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師與花燈藝術教學相遇- 因夢想而偉大的教師生命故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国科学院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刘蓉晖 博士 副教授. 你敢摸摸屏幕吗? 2 Mindfulness 3.
Advertisements

生活課程音樂教材內容 轉化為教學活動之示例 許允麗. 生活課程音樂教材內容 轉化為教學活動之示例 壹、生活課程音樂 教學之基本概念 貳、音樂教材轉化為 教學活動之示例.
1 陳進祥 朱弘仁 陳曦照 譯 Irwin 原著 滄海書局 出版 6 一階與二階暫 態電路之分析.
基泰國際 / 涵堂資訊 學術講師 IEEE Xplore ® Digital Library 電子電機全文資料庫.
P: 医生, 我总觉得胸口这里发烫, 好象喝了开水一样. D: 还有其他什么不舒服的吗 ? P: 有时还觉得喉咙象有什么东西堵住一样。 D: 多长时间了 ? P: 有一年多了。 D :以前有什么疾病吗 ? P: 平时身体蛮好的 D: 你抽烟、喝酒吗? P :烟酒都不沾,喜欢喝咖啡,喝了后就不舒服。 D:
美國憲法解釋理論 楊智傑. 前言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司法違憲審查的 國家,其實行違憲審查的歷史最久,引發 的爭論案例、學者的理論辯論,也最為豐 富,是其他採用違憲審查的國家都會研究 學習的對象。
第十二章 認識化學藥物. 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療 凡尼特醫學博士 Dr. Jean Valnet 的定義是任意一種 物質(藥劑)或一項過程(手技),使用於同一病 徵,能獲得相同而且無害的效果者。例如,自然的 睡眠是白天努力工作後、感到全身倦怠時的最好的 治療方法;再如,流傳數千年的水療 Hydrotherapy.
信息技术产业导论期末汇报 汇报人:马焘 学号: 汇报时间:2012年5月23日.
类消化不良疾病及药物治疗.
第31組 余立偉B 羅偉翟B 洪哲睿B 指導老師:邱詩揚老師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電子電機全文資料庫
給活在幽暗裡的人一盞光 ─布萊爾與點字法 張文亮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MOE 「美感教育第ㄧ期五年計畫」 臺灣.好美~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
经营策略与规划 报告人 金崇仁 2001/12/15.
2009《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周 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OAB发病机制新进展与托特罗定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美化我們的世界──公共藝術 順風─海浪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猶太的成功教育-一小時版 中華家庭方舟協進會 理事長 曾繼雄 P1.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企業環保 林盛隆 /3/16.
亚当·索拉博 国际技术分析联盟主席,CQS技术分析总监 北京 2011年9月6日
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兼谈慢性咳嗽的诊治指南)
第四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
第七节 游戏治疗 一、游戏治疗的概念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手段或媒介,让儿童有机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暴露问题,从游戏中得到解脱并促进身心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二、游戏治疗的历史发展 (一)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治疗 (二)结构性游戏治疗 (三)关系游戏治疗 (四)行为游戏治疗.
第7章 諾貝爾化學獎 及現代化學發展 第一節 諾貝爾獎的由來 第二節 近十年諾貝爾化學獎 研究主題及未來發展.
陳進祥 朱弘仁 陳曦照 譯 Irwin 原著 滄海書局 出版
尿酸与心血管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 段 徐.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江油市九〇三医院呼吸内科 电话: 范远华.
從經濟學看世界 教學助理提昇教育品質 教育部顧問室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 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成果發表會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 陳建良
第三届中国(成都) 国际有机农业峰会 st of December 年12月21日
Allendale Columbia School 艾伦代尔哥伦比亚学校
主讲人: 任荣伟 博 士 刘常勇教授【台湾】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美國植物專利保護法制及植物品種專利核准案件解析
丁 承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成大統計68級 民國103年6月14日
抑郁症研究的动物模型 基础01级 陈瑶瑶.
Bruce Hyman 海秉儒 標準普爾高科技產業評等部負責人
貳、觀念物理與高爾夫運動力學 灌輸高爾夫運動為「圓周運動」力學模式之觀念,建立應具備之專業知識,融入平日技術訓練與研究發展,必能發揮高爾夫運動最高理想之物理特性! 本作品僅供參考 1.
陈周宏博士 管理信息系统教授 Gonzaga 大学商学院 Spokane, WA
西洋哲學史 第九講: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苑舉正 教授
线弹性断裂力学 基本假设与研究内容 强度与缺陷 能量释放率 尖端应力、应力强度因子K与三种断裂形式 I型裂缝的应力、位移场
陳進祥 朱弘仁 陳曦照 譯 Irwin 原著 滄海書局 出版
認識參考文獻 & Scopus 圖書館參考組 簡嘉君 分機:5622.
4 額外的電路分析技巧 陳進祥 朱弘仁 陳曦照 譯 Irwin 原著 滄海書局 出版.
指導老師&參賽學生名單 王晨瑀 彭煖蘋 王慧婷 陳書妤 謝曜竹 陳稚均 博士 游于葶 專案經理 參賽學生 實習生 指導老師 工業管理系
Conflict Management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组织行为学 任课教师:占小军
陳進祥 朱弘仁 陳曦照 譯 Irwin 原著 滄海書局 出版
Smith , J. A. , M. L. Baeck, J. E. Morrison, P. Sturdevant-Rees, D. F
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 課程名稱:管理經濟學 MANAGERIAL ECONOMICS
47 上 02.27—03.04 Dai.
陳進祥 朱弘仁 陳曦照 譯 Irwin 原著 滄海書局 出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當教師與花燈藝術教學相遇- 因夢想而偉大的教師生命故事 臺北市文山區興德國民小學 李家秀、楊文凱、陳麗如、傅瓊慧

