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科技大學簡介 報告人:國際事務暨公共關係中心 國際事務組長 郭冠麟 博士
大 綱 壹、龍華科技大學簡介 貳、系所介绍 參、辦學績效 肆、大陸交流現況 2 2
一、學校簡介 校史發展 1969年創校 2001年奉准改名為「龍華科技大學」, 為北區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學。
一、學校簡介 師資介紹 專任教師257人 兼任教師295人 專任教師為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77.04% 專任教師具博士學位比:
現有學生數 一、學校簡介 現有學生數為10,042人:大學生9,734人、研究生308人 大學部 研究生 總計 日間 進修部 小計 碩士生 碩士在職專班 5,979 3,755 9,734 230 78 308 10,042 現有學生數為10,042人:大學生9,734人、研究生308人
學校位置 一、學校簡介 台北市 五股 新莊 林口 土城 中研院 鶯歌 龜山 桃園縣 262萬人 195萬人 新北市 382萬人 中壢 36萬人 台北市 龜山 中研院 本校 林口 五股 鶯歌 土城 新北市 382萬人 桃園縣 195萬人 新莊 8.6萬人 7.8萬人 7萬人 262萬人 中壢 距台北車站30分鐘車程。 距桃園國際機場40分鐘車程。
大 綱 壹、龍華科技大學簡介 貳、系所介绍 參、辦學績效 肆、大陸交流現況 7 7
二、系所介紹 教學單位介紹 本校設有三個學院: 1. 工程學院 2. 管理學院 3. 人文暨設計學院 共十四系及六個碩士班。
工程學院 二、系所介紹 電機工程系暨碩士班 電子工程系暨碩士班 機械工程系暨碩士班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暨碩士班 資訊網路工程系 貴重儀器中心 電漿應用技術研發中心 貴重儀器中心
二、系所介紹 國際企業系 企業管理系暨碩士班 管理學院 資訊管理系暨碩士班 工業管理系 財務金融系 專案管理中心 國際認證中心
人文暨設計學院 二、系所介紹 應用外語系 觀光休閒系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中心 藝文中心 數位內容多媒體技術 研發中心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 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 觀光休閒系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中心 藝文中心 數位內容多媒體技術 研發中心
大 綱 壹、龍華科技大學簡介 貳、系所介绍 參、辦學績效 肆、大陸交流現況 12 12
三、辦學績效 1991年至2010年臺灣高等技職校院數量與結構變化圖 現況:高等技職校院共91所。 公立19所(20.7%),私立72所(79.3%)。
台灣高等教育校院三項最重要且客觀之辦學績效指標 三、辦學績效 台灣高等教育校院三項最重要且客觀之辦學績效指標 教學卓越計畫 教育部評鑑 典範科技大學計畫
教學卓越計畫 (91 30 22) 為一高度競爭型的計畫,每年均需接受評估。 91所科技大學/學院每年僅約30所可獲得。 三、辦學績效 教學卓越計畫 (91 30 22) 為一高度競爭型的計畫,每年均需接受評估。 91所科技大學/學院每年僅約30所可獲得。 連續9年(2006-2014)皆獲得者僅22所。
三、辦學績效 本校教學卓越計畫推動成效 龍華科技大學辦學卓越績優,連續9年(2006~2014年)獲得臺灣教育部核定執行教學卓越計畫,共獲補助4億9仟685萬元,獎勵金額為台灣北區私立技職校院第1名,超越多所公立學校。
本校教育部評鑑結果 系),全數獲得一等。 三、辦學績效 本校於2010年底接受4年一次的評鑑。 校內16個專業學院及科系(4個學院+12個 系),全數獲得一等。 為該年度受評學校中最優良成績。
三、辦學績效 教育部典範科技大學計畫 本校榮獲教育部年典範科技大學計畫,成立產學研發中心,為北部唯一入選之私立科技大學。
大 綱 壹、龍華科技大學簡介 貳、系所介绍 參、辦學績效 肆、大陸交流現況 19 19
與大陸各地區之本科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簽訂姊妹校建立合作關係。 現今簽訂姊妹校之學校約50餘所。 四、大陸交流現況 姊妹校 與大陸各地區之本科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簽訂姊妹校建立合作關係。 現今簽訂姊妹校之學校約50餘所。
大陸學生人數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學位生27名。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習生284名。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大陸學生總計311名。 四、大陸交流現況 大陸學生人數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學位生27名。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習生284名。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大陸學生總計311名。
赴龍華科技大學研習1學年或1學期,龍華修業期满,頒發修業證明。 於原校就讀2年,完成修讀,畢業時取 得原校文憑。 四、大陸交流現況 研習生 赴龍華科技大學研習1學年或1學期,龍華修業期满,頒發修業證明。 於原校就讀2年,完成修讀,畢業時取 得原校文憑。
四、大陸交流現況 研習生 赴龍華科技大學研習1學年,龍華修業 期滿,頒發修業證明。 於原校就讀3年,完成修讀,畢業時取 得原校文憑。
四、大陸交流現況 2009年至2013年龍華科技大學大陸研習生數量變化圖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