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计算机化、网络化。 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信息化。 企业办公自动化(OA)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指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 企业的主要产品实现CAD,CAE,CAPP/CAM; 建立企业Intranet 或网站,开展电子商务(EC); 发展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ESS (Executive Support System),ES (Expert System)
ERP的四大核心思想 1.以业务流程重组(BPR)为先导 传统商务环境下,企业多按职能部门进行具体业务的运作与考核。按专业职能分别执行任务,各自处理信息,阻隔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也降低了具体业务在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ERP要求企业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决策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依物流、资金流设计具体业务流程,及时汇总整理每日营运资料,实时跟踪生产过程,处理生产中的动态信息,从而实现 JIT管理,全面质量控制,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实施ERP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ERP的四大核心思想 2.以供应链管理(SCM)为重点 ERP系统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供应链跨越了部门与企业,形成了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与零售商和最终用户。SCM从市场竞争出发,实现了上下游企业资源与业务的重组,大大改善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率和效果,消除了中间冗余的环节,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
ERP的四大核心思想 3.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中心 市场的激烈竞争使企业关注的焦点逐渐由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客户上来。尤其是在营销、客户服务等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前台领域。客户关系管理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集中应用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身上。其目标是通过缩短销售周期和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寻求扩展业务所需的新市场和新渠道,并通过增进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等方面来改善企业的管理。
ERP的四大核心思想 4.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ERP将围绕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以及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服务。它支持企业的动态联盟、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方式和协同工作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商贸活动涉及的职能机构集成起来,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流转和优化。
ERP应用效果的国际评判标准 被称为“MRP”之父的Oliver Wilt开设了一家国际权威的企业资源计划评审机构,他把实施效果按照应用水平定为四个级别,从优秀开始,分别为A、B、C、D,每一级都有明确的标准 。
A级企业的标准 全公司上下必须都在有效地运用ERP系统,从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到生产制造和库存管理,从车间作业到物资采购以及计划预算等等。经过一定的数据积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ERP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准确地分析和制订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同时,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可以通过ERP系统安排好相应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和资金计划。并且,企业的基层管理队伍可以通过ERP系统操作下达日常的工作指令。
B级企业的标准 在ERP系统的选型、实施和应用过程中,都能得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但在决策支持方面,ERP系统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而仅限于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队伍的使用。
C级企业的标准 一般都以多部门局部应用为主,ERP系统主要作为客户/销售订单录入、制造/作业单管理、采购计划编制、财务凭证录入和财务报表产生的工具。以库存管理为主,企业的每个或多个部门都在独立地运用ERP系统,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完全集成。如果企业在定位上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只是在实施中没有达到集成的效果,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业务流程重组(BPR)来帮助进行有效的ERP系统实施。如果企业选择的并不是一个集成的系统,无论如何调整和实施也不能达到更高标准。
D级企业的标准 ERP应用往往是单一部门的,例如,财务部门在用,其他部门由于数据不准确,或者对系统缺乏全面深人的了解而搁置不用。
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模式 1.前台:建立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1)建立基础电子商务平台。内容包括企业的主页、企业产品的广告宣传、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服务内容的介绍,以及其他如电子邮件等功能。 (2)建立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可包括卖方解决方案,买方解决方案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即以中介形式在网上将供应商和采购商联系在一起,通过向客户提供会员服务收取月租费或按交易记录收取交易费。
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模式 2.后台:建立以ERP为核心的集成系统 一个真正信息化的企业,企业内外所有的工作都应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完成。这些内容包括企业资源计划、计算机集成制造、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等。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根据美国史坦迪公司的调查数据,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为26%。不成功的因素包括:“撤项”、“降低项目目标”、“资金超出预算(平均超178%)”、“项目周期无限拖长(平均超230%)”。由于国内后两项通常不判定为失败,因此按国内标准美国信息化的成功率为60%左右。因此,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存在着较大风险。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1.财务风险 信息化项目投资少则上百万,多则数千万,包括ERP软件费、网络硬件费、实施服务费(费用比大致为1:2:3)。如果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会带来较大财务损失。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2.实施风险 实施风险包括ERP软件选型、实施服务商选择、实施进度控制、实施成本控制等方面。上述企业信息化实施工作不当,轻则增加成本、延长进程,重则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3.业务风险 业务风险包括业务量增加、业务流程混乱、业务数据混乱、业务处理错误等方面。业务风险常发生在新系统上线初期,不仅影响企业业务工作的开展,导致企业业务损失,而且会增加企业信息化实施工作的成本和进程。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4.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包括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思想混乱、管理职能虚化、员工凝聚力下降等方面。管理风险存在于企业信息化实施工作的全过程,轻则增加成本、延长进程,重则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风险 5.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包括系统安全风险、关联方业务合作风险等。企业信息化不仅是对企业内部的一场革命,而且会影响到外部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相互相成。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1.清晰准确的项目目标 企业要结合自身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清晰准确的项目目标。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必须坚持效益优先,不能盲目追求“高大全”。企业实施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把ERP理解为现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首先是一场管理变革,借助外脑如专业咨询机构参与项目目标的评估与制定。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2.强有力的项目团队 企业信息化绝对不能单纯依靠IT部门,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和项目关键用户三级项目组织。尤其是项目实施小组成员应业务经验丰富、IT素质高、富有创新思维,并赋予其部门业务与流程改造的权利。要注意三级项目组织之间的工作联结。对项目的实施应实行规范的项目管理与业绩考核制度。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3.变革管理体制 要按照整体流程最优的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改造。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4.实行项目监理制度 项目监理作为建设方授权的代表,对项目实施发挥监督、控制、协调和建议作用,确保项目实施质量、进度和成本三个方面的控制目标。建设方通过引入项目监理,监督和指导承建方与建设方密切配合并确保项目业务需求的完整性,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项目监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扮演参谋和顾问角色。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若干经验 4.实施企业信息化要循序渐进 实施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环境等各个方。要实现企业基础管理的规范化,尤其是基础数据的规范。要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IT素质。要注意流程和机构改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企业信息化要遵循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