摘要 以說故事方式完成花燈藝術教學行動研究,親師生如同學習社群共同經歷此教學研究故事,而故事敘說花燈藝術教學如何被探究及驗證提昇教師生命的過程脈絡,敘說教師也是藝術家與研究者的實踐歷程,並以教師實踐智慧驗證藝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而當故事ㄧ個階段接續著ㄧ個階段,隨著故事情節起伏,而那真實卻喚醒我們,ㄧ個教師生命故事所蘊含的靈魂,正帶動ㄧ個親師生所組成學習社群,共同寫著這個花燈藝術教學研究故事,而將本研究宗旨彰顯如下:ㄧ個因夢想而偉大的教師生命,她的可貴處在於創造了更多的學生夢想,也在於由ㄧ個教師生命故事,去引發另ㄧ個教學研究故事。 關鍵詞:花燈藝術教學、教師實踐智慧、教師生命故事

壹、緒論-故事緣起 無論傳統、現代及未來的教師職責中,教學研究是教師千古不變的職責,無論教育思潮如何演進,教學的研究精神如同教師教學的靈魂,往往是教學品質的重要關鍵。 在臺北市文山區興德國小所提倡的行動研究典範,教師們都知道:行動研究是多面性的,是互相合作的;行動研究的方法可以是質的,也可以是量的傾向,所以當然也可以兼融質與量;是ㄧ個完整的歷程,而不是簡化的支離破碎;是在自然教育現場設定下的行動和研究,而不是將學校當成人工實驗室。 當我們開始將說故事當成研究觀點,我們發現一個重要的觀點,以故事來進行研究探究,是可以解釋也可以表達,可以分析也可以了解。因此五年來,我們發掘也記錄了許多屬於臺北市文山區興德國小的教師生命故事!

以故事為核心並依藉「靈魂、動能、實踐」的信念,94學年度我們以「一個國小寫作教學研究的故事-喚起教師教學靈魂,尋找失落的兒童寫作能力」研究,獲臺北市第七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行動研究論文發表類特優獎。95學年度續以「又一個國小寫作教學研究的故事-以年級縱貫螺旋式童詩創作課程孕育學童詩性氣質」研究,獲第八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行動研究論文發表類佳作獎。96學年度我們又以「一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的生命故事-團隊靈魂、動能、實踐的建構歷程」獲第九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優等獎。

  邁向97學年度的這一整年,我們在我們的研究團隊注入ㄧ個「新的信念」,那就是「教師改變」!因此我們以「ㄧ個由教師改變到改變教學的故事-敘說驚豔香港‧臺灣經驗」獲第十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優等獎。其研究摘要為:「全文敘說驚豔香港中文教學後,力圖創造臺灣語文教育經驗的故事。故事精髓在闡述由教師改變到改變教學的真義,發現『教師改變是信念,改變教學是行動』的價值。故事歷程說明『改變』能實質發揮個體的價值,而後對團隊整體產生影響,達到一種直達心靈的影響,一種感染後的感動!故事藉敘說、對話、問卷調查、參與觀察及訪談等方法來傳達,成為這個故事各種重要元素也鋪陳故事情節,證明故事是經驗、故事是行動、故事是研究!」

上述這幾年,我們在學校證明了一件事,故事是課程、故事是教學、故事是篇文章、故事是首童詩、故事是教師團隊及個人的生命記錄、故事是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歷程,所以「故事」當然也可以是「研究」! 相對的,我們可以用「教師生命」的「靈魂」,取其「魂魄」,大膽的說:「課程故事是研究、教學故事是研究、教師團隊及個人的生命記錄故事是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歷程故事是研究……」,如此豐富而多樣的教師生命在臺北市文山區興德國民小學活著,需要如同故事般被傳頌,需要被「活生生」的「探究」及「敘說」!

