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主讲教师 刘晓丹 教授.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分类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各种疾病护理 新生儿各种疾病护理新生儿各种疾病护理 第四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Advertisements

6 版第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常 立 文. 6 版第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陈茂君. 目 录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及其治疗 1 颅内肿瘤及其治疗 2.
化学性质 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 pH 值 =8 ),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 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 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 pH 值 5.5 ~ 6.5 )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本科五年制第五版教材)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 代 荣.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肺气肿护理查房 呼吸一病区 姜珍珍 2015 年 11月 22 日.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老年脑血管疾病预防.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彭 海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2.脑血管病特点.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Na K Ca 矿 物 质 07食检 丁丽杰.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及异常影像改变 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科.
脑功能不全. 脑功能不全 第一节 概述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 脑由神经元和角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脑各种功能的行使者。角质细胞可保护和营养神经元。 血脑屏障包括内皮细胞层、基层、神经角质突起等。
急性会厌炎 主讲人:卢冬莉.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ns of the Center Nervous Systerm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水 肿.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脑 梗 死 急性意识障碍.
新生儿脑病的影像诊断 湖南省儿童医院放射科 李晓明.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病因 缺氧:围产期窒息,呼吸暂停,呼吸衰竭 缺血:心跳停止,周围循环衰竭,心力衰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
颅内压增高.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甲状腺激素.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病变的MRI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 代 荣.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麻醉教研室、麻醉科 邓小明
小儿髓鞘形成.
鞍结节脑膜瘤 2013级影像 吴志斌.
第145期读片窗 彭德新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重 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定 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病 因 缺氧是核心 围生期窒息是最主要的病因 其他 出生后肺部疾患 心脏病变 严重失血或贫血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发 病 机 制 脑血流改变 脑组织代谢改变 缺氧缺血加重→脑血流重新分布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能量衰竭 细胞膜上钠钾泵功能不足 Ca2+通道开启异常 氧自由基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

脑血流改变 发病机制1 缺氧缺血加重→脑血流重新分布 缺氧缺血为部分性或慢性 大脑半球血流↓ 代谢最旺盛部位血流↑ 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边缘带(矢状旁区及其下白质)受损 基底神经节、丘脑、脑干、小脑血流↑

大脑大动脉分布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发病机制1 脑血流改变 缺氧缺血加重→脑血流重新分布 缺氧为急性完全性 丘脑、脑干受损 大脑皮层、甚至其他器官不发生缺血损伤

选择性易损区(selective vulnerability) 脑组织内在特性不同而具有对损害特有的高危性 足月儿 早产儿 大脑矢状旁区脑组织 脑室周围的白质区

矢状旁区损伤图解

发病机制2 脑血流改变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缺氧、高碳酸血症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压力被动性脑血流 血压高 血压低 脑血流过度灌注 脑血流减少 颅内出血 缺血性脑损伤

发病机制3 脑组织代谢改变 缺氧 能量衰竭 脑组织无氧酵解↑ 组织中乳酸堆积 能量产生↓↓ 钠钾泵功能不足 Ca2+通道开启异常 氧自由基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

细胞膜上钠钾泵功能不足 细胞膜上钠钾泵功能不足 Na+、水进入细胞内 细胞源性脑 水 肿

Ca2+通道开启异常 Ca2+通道开启异常 Ca2+内流 受Ca2+调节的酶被激活 磷脂酶激活 蛋白酶激活 脑细胞完整性及通透性破坏 脑细胞损伤

氧自由基损伤 缺氧缺血 再灌注 ATP ADP AMP 腺苷 次黄嘌呤 黄嘌呤脱氢酶 Ca+ O2 次黄嘌呤氧化酶 蛋白水解酶 尿酸+O2-

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 突触超微结构 Na+ 、 Ca2+内流 突触后谷氨酸受体激活 突触间隙内谷氨酸↑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突触后谷氨酸回摄↓ 能量持续衰竭 凋亡 细胞水肿 坏死 突触超微结构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病理学改变 脑水肿 早期主要的病理改变 选择性神经元死亡及梗死(多见于足月儿) 部位 脑皮质(呈层状坏死)、海马、基底节、丘脑、 脑干和小脑半球 后期 软化、多囊性变或瘢痕形成

出血 脑室、原发性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出血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PVH-IVH) 病变范围和分布 取决于脑成熟度、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临床表现 取决于缺氧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 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分为 轻、中、重三度

HIE临床分度 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意识 过度兴奋 嗜睡、迟钝 昏迷 肌张力 正常 减低 松软 原始反射 拥抱反射 稍活跃 减弱 消失 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意识 过度兴奋 嗜睡、迟钝 昏迷 肌张力 正常 减低 松软 原始反射 拥抱反射 稍活跃 减弱 消失 吸吮反射 正常 减弱 消失 惊厥 无 常有 频繁发作 中枢性呼吸衰竭 无 无或轻 常有 瞳孔改变 无 无或缩小 不对称或扩大 前囟张力 正常 正常或稍饱满 饱满紧张 病程及预后 兴奋症状在24小 症状在多在1周末 病死率高,多在 时内最明显,3天 消失,10天后仍不 1周内死亡,存活 内渐消失,预后好 消失者可能有后遗症 症状可持续数周, 后遗症可能性大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辅助检查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腰穿 B超 CT扫描(MRI) 核磁共振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 ) 脑电图

辅助检查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PK-BB) 正常值<10U/L, 脑组织受损时升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 正常值<6U/L, 神经元受损时血浆中此酶活性升高

