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組 十三行博物館 981252010呂姿諭 981252012彭筱茹 981252031黃怡雯 單元四PPT 單元二PPT 單元六整合PPT 981252017楊佳雯 981252034林佩瑜 981252033林佳琦 攝影 單元五PPT 攝影 單元一PPT 單元三PPT
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與票價 本館開放時間 一般開放時間 每週一至週日,上午09:30至下午05:00 國定假日及補假日,上午09:30至下午05:00 夏季延長開放時間﹝四月至十月﹞ 每週一至週五,上午09:30至下午06:00 每週六及周日,上午09:30至下午07:00 國定假日及補假日,上午09:30至下午06:00 休館時間 每月第1個週一休館 (若逢國定假日及補假日,照常開放,並於次日休館。) ‧農曆除夕、初一及選舉日休館 ‧館方另行公告之必要休館時間
售票服務 本館自99年1月1日起,免費(票)入館參觀。
博物館平面圖 圖片來源:http://blog.sina.com.tw/fifi_star/article.php?pbgid=38930&entryid=634702
來去十三行博物館一遊☆ 交通資訊: 橫渡淡水河口的渡船之旅﹝約40分鐘﹞ 捷運淡水站 → 渡船 → 左岸公園站紅13路(紅22路)接駁公車 → 十三行博物館 自然鄉村田野風光之旅(約60分鐘) 捷運淡水站 → 渡船 → 騎自行車約4公里 → 十三行博物館 八里美景關渡大橋之旅﹝約25分鐘﹞ 捷運關渡站 → 紅13路(紅22路)接駁公車 → 十三行博物館 三重集賢路 捷運徐匯中學站→927公車→蘆洲→永安大橋→台64線→八里 →仁愛路口站下車(步行約5至10分鐘)→十三行博物館 蘆洲三民路 捷運蘆洲站→928公車→成蘆大橋→成泰路→台64線→八里 三重三和路 捷運三和國中站→929公車→中山高速公路→新五路高架段台64線 →八里→仁愛路口站下車(步行約5至10分鐘)→十三行博物館
來去十三行博物館一遊☆ 交通資訊: 探險八里之旅﹝約20分﹞ 自行開車:關渡大橋 → 台十五線八里方向 → 中華路 → 文昌路 → 博物館路 → 十三行博物館 便捷之旅﹝約15分鐘﹞ 自行開車 → 台64線 → 八里交流道(2公里出口處,出觀音隧道第一個交流道) → 中華路 → 文昌路 → 博物館路 → 十三行博物館 周圍交通路線 本館位於八里區河海交接處,一側面臨湛藍雄偉的臺灣海峽,及淡水河口天然潟湖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另一側面臨清翠秀麗的觀音山及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東北側緊鄰八里污水處理廠,西南側臨臺北港,為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 PS:若自行開車可由博物館路左轉文昌路,於第一個路口右轉直行即可到達本館第二停車場。 交通資訊來源:十三行博物館 http://www.sshm.tpc.gov.tw/html/sshm/travel/travel.jsp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十三行博物館入口。 十三行博物館入口。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十三行博物館入口。 十三行博物館入口。 圖片來源:http://claire0917.exblog.jp/8002160/
歡迎來到十三行博物館 進入大廳內,就可以看到服務台,若是需要場內導覽的話也是在這個服務台登記喲! 在服務台的右後方,是館內的紀念品販賣處。
要開始準備參觀囉! 在入口處設置的椅子,也有刻意設計成波浪的樣子。 要進到裡面開始參觀十三行博物館囉!
