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Advertisement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实验十八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的含量. 维生素 C 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 组成胶原蛋白的重要成份, 加速术后伤口愈合  增加免疫力,防感冒及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 预防癌症  抗过敏  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 降低有害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 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形成  天然的抗氧化剂.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溶 液 的 配 制 及 分 析.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第二章 发酵工程基础知识.
公共场所卫生.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油脂中脂肪酸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检测大豆油脂肪酸组成.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 -色谱法 (GC-7800) 史兰
实验四 维生素AD胶丸中 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二级反应--乙酸乙酯的皂化 主讲人:孙红先 讲师.
痛 风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伤一科.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二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莆田四中 陈丽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二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莆田四中 陈丽梅.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中级化学实验(Ⅰ)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材:中级化学实验(雷群芳主编).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广西工学院 有机化学 主讲教师: 郑燕升.
卫生监督协管技术 规范及要点 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 2015年4月.
实验三 芳香族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平衡 (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EDTA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水总硬度的测定.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实验11. 苯、萘、联苯、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授课老师: 王青 2013年春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化学化工学院 吸光光度分析实验 水样中六价铬的测定.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 Potential-pH Diagram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 型 号:AOC-20i 国 别:日本 单价(万元):5.8.
实验四、TinyOS执行机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tinyos执行机制,实现程序异步处理的方法。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 Potential-pH Diagram
实验3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pH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原理及缓冲溶液的性质;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实验十四 邻二氮菲吸光度法测定铁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 六、思考题.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了解和掌握测定有机物KOW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确定苯在正辛醇-水相中达到平衡的时间; 用摇瓶法测定苯的KOW ; 气相色谱测定水相中苯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正辛醇-水系统常用于模拟生物体系 有机物KOW :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相和水相 与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结构类似 中浓度的比值 疏水基团 与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结构类似 亲水基团 正辛醇-水系统常用于模拟生物体系

测定方法: 摇瓶法、产生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反映了有机物的疏水性或脂溶性大小 KOW越大,表明化合物越易溶于非极性介质中,越易被生物体细胞吸收 反映有机物在水中环境行为的重要参数 有机物的水溶解性,土壤沉积物吸附系数,生物富集因子及毒理学性质都与其KOW有关 测定方法: 摇瓶法、产生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摇瓶法: 产生柱法: 加入一定体积正辛醇饱和的蒸馏水; 恒温(20-25 ℃),振荡平衡,离心,测定水相浓度; 计算分配系数KOW 取一定体积用水饱和的正辛醇制备的目标物溶液; 加入一定体积正辛醇饱和的蒸馏水; 恒温(20-25 ℃),振荡平衡,离心,测定水相浓度; 计算分配系数KOW 产生柱法: 将一定体积目标物的水饱和的正辛醇溶液加入产生柱; 使用一定体积正辛醇饱和的蒸馏水循环通过恒温(25±0.5℃)的 产生柱中的正辛醇层; 连续测定五个水相浓度,至两相平衡,测定分配系数

lgk = b0 + b1CB +b2lgCB 高效液相色谱间接测定法 HPLC中,溶质的容量因子(k)与流动相组成(CB)的基本方程为: b0, b1, b2: 回归系数 lgk = b0 + b1CB +b2lgCB 在测定温度下优化流动相组成; 在此条件下测定参比物及待测物的容量因子; 建立参比物lgk与 lgKOW的相关方程; 通过此方程计算待测物的lgKOW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仪器 仪器条件 柱温65 ℃,进样器120 ℃,检测器(FID) 140 ℃; 恒温振荡器; 离心机; 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 测器);10 µL微量进样器; 5 mL和10mL具塞离心管干;各种规格移液管若干 仪器条件 柱温65 ℃,进样器120 ℃,检测器(FID) 140 ℃; 载气流速 30 mL/min,氢气流速 30 mL/min,空气流速 300 mL/min;进样量1 µL

试剂 溶剂的预饱和: 测定lgKOW前,将正辛醇和二次蒸馏水在振荡器上振荡24 h, 使其相互饱和,静置分层后,两相分离,分别保存备用 平衡时,有机相含有2.3 mol/L的水,水相中含有4.5×10-3 mol/L的正辛醇,备用 苯标准储备液: 配置80.0 mg/L苯的甲醇溶液,备用 样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移取80.0 mg/L苯的甲醇溶液 1 mL,用水饱和的正辛醇溶液定容至10 mL,备用 二硫化碳(经重蒸处理)

四 实验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取80.0 mg/L的苯的标准储备液1mL于100 mL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分别向离心管中加入100 µL CS2,充分振摇后离心机离心分离,自CS2层中移取1 µL进行色谱分析; 绘制浓度-峰面积校正曲线

2、平衡时间的测定 取样品溶液1 mL至1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正辛醇饱和的蒸馏水 至刻度,盖紧塞子,置于振荡器上振荡 测定不同时间时水相中有机物的含量 水相中有机物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时间即为有机物在正辛醇相和水 相中达到平衡时的时间

3、摇瓶法测定 在浓度小于0.01 mol/L(正辛醇相)下进行分配系数测定,并至少要做两种不同浓度的实验,通常第一个浓度为第二个浓度的10倍。 振荡时间采用实验步骤2中所得的平衡时间。 取1.00 mL样品溶液于1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9.00 mL用正辛醇饱和的蒸馏水,恒温振荡器(25℃±0.5 ℃) 振荡,平衡后离心分离,用滴管小心吸去有机相;再离心,吸去残留有机相。

3、摇瓶法测定 取水样时,为避免正辛醇的污染,可利用带针头的玻璃注射器移取水样。 首先在注射器内吸入部分空气,当注射器通过正辛醇相时轻轻排出空气,在水相中吸取足够的水量时,迅速从溶液中抽出注射器,拆下针头后,即可获得无正辛醇污染的水。 从水相中取5 mL于离心管中,加入100 µL CS2充分震摇后,离心机破乳,取1 µL CS2层进行色谱分析,得苯的峰面积,由校正曲线计算出水相中苯的浓度。 平行测定三份,同时作空白实验。

五、结果与讨论 KOW = C/CW CO: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的初始浓度,(µg/mL); KOW: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常以lgKOW来表示; C: 达到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浓度 (µg/mL); CW: 达到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水相中浓度 (µg/mL). CO:有机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的初始浓度,(µg/mL); CW:达到平衡时有机化合物在水相中浓度,(µg/mL); VO:正辛醇相的体积,(mL);VW:水相体积 (mL)

六、注意事项 化合物若是有机酸碱,应在水相中加入缓冲剂,使pH至少与未解离成分时的pKa值相差三个单位 ; 摇瓶法测定分配系数速度较快,但存在有机物易形成胶体颗粒、挥发、吸附等缺点 ; 摇瓶法仅限于lgKOW < 5的化合物,对于疏水性强的化合物通常用产生柱法。

七、问题与思考 1、为何要在小于0.01 mol/L(正辛醇相)浓度下进行KOW的测定? 2、KOW与化合物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和水中 溶解度之比不同,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