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 贾睿楠 别依凡 段若楠 孙世成 石金源 郭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Advertisements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循环流动》 段玉佩. 1 教材 分析 2 学情 分析 3 教学 设计 4 教学 过程 5 教学 反思.
第四章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 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 细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
第二节 结缔组织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细 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态.
七、血液及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blood) 红色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构 成,成人血量为 4000—5000 毫 升,占体重的 7—8% 。
第六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Chapter 6 Blood and Hemopoiesis 主讲人 肖家祯.
第 4 章 血液、淋巴和 血发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 血浆 白 C 血小板 红C红C红C红C 血液的组成 血液 血浆 血浆 血 C 血 C 红 C 白 C 血小板 水( 90% ) 其它.
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燕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血细胞生理  血液凝固  血型于输血.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blood ) 血液 血浆(细胞间质)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酶 血浆蛋白、脂滴、酶 无机盐、激素等.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第三章 血 液 细胞外液的 4/5 在血管外 组织液 1/5 在血管内 血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体内不断循环,是内环境中最活跃 的部分, 是沟通各种组织液与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气体和物质交换、散热; 参与生理性止血 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血 液 blood. 血液 (blood) 红细胞 ( erythrocyte ) 血细胞 白细胞 ( leukocyte ) 血液 血小板 ( blood platelet ) 水 血浆(细胞间质) 血浆蛋白,糖,维 生素, 激素, 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
血液 BLOOD 血液 细胞内、外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体重的 60% 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具体环境 内环境 为细胞内各种生化 反应进行的场所 组 织 液 4/5 血 浆 1/5.
第三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blood vessel
猜谜语 胸中有个大雪梨,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
第十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学习要求: 1.掌握心肌生理特性; 心动周期与心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及影响.
旧知回顾:心脏结构 1.心脏内部有个 腔,分别是: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 3.心室与 脉相连,心房与 脉相连。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其作用是: 5.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四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同 动 静 瓣膜.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 血液循环(第1课时).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三章 血液(Blood) 体液 体内的液体。(占体重60%)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7  8%
1.2 人体生命活动 需要的环境条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州四中 李振庄.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
血液循环复习 平远县城南中学 执教老师:李寿香.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心.
心血管系统 第十一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总 论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七、心的神经
水 肿.
第十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二十六讲: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Overview [haiˈdrɔlisis ] 1. 轮流地, 交替地 [ɔ:l,tə:nitli] 电.
第三章 血 液.
赞美诗 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我——
填字游戏 热__沸腾 心__来潮 血 一针见 __ 浴__奋战 呕心沥__.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5.4 血液与循环 1 人和动物体含有大量的水 2 血液的结构和功能 3 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章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3.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课时) 血液循环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第八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血液生理.
第三章 血液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任何器官缺血都可造成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许多疾病会导致血液成分或性质改变,又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具有运输、缓冲、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参与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第二十一單元.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血 液 循 环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四课时).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TP SLYTYZJAM.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第十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小组成员: 贾睿楠 别依凡 段若楠 孙世成 石金源 郭奎 第八章 血液与循环 小组成员: 贾睿楠 别依凡 段若楠 孙世成 石金源 郭奎

一 、人和动物体内的水 二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三 、哺乳动物的心血管系统

一 、人和动物体内的水 体液:体内以水作为基础的液体。 体液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 细胞外液 血浆(存在于血管) 细胞内液 管内液 体液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 细胞外液 血浆(存在于血管) 管内液 淋巴(存在于淋巴管)

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 血浆在血管中流动,通过胃、肠、肾、肺和皮 肤等器官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二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血液:血浆、血细胞,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血浆: 水、低分子物质、蛋白质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 血浆55% 白细胞 血细胞 45% 红细胞

1、血浆 淡黄色液体 成分: 水(约占92%) 晶体物质(主要是盐类) 胶体物质(血浆蛋白) 其他物质 血浆渗透压

血浆蛋白:(3 种) ◆ 清蛋白 含量多,提供80%胶体渗透压 ◆ 球蛋白 与某些物质运输及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纤维蛋白原 主要在血液凝固中起作用

血浆中的其他物质   ◆ 葡萄糖:空腹时100 mg/100 mL全血;   ◆ 氨基酸、脂肪、酶、激素;   ◆ 尿素、尿酸,等。

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有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占 血浆渗透压的绝大部分。 晶体物质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晶体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形成,占很小一部分。 虽然很小但由于血浆蛋白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对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2、血液的血细胞成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红色: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 数量最多:男 — 400 ~ 550万/mm3; 女 — 350 ~ 500万/mm3; 婴儿、高山地区居民 — 高; 寿命短:120天;死亡率高 — 300万/秒 (肝、脾 巨噬细胞吞噬)

形态: 哺乳类、人: 双凹圆盘状、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 无核、无其他细胞器; 低级脊椎动物:圆球形、有核 特点: 含有血红蛋白,Hb中含有铁,可与氧结合。 另一种重要物质: 碳酸酐酶,助于二氧化碳的运输。 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 无色 ● 数量少:7000(5000-10000)/mm3 ; ● 形态:较大、球形、有核; ● 变形运动 → 游走性; 毛细血管(血液)←→ 组织(组织液) → 淋巴管(淋巴液) → 心脏; ● 分布: 血液、组织液、淋巴系统、结缔组织 白细胞的类型 功能

① 白细胞类型 — 细胞质中有无颗粒 A. 颗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 嗜碱性粒细胞; ● 嗜中性粒细胞; B

A. 颗粒细胞 ● 形态: 细胞质 — 特殊染色颗粒;  核 — 不规则、分叶 ● 类型:(依据颗粒的性质划分)  嗜酸性粒细胞: 酸性染料 → 红色;  嗜碱性粒细胞: 碱性染料 → 深兰色;  嗜中性粒细胞:(最多 50~70%、最重要) 同时被酸、碱性染料 → 红色