在上述興德國民小學豐富而多樣的教師生命記錄中,較少「藝術教育」方面的。而實際上,學校在教師美勞創作教學、音樂藝術教學,民俗體育傳統藝術教學等各方面,其實都有豐碩的成果,都需要如同故事般被傳頌,需要被「活生生」的探究及敘說!所以98學年度特別發掘「教師」遇見「花燈藝術教學」的研究題材,以嶄新的團隊成員將「故事」當作「研究」的感染力擴展出去,影響更多同仁,也造就更多屬於興德的「教師生命故事」! 全篇研究精神如同下列敘述Bickel(2007)「教師也可以是藝術家,也可是研究者,教師在這些角色間游移,做美學的、具現化的探究,用藝術和書寫的方式自我反省,讓藝術與其構成性的、相互肉體的境遇關聯,以生產和轉換知識。」(引自歐用生,2009)

貳、這個教師生命故事的過程脈絡 在教學研究會的教室現場裡,一群臺北市興德國民小學的教師,聽著家秀老師說著在幼年時期對花燈最初始的印象,那彷彿是她近來六年歲月從事花燈藝術製作與教學的初衷。 而這五年的歲月如同一圓兒時夢想般的歷程,卻也築了十位兒童另外十個幼年夢想,這些幼年夢想不必如同家秀老師到成人才得以圓滿,而是在短短一兩年的學習便能實現。五年歲月中,包含學習花燈藝術製作、與教師同好一同研習及製作花燈藝術作品並參展獲獎、在經歷三所學校不同的際遇,讓她在花燈藝術教學擦出不同的火花,至今已使得她在教師組及指導學生組的花燈比賽獲得許多許多獎!

  當我們像是聽故事般的沈溺其中,彷彿忘了我們是在進行研究,故事ㄧ個階段接續著ㄧ個階段,隨著故事情節起伏,而那真實卻喚醒我們,ㄧ個教師生命故事所蘊含的靈魂,正帶動ㄧ個親師生所組成學習社群,共同寫著這個花燈藝術教學研究故事。ㄧ個因夢想而偉大的教師生命,她的可貴處在於創造了更多的學生夢想,也在於由ㄧ個教師生命故事,去引發另ㄧ個教學研究故事。 回首一整年的研究歷程,我們是如何開始及如何進行花燈藝術教學研究,我們會被別人問起,我們也常問自己……。

一、我們是先掉進故事,才熱情擁抱研究的。   如同每一個學年的前幾次教學研究會,98學年上學期的幾次教學研究會氣氛比較凝重,大家都在尋找主題,忘了燃燒熱情。就算有研究主題,也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消失了。後來,我們開始聊天,聊到家秀老師花燈藝術教學故事。此時,研究的意義在故事中輕鬆了起來,教師教學生活需要被敘說,當如故事般的被敘說及被分享著,其他人便捲入在故事情節之中,開始掉進故事及熱情擁抱研究。從此,教學生活的故事,就有可能成為教師生命故事!

二、行動研究是外在動機,說故事卻產生內在動力。 以教學研究會的形式而言,行動研究當然會是外在動機。幾次教學研究會,家秀老師的花燈藝術教學故事分享,然後我們開始花時間以故事來從事研究。 我們發現當我們想要彼此分享我們的教學實踐時,最好的模式是講彼此的故事,我們將故事用在教學目的,說故事燃燒了教師研究的內在動力。

