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中国古代诗歌概说 一、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中国古代诗歌概说 一、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开创了田园诗派)谢(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诚斋体”)、苏轼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综上所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
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与社会人生密切相关 以抒情言志为主 追求凝练含蓄 能够自我调节,适应新变
桃夭(《诗·周南》)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2]。之子于归[3],宜其室家[4]。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5]。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6]。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1] 夭夭:形容茂盛。[2] 灼灼:红色鲜亮的样子。华:古花字。[3] 之子:这个人。之,是。子,男女的通称。于归:出嫁。[4] 宜:适当。[5] 蕡(fén):圆大的样子。实:指桃子。诗以桃花结实比喻嫁女生子女。[6] 蓁蓁(zhēn):茂盛的样子。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桃叶茂密色葱绿。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读解】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谁都能唱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一类的歌。魅力恰恰就在这里。 它符合天地间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 正如女子化妆,粉黛轻施的淡妆总有无穷的神韵,没有的地方总觉得有,有的地方总觉得没有。 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刻意修饰是媚俗,是虚伪,是浮泛,是浅薄,是令人生厌,是古人常说的恶俗。 简单质朴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并且是至高的境界。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220年,曹操死后嗣位为丞相、魏王,不久即代汉称帝,国号魏,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文帝。其诗形式多样,语言晓畅自然。后人辑有《魏文帝集》。 曹丕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燕歌行》为乐府歌词,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题目上冠以地名,是表示乐曲的地方特点。后乐曲失传,诗人便用来吟咏各地风土。燕为古代边地,历来征戍shù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写戍卒思妇的离别之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群燕辞归雁南翔[2]。念君客游思断肠[3],慊慊思归恋故乡[4],何为淹留寄他方[5]?贱妾茕茕守空房[6],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7],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8]。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9]。 【注释】[1] 摇落:凋残。[2] 雁:《乐府诗集》作“鹄”。[3] 思断肠:《乐府诗集》作“多思肠”。[4] 慊(qiàn)慊:空虚之感。[5] 何为:为何。淹留:久留。[6] 茕(qióng)茕:犹言孤孤单单,孤独的样子。[7] 清商:曲调名。清商音节短促,故下文云“短歌微吟不能长”。[8] 星汉:指银河。央:尽。这句意思是说银河转西,夜已深而未尽之时。[9] 尔:指银河两旁的牵牛、织女。辜:罪。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乌鹊为他们搭桥。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大雁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简评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比如,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根大影响。
明代钟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燕歌行》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曹丕这种思想和艺术风格特征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前人对这两首诗的评价是很高的,清代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人,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天宝五载(746)赴长安应试落第,自此困守京城十年。天宝十四载(755),才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微职,时已44岁。安史乱起,杜甫被叛军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凤翔,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经关陇、秦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大历三年(768),杜甫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并于大历五年(770)病逝于湘水的舟中。他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有《杜少陵集》传世。
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寒衣处处催刀尺[4],白帝城高急暮砧[5]。 【注释】[1] 玉露:白露。萧森:萧瑟、阴森。 [2] 兼天:连天。塞上:指巫山,巫山为入蜀出峡之要塞。以上两句极写景物晦暗萧瑟之状,在写实中寄寓着郁驳不平之气。波浪兼天、风云接地,既是眼前实景,又喻指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 [3] 自离开成都草堂,杜甫已漂泊两年,两见菊开,故曰“丛菊两开”。他日泪:追思往事而泪下。故园:杜甫自称少陵野老,此处故园当指京华。系:双关,既系孤舟,也系故园心。 [4] 刀尺:裁剪工具剪刀和尺,此指以刀尺制作衣服。 [5] 白帝城:在衢州城东南的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地势高峻。急暮砧(zhēn):傍晚的捣衣声一阵紧似一阵。砧:捣衣的垫石。
【解题】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 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作为八首诗的开场白,这第一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名诗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官至宰相,封荆国公。熙宁二年(1069)始,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曾两度被迫离职。王安石在唐宋诗风嬗变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早期诗风政治色彩较浓,晚年刻意锤炼而妙造自然,影响很大。
登飞来峰[1] 飞来山上千寻塔[2],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 飞来峰:越州(今浙江绍兴)城南的飞来山,山上有应天塔,据《宝庆会稽志》,塔高三十三丈。 [2] 千寻:极言其高。八尺为寻。
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 听到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作品鉴赏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该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那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该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