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危害与预防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 刘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目的要求  熟悉各种影响排便的因素及对大便的评估  掌握灌肠法定义、分类及各种灌肠法的异同点  掌握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了解肠胀气、腹泻和便秘的护理措施 排便护理.
1 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孙士其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Ⅱ诊断标准 与胃肠动力疾病新概念. 2 FGIDs 新认识 ①疾病概念从单一疾病 生物心理 社会模式 1 .进展 ②脑-肠轴相互作用基础研究与临床 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 & 改良胃肠动力检测法 & 恒压计的改进 & 脑功能影像学( PET fMRI )
先天性巨结肠 浙江大学儿童医院消化科 李中跃. 内 容内 容 定义及流行病学 病因和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病因 排便是人类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之一, 当食物消化、吸 收至残渣排泄约需 24 至 48 小时。若排便时间超过 48 小时, 或是排便困难, 即可称得上是便秘。便秘不是一 种单纯的疾病, 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若误认便秘 是小毛病, 将可能因小失大, 应仔细认识此号称万病之 源 ── 便秘的来龙去脉。医学家把便秘分为慢性变成.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概念 :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 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 概念 :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 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 近年来已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 理基础的身心疾病。在西方国家占胃肠 病门诊的 50% 。患者年龄多在.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征( IBS )是一组持续或间歇 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 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 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 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 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 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便 秘 Constipartion. 概念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 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坚涩 不畅的一种病症。
便 秘. 一、概论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七天内排便 次数少于 2 ~ 3 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便 秘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一 · 概述 ( 一 ) 定 义 便秘: 大肠传导失常 , 导致大便秘结不通的病证。  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  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  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 病机:大肠传导失常 病位:大肠.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一单元 排泄护理 ( Elimination )
第十一章 排泄 第一节 排便护理 山东万杰医学院护理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老年人排泄相关的健康问题与护理 社区护理学教研室.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老年人便秘.
便 秘 主讲:马剑颖 讲师.
便 秘.
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外科教研室制作.
第一节 压疮评定.
便 秘 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 熊文生.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直肠肛管疾病 扬州大学医学院外科教研室 王正兵.
苏 琪 No.2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排便习惯异常与肛肠疾病 内蒙古中医医院 张立华.
肺结核.
发病原因及分类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1器质性病因 主要包括: 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 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系统性疾病: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便秘怎么办 便秘的症状 便秘怎么办.
便秘.
直肠肛门良性疾病.
南宁国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国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即女阴 后述.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便秘的防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功能调节药.
便 秘 潜山县中医医院 徐华兵.
排便的护理.
恶心和呕吐 Nausea vomiting.
糖尿病流行病学.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九节 便秘.
便 秘 主讲:赵振杰.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药物 药学院 陈百泉.
慢性便秘的诊治 德州市肛肠病医院肛肠科 史忠瑞.
脱 肛 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 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
甲状腺激素.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慢性便秘治疗进展.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便秘的危害与预防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 刘芳

一、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即使每天都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便后不尽感明显,或伴腹胀,也属于便秘的范畴。研究资料表明,多数人大便频次为3次/周至一天3次,极少数人3天以上一次大便而无不适。

排便的生理过程 排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运动过程,有多个系统参加。 一般认为,由于内容物在小肠通过的时间仅占全肠道通过时间的一小部分(约10%),故小肠在便秘的病理过程中不占重要位置。 平时固态粪便存储于乙状结肠,当乙状结肠或近端结肠收缩时,可将粪便驱入直肠,引发排便反射。

直肠平时呈空虚状态,直肠瓣及耻骨直肠肌收缩形成的肛直角可以阻止粪便进入直肠肛管。(少数人直肠中可存有少量粪便,但不引起便意)

当粪便被驱入直肠时,引起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对直肠产生机械性扩张,使直肠内压升高,通过直肠壁内反射,使内括约肌弛缓、张力下降,肛管压力降低。(这种反射呈容量依赖性和速度依赖性)与此同时,盆底肌、外括约肌则反射性收缩,防止因内括约肌张力下降而可能产生的大便失禁。