三、一篇新聞稿的喜訊! 99年2月26日臺北市教育局網站新聞稿「虎虎生風,虎年新氣象。『2010台北燈節』全國各級學校花燈競賽評審結果出爐……,99年2月24日(星期三)下午6時假國父紀念館廣場花燈展示區現場進行評審,經過3個小時的評審與討論,結果終於揭曉。今年參賽作品,在大型燈座類組方面共有27件報名參賽,實際送件22件,較去年16件,增加6件,得獎作品有13件;在主題合作類組方面共有91件報名參賽,實際送件74件,較去年53件,增加21件,得獎作品有40件。整體而言,參賽作品數量不但比去年大幅增加,作品更具水準,值得參觀。……」 我們關切著結果:發現了「2010台北燈節」全國各級學校花燈競賽主題合作類評審國小組結果-臺北市文山區興德國民小學作品「花博九九,福虎迎春」榮獲佳作!雖說是佳作,其實是74件作品的第7名(第1名1件,第2名2件,第3名3件,本作品排列於佳作第1名。)

四、當對故事有渴望,誰是說故事的領導者, 誰是追隨者?   誰是追隨者? 99年3月31日的98學年下學期教學研究會,團隊成員開始對於故事有渴望。聆聽者的動機勝過說故事者。我們會一直問家秀老師:「後來呢?這個故事情節是什麼意思?學校處室如何?學生如何?家長如何?」或是驚呼連連:「妳是如何做到啊!妳真的好棒!……」當時家秀老回答問題時暫為說故事的跟隨者。當大家問完了,她再回到故事主軸,又成為說故事的領導者。我們對團隊發展的動力感到驚訝,因為聆聽者對家秀老師故事作出回應,從一個原先的故事反映出多種含義,也協助發展並建立故事充滿吸引人的空間。 當對故事有渴望,聆聽者及說故事者有可能互為領導者及追隨者!

五、我們是一群研究分工的夥伴。 既然開始進行研究,就需有分工,時間集中於99年1-5月。教學研究成員共有四人:家秀老師是六年級級任教師,是研究故事女主角,是藝術創作者,也是教師生命故事主體。文凱老師是學校教務主任,研究規劃兼教師觀察及訪談人、也是研究故事統整者。瓊慧老師是英語老師,學生問卷實施及訪談人並負責統整分析學生資料。麗如老師是美勞老師,家長問卷實施及訪談人並負責統整分析家長資料。以三角檢證的觀念,形成教師本身、學生、家長、同仁、作品等多角度思考,研究方法包含行動研究法、問卷、訪談、觀察及描述統計等。

六、生命故事是由起點到終點,再形成另一個生命故事的循環歷程。 本研究以故事揭露個體生命特有面向,試著多元個人迴響,驗證教師生命的意義及價值。我們以真實來說故事,絕非為研究製造故事。故事經常尚未完成,還繼續不斷被敘說著。但此研究界定了家秀老師生命故事的開始及結局,但她的生命將有下ㄧ個故事接續著! 教師生命故事會因情節起伏有階段性的結局而到終點,卻將隨即形成另一個故事開始接續著,所以是ㄧ個循環歷程。

參、這個教學研究故事的理念及目的 一、行動研究就是說故事 「行動研究」是一種系統化的探究歷程。其過程包括關注問題領域焦點、規劃行動方案、尋找合作伙伴、實施行動方案、進行反省評鑑。(蔡清田,2000)「說故事」係指故事的敘說,亦即說故事者將故事內容以敘說的方式呈現給聽故事者的過程。故事的敘說是故事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的關鍵。(林曜聖,2007) 94學年度至今包含本研究,我們開始將說故事當成「行動」,並發展把「研究」意涵融入的模式。我們也以說故事的「敘說」方式,連結行動研究的「探究」歷程。所以我們發現一個重要的觀點,以故事來進行「行動研究」,使教師與真實間最短的距離的是故事,我們得以發掘也記錄了許多屬於這個教育現場的教師生命故事!

  在此歷程,我們著重於研究團隊的建立,形成一個如同合作探究的小組,共同以故事敘說來完成探究,接納廣泛的聽眾並以不同的聲音發展更多的故事。而故事將成為研究與實務有效的溝通工具,最終的目標是研究源於故事,而故事也源於研究。

二、親師生如同學習社群共同經歷教學研究故事   實踐本位的研究當然是關於自我,但同時也關乎實踐社群。投身於探究的個人,其實正置身於實踐社群之中。家秀老師的花燈藝術教學原本便是ㄧ個集體創作的歷程,由實施教學、創造歷程到最後完成作品,需要親師生充分互動及團體合作,因此親師生也形成如同學習社群的運作歷程。而教學研究故事歷程,融入教學研究團隊,結合為另一個專業學習社群,產出及收集的研究資料包括:錄音、照相攝影、訪談記錄逐字稿、教學日誌、會議記錄、花燈藝術作品、學生及家長問卷調查等,將整體資料系統整理後成為教學研究故事文本。

三、教學生活被探究及行動研究後提昇為教師生命   教學生活探究是透過行動與研究後,一種對於教育的生命承諾!(Irwin, 2004)教學生活原本平凡,透過探究深化並提昇層次,而教師研究是一種實踐本位形式的行動研究,教育者作為行動研究者,投入反思的實踐,所以能達到直到心靈,而成為教師生命的一部份 !家秀老師的的教學生活被活生生的探究著,成為研究故事中深刻的教師生命故事!

