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nucleic acid biosynthesi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DNA损伤与修复.
( Genetic Information Transfer )
第十三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
第三部分 基因信息的传递 遗传中心法则 复制 转 录 翻 译 DNA 蛋白质 RNA 反(逆)转录 复制.
Molecular biology for ecologists
基础分子生物学.
彻底搞清楚promoter, exon, intron, and UTR
RNA的合成与加工 生物化学.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反转录作用(逆转录) 一、DNA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 DNA是由四种脱氧核糖核酸所组成的长链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传递.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水电十一局中学 水电十一局中学 马月青.
遗传信息的复制与传递 第 三 篇 Jianjun Xie, M.D. , Ph.D
第 十一 章 DNA 的 生 物 合 成.
第八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第一节 DNA的复制 第二节 DNA的损伤及修复.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 长阳一中 黄家国.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DNA RNA Protein 8 蛋白质生物合成及加工 绪论 1 绪论 癌基因分子生物学 2 核酸的结构和性质 4 基因与基因组
Chapter 30 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RNA Biosynthesis ( Transcription )
建湖县第二中学 杨 军.
第十四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nucleic acid biosynthesis) 返回目录.
第二章 遗传信息的表达 易发平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DNA Biosynthesis,Replication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partment of CMU
全称为核糖核蛋白体,是一种颗粒状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哺乳动物除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第二節 核酸的構造與複製.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partment of CMU
RNA Biosynthesis, Transcription
RNA Biosynthesis, Transcription
RNA Biosynthesis, Transcription
第十四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nucleic acid biosynthesis.
Biochemistry Li Enmin.
第十一章 RNA 生物合成 (转录) RNA Biosynthesis (Transcription) 李志红 三峡大学医学院.
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复制的概况 第二节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第三节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第四节 逆转录作用
DNA Biosynthesis,Replication
第五章 转录(transcription)
Chapter eleven RNA transcription.
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传递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朱利娜.
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 1958年,遗传信息的单向.
第四章 遗传信息的的复制.
第十三章 RNA生物合成和加工 第一节 DNA指导下RNA的合成(转录) 第二节 RNA转录后加工
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
RNA Biosynthesis (Transcription)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医学遗传学.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过程.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乐清市三中 徐岳敏.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转录).
生物化学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14章 DNA的损伤与修复 主讲教师:卢涛.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课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四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nucleic acid biosynthesis

本章主要内容 DNA的生物合成 RNA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的规律 基因表达: 是指将遗传信息由DNA转录为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一、复制(replication) (一)DNA复制的基本原则 半保留复制 复制起始点(ori) 双向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

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AGAACTTAG TCTTGAATC 亲代 AGAACTTAG TCTTGAATC AGAACTTAG TCTTGAATC 子代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双向复制 从复制起始点向2个方向进行双向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ous replication) 冈崎片段

(二)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 解旋、解链酶类 DNA拓扑异构酶 解链酶 单链结合蛋白 引物酶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 1、解旋、解链酶类 解链酶(helicase) 解开DNA双链中氢键,消耗ATP 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 与单链DNA结合,保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 保护复制中的DNA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 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复制前:松弛DNA超螺旋,克服扭结现象 复制后:TopoII作用下,重新引入超螺旋(需ATP供能)

DNA拓朴异构酶 解链酶 单链DNA结合蛋白 SSB 解开、理顺 DNA链、维持DNA单链状

2、引物酶(primase) DNA聚合酶合成新DNA时需要引物(一小段RNA) 引物RNA3’-OH末端作为DNA合成的起始点 引物酶与多种起始蛋白结合形成引发体 引物酶催化合成引物(primer)

3、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催化底物(dATP、dGTP、dCTP、dTTP)聚合 形成3′,5′磷酸二酯键 新链延长方向5 / →3 / 具核酸外切酶活性

原核DNA聚合酶 3′→5′外切酶活性,参与DNA修复校正 5′→3′外切酶、聚合酶活性, 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 具有切口平移作用 ①polⅠ: ②pol Ⅱ: 生理功能尚不清楚,无酶Ⅰ、Ⅱ时起作用 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 具3/-5/核酸外切酶活性,校正作用 ③pol Ⅲ:

DNA复制高保真性的机制 DNA模板指导 正确选择碱基配对 校读功能

4、DNA连接酶(DNA ligase) 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互补链中DNA片段 不能连接单独存在的DNA或RNA单链。

