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田径运动员选材 集宁师范学院 体育系 宋小凤
田径运动员选材 国内外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特征与参考标准
田径运动员选材就是选拔田径运动天才,即把田径运动天赋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挑选出来。 两台JVC摄象机,用外同步装置连接,摄象机主光轴呈直角,拍摄频率为25桢/秒,解析画面位50场/秒
中心任务 是在田径运动各项者中寻找更具运动天赋,能达到更高运动成绩的人才。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国内外田径运动员 选材的研究现状 田径运动员选材由来已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选优意识 经验选材 科学选材
从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代奥运会开始,各参赛队就选派最悍、最勇猛的斗士去为本部族争光,存在朦胧的选优意识。 1896年开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各个国家或地区都选派竞技水平最高的人作代表参加奥运会和其它比赛,选优意识已较为明显。
本世纪40年代以前,各国开始重视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运动员的选拔主要靠教练员的观察和直觉,用皮尺、秒表等进行简单测量,然后凭经验作出判断。 从50年代开始,大量生物学科的测试技术与先进仪器引进体育领域,国际竞技运动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运动员的选材日趋科学化。世界各国普遍重视
目前,国外运动员选材有两种流派:一是系统体制选材,以俄罗斯、德国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点为: 1、举国上下一条龙,选材体制健全; 2、重视普查与层层筛选; 3、建立指标体系和优秀运动员模式; 4、竞赛制度与各级选材要求紧密配合; 5、注重选材理论的研究。
二是分散体制选材,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不组织大规模的选拔,大多以教练员的经验加上部分指标测试,在较大程度上采取自然淘汰法选材。
50年代中期,才随运动训练的发展开始萌发,如1959年第1届全运会,国家体委组织了对田径运动员形态、素质和技术的调查测量。 中国对运动员选材的研究 50年代中期,才随运动训练的发展开始萌发,如1959年第1届全运会,国家体委组织了对田径运动员形态、素质和技术的调查测量。 70年代是选材科学的起步阶段对5175名运动员的21项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了测量,为多项运动员形态选材提供了依据。 分析
80年代是选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段。1980——1982年间,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了《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课题研究,动员8个单位239名科研人员,测试了14871位运动员的102项指标,获得748万个数据,撰写了123篇论文,为运动员科学选材开辟了道路。
第一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内容 身体形态 生理机能 运动素质 心理素质 运动技术 教练员经验评价
田径运动的选材方法 遗 传 年 龄 体 型 身体素质 生理机能 生化特征 心 理 运动技能
第二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特征与参考标准 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其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一)身体形态 短跑运动员的外观形态一般是中等或中等以上身材,肌肉发达,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腱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 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应侧重以下指标。
身 高 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 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400米运动员为180厘米±5厘米。 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 ± 5厘米、400米运动员为170厘米±5厘米。
比大小腿长 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 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高) x100]
踝围 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
(二)生理机能 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由于血色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水平和输送氧气的能力,肺活量表明人体呼吸功能的潜在能力,台阶试验反映人体动态机能水平,所以,具体要求为:血色素男子120~140克/升以上,女子105~125克/升以上,台阶指数105~115。
(三)身体素质 成绩动态 13~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为男子25—26岁、女子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早期短跑成绩与进展速度反映了先天赋予的快跑能力和短跑潜力,是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直觉而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动素质 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这些素质与遗传关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
(四)心理特征 反应速度快,速度感觉好,感知敏捷性强,以及有“想跑得很快”的强烈愿望,是优秀短跑选手的重要心理特征。起跑反应时(ms)为男210、女234,听觉反应时为男268、女225,动觉时间误差率为男13.99%、女14.69%。
(五)短跑技术 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平稳,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跑的直线性好。