另一方面,下降的粪便压迫盆底,刺激分布于盆底的排便感受器,冲动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并引起直肠平滑肌的反射性收缩。如果环境允许则可有意识地解除盆底肌、外括约肌的主动收缩,使其松弛,盆底下降呈漏斗状,肛直角变大,肛管压力下降;同时直肠和远端结肠反射性收缩使肠管缩短,肠腔内压升高;因便意刺激而引起反射性腹压上升,排便动力大大超过排便阻力,粪便得以顺利排出。

如果环境不允许,则盆底肌、外括约肌主动收缩,不让粪便进入肛管,同时直肠、结肠亦适应性地松弛,使直肠内压下降,便意逐步解除,如果仍不理会便意,粪便将在直肠逆蠕动驱动下返回上方结肠。

二、便秘的分类 1、慢传输型便秘:肠道传输能力减弱引起的便秘,一般青年女性多见。

2、出口梗阻型便秘 (1)直肠前突:多见女性,因直肠阴道隔薄弱,长期在排便时粪便的压迫下向阴道凸出引起。指诊可触及直肠前壁有明显薄弱松弛区域,排便造影可直接显示直肠前突的宽度和深度。

(2)直肠黏膜内套叠:因直肠黏膜松弛、脱垂,排便时形成套叠,堵塞肛管上口,引起排便困难越大,用力越大,梗阻感越重。 (3)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厚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引起便秘。

(4)盆底痉挛综合征:正常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和肛管外括约肌松弛,使肛管直肠角度变大,肛管松弛,便于粪便排出。若排便时二者不能松弛,甚至收缩,则会阻塞肠道出口,引起排便困难。 3、混合型便秘

三、形成的主要原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众多,主要有: 1、饮食因素: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3、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4、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6、不良的如厕习惯:如厕时看手机、报纸等。

7、药物因素:奥美拉唑、阿托品、氢氧化铝、格列齐特、硝苯地平、辛伐他汀等等。 8、疾病因素:肠道外病变压迫(盆腔肿瘤、前列腺肿瘤、腹水等)、糖尿病、脊髓炎、脑肿瘤、甲减等。

四、中医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为各种原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与脾胃、肾、肺、肝、心功能关系密切。 1、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输布津液正常可使津液下润肠道,而大便通畅。

2、肾开窍于二阴,司二便。肾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则大肠失于温煦,阴寒內结则大便艰涩;肾精亏耗,肠道失润而便干男性。《素问 2、肾开窍于二阴,司二便。肾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则大肠失于温煦,阴寒內结则大便艰涩;肾精亏耗,肠道失润而便干男性。《素问.至真要大论》:“大便难—病本在肾。”

3、肝之疏泄能促进大便排出,肝郁不畅,大肠传导失职;肺主一身之气,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雍滞,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弛缓,则大便难行。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降,水液不行,则肠道干枯而大便秘结。 4、心火刑肺金,必刑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心火盛,肺不能受,自移热于大肠,热盛伤阴,肠道干枯而大便难。

五、诊断 罗马Ⅲ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中的2项以上:①超过1/4排便需用力;②超过1/4排便为硬便或块状便;③超过1/4时间有排便不净感;④超过1/4排便时有肛门直肠堵塞感;⑤超过1/4排便需人工方法辅助;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六、辅助检查 临床上对于便秘患者,大便常规、隐血试验和直肠指检是常规检查内容。

1、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直肠下段占位病变、痔、肛裂、炎症、狭窄及外来压迫、盆底肌情况等。 2、肛门镜检查:可发现直肠下段占位病变、炎症、直肠黏膜松弛或套叠。

3、腹部平片:可明确有无肠梗阻,确定梗阻的部位。 4、钡剂灌肠:了解钡剂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小肠与结肠的功能状态,亦可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性质、部位与范围。

5、排粪造影检查:对排便障碍患者进行检查的一种较新的方法,进行静态和动态观察,能较好地显示直肠肛管出口阻塞病变,并且可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范围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直肠前突

