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經濟的發展 產業結構的變遷 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 經濟高度發展的問題 輕工業→重工業 產業升級,外移與轉型 外部環境的配合 第一節 日本現代經濟的發展 輕工業→重工業 產業結構的變遷 產業升級,外移與轉型 外部環境的配合 合宜的政府政策 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 和諧的勞資關係 有效率的企業管理 分布不均與環境問題 經濟高度發展的問題 泡沫經濟 與 產業外移 人口老化
農業活動的特色 經營方式集約 因: 山多平原少 可耕地僅佔13% 高度經濟發展 原本有限的耕地,轉為工業或都市用地 每戶耕地平均不到一公頃 經營方式集約
產業結構的變遷 第三級產業成為日本經濟主體 軍備 擴張 勞力密集的紡織工業 鋼鐵、造船等重工業 石化、耐久性消費財、服務業 現代工業肇始: 十九世紀中,明治維新 第三級產業成為日本經濟主體 軍備 擴張 1950 年代 1970 年代 1980 年代 勞力密集的紡織工業 鋼鐵、造船等重工業 石化、耐久性消費財、服務業 輕便省油、技術密集低耗能 汽車、資訊、電子 第二級產業人口、產值下降 第三級產業人口、產值日增 歷經兩次石油危機
高耗能、低附加價值 技術密集、低耗能
日本三級產業GDP值 石油危機 產業轉型 服務業日益普及 勞力密集高耗能 高汙染產業外移 發展技術密集低耗能產業 石化、耐久性消費財
日本工業分布圖 工業區位:交通 分布:太平洋沿 岸 海運是日本經濟 的生命線
日本工業發展條件 (1)缺點:礦產缺乏 (2)優點: A.眾多的優質勞工; B.優良的技術; C.豐富的水電; D.便利的海運(進口原料,加工出口) E.充裕的資金
圖 8-4 2006 年主要國家的能源進、出口總量與生產量統計圖
外部環境的配合 日本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一) 美蘇冷戰 美國經濟援助 美國取消戰爭賠償 並提供資金與物資恢復軍需工業生產 遭戰爭破壞的工廠 能以最新技術與設備重建 韓戰&越戰 成為美國軍需補給站 帶動鋼鐵、汽車、纖維等產業發展 世界能源價格低廉 美日安保條約 國防經費低
合宜的政府政策 日本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二) 扶植基礎工業 出口導向政策 政府常提供補助、低息貸款等措施 擴大產業規模與競爭力 穩定匯率,並長期採低匯率政策 利於產品輸出與國際競爭 貿易出超大國
日本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三) 和諧的勞資關係 高度認同工作 企業生產效率高 產品品質佳 盡忠、工作勤奮、追求完美
日本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四) 有效率的企業管理 有效率的企業管理 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 ex:豐田式生產方式成為許多企業學習的管理方式
豐田式生產方式 核心:即時性生產 減少庫存 減少浪費、消滅不良品、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 核心:即時性生產 減少庫存 減少浪費、消滅不良品、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 乾淨整齊生產線 隨時以表單看板 豐田市豐田汽車總部 詳列生產狀況
終身雇用制與年功式薪資 終身雇用制與年功式薪資 有助於技術員工的培養 降低資深員工流動率 年資淺 年資深 > 薪資 < 生產力 薪資
分布不均與環境問題 經濟高度發展的問題(一) 出口導向經濟 人口與產業高度集中於狹小的沿岸平原 都市:交通擁擠 房價高漲 物價昂貴 太平洋 & 瀨戶內海 人口與產業高度集中於狹小的沿岸平原 都市:交通擁擠 房價高漲 物價昂貴 水質汙染 空氣汙染 地層下陷 沿海重工業區: 等公害事件
泡沫經濟 企業獲利 增加 經濟高度發展的問題(二) 國民資產增值速度>實質經濟成長 1985~1990 國內資金過多,大量投入房市與股市 經濟長期成長,平均每人所得提高 1960~1995日圓升值原料進口便宜 1980國際原油下降運輸成本降低 1985日圓急速升值,為緩和衝擊,政府採低利率政策 企業獲利 增加 1985~1990 國內資金過多,大量投入房市與股市 房地產價格與股市大漲 資金大量外流,購買外國房地產或購併產業 國民資產增值速度>實質經濟成長 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的破滅 經濟成長表現不佳 為防止景氣過熱 & 抑制投機行為 政府提高銀行利率 & 調高土地稅 股價房市大跌 過度擴充的企業 面臨倒閉危機 銀行放款無法回收 金融體質惡化 失業率提高 經濟成長表現不佳