十三行博物館 First Floor 一進到館內,會看到一個飛機造型的展示,那裏就是講解十三行文化被發掘的起源。 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開始,利用飛機與鐵渣模型的展示及互動設計,重現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經過。 1955年秋天,中華民國空軍的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上空時,突然發現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是發現了鐵礦,所以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關鍵字:十三行文化遺址”) 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資料來自”十三行博物館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下方圖片來源:http://shamicaho.blogspot.com/
飛機內的展示
參觀完飛機部分 接下來是… 圖片來源: http://pic.pimg.tw/peng922/c85f0b51d70b97f151ab51697eb6510b.jpg → ←圖片來源: http://shamicaho.blogspot.com/
讓我們繼續往前參觀吧! 博物館的地板上很貼心的為遊客印上參觀動向的指標,不用怕參觀起來毫無頭緒! 這兩位女孩的背景是我們接下來介紹的重點喔!!
占據了整面牆壁的重點展示 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領學生們到該址短期試掘,獲得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並推斷十三行遺址屬於台灣住民凱達格蘭及噶瑪蘭系統的史前文化。 1963年,當時台北縣文獻會委託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發現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下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1980年,交通部觀光局將八里鄉(今八里區)十三行文化遺址列為重要考古遺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關鍵字:十三行文化遺址”) 圖片來源: http://shamicaho.blogspot.com/
來放大看清楚一下 圖片來源: http://tzoyiing.pixnet.net/blog/post/29014215
前進 Second Floor 看完了斷層面後,往左手邊就是上二樓的展示場。
還原考古現場 ↑圖片來源:web.hach.gov.tw ←圖片來源:http://easy.sina.com.tw/img/news/1242985734858.jpg
單元二 搶救十三行文化
歷史 因遺址施工進行搶救因而決議興建博物館 民國78年至81年間,因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引起各方注意,形成搶救遺址熱潮 民國81年文建會邀集相關部會,確立遺址保留面積為3136.9平方公尺,其餘遺址面積則為污水廠所覆蓋 民國84年,中央各部會決議於污水廠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由中央及臺北縣分別編列預算興建 民國87年,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正式興建
透明壓克力膠框內,呈現因遺址引發爭議而聲名大噪,導致古物被盜,警方設立的警告標語。
民國78年,就在考古學家石璋如、劉斌雄、臧振華、劉益昌等多位考古學家在八里進行考古發掘的同時,卻傳來當時台灣省住都局計畫在十三行遺址上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消息,污水處理廠的廠址幾乎與遺址重合。為了拯救台灣珍貴的史前遺址,考古學家四處奔走,呼籲各界重視,當時獲得社會大眾熱烈迴響,爆發台灣史上第一次文化保存與工程建設之間的衝突。
博物館以模擬還原方式,重建當時抗爭情形。挑高的空間中,半個挖土機手臂高舉,「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古蹟評鑑會議」的白布條橫掛其下,象徵文化資產保存面對現代化開發力量時的脆弱無力。
1991年的十三行遺址搶救事件,可說是失敗收場。十三行遺址約有5萬平方公尺,污水處理廠興建前發掘了7千平方公尺,污水處理廠址內保留了3千平方公尺,其餘均不復存在。然而,橫跨1990年代,台灣的文化政策從早期的國族教化論述到公民論述,又轉向了產業和市場論述。文化「資產」被納入資本循環系統,成為文化「產業」。藉由歷史意義與地方意象的結合,成為振興區域經濟、再造地方繁榮的靈丹妙藥。
1.處理大台北都會區之市鎮污水,促進環境衛生、降低河川污染。 2.廢氣及污泥妥善處理,避免再度污染,減低環境衝擊。(台北市污水下水道建設概況,台北市政府衛工處網頁資料,1999)
一顆蛋形消化槽約八層樓高(地面以上,地下約三層樓高),造價新台幣八億元,外面的彩繪則為配合比鄰而居的十三行博物館,彩繪成原住民圖像,共花費新台幣兩千萬元
單元三-探索十三行 「回到史前時期」-一萬年前的地理情形 八里-八里坌
凱達格蘭語: 「八里坌社」是Parrigon,意思是搶劫船隻的地方 【嘎嘮別】小孩饑餓啼哭不止的意思 當年八里坌社全盛時期,在挖仔尾附近有一座八里坌社的小社,凱達格蘭族語名為Harabe,中文寫成「嗄嘮別」
「回到荷西時期」-貿易交流
西班牙占領和平島
「回到清初漢人出入墾時期」-人口變遷 「八里坌繁榮時期」-十三家貿易行
單元四 走進十三行 十三行人的一天 科學家以科學的方式推測出十三行人的一天 以小劇場的方式呈現 藉著燈光可以清楚得看見十三行人一天的作息,栩栩如生的十三行人蠟像與布景,把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表達的既清楚又真實,彷彿搭乘時光機到過去一樣身歷其境。
猜猜我幾歲~!
