晶相形成,产生的大量气体使得产物存在大量的气孔,最终有利于高洁性纳米粉体的形成。

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工艺 第一步为溶胶的制备 第二步为凝胶化 第三步为凝胶的干燥 成功合成稳定的凝胶的关键是要减慢水或水-氢氧络物的水解率,制备出稳定的前驱体液。

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 柠檬酸, C6H8O7H2O; 硝酸锰溶液(50%), Mn(NO3)2; 硝酸锶, Sr(NO3)2; 去离子水, H2O;硝酸镧, La(NO3)3 实验仪器: 烧杯若干;量筒若干;分析天平;滴管;磁力搅拌器;蒸发皿;烘箱;马弗炉

LSMO粉末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配料 计算 制备混合 溶液 溶胶的 制备 凝胶的 制备 凝胶粉的热处理 (低温自燃烧)

实验步骤 (1)配料计算 (2)制备混合溶液 a.溶解 b.混合 (3)溶胶的制备 a.柠檬酸的加入 b. 溶胶的制备 (4)凝胶的制备 (5)凝胶粉的热处理

思考题 1、溶胶-凝胶粉末的细度、均匀性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溶胶-凝胶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实验5 陶瓷材料的高温合成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2、 了解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合成原理

实验原理 陶瓷的配方设计原理: (1)骨料:骨料为多孔陶瓷的主要原料,在整个配方中占的70%~80%的重量,在坯体中起到骨架的作用,一般选择强度高、弹性模量大的材料。 (2)粘结剂:一般选用瓷釉、粘土、高岭土、水玻璃、磷酸铝、石蜡、PVA、CMC等其主要作用是使骨料粘结在一起,以便于成形。

实验原理 高温合成原理: 高温烧成实质是高温固相反应 使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就会有不同的烧成制度

药品及仪器 1. 实验药品: 骨料(氧化铝,氧化硅,粘土)、粘结剂(CMC、MgO) 2.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拈钵、捣打磨具、木槌、高温炉

实验步骤 1.配料: 用托盘天平按下表的百分比称取总重50克的原料。 氧化铝 60 MgO 8 CMC 15 粘土 17 水 10~15

实验步骤 2. 制备: 将称好的原料依次放入陶瓷研钵中,搅拌均匀后,取一定量放入模具中挤压并用木槌轻打模具上盖,然后去掉模具,将制好的毛坯取出。

实验步骤 3. 烧成: 将毛坯在烘箱中在100℃下预处理30分钟,然后在放入高温炉中,按下表的升温制度进行烧结,即可获得陶瓷块体材料。 温度区间(℃) 室温~700 700~1100 1200~1300 1300 升温速率(℃/h) 100~300 200~300 100 保温1小时

思考题 1、陶瓷的成型方法有那些,各有什么用途? 2、烧成制度的制定原则是什么?

实验6 一种涂料基料的合成 ——核/壳结构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目的和要求 了解复合乳液聚合的特点; 掌握制备核/壳结构复合聚合物乳液的方法

实验原理 合成复合聚合物乳液的方法实际上是种子乳液聚合(或称多阶段乳液聚合),即首先通过一般乳液聚合制备第一单体的聚合物乳液做为种子乳液(核聚合),然后在种子乳液存在下,加入第二单体(或几种单体的混合物)继续聚合(壳聚合),这样就形成了以第一单体的聚合物为核,第二单体的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的复合聚合物乳液,复合乳液聚合与种子乳液聚合的差别在于前者是采用不同种单体,而后者采用同种单体。 如果以苯乙烯(St) 为主单体,同时加入少量的丙烯酸 (AA) 单体进行核聚合,而以丙烯酸正丁酯(n-BA)为单体,同时加入少量的丙烯酸 (AA) 单体进行壳聚合,即得到以聚苯乙烯(PS)为核、聚丙烯酸正丁酯(PBA) 为壳的核/壳结构的复合聚合物乳液。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和 四口瓶,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温度计,电动搅拌器,移液管,恒温水浴 试剂 苯乙烯,碳酸氢钠,丙烯酸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OP-10),过硫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实验步骤 1. 单体预乳化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250 mL四口瓶中加入去离子水 45 mL,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0.2g、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OP-10) 1.0g。水浴加热至50~60℃,搅拌,当乳化剂完全溶解后加入核单体(20 mL苯乙烯和1 mL丙烯酸),使单体乳化30~40 min。倾倒出已预乳化的核单体备用。 在上述装置中加入去离子水15 mL,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0.1 g、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OP-10) 0.2g。水浴加热至50~60℃,搅拌,当乳化剂完全溶解后加入壳单体(6.5mL 丙烯酸正丁酯和 0.5mL 丙烯酸),使单体乳化 30~40 min。 倾倒出已预乳化的壳单体备用。