四、教師也是藝術家與研究者   教師也是藝術家與研究者三者身分合一,指的是作為一個教師、藝術家和研究者和之持續性的生活實踐。教育者致力於的學習及教學,藝術家在持續性生活探究中,致力於創作及轉化。跨越藝術與教育的領域,透過教學實踐與藝術創作,形成了研究者的身份。如同遊藝誌(A/R/Tography)理論關注於透過藝術與教育性的探究過程以開創一個產生知識與理解的研究環境。(Irwin, 2004)期待家秀老師的教師身分在學校現場被確認,藝術家身分因其藝術創作及獲獎的專業實踐歷程被確認,而研究者在此次教學研究故事被確認!

五、藝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實踐智慧   藝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是在發展藝術性的教師自我的實踐智慧,不斷地加以檢驗,並對繼續的實踐作豐富的詮釋。由此教師反省他們的個人經驗,分享彼此的智慧和友誼,將教學中獲得的直覺和意義公開化,重新經驗。(歐用生,2009)透上述歷程家秀老師在此次研究故事,呈現了教師實踐智慧。

肆、這個教學研究故事的方法與實施歷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行動研究法,亦採用常用的訪談法、觀察法及問卷調查法。除了質的資料之外,本研究並輔以量的資料蒐集及分析。量的資料蒐集與分析是指蒐集及分析後所得的計次描述性統計量數。 二、研究實施歷程

伍、教師自述花燈藝術如何學及如何教的故事 陸、ㄧ個花燈藝術家的教師實踐智慧及研究成果 柒、研究故事尾聲-瓊慧老師對學生問卷訪談內容分析 捌、研究故事尾聲-麗如老師對家長問卷訪談內容分析 玖、研究故事尾聲-文凱老師對同仁的訪談結果

拾、研究故事結尾-結論 進入故事結尾並總結研究故事,提出本研究故事的結論。(以研究故事理念及目的來對應)   進入故事結尾並總結研究故事,提出本研究故事的結論。(以研究故事理念及目的來對應) 一、我們以說故事方式完成花燈藝術教學行動研究: 在本研究中,再次驗證 98學年度所發掘「教師」遇見「花燈藝術教學」的研究題材,能以嶄新的團隊成員將「故事」當作「研究」的感染力擴展出去,影響更多同仁,也造就更多屬於興德的「教師生命故事」!

二、我們的親師生如同學習社群共同經歷花燈藝術教學研究故事:   本研究之花燈藝術教學由實施教學、創造歷程到最後完成作品,能充分由親師生互動及團體合作,形成如同學習社群的運作歷程。教學研究研究團隊結合為另一個專業學習社群。藉以產出及收集研究資料,能以三角檢證的觀念,形成教師本身、學生、家長、同仁、作品等多角度思考。

三、故事敘說花燈藝術教學如何被探究及驗證以      提昇教師生命的過程脈絡   本研究透過探究深化並提昇花燈藝術教學層次,並能形成一種實踐本位形式的行動研究,促使教育者反思實踐直到心靈的教師生命。研究使教師生命故事的過程脈絡清晰可見,也證明ㄧ個因夢想而偉大的教師生命,如何創造更多學生夢想,也在於由ㄧ個教師生命故事,去引發另ㄧ個教學研究故事。

四、故事敘說教師也是藝術家與研究者的花燈藝術    教學實踐歷程   教師也可以是藝術家,也可是研究者,教師在這些角色間游移。本研究的教師身分在學校現場被確認,藝術家身分因其藝術創作及獲獎的專業實踐歷程被確認,而研究者在此次教學研究故事被確認!

五、花燈藝術教學的教師實踐智慧驗證以藝術為    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   花燈藝術教學「如何學」及「如何教」形成花燈藝術教學的教師實踐智慧,透過研究故事,也驗證藝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務,並將此實踐智慧加以傳播及分享!

