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n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美 丽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 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 渐进的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 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 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 学 内 容教 学 内.
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本科五年制第五版教材)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 代 荣.
Soft Tissue Elasticity Meter
脑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急性脑梗塞继发出血中的应用 瑞安市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 阮海建 贾庆 本课件由本人授权在省技术网发布.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治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简介3 姚红英.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序列技术临床应用 省千佛山医院影像科 李爱银.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老年脑内囊性病变 影像学鉴别诊断 ——病例分析 脑外科 东潇博 2015年4月7日.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大家都来关注国家安全 南京市江宁中学 傅德柱.
病 史   患者男,34岁,发现右腮腺肿物1个月 (MR ).
急性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 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总 复 习 班 级:测控技术与仪器2011-1、2班 授 课:滕召胜.
颅内出血的MR表现 MR appearanc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
正常MR人体组织信号特征 脂肪、骨髓 脂肪具有T1短、T2长和Pd高,所有加权像为强信号。骨髓内含脂肪多,呈高信号。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薛华丹.
DWI对肾占位的评估 ——初步经验 Jingbo Zhang,MD Yousef Mazaheri Tehrani, PhD
乳腺BI-RADS分级 包头肿瘤医院放射科 满都花.
脉冲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 彭欢 指导老师 俞熹.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第145期读片窗 彭德新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药物的跨膜转运.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神经内科 殷晓山 1.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三章 从概率分布函数的抽样 (Sampling fro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n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n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弥散的概念 弥散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理现象,指分子的不规则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通常用于描述分子等颗粒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扩散的微观运动。 DWI上水分子随机微观运动的大小用弥散系数来描述,单位为平方毫米/秒。弥散系数越大,代表分子弥散运动越强。

DWI的历史及进展 1950年——Hahn提出弥散对MRI信号强度的影响; 1954年——Carr和Purcell以SE序列为基础测得水的弥散系数; 1961年——Woessner扩展到利用受激回波序列的测量; 1965年——Stejskal和Tanner引入脉冲梯度进行弥散敏化; 1986年——Le Bihan等首次将DWI应用于生物组织中。

DWI基本原理 物理基础 人体中大约有70%的水,与DWI有关的弥散主要指体内水分子(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的随机位移运动。水分子随机运动过程中不断相互碰撞,每次碰撞后水分子发生偏向并旋转,使其位置与运动方向发生随机变化。在存在浓度梯度情况下,分子弥散运动遵循一定规律(Fick’s定律)。即在无外力作用下,分子总是从浓度高的一方向浓度低的一方位移。

细胞膜或大分子蛋白等生物组织中的天然屏障使得水分子的弥散受到限制,称为受限弥散(ristricted diffusion)。 各向同性弥散 在均匀介质中,水分子任何方向的弥散系数都相等,称为各向同性弥散(isotropic diffusion),即弥散不受方向的限制; 各向异性弥散 同一介质在三个弥散梯度方向(相位、层面和读出方向)上呈现不同的弥散运动,引起不同的信号表现,称为各向异性弥散(anisotropic diffusion)。

DWI信号形成机制 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包括细胞外、细胞内和跨细胞运动以及微循环(灌注),细胞外运动和灌注是组织DWI信号衰减的主要原因。组织内水分子的随机运动越多,在DWI中的信号衰减越明显。 自由水比固体组织有极高的弥散系数,导致信号大量丢失,在DWI上呈明显低信号。

DWI成像序列 SE-EPI(单次激发多层面自旋回波-回波平面加权成像)序列,即在自旋回波序列的基础上在3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于180度脉冲前后分别施加成对的弥散敏感梯度脉冲。 优点:1、明显减少成像时间; 2、降低运动伪影——propeller技术应用; 3、增加因分子运动而使信号强度变化的敏感性。

DWI定量分析 弥散系数直接反映组织的弥散特性,为衡量生物组织中分子弥散程度的绝对值。但受限弥散、弥散时间、血流、运动、RF脉冲等因素均可影响测得的弥散系数。 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DWI上测得的生物组织整体结构特征的弥散系数,反映水分子弥散和毛细血管微循环(灌注)的人工参数。ADC是水分子移动的自由度。在正常脑组织中,水分子向三维空间各个方向扩散的量不同,存在各向异性扩散,水分子在平行于神经纤维的方向较垂直其方向上更易扩散。因此取三个不同方向的DWI上所测的ADC平均值,便可消除各向异性的干扰。