直肠黏膜内脱垂及直肠前突

耻骨直肠肌“搁架征”,肛直角变小

6、结肠传输试验:判断结肠内容物运行速度及受阻部位的一种检查方法。72小时内排出达80%(20粒)以上为大肠传输功能正常。

第一天 第二天

7、电子结肠镜:可除外肠腔内器质性疾患。

七、便秘的危害 1、猝死: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特别是老年人便秘,用力排便时可使血压急剧上升,造成中风甚至猝死。

2、诱发癌症:大肠积聚的食物腐败之后,形成有害物质,导致人体慢性中毒,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如大肠癌、乳腺癌。 3、并发疾病:便秘病人常并发肛肠病,如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等。

4、导致肥胖:人体每天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主要通过四大排泄系统(大肠、皮肤、呼吸道、泌尿道)排出,这四大系统任何一方的功能失常必将加重或影响其它系统负担。粪便滞留肠道,大量分解代谢产物及有害物质存储于肠道,部分可通过肠粘膜吸收,且宿便会压迫内脏,改变腹部形状,产生肥胖。

5、影响美容:由于粪便长时间滞留肠道,腐败后产生大量有害毒素,易生痤疮、面部色素沉着、皮疹等。

6、产生体臭:引起口臭、体臭。 7、产生精神症状:长期便秘病人可伴有抑郁、烦躁不安、失眠等。 8、影响进食:便秘可使腹部胀满,产生恶心、反酸、厌食。

八、便秘的预防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毫升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4、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5、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6、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7、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九、治疗 一、一般治疗: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纠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及排便习惯。 二、药物治疗: 1、溶剂性通便剂:主要为欧车前亲水胶及含纤维素的各种制剂如小麦麸皮、玉米麸皮、魔芋、甲基纤维素等 。

2、渗透性泻剂: 2.1 聚乙二醇—聚乙二醇3350(默维可)、聚乙二醇4000(福松)。不被肠道吸收,能吸附水分,使粪便软化。 2.2盐类泻剂---硫酸镁、硫酸钠(芒硝)等。 2.3乳果糖和山梨醇糖浆 。

3、刺激性泻剂:①蒽醌类的植物性泻药:主要作用于大肠,包括大黄、番泻叶、芦荟等;②双苯甲烷类如酚酞、比沙可啶等;③蓖麻油。 可导致大肠肌无力,形成药物依赖和大便失禁,故不宜长期应用,主要用于肠道准备。

4、润滑性泻剂:包括液状石蜡、甘油和多库酯多醛等 。能软化粪便,同时润滑肠壁,使粪便易于排除,主要应用于避免排便用力的患者,例如年老体弱或伴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患者。

5、促动力药:主要为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药、拟副交感神经药、胃动素激动药、CCK受体阻滞药等。其中5-HT4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治疗慢性便秘较常用的药物,包括苯甲酰胺类、苯并咪唑类和吲哚烷基胺类。苯甲酰胺类5-HT4受体激动剂有西沙必利、普卡必利、莫沙必利等 。

但西沙必利可延长Q-T间期,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影响细胞色素P450的药物如红霉素、氟康唑等同时应用时,目前临床已经停用。 6、微生态制剂:常用药品主要有双歧三联活菌(粪链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素片等。

三、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人体内生 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进行有 意识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

四、结肠水疗:在电脑控制下,将温水或药物灌注入结肠,使液体在结肠内做有规律地仿生运动,不停地给结肠壁以良性刺激,帮助“肠脑“恢复正常的感觉系统及蠕动,建立有规律的排便反射,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目的。 五、手术治疗

六、辩证施治 1、实秘 1.1热秘证 :病机:大肠积热、津伤便结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 1.2气秘证:病机: 肝郁气滞、糟粕内停。 治法:顺气导滞、攻下通便。 方药:六磨汤加减。

2、虚秘 2.1气虚便秘:病机:肺脾气虚,传送无力。 治法: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方药:黄芪汤加减。 2.2血虚便秘:病机:阴血不足,肠道干涩。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

2.3阴虚便秘:病机:阴津不足,肠失濡润。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2.4阳虚便秘:病机:肾阳虚弱,阴寒凝结。 治法:润肠通便。   方药:济川煎加减。

七、其他疗法:针灸治疗、埋线治疗、耳穴治疗、穴位敷贴治疗、推拿按摩治疗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