產業外移 經濟高度發展的問題(三) 降低生產成本 拓展海外市場 對外投資、產業外移 加速跨國企業成長 勞工土地成本增加 大量出口 環保意識抬頭 各國採限制日貨進口政策 降低生產成本 拓展海外市場 對外投資、產業外移 歐洲 美洲 亞洲 加速跨國企業成長
為避免產業外移導致空洞化 全球布局時 生產關鍵性技術與製程留在日本 積極發展高科技新興產業 ex:通訊 資訊網路 生化科技…等
經濟高度發展的問題(四) 人口老化 平均壽命延長 老年人口比例高 生育率降低 幼年人口比例低 老年人口比例高達20% 人口高齡化
高齡化社會的問題與因應 政府財政負擔嚴重 勞動力短缺 醫療、退休支出費用高 產業外移至勞力充沛、低廉區 將影響日本未來經濟的發展 勞動人口的變化 負成長 日本人口成長變化
朝鮮半島現代經濟的發展 北韓的經濟發展 南韓的經濟發展與特色 中央集權計畫經濟體制 有限度的經濟開放政策 政府政策的引導 進口替代→出口擴張 第二節 朝鮮半島現代經濟的發展 中央集權計畫經濟體制 北韓的經濟發展 有限度的經濟開放政策 政府政策的引導 進口替代→出口擴張 →重化工業→產業升級 南韓的經濟發展與特色 政府扶植大型企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半島以 380N 為界 北部:為實施共產主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南部:為實行民主主義的大韓民國
北韓的經濟發展 社會主義國家 經濟體制:中央集權 計畫經濟 礦產&水力豐富 致力重工業發展 農業、輕工業落後, 生活必需品嚴重不足 北韓平壤金日成銅像廣場
北韓的經濟開放 始於1980年代初:仍以自力更生 自給自足為主 主要對象:中國、南韓 1998年:開放金剛山觀光特區 1991年:設立羅先經濟自由貿易區 2004年:設立開城工業園區 為有限度、漸進式開放 北韓經濟漸露曙光
南韓的經濟發展與特色 1950年代:韓戰結束後接受美援 經濟緩步復興 1960年代:推動「進口替代」「出口擴張」政策 發展加工出口業,經濟結構輕工業為主 1970年代:發展重化工業 至1970年代末期,經濟轉為輕重工業並重 1980年代:推動產業升級 以資訊產業為主 1990年代:第三級產業日益重要 第三級產業為今日經濟主體 2007年三級產業人口結構
經濟發展特色-以大企業集團為主 政府以各種政策扶植大企業的發展 ex:優惠利率,獨占政府合約 企業競爭力強 國家經濟以大型企業為主 前30家大企業營業額占韓國GDP的76% ex:三星集團規模龐大 ~跨足電子 機械、化工、金融等產業 ~營業額占韓國GDP的1/5
國家經濟以大型企業為主的優缺點 優點:企業競爭力強~國家整體經濟快速成長 缺點: 由少數大企業掌握利益,中小企業生存不易 國內貧富差距擴大 大企業擴張迅速,向國內外金融機構大量借貸 易受外在環境衝擊,連帶影響國家經濟 ex:1997受東南亞金融風暴牽連,損失慘重
特有的內部條件 韓國:財閥研發資金充裕 臺 灣 韓 國 排名 企業 研發投資 相較前期 成長率(%) 1 台積電 205 -2 三星電子 臺 灣 韓 國 排名 企業 研發投資 (百萬英鎊) 相較前期 成長率(%) 1 台積電 205 -2 三星電子 2,466 37 2 聯電 121 26 現代汽車 976 102 3 鴻海 116 47 LG電子 776 41 4 友達 83 48 LPL 209 49 5 華邦 78 Hynix 199 13 6 明碁 74 30 韓國電力 181 22 7 南亞科 70 24 浦頂 139 8 華碩 55 44 SK電信 137 16 9 台達電 53 LG化學 86 19 10 華映 52 現代重化 58 30
三星的手機 三星、樂金的面板產量世界第一 三星、樂金的家電產業,已對日本造成威脅 現代汽車在世界各地設廠,產量大增,南韓成為世界前五大汽車生產國
2009年三星電子集團營收達新台幣四.八兆元,鴻海集團則在二.八兆元,但三星員工約二十萬人,鴻海則有九十萬人;在員工平均年薪部分,三星為四.八萬美元,鴻海則只有四○八六美元。 換句話說,三星只用不到鴻海四分之一的人力,每名員工平均薪資待遇是鴻海的十一.七倍,卻創造出鴻海一.七倍的營收。 早期三星也是以代工起家,但八○年代以後努力發展自有品牌,並維持很大比重由內部工廠生產製造;因此,拿來與純製造代工的鴻海相較,更能看出三星在跨足品牌經營後,為企業所創造出的附加價值與競爭優勢。