2.步频指数: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 短跑技术的三项指标 1.支撑时间:优秀短跑选手快跑时蹬离支点特别快,腾空阶段较长。 2.步频指数: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 3.步幅指数(100米跑平均步幅÷身高):生长发育期,步幅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的。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成等比关系。
二、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 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耐力项目。决定中长跑竞技水平的肌纤维类型、心肺功能、最大吸氧量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身体形态 中长跑运动员的形态特征是相对体重较轻,下肢较长。 指标:体重/身高x 1000 数值以小者为好 下肢长/身高x 100 数值以大者为好
(二)生理机能 一般用肺活量与安静脉搏(晨脉)两项作为测试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指标,肺活量以数值大者为好,安静脉搏以数值小者为好。
有氧能力与肌纤维类型,是中长跑运动员选材中非常重要的两项指标。氧运输系统功能是影响人体健康、体质状况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最常用的是最大耗氧量与无氧阈值。 追究我国跳高项目大起大落的原因,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际的分析研究。而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化认识的提高,
最大耗氧量:男子70毫升/千克,女子60毫升/千克。 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的“临界点”即无氧阈,故无氧阈出现的早晚也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无氧阈时耗氧量男子应为50毫升/千克,女子40毫升/千克。
有研究证明,最大耗氧量的93%决定于遗传,而训练可大大推迟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的转换(可改进45%),就是说无氧阈值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因此,无氧阈值是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更有效的指标。在中长跑运动员优选阶段。主要是检测无氧阈值。
肌纤维 人类骨骼肌纤维由慢肌(红肌)和快肌(白肌)组成。由于肌纤维的组成是先天遗传决定的,训练不能改变红肌与白肌的百分比组成,而红肌纤维用氧能力高,耐力好,所以红肌纤维比例大足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重点选拔阶段要及时做肌纤维检测,可采用直接测定(活检)和间接测定两种方法。
(三)身体素质 一般身体素质:包括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等项; 专项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耐力与一般耐力的600米或1200米跑、100米跨跳与俯卧屈伸腿、越野跑等项。在两类素质中,应以专项身体素质为重点,同时不忽视一般身体素质。
(四)心理素质 中长跑运动时间长、强度大,且单调乏味。要求运动员自觉性强,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情绪稳定,能承受长时间的大强度负荷;有拼搏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 运动员对气候、地理、生态环境,的适应很重要。
(五)技术方面 中长跑要求后蹬实效性好,前摆积极有力;两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与腿部动作协调配合;整个动作自然、放松,重心移动较平稳,跑的节奏较快。
三、跨栏跑运动员的选材 跨栏跑是在快速奔跑中越过固定数目、距离和高度的栏架,技术复杂、节奏性强的运动项目。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和跑跨结合的能力。 跨栏跑与短跑运动员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跨栏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专项素质、技术与意识上还有特殊的要求。
(一)身体形态 身高 身材高有利于跨越固定高度的栏架和用3步跑过固定的栏间距离,跑400米栏则可以减少栏间跑步数。但直道栏运动员的身材也不宜太高(男子2米以上,女子1.80米以上),太高势必栏间3步跑得拘束,降低过栏的灵巧性与协调性,影响全程跑的节奏。
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x1000) 优秀跨栏运动员男子110米栏的克托莱指数为400,女子优秀跨栏运动员为350。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为407。
比下肢长 (下肢长/身高x100) 这个指数是反映人体下肢长 度和重心高度的重要指标。。下 肢较长则为运动员形成高重心、 快节奏的“跑栏”技术创造了有 利条件。
比大小腿长 [(下肢长B—小腿长A)/小腿长A×l00] 这个指数反映人体大/小腿长度的比例关系。在下肢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大腿长度较短的运动员摆动半径小些,有利于抬腿和加快摆速及形成良好的大小腿折叠过栏技术。
(二)专项素质 1.速率:提高栏间跑的步频和过栏动作速率是关键。速率的遗传性较大,若某运动员有杰出的速率,其他素质即使不太理想,也可作为苗子入选。
2.立定十级跨跳和100米跨跳:可反映运动员腿部力量和快速蹬伸能力,其动作结构和用力方式接近于连续起跨攻栏和跑与跨结合。
3.协调能力:是综合各种素质和技能而熟练完成动作的能力,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对充分发挥各种素质的潜力有重要意义。
(三)专项技术与专项成绩 1、专项技术 平跑与跨栏跑的时间差(秒)的模式标准是: 男子110米栏为2.0~1.8 400米栏为2.5~2.0 女子100米栏为1.2—1.0 400米栏为2.0~1.5 这个时间差越小,说明跨栏技术越好。
跨栏跑前后半程的时间差(秒)。直道栏应是后半程比前半程快,弯道栏则后半程比前半程慢。
2.专项成绩 是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专项素质水平和专项能力的综合表现。
(四)专项意识与心理素质 在跨栏跑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常出现心理障碍原因外,主要是缺乏跨栏运动员意识和意志品质不佳所致。因此,要优先挑选那些特别喜爱跨栏运动,有勇猛攻栏和积极下栏的意识,对基本技术接受和再现能力好,情绪稳定而又能随机应变,争强好胜且善于控制自己,遇到困难百折不回的运动员,这是成才并在比赛中取胜所必备的专项意识和心理素质。
