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某醫院志工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參與服務動機影響因子 指導老師: 趙 海 倫 老 師 班 級: 四 醫 管 四 A 指導老師: 趙 海 倫 老 師 班 級: 四 醫 管 四 A 組 員:黃鈴媛、顏嘉珊、林佳樺、李家瑜 發表日期: 97年1月10日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壹、緒論 研究背景 在臺灣,社會志工的運用已漸漸深入社會各個領域,在面對各種不同的服務學習內容,志工的動機可分為:成就感動機、充實生活動機、知識技能學習動機、社會責任動機、自我成長動機、機構特質動機、意願實現動機等。而留在所屬的組織,為組織付出更多的努力,且可以替組織獲得報酬及貢獻。 研究重要性 由於日趨競爭,志工社會的來臨,志願服務的普遍化,鼓勵學習者參與志願服務,推動志願服務的潮流且了解服務學習動機可作為服務學習實施改進之依據。且志願服務可為個人參與學習的管道、休閒時間的增加可提高個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的機會、志願服務工作人力增加促進社會福利之推展。未來醫院成功的關鍵與服務的優劣有相當大的關係,滿意度調查為最快速反應志願服務品質的方法。 研究目的 一、探討參與志願工作者的個人背景資料。 二、了解參與志願工作者對於參與志願活動的自我評價。 三、分析參與志願工作者對於參與志願活動的工作投入。 四、探討參與志願工作者對於參與志願活動的訓練評價。 貳、文獻探討 志工定義及服務類型 志工(Volunteer)稱為志願工作者,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志願服務係指民眾出於自由意志,並非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而志願服務的類型相當多,以服務的性質而言,可包括下列幾項(邱金松,1997):宗教團體的社會服務、政府部門、民間社會團體、社區服務團體、學校社會服務性社團、機構(團體)內的志願服務人員。 參與志工服務動機 志工參與動機可能會因個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呈現出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上的異動,用下列三個動機來探討解說志工的參與動機(李孟左,2006): 一、成就感及自我成長動機:係指解說志工希望透過服務機會獲 取成就感及自我實現,讓自己的人格有所成長,心智更趨於 成熟之動機。 二、充實生活及學習技能動機:係指解說志工希望能結識朋友、 增進人際關係、擴充生活圈及獲得愛與歸屬且能從解說服務 中獲取新知、技能或經驗之動機。 三、實踐社會責任動機:係指解說志工希望能服務他人、回饋社 會且盡社會責任之動機。 參、研究方法 研究架構 研究假設 一、假設不同志工的服務年資對於工作投入有顯著差異。 二、假設不同教育程度及職業志工對於自我評價有顯著差異。 三、假設不同工作投入程度對於活動訓練評價有顯著差異。 四、假設不同的個人背景變項與活動訓練評價有顯著差異。 研究對象及調查期間 期間:問卷發放日期為96年3月~96年5月,採立意取樣;以當面回 收立即發放方法。 對象:以參加志工訓練活動的民眾問卷共(903份),其中有效問 卷占97.45%及參與活動志工本身滿意度問卷共(154份), 其中有效問卷占94.16%,經信度分析α值為0.9132。 研究工具 採用SPSS for windows 10.0統計軟體為資料分析工具。 資料分析:以Excel軟體處理,呈現各活動項目之人數及分布情形。 肆、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一) 研究結果(二) 研究結果(三) 研究結果(四) 研究結果(五) 研究結果(六) 不同職業的志工對於專業感的差異 不同教育程度的志工對於工作目標的差異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伍、結論與建議 結論 本研究分析結果發現,會造成志工挫折感為:覺得自己不適合 擔任志工;可能原因為專業訓練與主辦單位宣傳不夠及安排志工的 時間不妥當。而教育程度越高,自我評價就高,故應加強志工自我 訓練及增加自信心,達到個人的成長目標。另外研究結果顯示,當 自己或親朋好友的精神或情緒不穩,影響生活時,有6.32%的人不 會選擇就醫,故應需再加強精神疾病的衛生教育知識 。 研究建議 建議機構可以多加強活動宣導及志工團體的專業訓練;例如: 可加強宣傳車的巡迴、傳媒方式、學校及社區宣導等。利用篩選或 控管志工的品質,嚴格的培訓評選每位志工,使志工增加自我評價 的認識、工作投入及參與感,讓活動達到一定的水準,給所有參與 活動的志工及民眾都有實至名歸的感覺。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以台南縣市參與志工為母群體,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臺 灣地區的所有志工團體。 二、本研究屬於橫斷式,在因果關係的推論上無法提供明確證據。 三、本研究採自我填答方式進行,故受試者填答的認真程度及真實 性可能對研究結果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