B. 无粒细胞 ● 特点:  细胞质 — 无特殊染色颗粒;  核 — 大、圆、不分叶 ● 类型  淋巴细胞  单核细胞

② 白细胞功能:吞噬、免疫 — 保护机体、抵抗外 来微生物的侵袭。

血小板  形态:小、碎片、无核; 碟形,内含有许多颗粒 来源:骨髓内巨核细胞的细胞质的碎片,不是 完整的细胞,具有独立进行代谢活动的必要结构;  作用:形成止血栓 → 凝血(凝结)

血液的功能 运输作用:呼吸气体、营养物质、激素、代谢产物 防御、保护功能:免疫、凝血等。 缓冲功能:酸碱平衡、体温调节。 维持内环境稳态:体液调节。 联系肌体各部分

运输物质 一、从体外吸收到体内的物质: 营养素 氧 二、体内细胞代谢的产物: 代谢产生的废物 激素

凝血 组织受损时,血液从血管流出后几分钟就由液体变成凝胶状体,称为血液凝固。

凝血机制

红细胞、白细胞:被动包裹; 血小板:主动凝聚 — 作用很重要 引发原初反应(但规模很小); 凝结因子:多种(≥12 种) 级联反应:多级反应;逐级引发;逐级扩增; 结果:产生大量、固态纤维蛋白 → 血凝 血液中有抗凝因子(肝素、抗凝血酶等)

血清:血块回缩时析出的液体。 成分:血浆除去纤维蛋白原、少量的参与凝血的 血浆蛋白,增加血小板释放物质。

一次献血200-300 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血液总量: 占体重的7-8% 对身体影响不大 一次失血<10%总量 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血液总量: 占体重的7-8% 一次失血<10%总量 一次失血>20%总量 一次失血>30%总量 对身体影响不大 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危及生命

ABO血型系统 根据红细胞表面凝集原与血清中凝集素不同,ABO系统将血液分成4种类型;  凝集原(抗原):A、B  凝集素(抗体):a (抗A)、b (抗B)

Rh血型系统 凝集原:Rh因子(≥ 8种); Rh阳性:红细胞表面有Rh因子; Rh阴性:红细胞表面无(极少有)Rh因子; 特点:◆ Rh阴性的血浆中也无Rh抗体; ◆ Rh抗体 — Rh抗原诱导下才产生

胎儿Rh因子症:孕妇 Rh阴性 胎儿 Rh阳性(父亲阳性) 胎儿血细胞(阳性 — 含Rh因子) 下一胎胎儿(通常仍为Rh阳性) ↓血渗(怀孕后期、分娩时偶有发生) 母体 ↓ 母体产生Rh抗体 ↓(抗体 — 通过胎盘) 下一胎胎儿(通常仍为Rh阳性) 胎儿红细胞凝集 → 严重贫血、死亡

三 、哺乳动物的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

心脏 心壁: 四个腔 瓣膜 半月瓣 房室瓣 左二右三 主要是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与肺静脉连通 左心房 相通 右心房 右心室 相通 与肺静脉连通 与主动脉连通 与上下腔静脉连通 与肺动脉连通 瓣膜 房室瓣 左二右三 半月瓣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主动脉 左心房 肺静脉 左心室 肺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液循环:三个循环 ● 体循环; ● 肺循环; ● 冠状动脉循环 左心室 → 大动脉(基部)→ 冠状动脉(2根)→ 心脏壁→ 冠状静脉 → 右心房 冠状动脉硬化、堵塞 → 心肌死亡

心脏能不断、节律性搏动的原因——心脏结构、功能特点 1、充足的血液供给 冠状动脉循环 → 氧、营养素; 冠状动脉硬化、堵塞 → 心肌死亡; 2、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横纹肌、基本结构似骨骼肌 ◆ 单核、横纹、短柱状; ◆ 心室肌细胞有分支 ◆ 细胞间联系密切 ◆ 线粒体多。

3、心肌生理特点 ◆ 收缩性 ◆ 自动节律性: 心肌细胞通过自身内在的变化有节律地兴奋引起心脏节律性收缩。心脏中自动性节律起源的一定部位----起搏点。 (区别于骨骼肌的最显著特点)

兴奋如何产生和传导? 特殊传导系统 定义 心肌分化出的一类心肌细胞构成; 具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功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似神经细胞; 组成:窦房结、房室结; 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兴奋的传导 两条途径: ♦ 窦房结 → 心房肌 → 心房肌同步收缩; ♦ 窦房结 → 房室结(第二个起搏点)→房室束 → 左、右束支→ 浦肯野氏纤维 → 心室全部细胞 → 收缩; 兴奋在房室结延搁 ~ 0.07秒; 此段时间内,心房完全收缩,全部血液 → 心室;

血管:1. 动脉; 2. 静脉; 3. 毛细血管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功能:① 把血液从心脏引导到机体的各部分。 ② 作为有弹性的血库调节血量和血压。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管内有静脉 瓣。 功能:从身体各处将血液送回心脏;贮血库

毛细血管 概念: 连通微动脉和微静 脉之间的血管。 结构特点: 1、管径小;2、管壁薄;3、血流速度慢。 功能: 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介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液循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循环: 介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液循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  壁薄——通透性强;  网状分支 → 表面积大 → 物质交换面积大  网状分支→ 总横截面积大、管壁摩擦力大→ 流速慢 → 物质交换时间充裕

人体血压测量 血压: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一般测定的人体血压是肱动脉的血压。 正常血压范围:舒张压:60-90 mmHg 收缩压:90-140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