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温度测量电路 一.实验目的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1.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畫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而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
Advertisements

唐五代兩宋詞 方舟p.69.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执讲人;李先知 组 别: 电子电工组 丰县职教中心 制作.
CTGU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2 运算放大器.
项目4 温度指示器的制作与 调试 每当季节更替,气候变化时,令人想回忆过去的往事。利用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制作一款温度指示器,随时陪伴在你的身边,让你觉得总有“人”关心你,提示你“寒”“暑”间的温度变化。其实,时至今日,集成运放在各种放大器、比较器、振荡器、信号运算电路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通用性很强的基本集成电路。
4.3 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放的组成 4.3.2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 4.3.3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运算放大器与受控电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相关知识 实验标准报告.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第1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传输特性、主要参数、理想化模型以及它的分析依据;二利用运算放大器构成各种应用电路,如信号运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三是介绍运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改善。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仿真与实践 主讲:许忠仁.
iC iB ib iB uBE uCE uBE uce t uce t 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RC //RL)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运算放大器 ——有源、多动能、集成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1 绪论 2 运算放大器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4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标题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危害 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小组成员.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主讲:赵训义.
安捷伦Agilent 3458A 八位半高精度万用表
總體經濟一般化分析架構: IS-LM 模型與 AD-AS 模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器 主讲教师:凌涛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 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实验三、叠 加 原 理 的 验 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 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颱風與防災 颱風知多少.
诺 金 EE07系列 小型OEM数字输出温湿度变送器 产品特点: 典型应用: ► 气象应用 ► 加湿器、除湿器 技术参数: 选型指南: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制作人:胡秋宇 杨清 序号: 组号:11 一八年十二月制
同相输入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同; 反相输入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反。
§2.5 二极管应用电路 §2.5.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長者自務學習計劃運作模式 高秀群女士 黃燕卿女士 顧佩君女士 21/12/2005.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的图测方法.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 的某些应用及其原理。 2. 学习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参数与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即 Σi=0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内容提要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理想运放的两条重要规则 含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要点 几个典型电路。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B12 竺越
实验7.1 单管放大器的研究与测试 ……………… P167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8.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器大多被制作成集成电路,所以常称为集成运算放大电器,简称为集成运放。在一个集成电路中,可以含有一个运算放大器,也可以含有多个(两个或四个)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既可作直流放大器又可作交流放大器,其主要特征是电压放大倍数高,功率放大很大,输入电阻非常大和输出电阻较小。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使用可靠、灵活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在检测、自动控制、信号产生与信号处理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讲授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授课对象:信息类专业本科二年级 示范教师:史雪飞 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六 温度测量电路 一.实验目的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1.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六 温度测量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测量温度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温度测量电路,将温度传感器AD590测得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满足要求的电压信号,要求如下:

实验中用到的部分器件

AD590 实物图 AD590 俯视图 + - CAN

(1) 测量温度范围:0℃~80℃。 (2) 温度电压转换当量:100mV/ ℃。 (3) 测量精度:误差小于±1 ℃。 (4) 用一片LM324实现该测量电路。 设计提示 AD590是单片集成的温度电流源传感器,其温度测量范围-55℃~+150 ℃,测量精度±0.5 ℃,整个量程范围内的线性误差小于±0.3 ℃。其原理图和封装如图6.6.1所示,

3脚为传感器的外壳,可悬空或接地(其屏蔽作用)。

在电压U为+4~+30V的宽电压范围内,电流I与温度成线 性关系,温度每增加1 ℃,电流I随之增加1uA。在制造时按照K氏度标定,即在0 ℃时,AD590的电流I=273uA。电流I(uA)与温度t( ℃ )的关系可用函数表示为: I=273+t 为用AD590实现温度的测量,设计电路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 将AD590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为此应与AD590串联一10k的电阻,则在0 ℃时电阻上的压降为2.73V,温度每增加1 ℃,电阻上的压降增加10mV。

与摄氏温度正比的电压量。选择Rf1=10k,温度每增加1 ℃,Uo1增加10mV。 (2) 为了使温度为0 ℃时输出电压0V,应加入一偏移量,来抵消此时AD590的输出。 (3) 合理设计电路的增益,满足温度电压转换当量的要求。参考电路如图6.6.2所示,I1用以抵消273uA的偏移量。运放A1的反相输入虚地,其输出: Uo1=If × Rf1=(I-I1) × Rf1 与摄氏温度正比的电压量。选择Rf1=10k,温度每增加1 ℃,Uo1增加10mV。

三. 预习要求 R1为稳压管的限流电阻,应保证Iz>>I1,可选择R1=2k。同样由于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虚地,有 I1= Uz/ (R2+Rw) =273uA 所以R2+Rw≈18.7k,可选择R2=15k,Rw用5k的多圈电位器。第二级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因要求温度电压转换当量为100mV/ ℃,则第二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可选择R4=3k, Rf2=27k。 三. 预习要求 1.完成设计任务。

1.先不接AD590,调整Rw,使I1=273uA,此时输出Uo1为-I1Rf1,若Rf1=10k,Uo1=-2.73V。 2.阅读4.4、4.5节的相关内容,了解电位器、稳压管及运放LM324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用LM324接好电路,接上±15V电源,要注意 电源极、性,不要反接。调试方法:限于实验条件,无法给出0 ℃的条件,本实验采用下述方法,对电路调试: 1.先不接AD590,调整Rw,使I1=273uA,此时输出Uo1为-I1Rf1,若Rf1=10k,Uo1=-2.73V。

2.接入AD590,此时输出应与室温相对应,根据实验温度计的指示,检查Uo1的读数是否正确。例如:室温t=20 ℃,输出应约为0 2.接入AD590,此时输出应与室温相对应,根据实验温度计的指示,检查Uo1的读数是否正确。例如:室温t=20 ℃,输出应约为0.2V。此时可能会有一定偏差,因为AD590的参数,以及电阻阻值均有一定偏差,如偏差不大,可不予考虑;但如果相差太大,可能AD590已损坏,请更换一支试一下。 3.接入第二级电路,测量输出电压,然后用手接触AD590,用万用表或示波器观察温度变化时,输出Uo1的变化情况,加以记录。

若将电路6.6.2中两级放大电路改为一级,直接用Rf1=100k,会带来什么问题? 五. 思考题 若将电路6.6.2中两级放大电路改为一级,直接用Rf1=100k,会带来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