辅助检查 腰 穿 无围生期窒息史,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脑病时进行,应行脑脊液常规、生化及脑特异性肌酸激酶检测

辅助检查 头颅B超 无创 价廉 床边操作 动态随访 对PVH-IVH、PVL及囊性病变 较高敏感性

头颅B超 左矢状切面显示脑实质弥漫性 回声增强,侧脑室消失 脑 水 肿

头颅B超 冠状切面:脑实质回声明显增强,侧脑室变窄几近消失 脑 水 肿

头颅B超 图2 生后7d 图1 生后24h 脑 水 肿 图1 示脑实质弥漫性点状强回声,基底节回声增强更为显著,侧脑室 显示不清→脑水肿 图2 脑实质和基底节回声基本恢复正常,侧脑室显示清晰 →脑水肿消失

头颅B超 后冠状切面:枕叶脑白质回声弥漫性增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辅助检查 CT扫描 了解脑水肿范围 了解颅内出血类型 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最适检查时间生后2~5天

CT扫描 弥漫性脑水肿 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左额叶局限性水肿(箭头)

CT扫描 脑室内积血(箭头) 额叶白质水肿 大脑弥漫性水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箭头)

磁共振成像 (MRI) 辅助检查 分辩率高,三维成像,显示清晰 无创 能清晰显示B超或CT不易探及的部位 对于足月儿和早产儿脑损伤的判断均有较强的敏感性

头颅MRI 脑室系统较小呈裂隙状,灰白质分界清楚,呈高低信号相间的柱状影,内囊后肢的后部及丘脑腹外侧均呈低信号 正常足月新生儿 基底节层面T2WI表现

头颅MRI 左顶叶局灶性水肿,T2WI信号增高,皮层变薄,灰白质分界欠清,而正常灰白质的高低相间的柱状影消失。 轻度HIE

头颅MRI T2WI T1WI 重度HIE(生后3d) 双侧弥漫性脑水肿,白质信号增高,灰质变薄,灰白质分界消失 双侧大脑皮层深部呈线条状高信号

头颅MRI 重度HIE(生后3月) 丘脑异常高信号,示大理石样基底 节(箭头);脑萎缩;硬脑膜下积液(箭头)

头颅MRI T2WI DWI 重度HIE 左侧顶枕叶大面积脑梗死(箭头),呈楔形高信号

头颅MRI T1WI(14d) T1WI(1d) 重度HIE 额叶、顶、枕叶皮层及皮层下大范围多囊脑软化灶(箭头)。侧脑室后角周围多发白质软化灶(箭头) 双侧弥漫性脑实质出血, 顶枕叶可见“脑回征”(箭头)

脑电图 辅助检查 客观反映脑损害程度 判断预后 有助于惊厥的诊断 在生后1周内检查,表现为脑电活动延迟,异常放电,背景活动异常(以低电压和爆发抑制为主) 等

辅助检查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MRS) 在活体上直接检测脑内代谢产物的变化 有助于早产和足月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诊断治疗 预后和预防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 足月儿HIE诊断标准 诊 断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 足月儿HIE诊断标准

足月儿HIE诊断标准 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 100次,持续5 min 以上和(或) 羊水Ⅲ度污染),或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 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 评分1 min ≤3分,并延续至5 min 时仍≤5 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

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 h以上 确诊 同时具备以上4 条 拟诊病例 第4条暂不能确定者 目前尚无早产儿HIE诊断标准!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诊断治疗 预防和预防

 治 疗 支持治疗 控制惊厥 治疗脑水肿 新生儿期后治疗

治疗1 支持治疗 中心 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 关键措施 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 维持血糖正常高值 中心 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 关键措施 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 维持血糖正常高值 (4.16~5.55mmol/L,75~100mg/dl)

支持治疗1 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 —支持疗法的中心 保持PaO2>60~80mmHg PaCO2和pH在正常范围 避免PaO2过高或PaCO2过低

支持治疗2 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 —支持疗法的关键措施 避免脑灌注过低或过高 低血压可用多巴胺,从小剂量开始 可同时加用多巴酚丁胺

支持治疗3 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 — 保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源 输糖速率通常为6~8mg/(kg·min) 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值调整输糖速率

治疗2 控制惊厥 苯巴比妥 首选 负荷量20mg/kg,15~30分钟静脉滴入 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加10mg/kg 苯巴比妥 首选 负荷量20mg/kg,15~30分钟静脉滴入 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加10mg/kg 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日3~5mg/kg 苯妥英钠 肝功能不良者用 安定 顽固性抽搐者加用 每次0.1~ 0.3mg/kg,静脉滴注 水合氯醛 50mg/kg灌肠

治疗3 治疗脑水肿 控制液体量 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80mL/kg 颅内压增高首选呋塞米 每次1mg/kg 每4~6小时1次,连用3~5天 一般不主张用糖皮质激素

新生儿期后治疗 治疗4 病情稳定 康复训练 智能 体能 促进脑功能恢复 减少后遗症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预 后 与病情严重程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有关 预后差! 病情严重 惊厥、意识障碍、脑干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 运动,智力障碍 癫痫等后遗症 预 后 与病情严重程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有关 病情严重 预后差! 惊厥、意识障碍、脑干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 运动,智力障碍 癫痫等后遗症 血清CPK-BB 脑电图持续异常者

预 防 积极推广新法复苏 防止围生期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