十三行人的食衣住行 三行人稻米為主食,除了種稻外,他們也到山裏打獵
十三行人會塑土製陶 而這些陶器可以用來取水,煮食,儲存食物等 有許多功能。
十三行人會用自己練置的鐵器.陶器與外地來的商人交易
太陽下山後十三行人就會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屋內
特展 十三行博物館除了{回到十三行}的常態展之外 大約每三個月就會有不同的特展 這次的特展為古地圖中的北臺灣特展
第五單元 遇見十三行
墓葬方式與器物 十三行遺址還出土了大批和墓葬相關的人骨及器物。依出土的姿勢與方向,人骨的姿式可分為九大類型,而其中最值得討論的便是屈肢葬 。
陶器 十三行遺址所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中,陶器是數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其中,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約126個,破碎的陶片佔最大宗,估計約超過80萬件。
人面陶罐 這件單把、折肩、圈足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1800~500年前)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之一。
陶偶
史前時代台灣最會煉鐵的部落
鐵器 十三行遺址煉鐵作坑 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的研究,顯示該遺址主人已知煉鐵。此外,在十三行遺址也發掘出煉鐵作坊,證實煉鐵是在聚落內進行的。
玻璃器 玻璃環 玻璃玦 大多為半透明的淺藍至淺綠色,部分表面光滑,顯示有很好的製造技術,大多為墓葬的陪葬品 。
中國漢代至唐代的銅錢 十三行遺址發現中國從漢代至宋元時代的銅錢,說明史前十三行遺址的居民和漢人已有交易活動 。
其他器物 珠飾 十三行遺址出土大量的珠飾,大多出土於墓葬區,可能為陪葬品。 除了日常用具外,十三行遺址也出土很多瑪瑙珠、玻璃手燭、玻璃耳玦、玻璃珠,以及其他質料的珠子。現址還發現金飾、鎏金青銅碗、銀管飾物、銅刀柄、銅碗、銅鈴等罕見遺物。
恢復十三行人的面貌 復原十三行人面貌計劃是國內考古學界首次與國外學者合作所進行的研究計劃。
單元六 認識十三行 時光空橋 頂樓有條透明時光空橋,方便遊客由4樓高度直視下方考古探坑 。
土地公廟 位於八里觀音山大窟湖上的土地公廟
十三行博物館外觀 由孫德鴻所設計。 獲得 2002 年臺灣建築獎首獎及 2003 年遠東建築獎的首獎。 由三個建築主體組成,分別是鯨背沙丘、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以及八角塔。 造價27000萬元 設計時間:1997.10.~1999.12. 施工時間:2000.2.~2001.11. 開幕時間:2003年4月
設計師簡介 孫德鴻,一九六二年生於基隆,從小習字好畫,曾於國小四年級以《工地》一畫參加兒童繪畫比賽,因畫風過於早熟遭拒收,憤而退出繪畫領域。就讀雄中時,適逢某大學舉行招生說明,以為建築一事輕而易舉,經二次聯考,進入中原建築系。一九九○年負笈美國,就讀賓州大學藝術學院,歸國後服務於建築及設計事務所,一九九五年獨立開業至今,代表作包括十三行博物館等,曾獲台灣建築獎首獎及遠東傑出建築獎首獎。未來希望成為旅行建築師,或是轉行務農。
「十三行博物館」建築的設計理念 來自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臺的意念。全館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閩南式建築
博物館入口 博物館入口建於地底 全館凹陷於地下一點五米 觀眾入館前,需經歷一段緩緩向下斜伸的坡道
博物館門口
鯨背沙丘 鯨背沙丘因狀似海平面突起的鯨背或陸上沙丘而得名,其結構軸線是以放射狀指向海洋,因此代表「海」。
背面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形,側邊有二道近距離的平行高牆,指向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
八角塔 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 。
八角館內部
檢討與改進 檢討 資料收集不全就前往博物館參觀 照片拍攝不夠多 參觀完後才分配部分導致對自己的內容不太了解 沒有事先查清楚導覽服務時間導致兩項導覽時間間隔大 改進 應事先收集資料再前往參觀 收集資料後先分配工作 應查詢好導覽時間事先預約才不會有空檔
