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专题二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一 二 三 2010-- 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回顾 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难题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引 言 2011是既复杂又困难的一年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温家宝说如果说2009年中国经济是困难的一年,2010年中国经济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中国经济将是既复杂又困难的一年。
一 2010-- 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回顾
什么是宏观经济 ? 宏观经济(Macro Economy)是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经济增长率 国际收支 平衡状况 宏观经济 四大指标 失业率 物价上涨率
◆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 ,比上年增长10.3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 。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1033元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11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万人。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1.先看经济增长率 增长10.3% 中国GDP:397983亿元 2010年 2010年 世界其他国家 中 国 世界GDP:3% 中 国 2010年 世界其他国家 中国GDP:397983亿元 增长10.3% 世界GDP:3% 美、欧、日2.5%、1.8%、1.8%
保增长 促转变 惠民生 扩内需 1.先看经济增长率 第一点,党中央定位最为困难的的一年,果断出台了一揽子方针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二点,体制优势。我们的体制特别能战胜困难。
2.看物价涨落 中美CPI构成比较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 2%,二季度上涨2. 9%,三季度上涨3. 5%,四季度上涨4. 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9亿 中国 6亿 3.看失业和就业 中国是全世界 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 加拿大 16—65岁 劳动年龄人口 意大利 法 国 总人口 德 国 法 国 总人口 德 国 英 国 日 本 美 国
3.看失业和就业 中国每年新增就业 大学生: 600万 高中生: 600万 合 计:1200万 合 计:1200万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4.看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一是国际储备资产的增加额比上年减少。2010年储备资产增加28473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国际收支状况 趋于改善 二是经常项目顺差有所增长。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30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顺差1656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471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8%。
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顺差产生的原因 4.看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定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际收支实现双顺差的基本面; 第二,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特点的综合反映,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和消费投资出口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收支顺差扩大的内在原因; 第三,国际收支顺差与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密切相关; 第四,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五,居民的投资渠道仍然较少,大量的顺差不能通过“藏汇于民”的有效投资和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出来平衡; 第六,面临较大国际经济波动风险,平衡国际收支的措施需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结语 用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看中国经济,应该说,我们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2010-2011年国民经济 运行总体态势良好
二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难题
中国经济面临六大“两难”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松紧度的把握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取得成效后,有个退出问题。但如果退出得过早,经济增速就可能下滑;如果退出过晚,通胀压力就会很大。现在已经有几个国家开始加息,我国目前还在紧密跟踪态势,防止退出过早或退出力度过大影响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出现后带来的危害首先就是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人们很难购买各种商品,其实适当的通货膨胀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当通货膨胀率过高就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大的问题,致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通货膨胀,通俗一点说就是指物价普遍上涨、人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再像以前那么值钱了。
通货紧缩(deflation)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虽然在通货紧缩的时候好像物价有了降低似乎更利于人民,但是通货紧缩的危害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们把钱存进银行会导致了资金的浪费,我们都知道资本是只有在流通的过程中才会增值的,如果把钱都存进银行里是一种资源浪费。
膨胀,你一百元买的东西少了; 紧缩,你一百元,你买的东西多了…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经济现象。
(二)物价调控面临“两难”。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有必要对原来比较低的资源价格进行改革。但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社会非常关注,要把握好力度,否则助长物价上涨压力。
(三)收入分配改革中的“两难”。 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要提高居民收入。但这将增加企业的成本,企业刚从危机中缓过来又面临新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怎么分好“蛋糕”,很难。
(四) 房价调控“两难”。 这么高的房价,不调控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今年两会后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现在看刚刚把房价在高位上稳住了,买卖双方在观望。但如果房地产和房地产投资大萎缩,也直接影响经济增速。
(五)人民币汇率面临“两难”。 如果升值过快,将面临出口形势恶化、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压力,也容易将来一旦有风吹草动贬值也会过快,币值大起大落。如果不升值,国际上的压力大。持续小幅上调也容易造成热钱大量流入。这就需要很好把握。
(六)外贸出口面临“两难”。 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大浪潮过去,世界经济复苏,要借机扩大出口。另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目前看是小风小浪,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大风大浪,外需形势不容乐观。
2011是既复杂又困难的一年 要让人民生活的安心舒心放心有信心 温家宝说如果说2009年中国经济是困难的一年,2010年中国经济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中国经济将是既复杂又困难的一年。
综合观察,2011年经济有可能是既复杂又困难的一年。 2010后半年以来,通胀压力逐步上升,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使得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巨大的通胀考验。那么,究竟哪些问题将影响中国经济的走向?宏观政策的重点又会落在何处?
二 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最高经济工作会议。它的任务是: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确2011年如何铺开“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也至关重要。
图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视频 (12′58″)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视频 (24′56″) 石齊平 现为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台湾《商业周刊》主笔,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员。 目前时常在凤凰卫视《时事开讲》、《金石财经》、《新闻今日谈》、《时事直通车》等节目中进行时事评论,并担任凤凰卫视中文台《石评大财经》主持人。 (24′56″)
四 2011年中国经济的总体预测
2011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合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2011年中国经济何去何从,不仅是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们为之思考的问题。在全面分析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得失后,更是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总体把脉。
解读2011年中国经济走向 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视频 统计局:2010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92%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30′2″) 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国民经济经济主要预期目标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 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2011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
一、2010年中国经济运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