拾壹、研究故事結尾-綜合討論及建議   進入故事結尾並總結研究故事,提出本研究故事的綜合討論及建議。(以教師實踐智慧的內涵為主) 一、綜合討論 (一)發揚傳統花燈藝術教學議題:花燈是我國的民俗藝術,但每年參與台北市花燈研習的老師卻越來越少,花燈會不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泡沫化?是要積極傳承保留這項技藝,還是讓花燈接受時代考驗或自然淘汰?要如何使老師對做花燈產生持續的熱情呢?

(二)國小學生的生理發展議題:國小的孩子因為生理發展尚未完成,手的力道不如成年人,要他們用#16以上的鐵絲做出造型十分困難,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 (三)學生學習動機議題:孩子在製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因為不斷的重複動作而萌生退意,要如何維持孩子的參與動機呢? (四)花燈保存問題:第一次指導孩子做花燈,展出完畢後,孩子將花燈帶回家,解決了存放的問題,接下來的兩年,展出後的花燈都堆置在學校倉庫,如果每年都做花燈,再大的校園也不夠擺放吧!那該如何解決呢?

二、建議 (一)針對孩子力道不足的部份:依孩子的生理發展使用#16以下的鐵絲做骨架,同時大量採用易於操作的環保素材,如水果網袋,寶特瓶…等製作。 (二)維持動機和展後安置的問題:仁愛國中做花燈是以「社團」的方式經營,所以作品有一年的時間來完成,在此期間,不是每次上課都在做傳統花燈,而是穿插簡易的花燈製作,容易完成的作品讓孩子有成就感,學習也不枯燥。仁愛國中對於展出後的花燈,回收後讓花燈社的學生進行拆除,拆除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看到如何裱布,如何裝燈,如何札骨架,還可以訓練孩子的手腕力量,而拆除的燈泡、飾品….也可以再利用,可謂一舉多得。

(三)鼓勵教師學習及教學部份:應由教育部及教育局、學術單位、民間機構及學校行政單位扮演鼓舞、支持及協助的角色,也期待有更多的學術研究及行動研究後續研究,給予教師知能面及情意面的教師實踐智慧及生命故事,則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成果才能得以薪傳!

這個故事寫到結局,您覺得故事好看嗎?故事對您有所啟示嗎?最後以家秀老師的省思,為故事劃下句點。 拾貳、故事的圓滿大結局   這個故事寫到結局,您覺得故事好看嗎?故事對您有所啟示嗎?最後以家秀老師的省思,為故事劃下句點。   「花燈」結合了美術和工藝,要做一盞造型亮麗、色彩豐富的花燈並不容易,做花燈很累,真的很累!這麼累,為什麼每年還要報名製作花燈?這麼累,為什麼還要執著去指導孩子?是因為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也因為孩子的潛能讓我驚訝,因為家長投入讓我感動!   蔣勳先生說過ㄧ個小故事,有一回他隨同友人攀登玉山拍攝紀錄片,遠處的高山杜鵑美得讓他興奮大叫!等待友人的拍攝時佇立花前,他感覺到高山的低溫讓自己幾乎要凍僵了,這讓他領悟,原來「美」是要忍受如此的痛苦啊!

  我做了五年的花燈,感覺就像王安石筆下遊褒禪山記文中的「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從沒有概念的看熱鬧到看門道,從孩子的創意看到他們的潛能,明瞭自己的可能。 能有今天,要感謝臺北市教育局每年舉辦的「臺北市教師民俗藝術花燈製作教學研習」及指導老師的殷殷教誨,也感謝花燈夥伴的合作扶持。謝謝永建國小校長的全力支持,奠定我花燈指導的基礎,沒有他就不會有今天的開花結果。更要謝謝興德國小校長及處室主任等行政同仁,在連續兩年的製作過程中給予我和孩子關心、鼓勵及支持!謝謝孩子的堅持,更要謝謝柏儒媽媽,家瑜媽媽、家瑜爸爸,郁雯媽媽多位家長的全力協助。未來,我仍會持續努力參與繼續學習,因為「美的學習是從美的堅持開始」!

  研究故事經歷一年,走過四季,是「故事」給予「研究」的力量!有句話說:「有多少時間,就走多少路,就做多少事!」而此篇研究故事卻因「回首來是路」及「眺望未來時」,讓教師生命能成為「連續性」過程,讓「時間」的意義更加擴大,而使家秀老師在夠在「花燈藝術教學」走更多路、做更多事!如此的教師生命史,將會使「教師實踐智慧」產生更多生命的「感動及力量」!而以此精神發揮影響能量,將能使「花燈藝術教學」的「傳統」發揚光大、綿延不絕!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