(三)DNA的复制过程 模板DNA解旋与解链,形成复制叉; 形成引发体,合成RNA引物; 按A=T、G=C碱基配对规则,合成DNA; 切除引物、填补空隙、形成冈崎片段; DNA连接酶连接封口,形成长链DNA; 6. 在Tus蛋白参与下,终止复制。 (terminus utilization substance)

5/ 3/ DNA复制示意图 3/ 5/ 3/ 5/ 前导链 随后链 拓扑异构酶 解链酶 单链结合蛋白 引物酶 DNA聚合酶Ⅲ 冈崎片段 5/ 3/ DNA复制示意图 拓扑异构酶 解链酶 单链结合蛋白 引物酶 DNA聚合酶Ⅲ 冈崎片段 DNA聚合酶Ⅰ DNA连接酶 3/ 5/ 3/ 5/ 前导链 随后链

二、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概念: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酶:逆转录酶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功能 RNaseH功能(水解RNA-DNA杂交链)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功能

逆转录过程 ---- ---- -- -- ---- -- -- -- ---- ---- -- -- ---- ---- -- -- cDNA整合入宿主细胞DNA分子中 ---- -- -- ---- -- -- -- ---- ---- -- -- ---- ---- -- -- 逆转录酶 ---- ---- 逆转录酶 -- -- ---- ---- RNase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毒RNA RNA-cDNA 杂交体 cDNA 双股cDNA 宿主细胞 DNA分子 ---- ---- 整合了cDNA的宿主 细胞DNA分子 意义: 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有助于基因工程的实施

HIV生活史

三、DNA复制与端粒、端粒酶 (telomere、telomerase) 端粒: 是由蛋白质和DNA紧密结合的结构 端粒酶: 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RNA的逆转录酶 端粒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1. 端粒酶活性与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2. 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 3.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

端粒酶合成端粒的爬行模式 3’ 5’ 3’ 5’ 3’ 5’ Further polymerization C U A G AAAACCCCAAA 3’ 5’ DNA5’----TTTTGGGGTTTTG-OH(3’) 3’---- 端粒酶合成端粒的爬行模式 C U A G AAAACCCCAAA 3’ 5’ DNA5’----TTTTGGGGTTTTGGGGTTTT 3’---- G-OH(3’) C U A G AAAACCCCAAA 3’ 5’ DNA5’----TTTTGGGGTTTTGGGGTTTTG-OH(3’) 3’---- Further polymerization

四、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人工诱变(induced mutation) 突变

(一)引起突变的因素 物理因素:紫外线、各种辐射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烷化剂、芳香烃类 生物因素:RNA病毒等

(二)突变的类型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 错配) 框移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转换(transition) :A  G 或 C  T 颠换 (transversion):嘌呤碱  嘧啶碱 框移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缺失、插入1个碱基 重排(rearrangement)

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 血红蛋白中遗传信息的异常 正常 DNA …TGT GGG CTT TTT… mRNA …ACA CCC GAA AAA… HbA(β链) (氨基末端)苏 脯 谷6 谷 赖 异常 CAT GUA HbS(β链) 缬6

HbA与HbS比较

由基因重排引起的两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

(三)DNA的损伤修复 光复活 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 SOS修复

光修复(photoreactivation) 紫外辐射 DNA链上两个胸腺嘧啶残基间形成二聚体 光修复酶

核酸内切酶 切除修复 (excision repair) DNApol Ⅰ,DNA ligase

重组修复 (recombinational DNA repair)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transcription)

一、参与转录的主要物质 转录模板 RNA聚合酶 底物 终止因子

(一)转录模板 转录的模板:DNA双链中的一条 模板链:DNA双链中具有转录功能的一条链(template strand) 编码链:贮存有遗传信息与模板链互补的一条链(coding strand)

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 5/ 3/ 3/ 5/ 不对称转录: 1、RNA分子上只有一条可转录 2、模板链并不总是在同一单链上 RNA合成方向:5/→3/

DNA 5´……G G A G T A C A T G T C …3´(编码链,+, ) 3´……C C T C A U G U A C A G …5´(模板链,-,) ↓(转录) 5´…… G G A G U A C A U G U C ……3´ mRNA ↓(翻译) N…… Ala …Val… His… Val … C 多肽

(二)RNA聚合酶——原核细胞 (RNA polymerase) 亚基 功能 2 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  与转录全过程有关 ′ 结合DNA模板  辨认起始点 全酶:核心酶( 2  ′) + 起始因子()

