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的护理 南京市江宁医院儿科 严绮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小儿腹泻.  特点:  1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 2 、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  3 、 6 个月 ~2 岁多见  4 、四 季均有发病,夏秋为多。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消化系统疾病 婴幼儿腹泻 王一卓. 定义  大便次数增加、性状改变(水样、粘液、脓 血)为主要症状,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失 衡的病症。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 review 授课对象: 03 级七年制 上课时间:
江干区妇幼保健医院 郑冬雅 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 小儿呼吸道感染 腹泻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 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儿科常见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例 诊治思路分享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感染科 邓莉. 一般情况  性别:男  年龄: 1 岁 2 个月  病史:发热、腹泻、脓血便、腹痛  发病时间:  夏季发病,无明确不洁饮食史  既往体健,出生体重 3kg ,现在体重 8.5kg ,智力行为发育正常.
腹泻病儿的护理 ( infantile diarrhea ) 常见儿科疾病病儿的护理. 概述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系由多种病原、多 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
常用护理技术 一、测量体温二、冷敷降体温 主讲:陶玉兰.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又叫深 部体温。是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范 围。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人体表层温 度。 什么是体温 ?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小儿慢性腹泻病 的原因与治疗.
预防猪流感.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霍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赵志新.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第二十九章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感染性腹泻 北京诺亚同舟 马 风.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腹 泻 病 Diarrhea Diseases 授课对象:03级七年制 授课时间:06年10月16日.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肖延风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上课了 请安静.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腹泻病 铜梁县中医院儿科:李敬红.
幼儿急疹 付伟.
感染性腹泻病的诊断治疗.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婴儿腹泻-PBL病例.
腹 泻 病 Diarrhea.
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 合川区妇幼保健院 儿科 张安蓉.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儿童急性肠炎病例诊治分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罗家铭 沈振宇.
小儿腹泻疾病查房 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 儿科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及液体疗法.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第一节 儿科病史与体格检查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 苏娟.
急性呼吸道感染.
腹泻病 Diarrheal disease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第27章 肠道病毒.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     
轮状病毒性肠炎 诊疗新进展.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小儿腹泻 潍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刘长云.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的护理 南京市江宁医院儿科 严绮绮

概述 临床症状 传播途径 病因病理 预防措施 治疗 护理

概述 轮状病毒性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发病季节多在9-12月份,故称为秋季腹泻,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受到过轮状病毒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亿-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导致65万名婴儿死亡。在我国,每年也约有1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死亡3-4万例。

临床症状 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度;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大便,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6.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轮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幼儿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和玩具等物品而感染。 传播途径

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粘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 病因病理

卫生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不能减少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由于尚无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特效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纠正脱水,维持电解平衡),因此,预防显得极为重要。 预防措施

一般的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母乳喂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带孩子到公共场合,避免交叉感染;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但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免疫接种。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除了疫苗,没有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完全消除轮状病毒或它的传播。 实践证明,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减轻腹泻症状,进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尤其是重症腹泻唯一和最经济的手段。 预 防 措 施

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对象为2个月以上的儿童,主要为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接种方式为口服;免疫程序为每次一剂,每年免疫一次。发烧、患严重疾病、胃肠疾患、严重营养不良、有免疫缺陷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不要接种或暂缓接种。 预防措施

临床治疗主要为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静脉点滴病毒唑,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调整饮食,口服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及微生态制剂丽珠肠乐、促菌生、妈咪爱等。

发热的护理 补液的护理 饮食护理 心肌损伤的护理 臀部护理 消毒隔离 心理护理 护理

发热的护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病室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若体温<38.5℃时,可采取减少衣被、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若体温≥38.5℃时,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指导家长给患儿多饮水,及时更换潮湿内衣,并防止着凉。若患儿有高热惊厥史,应严密观察患儿体温情况,及早给予处置,必要时应用镇静药物。

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即起到纠正脱时水的作用,又不加重心脏负担。应分次少量服用,并在服补液盐期间让患儿自由饮用白开水;在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纠正高渗性脱水,应将补液盐多加1/3的白开水稀释,避免一次大量饮用导致高钠血症,增加心脏负荷。呕吐频繁及重度脱水者采用静脉补液,需严格执行医嘱,按无菌技术操作,遵循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因患儿多伴有心肌损伤,故补液时即要起到纠正脱水的作用,又不能增加心脏的负荷,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及脱水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必要时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补液的护理

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h,其他均应继续饮食,即可促使肠黏膜再生修复,降低肠黏膜的渗透性,避免诱发肠黏膜萎缩,又可保证机体营养和能量供给,防止营养不良。母乳喂养者应继续哺乳,暂停辅食;因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故人工喂养者,应暂停乳类喂养,可用米汤、豆制代用品或发酵奶等,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食,如粥、面条等,应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的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饮食护理

心肌损伤的护理 护理时应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患儿充分休息,减少氧耗,减轻心脏负担。尽量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各项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哭闹,限制活动量。

臀部护理 应勤换尿布,并保持尿布平整干燥;尽量不使用纸尿布,而用纯棉的软布。患儿每次便后均需用温水洗净,并用干毛巾吸干,不可直接在臀部擦洗;可涂香油或其他护臀用品,但涂药时应注意,使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动,力量适中。如皮肤出现溃烂、破损,应尽量暴露臀部,也可用红外线等照射,注意防止烫伤。

消毒隔离 轮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经粪-口途径,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应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与其他疾病患儿分室居住,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严格洗手,对衣物、用具、尿布及便盆严格分类消毒。床、床头桌、地面每日擦拭两次,病室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2次/天,用4%过氧乙酸熏蒸1次/周,做好终末处理。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为婴幼儿,他们表达能力差,每天腹泻次数达数次,甚至数十次,腹泻持续时间长,患儿体重明显减轻,患儿痛苦,家长心情急噪,所以,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耐心的向家长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以亲切的话语、娴熟的技术、细心的护理、真诚的态度赢得家长的配合。 心理护理

已阅 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