实验步骤 2.种子乳液聚合(核聚合) 在上述装置中加入引发剂溶液 8 mL (称取0.4g过硫酸钾溶于20 m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2.0%的引发剂溶液,供两组使用),将已乳化的核单体倒入滴液漏斗中。将体系加热至80℃,并保持此温度,在搅拌下以半连续状态滴加已乳化的核单体。当体系中出现兰色荧光时开始计时,1h 后即可停止反应, 此时得到的白色乳状液即种子乳液。 3.复合乳液聚合(壳聚合) 在上述种子乳液中补加引发剂溶液2 mL,将已预乳化的壳单体倒入滴液漏斗中。以半连续状态滴加已乳化的壳单体,并控制反应温度80℃,当壳单体滴加完后升温至90℃,保温,再反应 1h聚合完毕。加入10%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为7~8,再加入2mL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再搅拌15 min,降温至40℃以下出料,即得以PS为核PBA为壳的核/壳结构复合乳液。

实验7 环氧树脂交联剂的合成 低分子量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目的和要求 通过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掌握一般缩聚反应的原理 熟悉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了解环氧树脂的用途 熟悉环氧值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反应生成的。其反应式如下: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 四口瓶,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减压蒸馏装置,恒温水浴 试剂 环氧氯丙烷,双酚A,氢氧化钠,苯,去离子水

实验步骤 将22 g双酚A(0.1mol)和28 g环氧氯丙烷(0.3mol)依次加入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 mL四颈瓶中。用水浴加热,升温至75℃,搅拌双酚A使其完全溶解。70℃下滴加40 mL,20%的NaOH溶液①,约0.5 h滴加完毕。在75~80 ℃继续反应1.5~2 h,此时溶液呈乳黄色,停止加热,降温。加入苯60 mL,搅拌,使树脂溶解后移入分液漏斗,静置后分去水层,再用水洗数次,直到洗涤水相呈中性及无氯离子(用pH纸及AgNO3溶液检查),分出有机层。将上层苯溶液倒入减压蒸馏装置中,先在常压下蒸去苯,然后在减压下蒸馏以除去所有挥发物。趁热将烧瓶中的树脂倒出,冷却后得琥珀色透明的、粘稠的环氧树脂,称重并计算产率。

实验8 复合层压板的制备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 及层压板的制备

目的和要求 了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 了解层压板的加工工艺

实验原理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缩合反应及其结构非常复杂,它受到配料比、反应液的PH值以及反应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要求可控制缩聚反应进行的程度,在碱性介质中,先生成可溶性的“预缩合物”,这些缩合物以三聚氰胺的三羟甲基化合物,在PH值为8~9时特别稳定。进一步缩合(N—羟甲基和NH基的失水)成为微溶并最后变成不溶的交联产物。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仪器 四口瓶,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恒温水浴,油压机 试剂 三聚氰胺,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甲醛水溶液,三乙醇胺

实验步骤 1. 合成树脂 取101.4g甲醛水溶液(37%),0.25g乌洛托品(用于调pH值)于250mL四颈瓶中,搅拌,溶解,加入63g三聚氰胺,搅拌5min后加热到80℃,在75~80℃(最好在75℃,一定要低于80℃)反应约1h后,测定沉淀比,沉淀比为2:2时,加入0.3g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呈无色透明状液体,停止加热。 沉淀比的测定:精确取2mL样品,冷至20℃,在搅拌下滴加2mL的去离子水,当样品变微浑浊时,即达沉淀比2:2。

实验步骤 2. 浸渍干燥 将所得溶液倾于培养皿中,用滤纸浸渍1min,分张进行并保证浸匀、浸透树脂,用镊子取出滤纸,使过剩树脂滴掉后,用夹子固定在拉直绳子上干燥至既不沾手也不脆折。约需浸渍15张滤纸。 3. 层压 将浸好干燥的纸张叠整齐,置于预涂硅油的铝合金板上,在油压机上135℃、4~10MPa加热加压15min,打开压机,趁热取出样品,可制得透明层压塑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