(二)RNA聚合酶——真核细胞 类型 细胞内定位 催化转录产物 对鹅膏蕈碱的反应 Ⅰ 核仁 rRNA前体 耐受 类型 细胞内定位 催化转录产物 对鹅膏蕈碱的反应 Ⅰ 核仁 rRNA前体 耐受 Ⅱ 核质 mRNA前体 极敏感 Ⅲ 核质 5SrRNA tRNA 中度敏感

(三)底物 RNA聚合酶的底物(RNA合成的原料): ATP、GTP、CTP、UTP

二、转录过程 (原核生物) 转录起始 2、转录延长 3、转录终止

转录起始(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①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启动子 -10核苷酸——TATAAT(Pribnow 盒)富含AT -35核苷酸——TTGACA 启动子 ②形成第一个3 / ,5/-磷酸二酯键,σ因子脱离全酶 (第一个核苷酸:GTP或ATP)

转录起始动画

2、转录延长(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核心酶催化,在模板指导下沿5/-3/方向延伸RNA链 转录空泡

3、转录终止(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非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子 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子 终止子 terminator

非依赖ρ因子的终止 1、GC丰富,重复序列 2、形成发夹样结构

依赖与ρ因子的终止

转录全过程

真核细胞mRNA前体的加工 mRNA的前体:核内不均一RNA(hnRNA) (hetero –nuclear RNA) 转录过程中的5/端加帽与3/端加尾的修饰 2. 切除内含子(intron),拼接外显子(exon) 非编码序列 编码序列

m7GpppNm poly A 帽子结构 尾巴结构

DNA和RNA生物合成的比较(1) 复制 转录 1. 原料 dNTP NTP 2. 模板 DNA两条链 DNA一条链 3. 引物 需要RNA引物 不需引物 4. 新连延伸方向 5ˊ→3ˊ 5ˊ→3ˊ 5. 主要酶类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解旋、解链酶类 (α2ββˊσ) 引物酶 终止因子(ρ) DNA连接酶

DNA和RNA生物合成的比较(2) 复制过程 转录过程 模板DNA解旋与解链, σ因子辨认起始点, 形成复制叉; 带动全酶解开DNA双链, 复制过程 转录过程 模板DNA解旋与解链, σ因子辨认起始点, 形成复制叉; 带动全酶解开DNA双链, 形成引发体, 促使转录起动; 合成RNA引物; σ因子随之脱落下来; 3. 按A=T、G=C碱基配对 在核心酶催化下, 规则,合成DNA; 使RNA链不断延长; 切除引物、填补空隙、 ρ因子终止链延长。 形成冈崎片段; DNA连接酶连接封口, 形成长链DNA; 6. 在Tus蛋白参与下, 终止复制

《核酸的生物合成》课堂练习 基因表达包括下列过程 DNA的半保留复制包括下列要点 复制 B. 转录 C. 翻译 逆转录 E. 以上都是 以其中一条单链为模板 C. 严格遵守G ≡ C 、A = U碱基配对法则 合成的子代DNA中,只有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E. 子代DNA中只有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与亲代完全一样

DNA复制过程中发生下列酶促反应 4. 文献刊登的基因序列,通常指的是 5. 辨认转录起始位点的是 解链酶将DNA双链局部解开为两条单链 B. 引物酶催化合成RNA引物 C. DNA Pol Ⅲ催化合成DNA D. DNA Pol Ⅰ切除引物、填补空隙 E. DNA连接酶将冈崎片断连接成长链DNA 4. 文献刊登的基因序列,通常指的是 模板链 B. 编码链 C. DNA两条链 mRNA E. 领头链 5. 辨认转录起始位点的是 亚基 B. σ因子 C. 亚基 D. ´亚基 E. 核心酶

7.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发生下列突变 DNA Pol Ⅰ具有下列功能,错误的是 A. 当复制发生错误时, 发挥校读(正)作用 B. 在复制过程中,发挥切除引物,填补空隙作用 C. DNA损伤时,可以发挥切除并修补损伤DNA的作用 D. 在体外,具有“切口平移”作用 E. DNA PolⅠ具有5´→3´、 3´→5´外切酶活性 和5´→3´、 3´→5´聚合酶活性 7.镰刀型红细胞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发生下列突变 点突变 B. 碱基缺失 C. 碱基插入 D. 框移突变 E. 胸腺嘧啶(T)被颠换为腺嘌呤(A)