參考資料 http://www.sshm.tpc.gov.tw/html/sshm/museum/museum.jsp?cid=78&nid=656(十三行博物館搶救歷史) http://blog.xuite.net/evanhoe/balihun/4103324(汙水處理) http://edward.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218&sid=gbjiDL()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81/park03.htm(搶救經過)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2507964博物館建築 http://thinkerckd.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html博物館建築之理念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12/today-so2.htm時空橋 http://www.archinfo.com.tw/member/03/031129.aspx博物館圖片 http://www.wretch.cc/blog/alex0168/16454268設計師資料
資料來源: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tw/maps?hl=zh-TW&tab=wl 官網 (展覽資訊) http://www.sshm.tpc.gov.tw/html/sshm/shcomment.jsp?cparentid=70 地理位置俯視地圖 (搜尋關鍵字 十三行博物館) http://www.bfg2007.com/data/1/bike/080726.htm 海岸線圖片-1 (PCHOME部落格-關鍵字 十三行博物館) http://mypaper.pchome.com.tw/cfotyl/post/1321354239 海岸線圖片-2 (YAHOO部落格-關鍵字 十三行博物館) http://tw.myblog.yahoo.com/palm-tree/article?mid=3880 荷西時期資料 (第七章&YAHOO部落格-關鍵字 荷西時期)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oldmap/doc/Taipei/Taipei07.htm http://tw.myblog.yahoo.com/jw!A.DQU_eTQkXr7wOCT5r_/article?mid=1514 八里分社圖 (YAHOO部落格-關鍵字 八里坌) http://tw.myblog.yahoo.com/jw!Rh9dmeWXBhYTmKfnDn8.sX2_/article?mid=139 八里坌變遷資料 (YAHOO部落格-同荷西時期出處) 西班牙佔領和平島圖 (搜尋關鍵字-西班牙占領)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554/tony0554.html 八里繁盛資料 http://tw.myblog.yahoo.com/jw!Rh9dmeWXBhYTmKfnDn8.sX2_/article?mid=393 原住民分佈圖 (原住民族群分佈) http://www.thes.tp.edu.tw/nice/title2-1.html 陽光廣場&海豚圖 (無名部落格-關鍵字 八里十三行) http://www.wretch.cc/blog/joan20070120/16679397
http://blog.pchome.com.tw/cfotyl/post/1321354532十三行人的一天 http://blog.udn.com/littlebee779/4323355圖片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092502374十三行人的一天 http://tw.myblog.yahoo.com/lan121-liveblog/gallery?fid=-1&page=10圖片 http://photo.pchome.com.tw/richardpix/128205088717圖片 http://www.wretch.cc/blog/LABELLE/23143178 走進十三行之十三行人的一天陶偶圖片及金飾圖片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games004/all/TW/All_TW_A.html 墓葬方式 陶器 鐵器 其他器物資料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777-777/article/view?aid=418 人面陶罐圖片http://culture.teldap.tw/culture/images/item_level/t0030006bcwa.jpg 銅幣資料 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1&index_info_id=641 銅幣圖片 http://digiarch.sinica.edu.tw/images/a/history/h001.jpg 煉鐵爐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archeotw/img/ssh_ir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