臺灣與韓國 2002年臺灣與韓國對於國產品消費率的比較 33
韓國國產節目播放比例規定比較
韓國國產節目播放比例規定比較 現況 電影 每年播出的總時數最少要有25%以上是國內製作 動畫 每年播出的總時數最少要有45%以上是國內製作 流行音樂 每年播出的總時數最少要有60%以上是國內製作 政策規定 每年播出的總時數最少要有30%以上是國內製作(宗教電視4%) 每年播出的總時數最少要有40%以上是國內製作(宗教電視4%) 其他廣電業者每個月最少亦必須播出50%以上國內自製的節目。資料來源:韓國放送協會
1.政策:韓劇的成功,首先應歸功於政府及時立法並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早在1999年,韓國政府就設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總目標:用5年時間,使韓國文化產品的產值在世界文化市場上的份額增加5倍,即從僅占1%,提升為占5%。 1999年2月,韓國政府發佈了《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把文化產業界定為“和文化商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相關的所有產業”,隨後,又制定並完善了《著作權法》、《電影振興法》、《演出法》、《廣播法》、《音像製品及遊戲類產品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為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制定了比較完善齊備的“遊戲規則”,這就為韓劇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韓國《電影振興法》(Film Promotion Law)規定電影院每年需放映韓國電影片達法定放映天數146天。文化與旅遊部考量韓國國產電影片之供需,容許映演業者得減少法定放映天數不超過20天。若某家電影院在電影熱門檔期放映韓國電影,該戲院國產電影之法定放映天數得再減少至多20天。因此,電影院實際之法定放映天數有從最長之146天(40%)到最短之106天(29.04%)不等。 政府對違反放映配額規定的行政措施為:(一)、放映國產電影片未達配額天數在20天以內,每少放映一天戲院最低處罰吊銷1天之營業;(二)、超過20天之處罰為每少放映一天吊銷2天之營業(Cited from Lee, 2005, p.18)。馮建三(2005,頁153)也根據資料指出,如果映演業者宣稱放映國產片,實則放映外片,最高罰款500萬韓元。 原文: 韓國電影的配額論述:從與過去文獻的對話觀點再論進口、拷貝、銀幕及電視配額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3297
另外韓國目前唯一的電影保護政策銀幕配額制度,在二○○六年七月縮減為七十三天,對於小眾、藝術電影的生存造成影響,但對於大型電影集團而言,影響有限。這意味著韓國電影已經慢慢成熟,以目前市佔率超過五成而言,已經能抓住韓國閱聽眾的喜好,並且能與好萊塢等境外媒體抗衡。
2.大財閥投資:韓國政府還積極爭取三星、LG、現代等大企業參與影院建設、錄影帶發行,在大城市裏購買主要電影院,或是建立新的複合式電影院,來形成電影院連鎖網。也創造了《大長今》,《明成皇后》等系列暢銷電視連續劇。 台灣電影與韓國電影產業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台灣缺少中大型的製片機構,韓國電影的發行市場是由大型的電影機構所主導,發行機構透過產業的垂直整合,擴展到製作與映演業,並有能力掌控戲院的上片與營收。 相較之下台灣電影只有小型製作公司,在籌資上缺乏資金挹注,只能依賴政府的輔導金,製作品質缺乏控管又無法掌握戲院通路,更無資源做大型的行銷宣傳,許多影片上映幾天就草草下片,或根本無法上片。
韓國電影的振興絕不是奇蹟,在產業界、官方、民間資金的合作下,影片的素質與多樣性大幅提升,創造出國片市場佔有率超過五成的成績,也養成韓國觀眾觀看國片的習慣。這也意味著內需市場對於韓國電影的支持,使其有穩固的市場規模提升產業的良性循環,進而向海外市場輸出影視產品,韓國電影產業慢慢具有好萊塢向國際市場經略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