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 与《马关条约》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and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亿有多大? 制作人:韩雪熙 指导老师:范文萍老师 指导老师:范文萍老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 些用 “ 亿 ” 做单位的数据?
Advertisements

第二讲 列强的铁蹄: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四单元 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请根据课本第四单元目录,找出单元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主讲:王晓凤 老师 任课单位:孟津县平乐高中 时间:
第五章: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中国近代史 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清朝政局变动和洋务运动 一 二 三 四 退出.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事件简介 □历史资料 □视频点播.
专题一 中国近代的被侵略 史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刘公岛历史悠久,扼守京津门户,横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著名的黄海海战就发生于此。因此,刘公岛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重温那段耻辱而又悲壮的历史 。
知识探索版块:日本之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 老师指导! 陈淑英 2010年11月.
第6 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沉痛的挽联,是光绪皇帝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邓世昌是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清朝将领。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邓世昌几次用力把爱犬赶走,但它死死衔住不放。邓世昌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不一会,他们就一起沉入碧波……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侵略 《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抗争 虎门销烟 《海国图志》
8 鸦片的背后. 8 鸦片的背后 鸦片,非禁不可! 中英《南京条约》 1.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2.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3.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4.改制。废除清政府原有的自主贸易制度。 5.丧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
  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分数乘法.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历史特征 (1)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2.主要表现: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第14课 书利华教育网 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六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视点 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主题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卖国贼? 淮军创始人 洋务运动 北洋舰队 东方的俾斯麦.
第1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割地 割香港岛 割辽、台及附属岛屿 赔款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 开埠
甲午中日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 第一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 中国人民的抗争.
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1840年 列强的炮火 染红了东方千年的不夜天 落日才葬了亡魂 火漆封印的一册册条约 又扼住了中国的咽喉 坍塌的残垣断壁 为风云蒙上血泪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代史.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想政治课 多媒体教学软件
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 为什么? 什么时候上海变成了国际化的? 谁影响了上海?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左宗棠收复新疆 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学习主题 第3课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导学案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第12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94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庆垫江实验中学校 刘延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清晏舫.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商学院: 班 主讲人: 杨涛 助讲人:顾泽阳 陈艺元 周洋 王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日甲午战争 与《马关条约》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and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课前思考题 1、从日本国情出发,想一想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 2、邓世昌在致远舰中弹后,放弃了生的希望,这样的牺牲值不值得? 3、中国战败是落后还是腐败? (从制度、统治者、备战、装备作对比) 4、你认为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应该为战败负上什么责任?

一、背景 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国土小,资源少,所以开始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为实现“梦想”: 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所以甲午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战争。 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

清军将领叶志超弃城逃跑,一夜狂奔500里,跨过鸭绿江,回到中国,平壤陷落

1882年清与日本的地图

甲午战争中的几次重要战役各是什么战役?最大的一次战役是什么战役? 黄海大海战 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海战

黄海激战

丁汝昌 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刘步蟾 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致远号

致远号

致远号上的士兵

邓世昌

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的首届毕业生,后入北洋舰队,曾两次去英国购买军舰,北洋海军建立后,他任中营副将,他深入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士卒,厌恶清朝海军的腐败习气。他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 (1849-1894年)

电影《甲午风云》节选

讨论: 我们向邓世昌学习什么精神? 邓世昌在致远舰中弹后,放弃了生的希望,这样的牺牲值不值得? 学习他“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族独立和维护社会和平 。 不值得。应该选择生而重新振兴海军,然后与日本决一死战。而且国家正是需要人才之时,无谓的牺牲不可取。

辽东之战 日军袭击大连旅顺、大量屠杀居民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日军“缚数华人于一处,鸣枪肆击,复以利刃乱剁,直至体无完肤始已”。全城约有一万八千余人被杀,幸免于难者仅36人。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后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旅顺大屠杀

中国战败是落后还是腐败? 日本 中国 制度 统治者 备战 装备 资本主义 励精图治 开疆拓土 腐败无能 妥协投降 积极备战 蓄谋已久 半殖民地半封建 励精图治 开疆拓土 腐败无能 妥协投降 积极备战 蓄谋已久 仓促应战 避战自保 精良 较好 较差

《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约3.64亿日元) ②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赔款 开商埠 其他 便利外国资本输出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 年,刺激列强野心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 年,刺激列强野心 香港岛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便利外国资本输出 协定关税

《马关条约》以后对日本带来的契机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军费实际开支是2亿日元,相当于它1893年正常财政开支8000万日元的2.5倍。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向日本赔偿了2亿两白银。又因为赎回辽东半岛,追加了3000万两白银,总计是2.3亿两白银。折合成大约是3700万英镑,加上我们分年偿付所付的利息350万镑,这个钱折合成日元是3.64亿元日元。日本去除它的战争成本,它纯粹从中国获得的赔款,也就是说它的战争纯利是1.7亿日元。战后日本拿到了中国的这笔赔款以后,它是派在什么用途?

日本用中国的战争赔款运用于军事扩张,从1896到1902年,七年间,日本陆军的扩张费达到5400万日元,海军的扩张费达到了1 日本用中国的战争赔款运用于军事扩张,从1896到1902年,七年间,日本陆军的扩张费达到5400万日元,海军的扩张费达到了1.25亿日元。合计是1.79亿日元。这笔巨款使得日本军队进一步扩张。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奠定了它的军事基础。 第二,日本把当时所获的全部赔款加上中国偿付的利息,值4000万镑,4000余万英镑,全部储存在英国的苏格兰银行。然后从中提出7260万日元作为它银元兑换准备金,完成了日本从银本位变为金本位的币制改革。这样就使得日本迅速地迈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第三,日本用中国的赔偿建立了三项基金。一个是花了3000万日元建立了军舰水雷艇补充基金。一个是花了1000万日元建立了灾害准备基金。第三是用了1000万日元建立了教育基金。他说这个钱在平时可以用于这三个基金,到了战时全部卖出这些基金,就可以用作军需。 这里面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等到日本在《马关条约》逼迫中国偿付了巨大的战争赔款以后,它拨出了2000万日元送给皇室,作为感谢日本天王节约天皇的皇室费用来发展日本海军。

现在日本战争打赢了,他们拨出两千万日元让皇室用于他们的消费。这个事件正好同中国皇室,满清皇室在战前大肆挥霍国家有限的财力,而对于军事准备投入不足,海军经费被运用在修建颐和园等等,这样一种对比可以使人感慨万千。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就是从1896到1897年,日本的经济开始进一步的起飞。日本的国家财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从此,中日两国的国运就在这个甲午战争之后,迅速地拉开了距离。

你认为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应该为战败负上什么责任? 李鸿章说 “如违令出站,虽胜变罪。 ” 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运与李鸿章密切相关。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子;他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影响;《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谈判而最后缔结,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

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失败原因 ①清政府腐败,消极避战;②日本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 战 役 抵抗将领 影 响 清政府政策 失败原因 丰岛 战役 甲午战争爆发 不作认真准备,极力奉行“避战自保”原则,一味退却,失去主动权 ①清政府腐败,消极避战;②日本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 平壤 左宝贵 平壤失守,战火引到中国本土 黄海 邓世昌 北洋舰队尚存主力,但失去主动权 辽东旅顺战役 徐邦道 辽东失守,日本制造旅顺惨案 威海 丁汝昌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