四、跳跃运动员的选材 跳跃运动包括跳高、撑竿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四个项目,各项的运动形式和要求是不同的,在选材上也各有侧重。
(一)身体形态 跳跃运动员都要求身材高、体重轻、下肢长,身体的围度和宽度较小,臀部肌肉紧缩呈上翘状,跟腱长,脚弓高,脚趾短齐有力,脚掌富有弹性等。
1.身高 身高跳高男选手理想身高为1.95米以上,女选手的身高为1.80米以上。选材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既看他们现有的身体高度,又要考虑他们未来可达到的身高。
2.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x 1000) 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形态指标。跳跃运动员要求身高体轻,在人体成分中,瘦体重较大,脂肪较少,这对克服人体重力、腾越得更高更远是有利的。
3.下肢长 腿长/身高x100 跳高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下肢长,下肢越长身体重心越高,在身高、体重等相同的情况下,下肢较长的运动员便赢得了天赋的有利条件。
由于身材高、重心高,对获取预先高度与远度、加大腾越幅度和提高握竿点高度都是有利条件,所以现代跳远、三级跳远和撑竽跳高运动员的身高均呈上升趋势。如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形态模型特征为:身高1.86—1.90米,体重/身高指数406,腿长/身高指数51%。证明以上三个形态指标的要求是跳跃运动员共需的。
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另外两项形态指标: 骨盆宽/肩宽x100 指人体髋轴与肩轴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衡量运动员体形特征的指数,可间接反映运动员上肢和躯干肌肉的发育程度,指数大些说明上肢和躯干肌肉力量较强。
臂展—身高 由于撑竿性能的改善,运动员的握竿点在不断提高,故选材时不仅要注意身高,而且还应注意相同身高运动员的臂展长度和单臂上举高度,要尽量挑选臂展长度超过本人身高6~10厘米的人,以便提高握竿点,增加摆动半径,给尼龙竿更大的压力,以利于越过更高的高度。
(二)运动素质 跳跃技术与运动素质密切相关,特别是绝对速度、弹跳力和快速力量,是跳跃运动员共同的主要运动素质,是选材的重点指标。
1.绝对速度 跳跃运动要求在高速助跑中准确有力地完成起跳。绝对速度是助跑速度的基础,是决定跳跃成绩的重要因素。高度项目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30米、远度项目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60米测试绝对速度。
2.弹跳力与快速力量跳跃项目 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助跑摸高净跳高度、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和后抛铅球5项测验,能反映运动员的弹跳力、快速力量和全身协调性,并与跳跃运动紧密相关的测试指标。
跳跃各个项目的运动形式和要求有所不同,对运动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选材不仅要重视运动素质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且还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所侧重,如跳远与三级跳远侧重于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和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而跳高与撑竿跳高侧重于助跑摸高和后抛铅球等。
(三)生理机能 跳跃项目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体能潜力,既要有很快的速度,又要有很大的力量,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肌肉活动强度很大,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选材时一般采用台阶试验测定心功指数。
心功指数 是定量负荷机能试验,是反映人体心脏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安静时脉搏次数少,表明心脏收缩力量大,心脏泵血功能强;运动后即刻脉搏次数少,表明完成定量负荷时心脏机能出现节省化现象;恢复期脉搏次数少,表明心脏机能恢复得快。心功指数越小,表明心脏功能越好。
(四)心理素质 心理在运动竞赛中起着调节、控制甚至主导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能和技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 选材时必须重视心理测试与考察,选拔神经系统灵活性高,动作反应特别快,空间本体感觉好、定向能力强,有强烈进取心的运动员。
五、投掷运动员的选材 投掷运动是非周期性速度力量性项目,它们的技术结构都由握持器械、助跑(滑步、旋转)、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组成。要选拔身材高大,粗壮有力,动作速度快,灵活协调和意志坚强的运动员。由于各项投掷使用的器械不同,运动的形式和要求也有所不同,选材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 身体形态 1.预测身高 第一种方法:哈佛利季克测试法 儿子身高: (父身高+母身高)x1.08÷2 女儿身高: (父身高x0.932+母身高)÷2
身体增长百分比 内容 性 别 年 龄 身 高 体 重 臂 展 男 女 11 85.4 89 61.4 64.3 83.9 88 12 87.8 94.6 65.1 74.8 87.1 93.9 13 92.4 96.7 73.2 83.8 91.5 96.6 14 96.8 97.9 84.4 90.7 96.3 98.6 15 99.6 99 92 98.7 16 99.8 99.7 100 99.9 17 18
第二种方法:脚长测试法 成人身高=13岁时脚长(厘米) x 7±3厘米 例如,一个女孩子13岁时脚长26厘米,则成人时身高在1.79~1.85米之间。
身高在投掷项目中占重要地位,因为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绝对力量大,对提高投掷时的出手点和加大工作距离有利。据统计,国际水平的男子铅球运动员身高都在1.90~2米之间,女子身高在1.75—1,85米之间。
2.预测体重 体重表明身体的质量、营养状况和力量潜力等,在选材中同身高一样占据重要地位。一般采用身体形态增长百分比测试法进行预测。例如,一个女孩在13岁时体重65千克,则成人时体重:65÷83.8%二77.56千克。
3.预测臂展 臂展不仅直接影响投掷的工作距离,而且还与肌肉的绝对力量有关。也可采用身体形态增长百分比测试法进行预测。例如一个男孩13岁时臂展1.75米,则他成人时臂展:1.75÷91.5% 二1.91米。据统计,投掷运动员的臂展至少比身高长3—6厘米,较理想的是臂展—身高=8—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