ADC=[ln(S1/S2)]/(b2-b1) ln为自然对数。 S为某一弥散敏感系数(b)下的信号强度,S1和S2代表两个不同b值兴趣区的信号强度。 b值——弥散加权程度(弥散敏感系数)。 b=(γδA)(△-δ/3) γ为旋磁比,δ、△、A分别为扩散梯度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强度,b值单位为秒/平方毫米。临床应用中一般固定δ、△、γ,仅通过改变A的大小而获得不同的b值。

b值受灌注影响大,小b值主要反映局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测得的ADC值不稳定。b=0产生无弥散权中的T2像。 通常b值取1000s/mm3,成二组图像:b=0和b=1000。

b=0 b=1000

DWI图:弥散受限组织和长T2组织均表现为高信号。——不是纯粹的弥散图,包含T2WI成分。(脑脊液是黑的) ADC图:弥散程度高的组织信号高(亮),弥散受限组织表现为低信号。(脑脊液是白的) eADC图:弥散受限组织信号高,自由弥散组织信号低——消除了T2 穿透(shine through)效应的影响。(脑脊液是黑的)

DWI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缺血 感染 脱髓鞘病变 肿瘤

DWI对超急性和急性脑梗塞的检出敏感性为88%~100%,特异性为86%~100%。 能够鉴别新鲜与陈旧性梗塞灶,并能评估预后。 存在假阴性(病灶较小、空间分辨率有限)和假阳性(磁敏感效应所致)。 对新生儿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显示敏感,且能准确预测病灶范围。 对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显示优于常规MRI。

DWI ADC 超急性期脑梗死

DWI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缺血 感染 脱髓鞘病变 肿瘤

化脓性感染:脓腔于DWI呈均匀高信号,ADC降低——弥散受限,与脓液的高粘滞度和脓肿的多细胞性有关。 对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的硬膜下(外)积脓和炎性渗出物有鉴别诊断意义,从而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一定程度上鉴别疱疹性脑炎和颞叶浸润性胶质瘤。

脑脓肿

DWI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缺血 感染 脱髓鞘病变 肿瘤

多发性硬化(MS):分期:急性期DWI呈高信号,慢性病灶呈等信号,急性期硬化斑ADC明显高于慢性硬化斑。 可靠鉴别脱髓鞘和梗死灶。

DWI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缺血 感染 脱髓鞘病变 肿瘤

鉴别蛛网膜囊肿与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DWI低信号,ADC明显高信号;表皮样囊肿——DWI高信号,ADC类似脑实质低于CSF信号。 鉴别脑脓肿和肿瘤囊变(坏死)。 胶质瘤分级。

蛛网膜囊肿

表皮样囊肿术后残存

脑脓肿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其它应用 骨骼肌肉系统 肝脏 乳腺 卵巢 心脏 肾脏

肝血管瘤

子宫肌瘤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DWI的发展和深化,主要用于脑部尤其对白质束的观察、追踪、脑发育和脑认知功能的研究、脑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脑部手术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

成像基础 弥散张量是指水分子弥散的各向异性、不均匀性组织弥散特征。DWI只有ADC一个标量来描述弥散,只代表弥散梯度磁场施加方向上水分子的弥散特点,而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价不同组织各向异性的特点。

人体内的水分子同体外水分子的运动不同,它不仅受组织细胞本身特征的影响,而且还受细胞内部结构的影响。 在具有固定排列在具有固定排列顺序的组织结构中(如神经纤维束),人体内的水分子在各个方向的弥散是不同的,通常更倾向于沿着神经纤维束走行的方向进行弥散,而很少沿着垂直于神经纤维束走行的方向进行弥散。

水分子弥散的各向异性可以用来追踪纤维走行,评估组织结构完整性和连通性。 要评估弥散的各向异性,首先要确定整体弥散张量,这就要求至少在6个非共线方向上连续应用弥散梯度,来获得一组弥散加权图像。

扫描应用序列 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EPI)序列。

定量分析各向异性程度的参数 FA(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最常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来反映发育过程中脑白质的髓鞘化程度或变性病中纤维束的破坏。FA值的范围为0~1,0代表最大各向同性的弥散,1代表假想状况下最大各向异性的弥散。 RA(相对各向异性度,relative anisotropy) VR(容积比,volume ratio)

弥散张量的示踪(trace)或平均弥散图需要联合应用相应的示踪ADC和FA图进行评价。 在ADC图中,信号强度与ADC值呈正比,因此脑脊液为高信号而脑实质为低信号。 在FA图中,脑白质各向异性最大,表现为高信号;相反,各向异性最低的脑脊液则表现为低信号。

DTI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大脑的发育 梗塞 变性性疾病:MS 感染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 其他:脑功能和精神改变 

DTI在其他系统的临床应用 DTI在心脏的应用 DTI在肾脏的临床应用 DTI在骨骼肌的临床应用  

小 结 弥散成像是显示组织微观物理特性真正的定量方法。 DTI是惟一的一种可以无创地跟踪脑内白质纤维并反映其解剖连通性的有效方法。 小 结 弥散成像是显示组织微观物理特性真正的定量方法。 DTI是惟一的一种可以无创地跟踪脑内白质纤维并反映其解剖连通性的有效方法。 DWI和DT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